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古典思想到现代性意识的转变过程包含着个人自我确证方式的变化,这一变化可以概括为从"在世"到"创世"的变化."在世"揭示的是人在世界中的存在的基本结构,它把人与世界的和谐相处,作为其基本的要求,在"在世"观念中,世界保留着不为人类语言与心智所能穿透的幽玄本性,拒绝了将人提升为世界的"主体"的虚妄要求.而"创世"则意味着现代立法主体的自我确定中所包蕴着的创造的价值取向或现代性态度,在此中,生产与创造被理解为人的存在本质.  相似文献   

2.
作为老子哲学的核心、最高范畴,"道"是统一于世界的一种符号或名称,但无法确切地界定.因此老子"道"论存在模棱两可、不可言说等特征.而由"观"入"道"来剖析"观"之本体认识和审美境界,是拓展老子"道"论的实践方式,在老子思想中具有独特地位和意义.通过对《道德经》中"观"在方法论上的洞见探究,来诠释老子哲学中的"观"的本体...  相似文献   

3.
在西方哲学史上,笛卡尔对康德的影响是公认的,康德对谢林的影响是公认的,而笛卡尔和康德对胡塞尔的影响也是公认的.因此这四者的思想有着内在的统一性.这种内在的统一性既表现在传承上,也表现在改造上.从笛卡尔的"自我"到康德的"先验自我" ,再到谢林的"自我",最终到胡塞尔的"先验自我",先验哲学中的"自我"几经改造.而这些改造始终围绕着一个目的:明见性.本文以胡塞尔的"先验自我"为核心,通过与笛卡尔的"自我"、康德的"先验自我"以及谢林的"自我"相比较,试图阐明先验哲学中"自我"改造的历程及其原因.  相似文献   

4.
当代自由主义和社群主义之争的焦点就是"权利"和"善"何者优先问题,其中的症结就在于"自我"的地位,是镶嵌于共同体之中的,还是无拘的自我?罗蒂在"民主先于哲学"一文中围绕桑德尔对罗尔斯的批评,提出了自己的实用主义立场,试图把"自我"放在具体的历史语境下,借助对尼采的"自我观"和弗洛伊德的道德心理学进行创造性地解读,提出信念和愿望之网的自我观,从而在政治框架,而不是在哲学藩篱中解决这个难题.  相似文献   

5.
中国文学拥有独具特色的抒情传统,"五四"新文学在西方文学观念的影响之下,重新发现并激活了抒情传统的现代价值和意义,生成为中国现代的抒情主义.它既受到了诗言志、诗缘情传统的孕育和影响,也有西方浪漫主义的诱惑和催化,并成为新文学的一种话语方式.当"抒情"成为"主义",感情的个人空间受到了一定的挤压,具有了鲜明的意识形态内涵,也遭受到新文学的质疑和批判.新文学的自我表达被纳入西方话语谱系,说明传统"抒情"的路径和意义发生了根本的改变,新文学也存在着自我认同的焦虑和困惑.  相似文献   

6.
李玉明 《江汉论坛》2005,1(1):133-135
关于鲁迅的"历史中间物"意识,已有不少探讨和研究.但是,关于其内涵的把握仍然存在诸多歧义,甚至不全面或不得要领.这一意识不仅包含着鲁迅对于自我及其人生过程的估价,而且体现着鲁迅强烈的现实性态度和深厚的历史意识;不仅可以见出鲁迅的战斗精神,更可以发现鲁迅的自剖自省意识.它是我们认识鲁迅心理、精神结构的一个重要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术语由政治学概念与文学概念拼合而成,其内在特征存在四重二律背反,导致了20世纪30-70年代中国的文学理论与创作实践中的冲突、背离与自我消解的历史必然.  相似文献   

8.
"悖论的消解"是悖论研究中的核心问题,它直接触及着悖论的"灵魂".本文列举了近年国内针对该问题提出的八个观点以及与之相关的争鸣,并参照国外当前的悖论研究状况,指出了国内研究的不足.  相似文献   

9.
文化散文:历史书写中的历史与"自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历史,进入文化散文,往往没有正史的宏大规模,而是以历史的侧影、历史的碎片、历史的细节、逸事化的历史等方式表示的,并且具有可作当代性阐释的可能意义.散文的"历史"书写,其前提是历史要经由主体个人体验而被心灵化,其间活动着主体的面影和心志,呈现出基于客观的作者个性真实.  相似文献   

10.
论"交易"     
个人如同企业."交易"与"生产",是社会中任何个人为尽可能充分实现自我主观价值,而对既有"自我资源"和"环境资源"进行优化配置的两项基本活动.其中,交易是对生产的相对高效率替代.任何交易都不存在"客观价值"或"社会价值",只存在以各个人主观价值判断为基准的纳什均衡或自我均衡.市场、企业、政府是人们为提高交易与生产效率而创造出的特殊组织形式.在社会生活中,凡是存在的,都是有效率的.  相似文献   

11.
在现代中国文化裂变的大背景下,"自我"的确立可以说直接影响到中国现代自我表现诗学本质观的确立,而"自我"的演变也直接影响到自我表现诗学本质观的演变."纯诗"论的产生,一方面导源于中国古典诗歌传统,另一方面是受到了世界诗歌潮流的冲击和影响."人生"论诗学本质观的产生,则一方面是导源于社会现实的急迫需要,另一方面是中国传统文化、文学和西方文化、文学相互激荡和衍生的结果.无论"自我"论、"纯诗"论或"人生"论,它们都有现代中国自己的个性和特点.  相似文献   

12.
当代散文的突围策略:建构系统的"散文诗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散文面临的困境在于边界过于宽大,从而导致指称功能膨胀,文体超载,本性迷失.本文认为摆脱困境的关键在于建构系统的"散文诗学"--确立散文"文体"规范,规定其"自我本位"、"重内化外"、"崇尚自由精神"等审美特征,以具有弹性和张力的高密度语言捕捉心灵的情感真实,既使其成为当代人的"情感史"和"心灵史",又使其彰显人性的诸多深度模式(包括真善美/假恶丑、"自我"关怀和精神家园等)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3.
在经济全球化与文化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人类行为的规范原则表现出不同的趋向.近年来,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建设"和谐社会"思想与"和而不同"的世界秩序理念,都体现着以"和"的思想为基础的哲学思维特征.但在当今时代,"和"的理念的实现不能仅仅依靠古老的传统或某种先验的观念,还可以尝试各种途径和方法,建构主义就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14.
黄克剑 《东南学术》2006,1(6):115-123
费希特是德国古典哲学家中唯一没有形成自己的美学体系的人,他的散见于各类著述的论说美和艺术的片断文字须得借着解读他的思辨"自我"去领会,也须比勘于康德乃至谢林、黑格尔的美学艺术见地去把握.他的思辨知识学在德国古典哲学的总体格局中是不可或缺的,其美学或艺术思想虽未必可许以相应的地位,却毕竟表明了审美之反省相应于哲学运思之延续而不曾中辍.  相似文献   

15.
"政府利益"和"公众利益"都是客观存在,二者具有不同特征,不能混同."政府利益"与"公众利益"之间的矛盾有两个层面;人民政权建立后,这一矛盾的特殊性表现在统治与被统治的矛盾解决了,但管理与被管理的矛盾还存在着.当前我国"政府利益"与"公众利益"协调发展的深层障碍,是一些人的"个人私利"夹带在"政府利益"之中侵占"公众利益".过滤和清除官员在利益问题上的体制性夹带,是当前"政府利益"与"公众利益"协调发展的基本防线.  相似文献   

16.
中国"三农"问题的突围之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新中国成立60年以来,我国始终面临着如何化解农业、农民和农村问题的使命.从实现持续发展和回应外部挑战的角度看,化解"三农"问题具有重要性和紧迫性.农业问题的本质是农业供给能力的持续提升,农民问题的本质是农民收入水平的持续增加,农村问题的本质是农村社会发展的持续推进.就表现形态和形成原因而言,"三农"问题具有明显的系统性特征.统筹城乡发展必须采取综合性思路来回应"三农"问题的系统性特征,特别是应着力通过体制完善来努力构建农民持续增收的常规性机制.  相似文献   

17.
游戏乃是人类的一个普遍现象和人生的存在方式之一.关于游戏的理论探讨和哲学一样古老而深邃.虽然中西"游"和"游戏说"因深植于不同的文化而存在巨大的差异,但两者之间却有着诸多相通之处:首先,中西文明都是在游戏中并作为游戏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这是我们之所以能进行中西"游"和"游戏说"之比较的深层地基;其次,无论是中国的"游"还是西方的"游戏说"都浸透着对入的生存本身的深沉关切,这使得中西"游"和"游戏说"在存在维度上的深层次对话成为可能.中西"游"和"游戏说"都有着丰富的自由意蕴,这是游戏精神的重要特征之一.  相似文献   

18.
在语文文学文本的理解上,"读者至上论"和接近"作者原意"论都存在缺陷.要解决文本理解中的困扰,准确把握文学文本的"真意",就必须理清读者、作者、文本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传统伦理文化中,存在着统治阶层和思想阶层的"大传统"与平民阶层的"小传统"之间的分野,前者宣扬仁爱与礼教,倡导以"仁"为核心的道德体系;后者则崇尚情义与平等,信奉以"义"为特征的道德观念.二者既对立又统一,共存于同一社会中并相互融合.  相似文献   

20.
"自我"概念的符号互动主义溯源与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我"是一个被广泛使用的概念,在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诸多学科中,"自我"有其不同的内涵与外延.本文尝试从社会学符号互动学派的发展历程中剥离出不同阶段代表人物对"自我"概念的阐释,以便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一个相对清晰的脉络图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