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事物处在运动状态中,语言的运用也如此.它的动态变化是知识、技能和思维过程交织在一起,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结果.方言在向普通话的过渡中不可能一次完成,必然出现中间状态,这种中间状态可谓普通话中介语.只有对普通话中介语的不同阶段、特点进行深入探讨,才有可能提出方言向普通话过度正迁移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论审美的中介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审美与艺术的关系,中外美学史上历来存在政教中心论与审美中心论之争.但两者都没有给审美找到在艺术中的正确位置.确立审美在艺术中的地位的两条途径是其一,为了包容不是以美为主要描写对象的各种现代艺术,应该把美的艺术扩大到审美的艺术,但美的艺术仍是艺术的主流.其二,为了纠正审美中心论忽视审美与艺术中的其他因素以及审美与艺术之外的其他社会因索的联系这一理论错误,必须以审美中介论取代审美中心论.  相似文献   

3.
论民主党派的中介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民主党派的中介作用李跃雷刘淑梅所谓中介作用,就是人与人或事物与事物或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的媒介、环节和桥梁作用。在中国革命和建设史上,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改造以及社会主义新时期的经济建设之所以能够最终胜利和获得成功,是与民主党派在中国共...  相似文献   

4.
一、“直接反映说”(意识形态直接反映经济基础)必然导致理论的混乱。当前国内外在意识形态及文艺的意识形态性质问题上各种不正确观点,都是以“直接反映说”为主要依据。二、文艺通过社会心理间接反映经济基础与其他现实,意识形态学说上的直接反映与间接反映的含义。三、文艺直接反映现实(以个人心理为中介)的弊端。社会生活包括物质与精神两方面因素。“社会生活是文艺的唯一源泉”本身就包含文艺的直接源泉与文艺的间接(最终)源泉。  相似文献   

5.
在对文艺社会学方法论加以理解的基础之上,通过各位学者的研究成果,在认识反映论值得肯定的方面以及不足之处的同时,确定中介论这一方法论的重要性,尤其对庸俗社会学所认为的文艺与社会的关系是直线式的因果关系这一观点进行批判,从而认识到文艺社会学方法论的根本中介即创作主体和社会两个方面,所有的中介论都要由这两个方面进行阐述。在此基础之上论述文艺与社会学二者的相关性,具体联系到创作主体的精神生活和审美心理与社会心理、社会环境等中介来实现文艺与社会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6.
符号的创制是人类智慧的突出体现。符号的使用极大地提高了人类的认识能力。其作用主要表现为:①它使认识系统中的主客体从浑然一体的状态中得以分化,从而使主客体之间的认识关系得以确立;③它使主体作用于对象的外部活动内化为头脑中的运演操作;③它使人类思想情感的表达和交流成为可能;④它使人类对事物对象的研究更新细,更准确,更具创造性;③它使社会性的认识活动得以顺利实现。  相似文献   

7.
符号的创制是人类智慧的突出体现。符号的使用极大地提高了人类的认识能力。其作用主要表现为 :①它使认识系统中的主客体从浑然一体的状态中得以分化 ,从而使主客体之间的认识关系得以确立 ;②它使主体作用于对象的外部活动内化为头脑中的运演操作 ;③它使人类思想情感的表达和交流成为可能 ;④它使人类对事物对象的研究更精细 ,更准确 ,更具创造性 ;⑤它使社会性的认识活动得以顺利实现  相似文献   

8.
论中介语的积极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中介语的研究背景来看,各个流派的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将中介语看成是一种临时的语言体系,而这种体系则表现为一种不被接受的语言表达形式,因而被认为是一种"错误"的言语输出,并应采取一定的手段尽量降低中介语程度。总之,所强调的是中介语的消极作用。而本文则通过对中介语发生过程的研究,认为传统上把中介语研究的目的定位在对中介语的排除上是不可取的;事实上,中介语是借助母语来形成心理词汇的意念表征,具有辅助目的语使用的作用,无法也无须绝对根除。这一认识将为中介语的研究展开了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9.
20世纪90年代文艺批评理论界提出走向中介论的文艺社会学的构想。从文艺消费的意识、过程、特点、能力以及文艺消费的结构和层次诸方面,可以清晰地看到文艺消费在社会生活与文艺价值功能之间的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0.
吉卜赛(Gypsies)亦译“吉普赛人”或“吉卜息人”。是一个古老的、以游浪生活为主的并富有特殊色彩的少数民族。它源于印度的西北部,带有印度雅安人的血统。由于印度的种姓制度,迫使他们成为飘泊者,又由于战祸等迫使他们于公元1000年左右向西徙迁。(一说,十四世纪被蒙古人所逐而徙迁。)据法国历史学家、原巴黎市档案馆馆长弗·德·  相似文献   

11.
12.
大众媒介是人类文明的产物,同时它又在传播文化、提高人类文明水平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在过去、现在的人类社会生活中,大众媒介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领域产生着巨大的影响。本文就大众媒介及其对人类文明、人类社会、人类自身的影响以及大众媒介的发展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3.
论经济杠杆的“中介”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经济杠杆,是指在商品生产的社会里,表现价值规律和其它经济规律的作用,并推动社会经济运转的一种经济现象。这种经济现象,受客观规律的支配,并发出类似杠杆的作用,凡是存在商品生产的地方,经济杠杆都在发生作用。毫无例外,我国现阶段实行商品生产,经济杠杆也在起着广泛的作用。正如赵总理指出的:“要通过经济体  相似文献   

14.
“文艺中介”说,这是文艺理论研究中颇具影响的观点。迄今,不少文艺论著在论及文艺的功能时,仍然承袭着这一观点。认为一定的文学为一定的经济基础服务,“必定要通过政治等‘中介’因素来实现”,并断定“这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存在的  相似文献   

15.
本文探讨了句法在英语交际中的中介作用,同时从理论上解释了国内外短语敏感文本和普通文本对比实验的结果,并从语言能力发展的角度,分析了句法作用缺失的原因是句法知识没有从陈述性和知识转化为程度性知识。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导致了资源环境方面的诸多问题。其根源在发展模式中存在着上下一般粗的政府经济责任,以及由此派生的政绩考核制度和财税体制等制度性缺陷。此外,资源与环境问题同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多领域的问题交织在一起,也容易产生危害。因此必须从发展方式转型入手,反思现有发展目标,选择节俭的发展道路,采取"五位一体"的环境综合治理模式,落实公民环境权益,积极应对转型期的资源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17.
目前,大众媒介对导游多从收受回扣、欺客宰客等负面进行报道,致使导游在大众心目中的形象堕落为“坑蒙拐骗者”。运用内容分析法和访谈调查法分析大众媒介的报道,可知大众媒介建构的导游负面形象与实际情况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媒介报道中存在“以偏概全”、“有失公允”的倾向,加剧了导游的心理压力,从而导致了导游职业的恶性循环。导游服务质量的提高和导游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不仅需要导游个人的努力,还需要整个社会和行业为导游创造和谐的生存环境,大众媒介应该以事实为报道依据,对旅游业加强正面宣传,以促进导游职业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   

18.
清华大学早期的文艺社团和刊物很活跃 ,一群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著名作家 ,如曹禺、李健吾、吴组湘、林庚、曹葆华等都是从清华园走向文坛的 ,他们与广大师生共同创作了清华文艺的繁荣。此阶段是对清华学校时期 (1 91 1 - 1 92 4)文艺传统的继承 .也为下一个时期 (西南联大时期〕的文艺活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以产品介入、广告介入和购买决策介入这三种消费者介入形式,从网购环境中的互联网负面评价出发,深入探究影响消费者的消费意愿的驱动因素,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负面评价程度对消费者介入程度有着显著的负向影响,消费者介入对消费意愿有着正向影响且在负面评价和消费意愿的关系之间起着部分中介作用.这意味着互联网商家不仅应该通过提高产品或服务的质量来降低负面评价的影响,还不能忽略消费者介入所能带来的效果,如此才能提高消费者的消费意愿.  相似文献   

20.
论中介     
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是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有力武器。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核心,而中介又是对立统一规律的一个重要内容。因此要弄懂辩证法,就必须对中介进行深入的研究。下面就中介在对立统一规律中的地位,以及中介的实质和功能作用,作点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