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合中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尚东涛 《齐鲁学刊》2000,38(1):119-123
实践是合目的与合规律的统一,这一命题的“全面性”在本真上是抽象的。其现实性根据的缺失,在于无视或忽视了中介在实践构成中的必在与不可替代。在“一切都经过中介”的视域内,中介是合目的与合规律不可超越的限度。在这个意义上,实践是合目的、合规律与合中介的统一。实践的合中介本性,在合目的层面支撑于,合中介是合“条件性目的”与合“自为性目的”的根据;在合规律层面支撑于,合中介是认识域和改造域合规律的根据;在可能性空间层面支撑干,合中介是合目的与合规律的可能性空间边际现实化的根据。  相似文献   

2.
在马克思那里 ,“共产主义”指称现实生活中的一种现实运动及其要求和结果。作为现实生活中的一种运动 ,它不仅具有经验性的特征而且是现实性的存在。而作为这种现实运动的要求和结果 ,它又是一定社会历史阶段中特定社会经济生活条件下的社会生活自身运动的趋势 ,因而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一种经验可能性。  相似文献   

3.
关于马克思哲学“当代性”的理论思考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认为 ,要真正理解马克思哲学的“当代性”,我们必须直面存在于我们与马克思哲学之间的历史间距 ,承认理论的“可能性”高于理论的“现实性”这一理论演化规律 ;马克思哲学的最为杰出之处在于它开创了一种具有巨大潜能和生命力的思想“可能性”,这种“可能性”为后人留下了充分的参与和创造空间 ;当代中国的马克思哲学研究者所面临的重大理论任务就在于充分发挥自身创造力 ,去挖掘和发挥马克思哲学在当代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4.
尚东涛  张桂芳 《齐鲁学刊》2006,1(3):126-131
人是对象化与非对象化同一的存在。人的对象化等价于“物化”,人的非对象化或非对象化的核心等价于“精神化”。技术“揭示出”“精神观念的直接生产过程”,人的非对象化以技术为发生———演化的空间。技术对人的非对象化的根本性规定,在人的非对象化的“元条件性”、“逻辑性”、“非逻辑性”、“社会性”等层面获得着确证和支撑。人的非对象化发生———演化的现实性与可能性,只是技术“普遍性”的非对象化的现实性与可能性的一种表征。  相似文献   

5.
多年来,我国流行的许多哲学教科书在谈到现实和现实性时,都认为,现实或现实性就是现在存在的客观实在。比较早的如:“现实就是现在存在着的客观实在。现实性这个范畴并不是简单地说明个别实事的存在,而是客观实在种种联系的综合”①后来有代表性的说法与此相似:“现实这个范畴,并不是简单地说明现在存在着的个别事实和现象,而是相互联系,变化发展着的各种客观实在的事物、现象的综合。”②现实性“是目前的客观实在”。③现实“是现在已经存在的客观实在。”④至今有的同志仍持”现  相似文献   

6.
“生存”——古今中外一个永恒的话题 ,尤其在当今新的瞬息万变的时代格局上 ,人类关注的聚焦点更加集中了现代人的生存境域和生存方式上。本文在对比新旧实践格局可能性与现实性关系基础上 ,力求探寻人如何在“去生存”的过程中展现“人成为他自身”的本质 ,并试图从其开放性、实践创生性、自我超越性三个角度 ,揭示现代生存现域内的可能性于现实性 ,以及这一观点的提出所具有的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主体和客体作为认识结构的两极,不是预先给定的,也不是分裂的,而是在实践总体中生成与创造、建构与重构的。“生产不仅为主体生产对象,而且也为对象生产主体”,“不仅客体方面,而且主体方面,都是生产所生产的”。 作为现实主体的人,其规定性至少有三:一是客观现实性。马克思指出:“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是肉体的,自然力的,现实的,感性的对象性的存在物”。简言之,主体首先是一种有生命的自然存在物,属于自然界的一部分并受自然规律的支配。而且,对于人的活动来说,“外部自然界的优先地位”仍然保持。二是自觉能动性。马克思主体观的本质规定性是“实践存在物”,是“感性活动“,而不是“感性存在”。人区别于物的能动性就在于它具有积极主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鉴此,主体不仅是自然存  相似文献   

8.
形而上学的最终课题,被胡塞尔指认为“绝对存在的事实”或“原事实”(Urtatsachen)。与个别性的、相对性的实存者的事实性不同,超越论自我之存在的事实性是绝对的事实性,而非本质必然性的偶然的现实化,相反,在为一切本质必然性及现实性奠基的意义上,超越论自我的绝对事实还是“原必然性”“原事实”。原事实自身“裂解”为世界之拥有、交互主体性、历史与神等诸原构件,这种多方展开的辐式结构乃原事实自身关涉的方式,一切本质必然性都蕴含其中。原事实先行于本质与实存、可能性与现实性等传统形而上学的核心范畴,因而同时也构成了超越论现象学的边界。这种形而上学仍然得名现象学形而上学,是因为原事实唯有方法论地奠基于现象学的直观明见性才得以被建构。  相似文献   

9.
审美意识形态论关于“审美”的理解以浪漫主义美学为基础,注重审美的无功利性与自律性价值,但这种“非现实性”的美学原则与马克思主义美学及意识形态理论存在差异和冲突。因此,新时期的审美意识形态论的建构难以解决其理论基础的深层断裂问题。在当代文化现实与学术语境中,审美自律论作为一个历史性范畴受到广泛质疑。各种肯定审美的现实性、强调“艺术与生活统一”的生活美学观逐渐确立起来。而马克思主义美学本身可以理解为是一种独具特色的生活实践美学,它关于审美现实性内涵的理解应当成为我们认识文学艺术审美性的前提,也应当作为审美意识形态论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儒学:一种让人和谐向善的思想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儒学的内容可概括为三个方面:一是性善论;二是天人合一论;三是“为己”论。这三个方面分别阐释了人类和谐向善的可能性、必要性和现实性。因此提出,儒学是一种让人和谐向善的思想文化,能够为今天“和谐文化”的建设提供丰富养分。  相似文献   

11.
在我国现行的哲学教科书中,通常把“现实性”范畴定义为“现实存在的客观实在”。例如,我们曾采用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中说;“现实性是指现实存在的客观实在,是相互联系着的各种事物运动的综合的存在”①。我认为这样理解“现实性”范畴是不够全面和确切的。因而这个定义也就有所不妥。将“现实性”定义为“现实存在的客观实在”,就容易把“现实性”与“物质”这两个不同的范畴混淆而不能区分开来。请看列宁在《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中给物质下的定义是这样的:“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②。这也是我国哲学教…  相似文献   

12.
建国以来,我国经济建设曾几度遭受严重挫折,于是有人便认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优越性只是一种客观可能性,可能性并不等于现实性(《经济研究》1980年第9期《辩证地认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优越性》)。我认为这种观点值得商榷。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比起资本主义制度来具有不  相似文献   

13.
海氏通过“比现实性更高的是可能性”[1](P45)的大胆论断,确立可能性思维方式的优先地位,以恢复被传统形而上学遗忘的本真存在的思考,不仅实现了对传统形而上学的建设性批判,而且始终保有对其建立的新形而上学的自我批判与拯救。但由于海氏仍局限于哲学领域本身的反思,即出发点仍然是哲学,因而归根到底,不过是要求用另一种思维方式来解释现存的东西,就是说,通过另外的解释来承认现存的东西。  相似文献   

14.
略论现实性     
何谓现实性?作我国目前流行的哲学教材中,一般都认为:现实就是现在存在着的客观事物。例如,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编写的《辩证唯物主义原理》一书中说;“现实就是现在存在着的客观实在。”湖北省编写的《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一书中说:“现实就是现在已经存在着的客观事物和现象。”  相似文献   

15.
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一个基本观点的再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观点绝对化、模式化地理解,与生活实践不符,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及“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的基本观点和思想路线也有不一致之处。从实践者的立场看,相互作用已经作为前提包含在内外因关系中,内因提供变化发展的可能性,外因提供变化发展的现实性,二者的作用只有依据发展实践的具体情况,才能予以恰当定位。  相似文献   

16.
论地方法治的可能性--以"法治浙江"战略为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法治江苏”和“法治浙江”等战略的提出,使得地方法治日益成为中国法治建设过程中无法回避的一个问题。本文结合对“法治浙江”战略的分析,从理论和实证两个层面论证了地方法治的可能性问题,认为:法治的渐进性决定了地方法治的必要性;法治的具体性决定了地方法治的必然性;地方的能动性决定了地方法治的现实性。本文同时认为,尽管实现地方法治具有一定的可能性,但其实现进程又在总体上受制于国家法治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人的本质理论的重新解读与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认为,应对马克思人的本质理论进行重新解读与探讨。马克思关于人的现实性本质的理论是批判把人的本质抽象化的武器。但是,现实性本质并不是人的本质的全部,人也有其可能性本质,片面地强调人的现实性本质在理论和实践上都产生了种种问题和弊端。人的本质实质上是现实性与可能性的统一,这是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精神的结论。只有从现实性和可能性统一的视角界说和研究人,才能深化对马克思人的本质理论的理解和研究,也才能全面科学地把握人的本质,激发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构建人的主体精神。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主义认为经济规律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经济过程的反映。人们能够发现这些规律,认识这些规律,利用这些规律来为革命和建设服务。但是人们不能改变和废除这些规律,不能否定经济规律的客观性。如果以为人们可以凭行政命令或“长官意志”来创造新的经济规律,那就完全背离马克思主义,陷入唯心主义和主观主义,也就不能运用经济规律做好经济工作,达到改造客观世界的目的。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人们认识和自觉运用客观经济规律提供了可能性,这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表现,是资本主义制度所无法实现的。但是并不是说,这种可能性可以自然地实现。要把可能性变为现实性,还要做艰苦的工作。即使在社会主义条件  相似文献   

19.
<正> 人们常常以“失败是成功之母”来劝人或自慰,这是有道理的。失败有可能转化为成功。但失败向成功转化只是一种可能,而不是必然。将可能性转变为现实性,需要有中介、有条件。毛泽东同志曾指出:“在一定的条件下,坏的东西可引出好的结果,好的东西也可引出坏的结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失败向成功转化就是坏的东西引出好的结果。这里条件是重要的。那么,中介或条件是什么呢?本文只就某些心理条件略作研究。(一) 失败向成功转化有哪些心理条件呢? 1.要使认识符合客观实际失败和成功是一对现实的矛盾。这一现实矛盾乃是相应的心理矛盾的表现,是认识是否合乎客观规律的反映。我们的认识是否正确,取决于是否得到预期的成功。“一般地说,成  相似文献   

20.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行动的结果是对主观认识的检验和真实存在着的客观性标准”。(《列宁全集》38卷235页)认识的真理性是由实践的结果证明的。一个是真理性的认识,一个是实践的客观结果,二者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呢?对立的双方是如何统一的呢? (一) 真理是人的主观意识对于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的内在本质是什么呢?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认识的真理性取决于其客观内容而不取决于其主观形式。第一,真理的客观内容是以主观的形式反映的。但是,它如果停留在主观的形式中,停留在头脑里和本本上,那也只能作为一种观念、理论、思想而存在,并不是客观实在,并不是现实的物质力量。真理的客观内容只有扬弃自身的主观外衣,由主观转化为客观,才能显现其客观性本质,确立自身的客观地位。换言之,真理的客观性只有转化为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客观实在才能得到证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