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些人,把爱情放在阳光灿烂的天空。有些人,把爱情放在不见阳光的古井。前者变成了风筝,后者则变成了酒。  相似文献   

2.
前些日子跟一个多年未见的老友相聚,发现这个老弟红光满面印堂发亮。一问之下,回说是:爱情的力量!笔者颇觉诧异:此人向来玩世不恭,何以竟也谈起爱情来了。一番深聊后,有些感悟,遂笔录下来,与一干人等切磋一二。  相似文献   

3.
有些人总是循规蹈矩,有的人却屡出奇兵,有的人看着没啥努力就拥有一切,有的人看着忙忙碌碌却两手空空,下面这个测试,看你在爱情中的奇兵指数。实际上,这个测试适合用在人生任何场合,包括抓住机会、创业、求职,等等。  相似文献   

4.
总有些爱情需要珍惜,总有些热情需要释放,总有些时刻需要记住。当岁月在听我们唱无怨无悔时,让我们静静地静静地听…  相似文献   

5.
《人生与伴侣》2014,(2):60-60
★死结,绝对解不开,这已经是事实,既然这样,唯一的方法,是剪掉。 ★有些人之所以不甘心,是因为恋爱的次数太少。要是经过种种的爱情洗礼,那么,你会发现一个不出声,而一直心爱着你的人,是一个完美的人。  相似文献   

6.
概念中的老舍总是平易的、幽默的、这类型的男人大多是受女孩子青睐的。而且老舍先生的那个时代,关于爱情不是轰轰烈烈,便是平淡无奇的了。但老舍似乎偏偏是与人有些不同的,就好像他笔下小说里的故事平平常常的却总有着动人的章节。或许戏如人生,老舍先生的爱情和婚姻便有了些值得体会的意味。 老舍原是抱定了独身的。他从19岁离  相似文献   

7.
文化哲学视野中的中西爱情伦理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爱情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中西方由于社会历史条件的不同,爱情伦理既有共同点,也有不同点。共同点表现为中西方人都赞美爱情,追求爱情,推崇爱情的忠贞不渝的品质。不同点体现为中西方人的爱情在社会和人生中的地位不一样;爱情的内涵有所不同;爱情的价值取向上有差异。  相似文献   

8.
清晰会见名家说稿主编推荐:以前看了不少那时花开的短篇小说,第一次读他的长篇,有些意外,有些惊喜。爱情,房子,草迷有没有也遇到同样的问题?难道爱情就非要房子这个“第三者”插足吗?小说里不见得会有我们想要的答案,但一定会让我们看到那些都曾熟悉的画面。感伤的,感动的……  相似文献   

9.
“爱情”是个美好的字眼,一谈起它,有人就会想到鲜花,想到一对对含情脉脉,花前月下的情侣,想到甜密幸福的家庭生活,可是,爱情带给人们的并非都如此。有的人的爱情是幸福温馨的,而有的人的爱情生活却是痛苦不幸的,更多的是介于两者之间。在爱情的五环旗下,显出世俗众生相:有的人把爱情同理想、事业联系起来;有的人则执著于金钱和地  相似文献   

10.
1.如果有人愿对你好,就别折腾,好好过吧,世上没十全十美的人,一个人能对你好就已很难得.如果有人从最穷时跟着你,就别贪心了,无论发达成什么样,都守着人家过吧.我们经历过的人再多,最后能陪在你病床前的也只有一个.人生到老方知唯一.不折腾,不贪心,才是一辈子. 2.太过美好的东西从来都不适合经历,因为一旦经历便无法遗忘;太过年少的爱情从来都不适合追求,因为我们都还走在成长的旅途中.一场美丽的相遇,一场绚丽的开放已是开至尽头的荼靡.有些人,只能离开;有些东西,只能放弃;有些记忆,只能埋于心底;有些过去,只能选择遗忘.  相似文献   

11.
2·14,是一个火红的日子,也是一个浪漫温馨,羞涩舒展的日子。有些爱情,像种子一样生长着,等到这一天,终于绚烂绽放。有些爱情,依然像含苞的花蕾,需要一些勇气,一份力量,来催促,来振憾。2006的2·14,对于你心中爱的人,你双手会生长出怎样的美丽和温暖呢?是红玫瑰的热烈火焰,还是温情的烛光晚餐,还是其它令人眼前一亮的礼物和表示,哪一样才是你想要和已经实现的呢?从此刻起,大家的双眼就随着偶们小草组合的镜头一起来收获这份特别的惊喜吧……  相似文献   

12.
去泡吧,特别是独自一人的时候,在老情歌里,很容易掉进回忆中去。得到固然比失去来得灿然,然而有些失去却是叫人永远难以忘怀的。在酒吧里的歌唱声中,在微醺的迷乱心思里,又活过来了。酒吧里的歌唱与爱情联想。送给爱酒吧的人们。  相似文献   

13.
某一天,听说爱情回来过某年2月28日,城里下起了雪,一点一点飘落在地。有些人特意开车去郊外,上北峰等处看雪;雪覆盖了路面,他们玩起了打雪仗。我在电视上看到这则新闻,发现自己也像他们一样高兴。我明天要离开这里。我还不知道自己下一站的落脚点。我要好好想一想,如果真像他们说的爱情曾经回来过,我不管它仅仅是为了我,还是包括所有对它心盼已久的人,我都觉得这像似一种奇迹,不敢相信,我会得到这座城市的一种爱。  相似文献   

14.
基于爱情在人的发展以及社会稳固中的重要性,苏霍姆林斯基非常重视爱情教育,认为爱情是人类的高尚情感,不能以遗传方式自然产生,需要及早培养起人的高尚情操。对中学生进行爱情教育,主要包括树立崇高生活目的的教育、审美教育、维护人的尊严教育、责任感教育等。苏霍姆林斯基的爱情教育思想给予当下我国的学校德育诸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爱情书写是文学中永恒的话题。千百年前《九歌》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部抒情杰作,其中对于爱情的描写更是风流蕴藉、情致荡漾。人与神、神到人、神和神之间种种爱情姿态摇曳多姿。而到现代社会,爱情书写没有消失,却出现了新的特征。本文通过对《九歌》爱情描写的分析和对当代社会爱情描写的透析,比较爱情描写的变迁。  相似文献   

16.
正爱情是因人而异的。我认为,有什么样的人格就有什么样的爱情,爱情不会使人格变得高尚。人格不够高尚的人,爱情表现为很快陷入某种低层次;人格高尚的人,爱情表现为牺牲奉献。我的父母亲生了7个孩子,我从来不觉得他们有什么伟大的爱情,不像罗米欧与朱丽叶,但是他俩相依为命,我  相似文献   

17.
费米  锥光  梁振宇 《北京纪事》2014,(10):31-37
前些日子跟一个多年未见的老友相聚,发现这个老弟红光满面印堂发亮。一问之下,回说是:爱情的力量!笔者颇觉诧异:此人向来玩世不恭,何以竟也谈起爱情来了。一番深聊后,有些感悟,遂笔录下来,与一干人等切磋一二。生活这东西谁也说不好会发生些什么,就拿我来说,中年离异,之后尝试了数个异性,居然没什么感觉,便径自害怕起来:我真的想再跟其他女人过到一起吗?真的那么急着想结束现在的单身生活吗.  相似文献   

18.
池恩 《人生与伴侣》2011,(11):46-47
很多人失去爱情,是因为吝啬付出,或者计较,算计得失;在这场爱情里,每一个人都慷慨付出,然而每一个人都没有获得爱情……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20年代,大量的青年作家试图在小说中探索爱情与自由的新关系,这其中存在着不同趋向:一方面,大量作家抒写了为爱情而战的决心,无论是追寻恋爱的自由还是追寻自由的恋爱,总之都是把爱情与自由同构;另一方面,也有些作家开始探讨自由对爱情的破坏,或爱情对自由的束缚。文章阐述20世纪20年代小说中表现出的这几种趋向,并由此指出作家们的总体追求的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20.
金庸小说中的复仇母题与爱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庸小说复仇母题与爱情的关系,可分出四种类型:1.爱情遭拒,变态复仇;2.利用爱情复仇;3.爱情消解复仇;4.为了爱情而复仇。爱情遭到拒绝后的变态复仇,可见环境对性格影响;利用爱情达到复仇目的,和以爱情消解复仇者心中仇恨,为爱情而复仇,均体现了爱情与人性关系。复仇与爱情相互作用下流动着个体生命体验,即金庸一再强调的"写人"、"写人性"的武侠文学审美理想。在对复仇与爱情关系的重新整合中,金庸小说对传统武侠小说模式的突破在于,以"反武侠"精神对武侠小说进行了"现代化转换",找寻其中蕴涵的人性启迪意义与文化反思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