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易巧君 《民族论坛》2010,(10):34-34,I0001
<正>"一船桐油下常德,十船稻米回古丈。"时间已从水路交通发达的古代,行进至以陆路交通为主的现代,而古常人民的情缘也因1994年开始的对口援建,更是在古丈这座湘西小城落了地、生了根、发了芽、长了枝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交通经济带的传统构成要素入手,对湘西民族地区交通基础设施、城镇综合实力、产业状况等进行了评价,提出了以民族文化为纽带构筑民族地区交通经济带的模式,认为该地区可以形成一纵一横两条沿路型经济子带,并提供具体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3.
<正>一、建设文化湘西必须以发挥湘西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人的作用为切入点"湘西自治州第九次党代会提出建设"文化湘西"战略目标,要求全州文化部门加强文化体制改革,优化文化发展环  相似文献   

4.
多年来,我厅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民族区域自治法》,不断加大对我省少数民族地区交通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同时,积极开展建设扶贫、教育扶贫和企业扶贫,为加速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建设,促进全省各民族共同繁荣进步做了大量工作。一、切实加强领导,制定民族地区交通发展蓝图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实施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拉动经济发展和西部开发战略,给我省民族地区的交通建设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为积极配合省委、省政府加快湘西地区开发的决定,厅党组做出了果断的决策:加大对民族地区、贫困地区交通设施建设的投入,狠…  相似文献   

5.
<正> 湘西,一块古老而神奇的土地。自古以来,土家、苗、侗、瑶等少数民族在这里生息繁衍,他们以勤劳和智慧,创造了这里灿烂的古代文明,在中华民族的文明史中写下了光辉的篇章。湘西的少数民族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同时也极善于吸收汉民族的先进文化科学技术,这种吸收与融汇,推动了湘西社会历史的前进。回顾历史,人们发现,汉民族的文化科学技术传入湘西,主要是通过一次又一次的移民完成的。  相似文献   

6.
湘西2006年成功申报"CCTV中国十大魅力城市",神秘的湘西再添一道美丽的光环。电视剧《乌龙山剿匪记》可以说是电视传媒最早介绍湘西的作品,其产生的影响非常深远,并给湘西画上"匪"的审美符号;电视剧《血色湘西》也是以湘西为地域背景,同样是介绍湘西,却给湘西镌上"美"的形象符号。  相似文献   

7.
<正>最近红网邵阳论坛上正在发起沪昆高铁过邵阳万人签名活动。楼主和网友都热情高涨,签名者众。然而网友大多只分析了"高铁"建设成本和规律及经过城市发展的需要,却没有想到生活在湘西南的上百万苗侗瑶等少数民族正迫切需要改变闭塞的交通现状。  相似文献   

8.
本文所说的大湘西,泛指湖南西部的怀化市、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和张家界市。直到今天,这一地区的经济仍然落后于全省乃至全国主要地区。究其原因,主要是信息与交通长期的落后封闭制约了社会和经济的发展,造成了大湘西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落后,产业结构层次不合理,科技水平低下,技术创新能力弱的局面,从而在新经济面前显得力不从心。一、大湘西信息业现状在信息社会,信息同物资、能源一起构成社会发展的三大支柱,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重要的经济资源之一。产生、处理、管理和使用信息以及信息技术对一个国家或地区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同时,随着…  相似文献   

9.
2013年,省交通运输厅以扶贫攻坚为抓手,将全省民族自治地方及享受民族自治地方优惠政策的18个县纳入了我省交通扶贫范围,并将民族地区17个县纳入了我省集中连片交通扶贫的政策支持范围,以重点支持民族地区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这只是一个缩影,日前,记者就交通运输厅近年来支持全省民族地区的交通建设,为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交通运输保障服务的情况进行了采访。  相似文献   

10.
<正> 1949年春爆发的“湘西事变”,是解放前夕我国民族地区发生的最大的一次变乱。它不仅波及湘西各县,而且震动省内外,影响很大,是值得认真分析研究的一个历史事件。本文就这次事变发生的原因、性质及其影响做些初步探讨。有人认为,湘西事变是国民党当局内部的派系斗争、争权夺利引起的。其实,这只不过是问题的一方面。从近代湘西社会的特点看,这次事变有其深刻的社会历史原因。湘西是土家族、苗族等少数民族聚居地。近代以来,由于外国资本主义列强和国  相似文献   

11.
老姜 《民族论坛》2002,(6):54-55
<正>近年来,老爹农业科技开发股份有限公司采取“公司+大学+农户” 方式,依靠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在湘西实施以猕猴桃深加工为主要内容的湘西猕猴桃产业化项目,带动了一批农民脱贫致富,推动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村经济发展,成为湘西经济发展新的亮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谈到花垣县经济突飞猛进的发展时,人们往往会想到花垣丰富的矿产。然而有一个同样突出的事实,那就是花垣在湘西州全州率先实现了村村通公路;花垣的通乡公路改造、农村客运站建设等等也在全州名列前茅。如今,人们喜欢谈论花垣交通的枢纽作用,对吉茶高速、张花高速更是津津乐道,这一切都在传颂着花垣交通人凭着顽强的精神,用勤劳的双手造就的一个个传奇般的"神话"。  相似文献   

13.
<正>当前,为了解决区位劣势对经济发展的制约,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正大力开展高速公路等交通设施建设,以期为经济发展扫除障碍,但是由于各种配套设施的匮乏,导致已建成的交通设施尚未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所以以现代物流理念重新打造交通格局,发展现代物流业对湘西经济腾飞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正> 一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以后,国民党统治中心内迁重庆,促成了湘西民族地区的特殊地位,从而在湘西形成了一个特定的历史环境。反映在教育上,“边民教育”就是当时出现的独具特色的教育形式,在整个湘西教育史上只有特殊地位。“边民教育”的出现,最早可推“民国23年(1934),桂省成立特种教育委员会,以边教为特种教育的范围,为边民边教的开始”。①次年,即“民国24年(1935)湖南省有发展苗夷文化经济建设计划书,关于边民教育方成12项”。②即湖南国民党政府以政策法令的方式,把“边教”这种形式在湖南确定下来。民国26年(1937)抗战全面  相似文献   

15.
刁成林 《西藏研究》2022,(2):148-160
当代中国西藏交通研究是当代中国西藏治理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20世纪50年代伴随西藏和平解放与川藏、青藏公路建成通车开始出现早期的研究成果,20世纪八九十年代学界逐渐由对“两路”的关注拓宽至西藏交通全貌,21世纪以来伴随各类文献资料的陆续出版,西藏交通研究渐趋繁荣,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新进展、新突破。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当代中国西藏交通研究虽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对当代中国西藏交通的研究缺乏整体性、系统性;二是对中国共产党的西藏交通建设决策研究有待加强;三是关于当代中国西藏交通建设历程的实证研究有待细化;四是多视角西藏交通发展史研究有待进一步拓展。  相似文献   

16.
在沈从文先生的笔下,湘西是一片神奇而迷人的土地。但是,这里也是一个典型的“老、少、边、穷、库”区,到1994年,全州还有60万人没有脱贫,农村贫困面高达28%。贫困,如一座大山,沉重地压在湘西各族人民头上。国家实施“八七扶贫攻坚计划”以后,国务院继续将包括湘西在内的武陵山区确定为全国18个贫困片之一,并指定农业部对口扶持;湖南省委、省政府把湘西作为全省扶贫攻坚的主战场,指定长沙、株洲、湘潭、衡阳、岳阳、常德6市对口扶持湘西的龙山、泸溪、永顺、花垣、保靖、古丈6县,从省直单位抽调566名干部,组成69个建整扶贫工作队,分3轮到湘西州驻村扶贫,点燃了湘西治穷脱贫的熊熊烈火。9年来,他们以扶持湘西的实际行动,把党的温暖送到了湘西,把最真挚的爱和最深切的关怀奉献给了湘西。  相似文献   

17.
随着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低碳经济模式的出现,低碳交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低碳交通就是一种以高能效、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特征的交通运输发展方式,其核心在于提高交通运输的能源效率,改善交通运输的用能结构,优化交通运输的发展方式。目的在于使交通基础设施和公共运输系统最终减少以传统化石能源为代表的高碳能源的高强度消耗。在当前中国机动化快速增长的前提下,低碳交通运输是实现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低碳经济发展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18.
由湘西作家李康学撰文、摄影家罗兆勇摄影、出版人覃代伦配图的“大湘西三部曲”,历时 3年,已由民族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丛书全面、真实、本色地解读了历史的大湘西,民族的大湘西,人文的大湘西。黄永玉先生曾说:“这是几本湘西的书。”历史的大湘西神秘诡异的土司王朝,中国历史中的异数,在大湘西涓涓流淌的历史长河中曾经一枝独秀。《大湘西土司》,被誉为大湘西版的《尘埃落定》,以章回演义的文体,配以54幅精美图片,全方位解读了大湘西长达千年的古代土司史。全书以历史史实为经,从唐末五代时期老蛮头土司王吴著冲传令招驸马着笔,声色并茂地…  相似文献   

19.
《民族论坛》2012,(9):32-32
日前,湖南龙山、湖北来凤、重庆酉阳交通部门达成协议,同意按照“同标准、同规模、同建设”目标,加速交通对接,携手打造武陵山地区交通枢纽。据悉,龙山、来凤、酉阳一水相依,酉水河是3县共同的母亲河。近年来,酉阳县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迅猛,来风、龙山多次组团到酉阳进行考察,3县交通部门建立定期会晤制度和信息交流通报共享机制,保持沟通渠道和工作平台长期有效,实时对接重点项目。2011年10月,国务院批复明确设立武陵山龙山来凤经济协作示范区,两县按照规划一体布局、基础设施一体对接、公共服务一体优化等“六个一体化”原则,着重交通布局。来凤、酉阳交通部门则在今年4月签订了《共同加快武陵山连片特困地区出口公路规划建设协议》。3县还将携手构建鄂湘渝交界地区旅游经济圈,3县交通部门已就酉水河流域码头建设、实现水上交通航道对接等方面初步达成了共识,届时龙山以里耶古城为龙头,酉阳以酉水河湿地公园为引擎,来凤以打造仙佛寺旅游景区为重点,合力开发酉水文化和生态旅游资源。  相似文献   

20.
清代改土归流前,湘西民族区域政治格局表现为土司政治下的"以土治土"、"以土制苗";康熙年间对湘西苗疆生界的开辟,使得土司的地位和作用发生变化,促进了湘西改土归流的顺利进行;改土归流后,湘西形成了"土苗分治"的新格局,具有一定的进步性同时也存在明显的历史局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