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介语理论认为,对于学习者来说,“偏误”是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部分,是极其自然的现象,是不可避免的也是必需的,表明学习者正在从不会到掌握语言的过渡阶段。因此,偏误反映了语言学习的客观规律,应该正确认识并分析它。运用中介语理论对韩国学生作文中遗漏和误加两种偏误类型进行分析,初步探讨两种偏误中所反映出来的学习策略。  相似文献   

2.
以中介语理论及其五个发展过程为标准,可将新疆少数民族地区维吾尔族民考民英语学习者在大学英语写作学习中出现的偏误类型分为:母语负迁移型、目标语规则过度归纳型、训练迁移型、交际策略型和二语习得策略型。文章着重探讨了造成前两种中介语语法偏误类型的原因是母语无标记,偏误类推,合成和偏误分析,希望能够引导教师正确认识作文中出现的语言偏误,采用合理的教学设计和方法,帮助三语学习者逐步改进和发展中介语,向目标语靠拢。  相似文献   

3.
中介语是指学习者在学习外语时自己所创造出来的一种语言系统,它是外语学习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语言发展阶段。以中介语理论及其五个发展过程为标准,可将学习者作文中出现的偏误分为:母语迁移型、训练迁移型、过度归纳型、交际策略型和二语习得策略型,从这五个角度对其逐一归类和分析,能够引导教师正确认识作文中出现的语言偏误,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调整教学方法,帮助学习者逐步改进和发展中介语,向目标语靠拢。  相似文献   

4.
中介语理论与对外汉语教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介语理论是在语言对比和偏误分析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20世纪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开始广泛运用于第二语言教学。中介语和偏误现象的出现是语言习得中的一个动态的和必然的过程。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可以从语言交际、偏误形成方式等角度分析中介语和偏误的不同类型,并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和方法,提高语言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5.
偏误是第二语言习得中的一个普遍现象,反映了学习者对外语规则习得的过程.文章简要阐述了对比分析、偏误分析和中介语三种偏误理论,由此探讨偏误理论对外语教学的启示作用,并对外语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所应采取的策略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6.
对90名中国学生的中介语对话的分析以及相关问卷调查的结果表明五类偏误在口语交际中十分常见,尤以母语负迁移引起的错误为甚.中介语发展有三个不同阶段:偏误随机产生阶段、偏误自然产生阶段和偏误系统产生阶段,三个阶段各有特征.对不同类型的偏误,学习者和教师应采用不同的纠正策略.  相似文献   

7.
建立维吾尔语中介语语料库的意义在于:第一,可以对维吾尔语学习者的大量语言样本进行量化分析,为维吾尔语中介语研究、维吾尔语本体研究以及偏误分析提供真实可靠的语言数据。第二,为研究者提供比较全面的能够反映维语学习者的各种语言属性、个体特征等信息。第三,为确定教学难点重点和语言项目的教学次序提供参考标准。第四,为维吾尔语教材编写提供可靠的参考。运用中介语理论、语料库语言学的理论是建立维吾尔语中介语语料库的基本思路。维吾尔语中介语语料库主要由生语料库、熟语料库、统计信息库、相关信息库等构成,建库须遵循语料真实性、语料的平衡性、语料标注体现维吾尔语特点、学生背景信息完备性、便捷性等五项原则。  相似文献   

8.
为考察英汉句法异同对于英语写作中句法负迁移的影响,采用问卷调查和SPSS、Markin等软件分析的方法,基于学习者中介语理论对50名低水平高职英语学习者的句法负迁移语料进行偏误分析。研究发现:英汉语际句法对比教学比语内句法教学的效果更显著;但实验组实验前后句法负迁移频数差异不显著,而对照组负迁移频数上升。  相似文献   

9.
运用偏误分析的理论和方法,对某高职大学英语期末考试中作文成绩处于及格线上下的试卷进行偏误分析,发现语际偏误在该初级学习者所出现的偏误中占相当大的比重.而在语际偏误中出现频率最高的是学习者的语法偏误,因此,在教学中,应深入了解学习者的语言习得过程,找出偏误产生的根源,使之不断修正其在目标语言学习过程中所出现的各种错误,有...  相似文献   

10.
简述中介语理论及中介语石化现象,从词汇偏误石化、语法偏误石化和语言、文化迁移等多角度探讨了石化对英语翻译产生的影响,并提出了防止中介语石化现象产生的策略,旨在永久性石化形成以前将英语翻译能力推向最高点。  相似文献   

11.
留学生使用汉语成语的偏误分析及教学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语成语是留学生在进入中高级阶段汉语学习后的难点之一.由于成语在结构、语义和语法方面的特点,使得留学生在使用过程中常常出现偏误.因此,我们应该分析学生出现的问题,加强成语教学的研究,总结出一定的规律.本文运用汉语中介语语料库,对外国留学生在使用汉语成语过程中的偏误情况做系统性的分析,深入剖析偏误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2.
中介语可变性的文体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介语是二语习得理论的重要部分,关于中介语的研究在语言学界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可变性是中介语固有的属性,近几年来学者们从各个方面展开对中介语可变性的研究。文章分析了中介语、中介语的可变性及其研究,通过描述语言习得者所使用的语言的文体特征来证明中介语的可变性。  相似文献   

13.
对于语体色彩存在差异的同义词语的选择,是把汉语作为二语习得者的一个难点,容易出现偏误。文章选用一百多个有鲜明语体色彩的词语,通过"HSK作文动态语料库"检索它们的使用情况,分析了二语习得者语体色彩偏误的分布特点及偏误类型,并据此提出了相应的教学对策。  相似文献   

14.
英语写作语篇偏误及其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语篇衔接理论的指导下,对英语写作中存在的语篇偏误,重点是语句衔接与语义连贯两方面的语篇偏误进行了分析,探讨了造成这些偏误的原因,指出英语语篇思维模式在写作中的关键作用,并提出语篇教学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中介语理论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介语理论的提出距今有 3 0多年了 ,它对发展语言学习及语言教学理论有及其重要的意义。本文概述了中介语的主要特征 ,指出了中介语同外语学习有密不可分的联系 ,确立了它在第二语言习得中的重要研究地位  相似文献   

16.
离合词是现代汉语中比较特殊的一类动词。文章通过对在教学过程中收集到的例句及从北京语言大学中介语语料库中提取到的例句的整理,在综合分析韩国学生学习汉语中出现的偏误和非偏误情况的基础上,运用语言对比手段,深入探讨其成因。本文认为,现代汉语离合词与介宾短语的搭配使用,离合词在扩展形式中需要插入时量成份,这是韩国学生学习汉语时两个比较难掌握的语法项目,需要教学者在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训练。  相似文献   

17.
“偏误分析”理论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语学习者在使用目标语进行交际时产生错误的原因除了受母语负迁移的影响外,还受语言学习规律的影响,如语音、词汇、语法和文化等。基于“偏误分析”理论,通过对学习者常犯的错误进行分析与研究,提出教师在处理语际语言偏误、语内语言偏误以及语言发展过程中的偏误时应处理好全局性偏误与局部性偏误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留学生中介语语料为根据,考查中、高阶段留学生对介词"在"的使用情况,对其作简单的归纳和分析,在此基础上构拟学生习得介词"在"的顺序,结合二语习得研究理论,探讨留学生习得介词"在"的特点和规律,并针对偏误现象提出相关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中介语——二语习得者的语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介语是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学习者通过一定的学习策略,在目的语输入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一种介于母语与目的语之间的语言体系。文章探讨了中介语的理论基础、中介语自身的特点及学习者习得语言过程中语言迁移情况,以帮助二语习得者掌握目的语,最终走向成熟。  相似文献   

20.
中介语理论产生于国外的外语教学,同样适用于指导第二语言的学习和教学。用中介语理论来研究少数民族地区的汉语教学是开创性的,也是一种十分有益的尝试。文章从中介语与少语民族汉语教学、少数民族汉语中介语的特点以及少数民族汉语中介语的研究目的与方法三个方面展现了这种尝试的成果,可以说是对"中介语理论"的丰富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