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韩璐 《领导文萃》2011,(Z2):88-91
许世友曾说:"党内除了主席,谁也不是张国焘的对手"。而在毛泽东的记忆中,与张国焘的斗争是他一生中最灰暗的时刻。任何一本中共党史,都跳不过张国焘这个名字,他在历史上的功绩和错误都无比鲜明,有文章用A面和B面来解读他的一生,  相似文献   

2.
正秦邦宪是秦氏瑞五公的二十二世孙。祖父秦省吾在清朝时曾在陕西为官,父亲秦肇煌,宣统时期曾出任浙江温州审判厅刑事庭庭长,后为浙江勤县和长兴县统捐局局长。1916年,父亲因病赋闲,从此家境日趋没落,甚至只能卖掉祖屋,寄居到了族人秦琢如家中。父亲过世后,母亲朱氏带着年幼的秦邦宪及其弟妹邦礼、邦范在这里度过了一段艰难岁月。  相似文献   

3.
走近毛泽东     
传统的中共党史读本一直说,在遵义会议上毛泽东一举成为了中共党内最高领导人。一般人的理解就是,遵义会议以后毛泽东就统率全党,成为党的最高领袖了。但是,看了大量的历史资料就会发现.毛泽东在遵义会议上虽然当选了政治局常委,但是当时的党内分工却只是做军事领导人周恩来的助手。  相似文献   

4.
黎辛 《领导文萃》2012,(6):51-55
毛泽东从1945年5月到1964年谈过十次遵义会议(见《遵义会议材料汇编》,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内容涉及面很广,本文就毛泽东评说王明和博古作一些分析。  相似文献   

5.
在中央红军的长征过程中,曾在中共中央领导层先后出现了三个"三人团":一个是长征开始前由博古、李德、周恩来组成的"三人团"(一般称"最高三人团"),一个是长征开始后不久由毛泽东、张闻天、王稼祥结成的"三人团"(一般称"中央队三人团"),另一个则是遵义会议后成立的"三人团"(一般称"三人军事小组"亦称"新三人团").  相似文献   

6.
秦铁 《领导文萃》2009,(2):107-110
博古,原名秦邦宪,留学苏联,回国后任中共中央领导人,曾同周恩来、叶剑英参与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1946年4月8日由重庆飞延安时。因飞机失事在山西兴县黑茶山遇难。  相似文献   

7.
张家康 《领导文萃》2014,(11):41-45
正毛泽东曾经对师哲说过这样的话,"王明问题的关键症结之所在,就是他对自己的事考虑得太少,对别人的事却操心得太多了。"所谓"别人的事",指的是中国之外的苏联的事,真是精辟之至,一针见血。大革命时期,王明的出发点、着眼点是共产国际,这才产生出教条的左倾冒险错误;抗战时期,王明又为苏联着想,唯恐得罪国民党,才产生妥协退让的右倾错误。与之形成对比的是,毛泽东的出发点,着眼点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正  相似文献   

8.
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达到成熟,是以1935年1月在贵州遵义召开的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为标志的。在党史和革命史教学中,经常会提出这样的问题:遵义会议只解决了军事问题和组织问题,而没有解决政治路线问题,怎么能说它是党在政治  相似文献   

9.
单夫 《领导文萃》2010,(16):52-54
<正>自遵义会议始,毛泽东逐步成为中共事实上的领袖。一旦蒋介石确认了毛泽东在中共的核心作用,他也就不得不寻思如何与毛交手,周恩来则成为他们之间的中间地带。1937年6月,在国共第一次庐山谈判中,蒋介石提出:国共合作,红军要收编了,朱、毛也可以离开军队,出来做事,我看还是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共产党90年历史上,有无数同路人与党一同走过一段段征程。回溯历史,本文介绍其中最具影响力的十位风雨同路人,曾经给予中国共产党无私帮助的感人事迹。同路人作为专有名词,是由托洛茨基于1923年首先提出来的,指的是苏联文学中,资产阶级作家和无产阶级  相似文献   

11.
何方 《领导文萃》2011,(20):85-88
我是1938年秋天到达延安的。一到延安,就感受到了一种自由民主的空气,精神为之一振,心情也格外舒畅。那时是张闻天担任总书记,也是毛泽东后来说的,处于我们党的历史上从遵义会议以来的第二个生动活泼时期。  相似文献   

12.
1935年6月18日,红四方面军部队终于迎来了历尽艰辛的中央红军。小金川岸边,我们红9军全体官兵穿戴整齐,像参加阅兵式一样站在道路两边。当毛泽东、张闻天、周恩来、朱德等领导同志率中央机关人员出现时,我们一边喊口号:“欢迎中央红军老大哥!”一边鼓掌高唱着“万岁!万岁!我们来会合!……”的欢庆会师歌曲。  相似文献   

13.
父亲是在相对残酷的政治斗争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他认为:可以说过而极之的话,不可做过而极之的事。出生于1909年的父亲,年龄比毛泽东、周恩来等人小很多,因此,老一代领导人看他,多了些亲昵。在早期的生活或工作中,他们之间留下不少非常轻松愉快的记忆。  相似文献   

14.
余伯流撰著的《历史转折中的毛泽东、张闻天、周恩来》一书(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生动展现了从1935年1月党的遵义会议上张闻天被选为党的总负责到1943年3月政治局会议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主席、中央书记处主席这一历史时期中的毛泽东、张闻天、周恩来。作者从一个全新的角度,不但钩沉了一些重大历史事实,而且将一些人们熟知的史料熔于一炉,彰显了这一历史时期中央领导集体所建立的丰功伟绩。  相似文献   

15.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的形成,既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中国人民长期探索和奋斗的成果,是中国人民政治经验和智慧的结晶,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政治发展实际相结合的结果。但是,实行统一战线,中国共产党有一个从拒绝到赞同、从不自觉到自觉、从实行到形成的不断认识、曲折发展、逐步完善的过程。  相似文献   

16.
陈晋 《领导之友》2013,(2):28-29
早期著名的共产党人,在性格、能力、工作方式上,大多特点鲜明,有的还因此获得一些外号或雅号。例如,毛泽东年轻时的外号叫毛奇,因他主张丈夫要为天下奇,读奇书,交奇友,做奇事,做一个奇男子。周恩来有  相似文献   

17.
黎辛 《领导文萃》2012,(18):52-53
1934年1月,党的六届五中全会在江西瑞金召开。全会改选了中央政治局,决定设立中央书记处(又称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博古、周恩来、张闻天(洛甫)与项英为书记处书记,博古任总书记。1934年5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中央常委会立即决定战略大转移去湘西,开始了震惊中外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大转移前,博古赞同毛泽东、周恩来、张闻天的"大搬家"去湘西与中央政府纵队单独编队。张闻天1943年12月16日在延安整风时的发言笔记这样写道:"在出发以前最高三人团要把我们一律分到  相似文献   

18.
这是蒋介石发给毛泽东的邀请电,字字企盼之情,火焰般跳动。  相似文献   

19.
晓农  黄真 《领导文萃》2012,(24):84-88
非凡的革命轨迹饶漱石,曾用名梁朴、赵建生,1903年出生于江西临川县钟岭乡(现抚州市临川区)饶家村。应验了"古今临川多才子"的美誉。少时的饶漱石天资聪颖,念书过目不忘,乡学、中学,直至考入也算名牌大学的上海大学,可谓一帆风顺。饶漱石是1923年在上海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的,1925年转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春,饶漱石在沈阳被国民党当局逮捕,因其身份一直不为敌人所知,在关押了将近一年后被释放。在红军长征到达陕北的1935年11月,中共中央派驻共产国际代表王明一纸电令,将饶漱石调到苏联,出任中华全国总工会驻赤色职工国际代表。  相似文献   

20.
蓝英年 《领导文萃》2013,(14):79-83
一1937年11月底康生和王明回到延安。康生仍然把宝押在王明身上。他已经知道毛泽东在党内的势力,但仍然相信王明有共产国际的靠山,王明的恩师米夫是共产国际东方部部长,王明的实力超过毛泽东,二虎相争,尚不知鹿死谁手。他跟王明一起工作四年,志同道合,镇反肃托,相得益彰。如果不是抱定紧跟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