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依据构式语法理论,对副名结构的产生进行了分析。认为副名结构的产生是构式引申的结果,其动因是出于丰富表达手段的需要;副形结构,或者说汉语中已经存在的"很X"构式,是副名结构产生的基础,使得进入该结构的名词发生语义游移,从而突显其隐含的性状义;而这一语义操作的语言机制则是语言中普遍存在的转喻现象。  相似文献   

2.
构式是一种形式和意义的结合体。构式语法认为,语言的意义是由词汇义和构式义相互作用生成的,句子意义不是单纯的组成句子的词汇意义的相加,句法结构本身也具有某种独立的意义,即整体大于部分之和。文章主要就"V+起来"结构分析其构式意义。  相似文献   

3.
构式语法认为构式是语言运用的基本单位,随着汉语"X族"表达式的流行,"X族"已然成为一个能产性颇高的构式。而学界对短语构式却缺乏关注,本文从构式角度分析"X族"的构式特征及其认知机制。"X族"为嵌入式的短语构式,具有构式完型效果,指别共有X行为特征的人群;认知机制上,"X族"构式主要涉及认知隐喻和转喻、以及社会、认知与语言的互动。  相似文献   

4.
副名结构是现当代汉语中出现的新用法,已经得到了学界的一定关注。已有的研究大多关注于副名结构本身,对于副名结构的出现会给语法分析的理论带来什么样的困难,少有人提及。基于这一现状,文章将副名结构作为一个既成的语言事实,分析其对当前不同的理论范式提出的挑战:对中国结构主义来说,副名结构的兴起使得好不容易厘清的词类界限再次模糊;对生成语法理论尤其是管约论来说,副名结构似乎违反了X杠范式以及NP鉴别式;对于构式语法理论来说,副名结构的构式意义以及形成的认知动因有进一步探索的空间。在提出这些问题的基础上,文章试图解决它们或是指出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5.
构式语法是伴随认知语言学的发展,是在对传统的转换生成语法反思的基础上产生的,是一个比较新的语法体系,为我们提供了语言研究的崭新视角。构式语法认为语言是形式与意义的结合体,语言研究应该将形式和意义紧密结合起来。构式语法研究特点使得构式语法对过去无法解释的一些语言现象有很强的解释力,这也正是构式语法研究的价值所在,但是构式语法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和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现代汉语中"谁让Y.VP"表达式主要表示疑问、追因、归因三种意义,当其表归因时是一种典型的构式,该构式具有极强的主观色彩。"谁让Y.VP"的构式所表达的无可奈何、埋怨、撒娇、斥责等复杂语用意义,正是其"主观性"的表现。隋唐时期"谁让"作为归因标记开始出现,并逐渐增多,成为现代汉语中最主要的用法,"谁让"从主谓短语语法化并词汇化为"谁让Y.VP"构式中表归因的一个独立的词,经历了一个因主观化而发生语义泛化的过程,语境的变化和汉语词汇复音化也是其构式化的重要诱因。  相似文献   

7.
构式研究已成为当今外语教学与研究领域的一大新课题,构式研究之于二语习得研究的重要性也愈发彰显.构式语法将构式看作语言的基本单位,认为构式是语言结构的核心.语言产出是一个根据不同语境从记忆中提取构式加以组合、生成话语的过程.学习、使用构式是学习者的需要,是语言习得必经的过程.二语教学应将构式作为二语教学和习得的理想单位.构式教学可将传统的语法教学与交际法教学更好地结合起来,以此提高学生的语法能力、语用能力.  相似文献   

8.
评价是一个表达范畴,与句法、语义和语用都密切相关。评价意义可以通过词汇手段显性表达,也可以通过句法手段隐性表达。由于隐性表达比较隐蔽,对其进行发掘和整理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属于隐性评价的个案研究,论述了"不/没+VP1+等于+没/没有+VP2"构式的句法和语义、构式的主观性和主观化、构式的语用功能,发现该构式表达一个蕴含假设关系的主观等值命题,主观性非常强。构式由动词"等于"连接前后两项,语义重心在前,其构式义是主观推介和隐性评价的复合。该构式具有焦点凸显、广告宣传、施为导向等语用功能。  相似文献   

9.
"X+到"构式是镇安方言中一个特殊的语言现象。从构式语法的视角对其进行研究可以发现,该构式体现了进行体的特征,表示参照点时间或说话时刻正在持续的动作或正在进展中的活动或事件;在压制的作用下进入该构式的瞬间动词、活动动词和形容词发生了体转移,具有了动态性、未完成性及临时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10.
构式语法——现代语言学发展的新动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认知语言学的构式语法在对语言的研究和理解方面从本质上不同于传统语法,它认为语言是形式与意义的结合体,研究语言必须将形式与意义紧密结合,企图构建起构式的网络;意义并非经由语言各部分推导得出,而是“所见即所得”。构式语法对许多传统语法未能解释的语言现象进行了有说服力的解释,但其本身也存在许多问题有待解决。  相似文献   

11.
汉语构式网络的构建包括构式网络的内涵、构式联结类型、构式演变和构式运作模式等重要问题。构式网络是用来表征说话者语言知识的,由处于不同层级节点的构式所构成。承继视角下的构式联结方式包括多义联结、隐喻扩展联结、子部分联结和实例联结。认知视角下的构式联结方式主要包括分类关联、序列关联、符号关联、填充物-槽位关联和水平关联。历时层面,不同节点的构式具有长于边缘、存在于边缘、边缘化-构式消失和构式联结的重组等不同演变阶段。固化—规约化模型可以用来阐释构式运作模式。  相似文献   

12.
构式语法理论打破了词法与句法、语义与语用、语言能力与语言应用、语言知识与非语言知识之间的传统界限,但它也是一种建立在认知语言学基础之上的理论体系,同样也具有认知语言学的一些弱点。文中就Goldberg构式语法的构式、特点、优越性及不足之处进入了深入探讨,得出构式语法研究的是语言的方方面面,有着传统语法和生成语法所无可比...  相似文献   

13.
构式的特色及对外语教学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构式语法理论重视构式,主要研究具体的构式在形式和意义上的配对,而形式和意义的配对也是语言习得领域和语言使用过程中的重要内容。构式作为意义和形式的配对储存于长期记忆中,语言习得与使用的研究都可以从构式语法的研究中受益。文中阐述了构式观的基本主张,聚焦其中与语言习得和教学相关的内容,并探讨构式的特色及对外语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山寨X"新词的诞生,是认知主体体验现实表征,形成心理表征,实现语言表征的过程。伴随着"山寨"语素的去范畴化和"X"语素的泛化,"山寨"由词汇地位降格为一个构词语素。"山寨X"构式的多产性与"山寨"语素语义的差异性缘于认知心理、认知方式和语言本身对语言模因的驱动。  相似文献   

15.
构式语法为我们分析语言现象提供了新的视角。本文以构式语法为理论框架,解释了汉语中常见的双宾构式,并以三类特殊的双宾句,即固定表达类、倒装类和角色融合类为例探讨了构式语法的解释力,得出构式语法具有很强的解释力,既能分析典型的语言现象也能有效地解释语言中的边缘现象。  相似文献   

16.
"一V/VX"是汉语拷贝构式中的一种。通过对这一构式的句法构成、构式义及构式的形成机制的深入研究,认为它与非典型构式"一VP就XP"存在承继关系,体现了说话人的主观强调。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的发展,近年来在各大新闻媒体网站和微博出现了一类汉语新词汇"神X",比如神回复、神救场、神逻辑、神准等新表达。目前,不少学者从构式语法角度解析了各种汉语新词汇的认知机制,但是通过文献检索发现只有三篇文章关注了"神X"新构式,且都只从语用层面浅析了这一构式。因此笔者试图从构式语法角度分析这一异常的或边缘性的新兴语言现象,解读其句法结构、构式语音语义特征以及构式形成的认知机制,即构式和组成成分的互动关系和社会文化因素压制。通过语料分析发现此构式具有独特的句法结构和语音语义结构,并且在构式压制、词汇压制以及社会文化因素压制的情况下,逐渐成为现代汉语的一个独立的构式,为人们所接受。  相似文献   

18.
构式语法通常都是指的Goldberg的观点,认为影响语义意义的因素不仅有词汇,而且有更大的语言单位,即语法构式.一个句子不是一堆句子成分的堆砌,而是一个"完形"(陈香兰,认知语言学构式观,2009).在完形理论指导下,尝试将构式语法与翻译结合研究,对构式语法所界定的构式在英译汉过程中进行分析,在大胆尝试扩展构式语法研究的领域的同时,也期望能得到更高质量的翻译结果.  相似文献   

19.
历时构式语法框架下结合宏事件理论管窥"XP到C"构式层级网络的演化过程,发现:(1)基于语言实际使用情况,"XP到C"构式网络承继两个子图式构式"VP到C"及"AP到C";(2)"XP到C"构式在历时演化中不是单向线性发展,而是宏观构式层级网络的演变过程,该过程涉及到两次构式化及四个时期的构式演变关系;(3)宏观构式层现网络中由词汇构式"到"向"AP到C"构式的两次构式化过程分别受事件融合和构式压制的认知驱动。从历时构式语法视角对宏事件进行研究,有助于促进对汉语宏事件的认知识解,并为其语用效用提供历时理据。  相似文献   

20.
构式即是形式和意义的匹配.这一概念贯穿了语言的各个层面,对各个层面的语言现象都具有较强的解释力.构式作为一个崭新的视角,能够揭示幽默的生成机制.在特定的语境之中,语言编码者设置了构式意义和语境意义的矛盾,语言解码者解读了二者的不和谐,幽默得以凸显.研究幽默生成机制的意义在于使人们能运用幽默语言来进行有效的人际交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