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华灯初上,依旧人来人往熙熙攘攘的人群里触不到一双手的温度,找不到一个人与你并肩,没有一个人同你说笑,你侧过头的时候,周遭一片空茫,有的只是陌生人那张空漠的脸。彼时,你寂寞么?  相似文献   

2.
《阅读与作文》2007,(6):26-26
一个特点鲜明的人,总是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即使偶然见上一面,他(她)的音容笑貌,举手投足,也会留在心中挥之不去。这次习作,我们来写这样一个人,可以是身边熟悉的人,也可以是偶然见到的陌生人。写的时候,试着运用课文中一些写人的  相似文献   

3.
五彩的青春     
我思索着,青春应当是怎样的色彩呢?我想,青春应该有最丰富的颜色。 于是我拿起笔,小心涂抹着。  相似文献   

4.
青春的断想     
蓦然回首,人生的驿站已找不到那红蝴碟与牛皮筋缠绕的情结。迎着阳光,面对一片绚烂的天,才发现自己的心扉有了起伏,自己的季节已染成了五色,于是,很想用文字写下一点岁月的情感,就叫做——  相似文献   

5.
6.
汤涌 《今日南国》2013,(4):48-48
目前,随着番号的解密,我们可以把课本中、电影里,或者曾经挂在教室墙上的那些英雄偶像的番号梳理一下了。  相似文献   

7.
火红的青春     
当青春成长为一棵迷人的风景树时,我们拥有了一个富于幻想的季节:白云、蓝天、鲜花、芳草……一切都是那么浪漫,那么潇洒。  相似文献   

8.
青春的邮戳     
她穿石榴红的真丝衬衫,搭配雪白的长裤,是22岁的都市女子,从知名大学的外语系毕业之后,申请去偏僻的西部山区支教一年。  相似文献   

9.
包利民 《社区》2010,(35):1-1
一次,和朋友去钓鱼,回来后把钓来的鱼放到盆中加上水便不再去管它们,到晚上再去看时,大多已经死了,仅剩的几条活着的也已奄奄一息。去朋友家一看,他钓的那些鱼却仍在欢快地游来游去。我感到奇怪,便问他原因。  相似文献   

10.
《致青春》是一部叫好又叫座的影片,影片成功源自其所展现的立体鲜活的青春画卷,突出了青春之无畏,青春之奋斗和青春之迷茫等诸多青春话语,此外,它还迎合了观众的集体怀旧情绪。本文对影片《致青春》的成功之处作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
庞白 《小康生活》2005,(3):61-61
不知道别人什么感觉,在城市中穿行,我很容易想起这样一句话:别人的城市。这句话也是多年前在一本叫《花城》的杂志上看过的一篇小说的题目。那篇叫《别人的城市》的  相似文献   

12.
我们一家三口,爸爸、妈妈和我,有时侯吵吵小架,有时候下下象棋,还有的时候玩玩游戏。总之,我们家的酸甜苦辣是说也说不清。  相似文献   

13.
青春的衣裾     
我是一条清澈的河流绕过你立的沙洲在那个晴朗的夏日有着许多白云的午后  相似文献   

14.
梁军年 《可乐》2011,(4):7-7
母亲说,弟弟又惹事了,这次闹得比较大,和街边的小混混打群架,两边都住院了。学校给他记了大过,弟弟却满不在乎。父母劝慰时,弟弟就面无表情地看着天花板。弟弟以前很乖,学习也不错。每次我放假回家,他就早早地在车站等候。看见我大包小包地从车上下来,他就高兴地一边  相似文献   

15.
青春的记忆     
郝军 《山西老年》2013,(12):23-23
上山下乡参加田间劳动,是我们从城里来的知青必须要过的一关。对于我个腰有毛病的人来说,面临着更严峻的考验。  相似文献   

16.
文思远不知道的是,其实戴真一直都在帮他,可他不爱她。而今,她看着他的幸福在别人的怀里春暖花开,她也要去寻找属于自己的春天。  相似文献   

17.
《阅读与作文》2007,(6):22-22
一个特点鲜明的人,总是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即使偶然见上一面,他(她)的音容笑貌,举手投足,也会留在心中挥之不去。这次习作,我们来写这样一个人,可以是身边熟悉的人,也可以是偶然见到的陌生人。写的时候,试着运用课文中一些写人的方法,写出他某一方面的特点。写完之后,同学之间互相评一评,改一改,让人物特点更加突出。  相似文献   

18.
青春梦想     
前些日,接到一好友电话:“喂,婷儿,快生日喽,就不再是未成年人啦……”一想,是的,迷茫中,也快18岁了——成年了,呵呵……也该有梦想了。  相似文献   

19.
小阮说,她在学校时就见过我的照片,摆在院里的荣誉榜里,我穿着白衬衣,留着中分头,异常清瘦,俨然一副太好青年风范。  相似文献   

20.
文化交流的过程是一个相互作用的过程,是文化的输入与输出并行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无论是文化的输入还是输出,都必须坚持根据自身的特点来推动文化交流,既要在文化交流中坚持吸收和利用优秀的外来文化资源去发展本民族的文化,也要在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的基础上积极地将体现着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的文化推向世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的顺利进行体现了文化交流中的这一原则,当代中国实施的文化"走出去"战略也同样需要贯彻这一原则,在文化交流中必须坚持"我们自己的"存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