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经纪人是现代社会的一个重要行业,在现今的演艺领域和商业领域内,都可以看到经纪人活跃的身影。但很少有人知道,在中国古代也有经纪人,称为牙子,也叫牙人,是从事买卖的中介者。他们在买卖双方之间撮合,帮人做成交易后收取佣金。  相似文献   

2.
论中国古代的“九品文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九品文化”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个特有的文化现象,几乎无处不在。以“九”为模式的文化源远流长.大量史料说明,“九品文化”发端于远古夏禹时代.“九州”的划分不仅仅是地理概念,也使“九”深深植根于华夏民族思想意识中。班固以九品叙录古人,陈群立九品官人法,“九品模式”开始形成强大的辐射力,影响涉及中国古代文化、文学、政治等各个层面,形成了中国古代以“九”为大.以“九”为最的“九品文化”。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性成于习”、“好学近智”、“志强智达”、“因材施教”等方面挖掘分析了中国古代智力培养的宝贵经验,至今仍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中国古代诗歌的“白日”及其它桂天寅在中国古代诗歌中,具体意象的产生、发展、演变和衰落微妙地反映了时代审美思维的特点。在意象形成的早期,由于意象的概括化具体意象之中包含着可作多种意韵理解的综合性因素。虽然这种因素随着时代审美的演进不断被分化和具体化,原...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的发挥和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两方面,探讨古代哲学和文学理论中“神”的意义。哲学中的“神”有主体,客体之分,客体之神为“自然之道”,主体之神是人之志、气、性、情、欲的综合体。哲学之“神”首先被引入绘画理论,接着由刘勰引入文学理论,强调主体之神在文学创作中的作用。自唐以后,文学艺术的审美注意凝聚于客体,主体之神由“意境”、“象外”向客体转移,从“诗而入神”实现主体之神对象化,这就是主、客体“神遇而迹化”,创造出中国古典美学中最高的审美境界。  相似文献   

6.
由于古代小说通常按照史书"系之年月"的历时顺序叙述故事,而这种叙述方式又如同记账,因此我们不妨称之为"帐簿"叙述."帐簿"叙述首先是一种"拟史"叙述.因"帐簿"叙述本身存在着时序刻板等缺陷,故张竹坡等人不满于把有意"错乱其年谱"的<金瓶梅>等小说定性为"帐簿",提出了"变帐簿以作文章"的创作追求,这实际上代表了人们对小说"如史"而"胜史"的期望.凭实说来,"帐簿"叙述曾经以其文化底蕴有功于小说的文本建构,一方面,佛教因果性的孽偾观念推出了一批借还性质的"帐簿"小说;另一方面,受道教功过观念的影响而在民间社会流行的记录善行与恶行的"功过格"也催生了一批报应性质的"帐簿"小说.  相似文献   

7.
秋浦 《东西南北》2013,(17):68-69
“未有物,而已有物之理”,虽然“萌”这个字用来形容一种特殊的气质是近年来才流行起来的事情,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新人萌物是近几年才出现的新玩意儿。汉语是富于暗示性的语言.这种特点到了现代发展得愈加明显。大家说话越来越喜欢说“你懂的”,想用一句话说清“萌”给人的感受能把人憋得面红耳赤。还好古人用词尚Ⅱ讲究,要不然今人在史书上看到的将是以下腆故:东施卖萌、班门卖萌、廉颇老矣尚能卖萌……是的,萌在古代是大量存在的,虽然当时它还不叫“萌”。  相似文献   

8.
据意大利《中国》季刊1985年第2期报道,1985年4月1日至5日,意大利威尼斯契尼基金会召开了研究"古代中国文明"的国际会议.会议由威尼斯市政府、威尼斯大学中国语言和文学讨论会以及中东和远东研究院联合组织.这次会议是1983年6月4日至1984年1月31日在威尼斯公爵富举办的"中国的七千年"展览的理想的延续.世界上一些最有名望的专家参加了这次会议.他们向大会介绍了他们的最新研究成  相似文献   

9.
论中国古代小说创作中的“袭用”现象刘书成对古代小说创作中存在的“三大现象”——“续书”、“混类”、“与戏曲渗透”,学术界似乎已成共识,并有不少专论。但不知何故,对另一种同样被学者们公认的现象——“袭用”,却仅有一些探寻小说源流、影响的考据性文字略有涉...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代报纸”的最早出现时间,可以溯至西晋的“洛阳纸贵”时期(亦即提出“西晋说”)。“洛阳纸贵”时期为公元296qOO年间。提出“西晋说”的意义在于参与学术争鸣并创新考证方法。  相似文献   

11.
“铭”字,有“永志不忘”的含义。把文字刻在器物上,为的是传扬于后世,或用以自警称“铭”。中国古代开明的君主,用它来提醒自己,并制定出各种自我约束的机制。……  相似文献   

12.
张秀娈  陈新岗 《唐都学刊》2005,21(2):149-153
"路径依赖"在中国古代重农抑商制度的形成、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战国时期,重农、抑商思想开始有机结合并有所发展,与其有关的制度建设在秦国取得成功;秦朝继承、发展了重农抑商制度;在西汉,这项制度得到了充分检验,并形成了制度选择到制度确立的制度变迁模型.由于"路径依赖"的存在,这一模型在中国经济制度史上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3.
现在“土豪”的一些行为,已经让很多人觉得不可思议了。但如果回到古代的话,那时土豪们的奢侈生活一点也不比现在“逊色”。比如后蜀国君孟昶喜用七宝溺器、北宋名臣寇准奢侈燃烛、南宋酒官吃羊肉吮汁吐滓……  相似文献   

14.
15.
李桂奎 《唐都学刊》2007,23(5):86-90
在传统"五色"文化影响下,中国古代小说人物容貌描写通常与"五常"、"五脏"、"五性"等"五数"观念形成意义链接,从而富有"五色"修辞性蕴含。具体说来,与仁、礼、信、义、智等"五常"德性对应下,古代小说容貌描写中的青、赤、黄、白、黑等五种"常色"往往拥有某种德性象征意蕴,成为"德之色"。同时,在中医"五色诊"原理的制约下,古代小说关于人物的"五色"容貌描写有时又是"五脏"病象的外在投摄,成为"病之颜"。另外,古代小说关于人物的"五色"容貌描写还与喜、怒、欲、惧、忧等"五性"情状的外显发生某种程度的勾连,成为"情之彩"。  相似文献   

16.
李桂奎 《求是学刊》2013,40(1):127-134
在中国古代小说批评中,人们常常跨界性地攀附或援引史传、古文、绘画与戏剧等诸文类的专门性术语,以裨补难以自足言说的缺憾,从而形成"拟于史传"、"拟于古文"、"拟于绘画"、"拟于戏剧"等"跨界取譬"的修辞批评传统。这种批评传统既针对叙事文本,也针对写人文本。针对写人文本的各种批评术语又常常围绕两个关键词形成会通:一是小说与绘画、古文、戏剧等诸文体所共享的"代言"理论,二是凸显传统小说人物角色表演特征的"态"这一重要范畴。这种传统小说批评既有利于评论者便捷地阐释与评批小说文本,又有益于读者准确地理解并把握小说较之绘画等其他文类在叙事、写人方面的文体优势,还便于当今研究者据此顺藤摸瓜、探本求源,以更好地清点或整理中国的叙事、写人传统。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古代是否有逻辑问题的争论焦点在于中国古代是否有必然推理。中国逻辑史研究者对该问题的回应多为描述性论证,而鲜有实证研究。以《九章算术》开方术为对象,通过实证研究表明:开方术中的必然推理机制是科技推类推理,其推理程序为:一,立类;二,寻同;三,推类得值域;四,对余数反复适用上述三步,直至得出需要的结果。中国逻辑必然推理机制的证成,为中国古代逻辑存在的合理性提供了直接证据。  相似文献   

18.
1991年11月28日,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科研办公室受国家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委托,举行了“中国古代北方民族文化史”(上)鉴定会。鉴定委员会由省内哲学、史学、文学、文化学方面的八位专家组成,院党委书记范洪才、副院长刘景林同志出席了鉴定会。“中国北方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19.
章林 《唐都学刊》2013,29(2):92-95
古代日本“家人”一词包含了良民与贱民两种身份.作为良民的“家人”最初主要指家族成员,到了平安时代(794-1192)中期以后,逐渐成为侍奉平安时代贵族的随从与家臣的称谓.作为贱民的“家人”虽然在律令之外的史料中几乎没有记载,但户籍中出现的奴婢一词包含了“家人”和“奴婢”.  相似文献   

20.
尊老爱幼一直被视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其中,“爱幼”的思想起源甚早:《礼记》中即有“幼有所长”的憧憬,《易经》中则提出“蒙以养正”的训诫,孟子所言“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更是后人经常引用的经典。不过,先贤多停留于理念上的倡导,真正惠及儿童的,乃是官僚体制在这些理念的指引下提出的具体政策。笔者近日阅读我国社会福利发展的史料,发现古时曾有不少立意高远、行之有效的儿童福利政策,与先贤的思想理念一同构成了恤孤慈幼、爱护儿童的中华传统文化;某些政策还与现行的制度有相同之处。现择其典型者简述之,与同仁们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