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顺城区属于城市郊区,担负着抚顺百万人口的“菜篮子”供应任务。1985年以来,根据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新形势和城市市场的需要,区委区政府组织农民千家万户发展畜牧业。经过10年的发展,全区形成了养殖专业户  相似文献   

2.
城市郊区是介于城市和农村之间的一个特殊地域,城郊经济就是这一特殊地域内的一种区域性经济。随着我国城市经济的繁荣和农村商品生产的发展,城郊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重要和突出。因此,创立一门独立的城郊经济学,全面而系统地研究城郊经济问题,已经成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面临的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3.
一、当前城郊型经济的增长方式是典型的粗放型从城郊型经济的经济结构看:其经济的增长方式是以数量增长为主的粗放型增长方式.首先,城郊农业是一种数量增长型为特征的农业.在城市中,众多的居民和日愈增多的流动人口,每天除了粮食的需求外,还需要大量的肉(包括猪、牛、鸡、鸭、鱼)、蛋、奶、菜等鲜活农产品,这些产品的市场供应都要求新鲜,不象其他商品那样可跨季度甚至跨年度储存供应,具有当地生产、当日、当季销售等突出的特点.从南宁市来看.作为自治区首府,拥有273万人口,其中市区人口 122万人,流动人口还有几十万人.每日所需的肉、蛋、奶、菜的数量是巨大的.与南宁市对应服务的南宁市郊区,环绕南宁市周围,42万人口中的劳动力大部分围绕城市的需求来生产猪牛鸡鸭鱼蛋奶菜.1995年,南宁市郊区生产供应蔬菜218182万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城郊经济得到了迅猛发展,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城郊工农业生产连续十多年兴盛不衰,城郊乡镇企业产值、利润占到全国乡镇企业的一半,农业商品率比全国农村平均高出34%,出口创汇是首屈一指的大户。城郊经济已成为我国农村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先导。因此,城郊经济问题已愈来愈引起人们的重视,许多经济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对中国城市郊区、县农村经济结构和发展战略问题进行了深入的  相似文献   

5.
清代广州城郊农业的模式与演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分析了清代广州城郊农业的生产模式与演变规律,提出以城市市场消费为导向,以供求关系为机制,以产品价值为追求的农业生产方式,是清代广州城郊农业的特征。以城市经济为依托的农业生产,成为中国走向近代社会的农业生产新模式,它依赖城市的发展而不断成长壮大,并以点带面地推开,影响着传统的内地农业。  相似文献   

6.
人们对于一个只有3500人口、6平方公里土地的普通北方农村,一年搞出了两个多亿的产值,总觉得无法理解,不可思议,弄不清原因在哪里。到底大邱庄突飞猛进的秘密是什么?这就是我想回答的问题。十年前,我们大邱庄是一个贫穷落后的村庄。可现在的大邱庄农工商联合总公司,成为全国村级最富的经济实体之一。这十年里,我们靠改革实现了两个突破:一个是农业的突破。十一届三中全会前,1200名劳力都搞粮食,粮食产量最高年产也不过240万斤。1987年只有15个种田能手经营管理4400亩粮食作物,产量达到了450万斤。每个务农的劳力年平均产粮30万斤,比过去每个劳力的2000斤提高了150倍。第二是工业的突破。由1978年唯一的只有15万元投资建设起来的冷轧带钢厂,到1987年发展到117个工业厂,20多  相似文献   

7.
价值规律在社会主义经济中的作用,仍是目前我国学术界争论的重要问题之一。本题涉及的面很广,笔者主要以上海郊区农业生产合作社所见到的一些情况,仅就价值规律在集体所有制农业生产中的作用谈些个人粗浅的看法。我们看到,上海北郊区农业生产合作社生产计划是采取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办法制订的。各级对生产计划的确定及其衔接是这样:市农业局对郊区蔬菜生产计划的制定一方面根据全市蔬菜需要量(现平均每人每天需青菜半斤),另一方面再以市场各种菜类的销售情况确订本年度蔬菜生产的方针和种植亩数与品种。市的计划下达到区,  相似文献   

8.
“九五”期间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农业和农村经济面临着到本世纪末粮食产量突破一万亿斤、农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7000万人脱贫这三项战略性任务,这决不仅仅是农民和农业部门的事情,也不仅仅是关系到农业自身发展的问题,而是事关国民经济全局的宏观问题。为此,作为国家宏观调控重要手段的财政部门及其财税政策应当为实现农业发展的上述战略目标和任务更好地发挥作用。基于上述考虑,这里仅就“九五”期间完善国家农村财税政策需  相似文献   

9.
城郊农业是服务于城市的农业,从城市市场需求出发发展农业生产,是它应有的方向。传统农业色彩浓厚的兰州城郊型农业,在力争取得与城市经济相和谐、与城市市场需求相一致的过程中,把调整农业产业、产品结构及其对其发展方向的把握,应视为发展的出发点和重中之重。(一)以市场为导向,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建立城郊特色鲜明的农业生产体系。第一,放开城郊农作物区,大力发展经济作物。在城关、七里河、西固、安宁、红古五区以及三县与市区经济上联系紧密的部分地区,取消粮食生产的指令性计划,围绕满足城市需求发展经济作物。在种植业方…  相似文献   

10.
一、乌鲁木齐市发展都市农业的意义 从世界范围看,都市农业是城郊农业现代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其基本涵义是指都市郊区利用田园风光和自然生态资源,依托都市内部的经济辐射和按照都市的市场需求,建设集生产性、生活性和生态性于一体的现代化农业体系.  相似文献   

11.
论城郊经济发展中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城郊经济发展中的几个问题徐力钧城郊处于城乡结合的中间地带,上联大中城市,下系广大农村,在城乡经济发展过程中,担负着承上启下、联动发展的任务。研究城郊经济的发展问题,对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对推进农村城市化,都有其重要意义。本文将以杭州市留下镇为基点,...  相似文献   

12.
城郊是一个既不同于城市也不同于农村的特殊地域,在幅员辽阔的祖国大地上,城郊占地面积广阔。城郊是城市领导农村的前沿阵地,是城市与农村发生社会经济联系,实行城乡互助的联结点。城乡结合,不仅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而且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城乡共同发展的需要。随着现代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向前发展,城市和郊区农村的社会经  相似文献   

13.
论发展新疆旅游观光休闲农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观光休闲农业对于合理调整城郊农业产业结构,提高郊区农民收入,增强城市整体经济实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以及缩小城乡差别、增强城乡互动功能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副食品供应状况是城市人民最关心的一件事情,往往居民是从“菜篮子里面看形势”,他们常常是把副食品供应的好坏当作衡量经济形势好坏的一个标志。因此,搞好副食品生产和供应,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是稳定人心、稳定社会的一项重要工作,为了搞好副食品的生产和供应,处理好郊区与城市发展的关系,中共贵阳市委和市政府在1985年制定了“服务城市、富裕农民、城乡一体、共同繁荣”的郊区工作方针。根据这个方针,按照市农业区划的布局,从1986年开始建设蔬菜、果树、茶叶、鱼塘四个万亩商品基地,1988年7月市委、市政府提出 “大力发展开发性农业的意见”后,在开发荒山、荒坡、荒水上有新的突破,已开发利用“三荒”134.9万亩,占可开发利用面积的60%以上,缓解了人口增长和耕地减少的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村实行了以家庭承包为主的多种形式责任制,为农业生产注入了生机和活力,有力地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特别是二、三产业的迅速崛起,给农村劳力结构和经济构成带来了深刻地变化。面对这变化了的新形势,如何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进程?我们认为,在城郊地区,兴办农业企业是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进程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6.
随着现代社会生产力的日益发展,城市和郊区农村的社会经济联系不断加强,它们之间巳逐渐形成一个互相依托的统一体。在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情况下,怎样发展城郊经济,使其在农村经济改革和城市经济改革中相互配合,这是必须解决的问题。而这  相似文献   

17.
宁可同志在《汉代农业生产漫谈》(《光明日报》1979年4月10日)一文中,用了三个数字来说明汉代农业生产力发展的水平:“每个农业劳动力年产粮两千斤,每个农业人口每年口粮四日八十六斤,全国每人每年占有粮食六百四十斤。”据此,他得出一个结论: “从汉以来的两千年,我国农业虽然有所发展,但农业劳动生产率、每个农业人  相似文献   

18.
今年的麦收季节,我们在平凉地区调查了十七户专业户。尽管他们还是在发展中,算不上全国先进水平,但是他们的共同实践却说明了一条普遍的真理:科学技术推动着专业户的发展,展现了我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的广阔前景。第一、依靠科学技术,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我国人多地少,农业生产用地有限。但是随着人口和社会生产的发展,农产品的需求量却越来越大。这是一个十分尖锐的矛盾。在平凉农村,人均耕地三点九六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以来,横向经济联合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式和企业组织形式,迅速发展,成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组成部分。多种多样的联合,复杂纷繁,在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模式,这里,仅就城市郊区乡镇企业与区外大中型企业的联合发展城郊联合经济问题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20.
城市人民的蔬菜供应问题,涉及千家万户,关系到每一个人的生活,搞得好与否,直接影响着“四化”建设。长期以来,我们一直是农业管种菜,商业管卖菜,通行着产销脱节的管理体制,使产销矛盾越来越突出,以致影响到蔬菜的生产和供应。三十年的实践一再告诉我们,要从根本上解决城市人民的吃菜问题,就应当改革产销脱节的管理体制,实行产销一体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