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发展低碳经济可采取文化分析的路径,亦需文化本身的参与。低碳经济的发展会孕育出一种新的文化——低碳文化。低碳文化与低碳经济相互交融,使人的物质利益追求与真实的文化追求一并得以考虑,因此二者的融合会内生出低碳财富观念。低碳财富观念能约束和规范个人、企业、政府的财富行为,从而升华中国原有的财富生产方式。 相似文献
2.
德国弗莱堡:奔驰故乡没汽车德国南部巴符州是奔驰汽车的故乡,但在该州德法边境的弗莱堡市市郊沃班小镇,居民们却拒绝汽车,使小镇成为全世界第一个无车低碳小镇。走进沃班小镇,路上不见车辆,也看不到家用车库,显得 相似文献
3.
高文珺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5):109-121
由生态危机观、环境责任归因和低碳文化认同组成的低碳文化通过不同路径机制促进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形成。对全国40个大中城市的4107个居民的调查结果表明:(1)受访城市居民日常购买、使用和处置物品上具有一定的低碳化趋势,还会积极向他人宣传低碳理念。但是,如果需要花费额外的时间和金钱,受访者的低碳化选择会减少,对生态优先的发展政策多持有中立态度。(2)低碳文化既可通过文化信念和文化认同直接影响低碳生活方式,又可通过认同的中介作用产生间接影响。(3)低碳文化中的生态危机观、生态个人责任归因和低碳文化认同会促进低碳生活方式形成,而生态他人责任归因则会阻碍低碳生活方式的形成。因此,我们应构建低碳文化以促进低碳生活方式的形成。 相似文献
4.
5.
基于态度过程的视角, 构建个体消费者消费行为理论模型并进行实证研究。探讨低碳消费态度和实际消费行为产生差异的原因, 探寻基于个体消费行为引导的低碳经济实现路径。研究结果表明:环境问题认知正向影响社会知觉消费行为和负向影响个体知觉消费行为, 是促进低碳经济的最有效选择手段低碳消费意义认知、视他低碳消费偏好、低碳消费行为倾向对社会知觉消费行为具有促进作用, 是实现低碳经济的有利途径;自我低碳消费偏好对个体知觉消费行为具有负向作用, 应加以引导。现实的社会消费文化压力对态度过程之间、行为倾向与实际消费行为之间具有负向调节作用, 必须培育低碳消费的主流消费文化, 并制定出基于低碳经济实现路径中政府和社会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6.
7.
“十一五”期间我国应坚持大城市优先发展战略。优先发展大城市不仅符合世界城市化发展的一般规律,而且也是我国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科学规划,加快基础设施建设,调整经济结构,改善生态环境,科学管理,打造特色是大城市未来发展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8.
陆小成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4(2):34-37
加强低碳科技创新,实现低碳科技与文化的融合,助推低碳文化和低碳经济社会发展是我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主动承担国际减排责任、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战略选择。低碳科技创新是发展低碳文化、构建低碳社会的重要引擎,低碳文化发展是低碳科技创新的重要心理机制和社会基础。加强低碳文化科技创新,需要加强低碳科技创新的顶层设计、系统推进,加强低碳科技文化的公共服务供给,促进低碳文化产业和低碳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陆小成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6-11
文化是区域低碳创新的重要影响因素,文化创新是区域低碳创新的内在灵魂。区域低碳创新的文化制约主要表现为:缺乏低碳创新的基本理念和重要性认知,传统落后文化、高碳消费习惯和消费模式的制约以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滞后等。区域低碳创新的文化策略选择,应该从政府、企业、社会群众、服务体系等层面加强低碳创新文化宣传,树立清洁生产和低碳消费理念,建设低碳创新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低碳创新型社会和实现低碳文化共享。 相似文献
10.
暑假里,我陪爷爷奶奶去探望在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生活的姑姑一家。下了飞机,沿途最吸引眼球的是时常从路边闪过的一座座自行车停车楼,街上也是满眼蜿蜒不绝的自行车流。爷爷不由地感叹道:“这多像十几年前咱们的老北京啊!”姑姑看我新鲜好奇的样子, 相似文献
11.
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是低碳经济时代必然的选择。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有:新能源汽车的核心技术还未取得全面突破;资金、人才均有较大缺口;市场推广力度还不够;政策的扶持力度还不强。面对这些问题还需企业、政府进一步提高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加大资金投入,明确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国家战略和制订有力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2.
随着全球低碳革命的兴起,我国逐渐步入了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全新时代。但是,当前以攀比、浪费、污染和迷信等为表现形式的不良丧葬消费在许多地方大量存在,其根源在于人们对传统孝文化的曲解、环保意识淡薄、封建迷信的长期影响等。不良丧葬消费与低碳时代的要求形成了明显的冲突,是一种与时代相悖的陋习,应当引起社会重视并使其尽快消除。为此,应在全社会树立文明节约的消费理念,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加强对殡葬市场的管理,引导人们走厚养薄葬、文明节俭、低碳环保的丧葬消费之路。 相似文献
13.
低碳经济的外部性需要各国、各区域的紧密合作,实现跨区域低碳经济协同发展才能达到人类最终的减碳目标。运用ISM(Interpretive Structural Model)分析,从复杂的影响因素及因素链中,找到影响跨区域低碳经济协同发展的表层因素、浅层因素、中层因素和深层因素,为跨区域低碳经济协同发展的实现提供决策参考依据。研究表明:国际趋势及社会舆论、民众环保意识、消费观念、低碳文化是跨区域低碳经济协同发展的根本与关键,政府应主要围绕这些影响因素制定相应的对策和措施,以保障跨区域低碳经济协同发展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4.
白友涛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2007,(3):5-11
文章以南京市七家湾回族社区社会文化结构变迁为个案,分别从社区经济、组织、文化等方面探讨了大城市传统回族社区的社会文化结构,概括出“盘根草格局”的基本特征,描述了城市回族社区社会文化结构变迁的主要过程。文章认为,整个中国的社会结构变迁决定了城市回族社区社会结构变迁的方向和力度,而社区社会结构的变迁又会进一步影响社区民众的社会文化心理结构。 相似文献
15.
刘琦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6(2):19-22
绿色企业文化是全球发展低碳经济背景下具有导向功能的文化。发展绿色企业文化,是经济发展转型和适应"绿色消费"浪潮,抵制金融危机冲击,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需要。发展绿色企业文化,应该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环保部门评审。 相似文献
16.
17.
18.
朱迪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5):84-96
“双碳”目标下,我国倡导绿色消费,努力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绿色低碳消费转型成为一场极其深刻的生产生活方式的革命。现有广泛应用的治理策略大都强调消费者的个体能动性,政府、企业、媒体、社会组织等利益相关者努力引导,根本目的是通过改变消费者(如态度观念、消费习惯等)来改变消费行为,而忽略了消费决策是社会性、集体性的产物并且受到结构性的约束。GICL治理体系强调系统性和结构动力,旨在发挥政府、企业、科研机构、媒体、社会组织、消费者等多个主体的能动性,激活社会治理、社会创新、社会文化营造和社会生活方式构成的结构动力系统,通过促进绿色低碳消费从而推动整个系统高质量发展。“去中心化”的系统配置强调发挥多个主体能动性、多重实践协同,既不同于以消费者为“核心”的治理体系,也不同于以政府为主导的治理体系。该体系也具有较强的实证性和应用性,能够与现有的低碳消费治理思路和治理体系对话,促进我国低碳消费治理体系不断完善,有助于构建基于我国发展实践的低碳话语体系。 相似文献
19.
20.
老妈今年六十岁了,别看她只有初中学历,文化水平不高,却特别爱看新闻节目和关注国际大事,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也很强,—直走在时尚生活的最前列。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