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拟人作为一种广泛使用的修辞手段,不仅可以丰富戏剧的表现形式,还可以激发读者的想象力。然而,传统的拟人研究只停留在语言层面。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发展,隐喻的认知功能逐渐为人所熟知。从认知的角度来看,一些学者认为拟人是概念隐喻中本体隐喻的典范,拟人和隐喻都是基于相似性从源域到目标域的映射。本文提出隐喻是从源域到目标域的静态映射,两个域都会出现,而拟人是从源域到目标域的动态映射且目标域不会单独出现。  相似文献   

2.
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是人类的基本认知方式,是人们谈论和思维抽象概念的认知工具。本文以概念隐喻理论为依据,收集韩国Trends21语料库中"?(梦想)"的植物隐喻,对这些隐喻进行详细的归类和分析,从认知角度探讨植物作为始源域向"梦想"目标域的映射过程并分析这些韩国语植物隐喻表达式的经验基础及其认知特点。  相似文献   

3.
概念隐喻理论认为隐喻在日常生活中无所不在。源域和目标域的相似性是构成隐喻语义的基础,是隐喻的本质。隐喻的映射过程是一个系统的过程,是从一个认知域映射到另一个认知域的过程。把握源域和目标域之间的关系能更好地理解和学习隐喻。  相似文献   

4.
张薇 《现代交际》2010,(7):131-131
隐喻是认知主体从一个熟悉的认知域、始源域到未知域、目地域之间的映射,以此来达到认识事物的目的。本文便是从文化教学原则和认知语言学角度出发,简要分析隐喻在俄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从认知语言学视角,总结了唐诗中温度词的概念隐喻研究现状,用概念隐喻的理论分析唐诗中温度词在态度和信仰域、情感域、社会和经济地位域、状态域、疾病域五种不同目标域的映射中表达的内涵,举例说明唐诗中暖、炎、冷、寒等温度词概念隐喻的巧妙运用,为唐诗的赏析、流派之争及翻译等提供认知语言学上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隐喻普遍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概念隐喻是在认知语言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理论,是用一个范畴的概念去解释另一个范畴的概念。颜色是人类对外部世界的一种认知方式,当我们用颜色的基本范畴去表达其他认知域时,便形成了颜色隐喻认知。本文通过对英汉颜色习语的概念隐喻进行对比,为该领域的语言学研究提供新思路以及提升其理论高度。  相似文献   

7.
本文用认知语言学中的隐喻理论解释了人的称呼语的隐喻化,其隐喻途径主要是四个方面:具体事物名称投射于称呼语、人体器官名称投射于称呼语、人的名字投射于称呼语、抽象事物名称投射于称呼语。  相似文献   

8.
隐喻是人类认识世界的过程中所采用的基本认知手段之一。人们以自己熟悉的身体为参照,以经验为认知原型,进而通过隐喻创造新的概念。身体各部位器官中,"脚(foot)"部具有带领身体移动以认识世界的行动能力,这一功能是其他身体器官所没有的。本文主要探讨了"脚(foot)"的原义以及以其为基础映射到别的语义域而得到的隐喻,以"脚(foot)"为切入点有利于更加直观的认识和学习认知隐喻学。  相似文献   

9.
空间隐喻一直是认知语言学研究的热点,而“前后”的空间隐喻认知却少有系统的研究。本文研究英汉“前后”空间隐喻认知的共性,描述英汉空间隐喻认知共性的表现,这包括两个特点:一个是空间隐喻的普遍性;另一个是空间隐喻转换的整体规律性。从而得出结论英汉“前后”空间隐喻认知共性存在很多领域。  相似文献   

10.
从古至今,哲学、心理学、语言学、文化人类学、文学以及社会学都在探讨时间的本质,时间的表达方式。直到现代,大部分学者认为,抽象的时间概念的认知和理解需要借助概念隐喻。中德文化的差异致使时间概念隐喻表达的不同。因此,对比分析两个民族时间概念隐喻的异同,可以从另一角度分析不同文化在时间概念上的具体异同点。  相似文献   

11.
双功能形容词,也被称作物质-心理形容词,是一类同时具有物质意义和心理意义的形容词。本文通过大量的语料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双功能形容词的语义可以通过概念隐喻和概念转喻拓展;2、在该类形容词从原型语义向心理语义拓展时,隐喻式的认知模式影响更为显著,并且不同类型的双功能形容词在隐喻式语义拓展的过程中显现出一些共性:都存在由物质域向情感域,性格域,人际关系域拓展的现象;3、当其心理语义已经形成并成为新的语义拓展的起点时,转喻式的认知模式作用更为突出,而在这个阶段中,部分代替整体这一类型的转喻占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12.
概念隐喻是人类的一种认知现象,是认知隐喻理论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以介绍概念隐喻理论为切入点,从概念隐喻的定义、分类以及对英语教学的启示这几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概述。  相似文献   

13.
传统的隐喻理论将语言视为一种语言现象,而现代隐喻理论将其视为一种思想方式。隐喻可作为一种认知机制用于英语学习,尤其是英语词汇的学习和教学。根据这一理论,指出中国学生和教师所面临的问题,揭示该理论在英语词汇学与教方面的效果。其在教学中运用概念隐喻,可为中国教师提供一种认知思维方式。该理论有助于培养师生隐喻意识,提高其隐喻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14.
茶文化形成了有关茶隐喻的认知基础,大量存在的茶隐喻现象也推动了中国茶文化的发展。以概念隐喻为理论基础,对"女人如茶"这个概念隐喻进行分析,探讨茶隐喻背后的认知特点及其与中国茶文化之间的内在联系,对扩展茶文化的研究领域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愁"是中国宋词中最为常见的主题。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分析,发现众多宋词将"愁"以隐喻的方式表达为可感知的具体事物。这些隐喻根植于人们的具体经验。对宋词中"愁"的隐喻的认知解读,有助于体会宋词的魅力。  相似文献   

16.
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不仅是语言现象,而且是我们能够认识外部世界并建构语言的认知机制。本文以概念隐喻为理论框架,考察语料库中韩国语"??(信赖感)"相关隐喻的使用情况,探讨分析了"??(信赖感)"建筑隐喻的构成及其经验基础和认知特点。  相似文献   

17.
隐喻是一种认知工具,人的概念系统在本质上是隐喻性的。隐喻教学就是将隐喻理论应用到教学实践中,用以促进学生的学习效果的教学方法。本文探析隐喻理论对教学实践的辅助作用,使英语教师能够合理利用隐喻机制丰富其教学方法和内容,同时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效率与积极性。  相似文献   

18.
隐喻是一种活泼的修辞方式,同时也是一种特殊的认知现象。口译是跨文化交际的桥梁,理解隐喻的能力是口译员必须具备的能力。在口译活动过程中,译员必须考虑到源语言和目的语包含的隐喻的文化内涵,准确理解并传达两种语言隐喻的独特文化。本文从隐喻和口译的特点着手,分析了口译过程中隐喻的理解问题及其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19.
《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于1980年出版,由乔治·莱考夫(George Lakoff)和马克·约翰逊(Mark Johnson)合著。莱考夫在这本书中首次提出概念隐喻理论,该理论自问世以来备受国内外学者的关注。该理论是否完全适用于中国的本土文化还有待论证,因此以一种理性的态度,客观地对该理论进行反思是非常有必要的。经过反思,我们发现:隐喻界定范围含糊不清容易引起歧义,思维的隐喻性和心智的体验性似乎存在矛盾,隐喻映射并非只有单向性。  相似文献   

20.
水乃生命之源,一方面,在法、汉语中都有着相似的隐喻映射,如"时间、力量、灾难、失败";另一方面,法汉两个民族不同的文化历史背景,使得"水"在两种语言中也存在着不同的隐喻认知。通过选取与"水"相关的谚语为研究对象,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对法、汉语言中"水"概念的隐喻投射进行对比分析,揭示两种语言中"水"的概念隐喻投射的共性和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