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校园文化建设在高校建设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和谐高雅的高校校园文化对于加强大学生综合素质有着重要作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大学生素质培养是一个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过程,校园文化建设能够有效地加强大学生素质,反过来,大学生素质的提高也能够促进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和发展。本文分析了大学生素质培养与校园文化建设的相互关系,阐述了校园文化建设在大学生素质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并且对如何运用校园文化建设加强大学生素质培养进行了一番讨论。  相似文献   

2.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在新时期、新形势下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必须始终坚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正确导向,坚持马克思主义方向,积极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也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大学生作为高校校园文化最直接的参与者和建设者,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接受者和宣传者。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程度影响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高校校园以及全社会的融入程度,影响着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具有加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和构建和谐校园等重要的价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对于确保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正确方向、彰显校园文化特色和加强高职学生的道德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学校是培养素质人才的摇篮,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是人所共知的。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指出:要巩固共同思想道德基础,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学校作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阵地,传承和创新先进文化的重要场所,必须高度重视校园文化的育人作用。中华民族历经千年传承下来的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民族根本的精神基因,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厚源泉。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校园文化建设,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化于心和外化于行"的统一,具有极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在我国社会变革与发展中是一支丝毫不可忽视的社会力量。尤其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影响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研究如何加强和改进农民思想政治工作,是关系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基础工程建设的大事,也是关系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全局的大事,本文就此作一初步探讨。一、必须充分认识加强和改进农民思想政治工作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基础作用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加…  相似文献   

7.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是通过熏陶作用来实现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途径,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一种重要手段。文中阐述了校园文化的含义,概括了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并从四个方面分析了校园文化建设对素质教育的推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蔡群英 《职业》2011,(9):104-104
"十二五"规划开启了我国经济建设的新时期,新时期对我国社会的思想道德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寄予了更高的期望。大学生是社会主义建设的生力军,是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力量,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如何,关系到祖国和民族的前途和命运。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价值导向的集中体现,是新时期思想道德建设的根本要求,是大学生加强思想道德修养的重要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校园文化是促进学校和谐发展的重要力量,校园文化建设为和谐校园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谐校园文化是校园文化的独特发展形态,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起着基础性、先导性的作用。高校是高等教育的重要基地,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才能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良好的环境。全面和谐发展的人才培养需要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本文从和谐校园文化的内涵、特征入手,提出了如何构建和谐校园文化,促进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10.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正向高质量、深层次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能否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完美融合,关系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目标是否能顺利完成。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价值为切入点,深入分析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校园文化、思政课堂、思政工作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力求从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思政课堂、社会实践、职业教育等方面探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1.
在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大学生理想信念呈多元化的新形式下,大学生思维日渐活跃,更加重视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因此,目前在学校中学生社团已成为大学生关注焦点和参与的对象。特别是教育部、团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的提出,明确了校园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组成部分,同时学生社团也是做好学生政治思想教育的重要手段与途径。所以加强学生社团管理,构造良好社团文化,打造校园文化建设新亮点,就成为了共青团工作的一项任务。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灵魂工程,抓住了它,也就抓住了根本。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和使命决定高校必须努力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校园文化建设。南航金城学院艺术与传媒学院积极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校园文化建设模式,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进行了一些积极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了一些效果。我们将社会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校园文化建设,让师生积极参与到校园文化建设中来。  相似文献   

13.
从班集体建设谈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使他们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多年来一直是高等学校工作的核心内容,成为从事学生实际工作和关注学生工作的研究者不断探求的课题。在加强高校学生班级文化建设的实践中引发了我们的一些思考:在加强学生班级文化建设中推动校园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在校园文化的营造中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在班级文化建设中凝聚大学精神.弘扬大学精神的品格。  相似文献   

14.
王颖 《现代交际》2011,(12):246-247
高等学校是培养现代化建设需要的专门人才基地,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地。高校教师是否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足够的知识素质、较强的能力素质,关系到能否培养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大问题。  相似文献   

15.
孙珏 《现代妇女》2014,(11):157-158
高校共青团新媒体资源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新生力量,高校作为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主要阵地,依托新媒体资源建设校园文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结合实际对校园新媒体建设的现状与对策提出了分析和措施。  相似文献   

16.
培养大学生公民道德素质,是当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提升其"德育"实效,培养"有道德的人",进而实现高校价值追求的核心和关键,也是目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时俱进"变革的必然选择。当前,构建培养大学生公民道德素质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模式,主要体现在"明确以人为本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原则;确立尊重大学生公民身份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理念;实施体现大学生主体地位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策略;畅通体现大学生个体性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途径;采用发挥大学生主观能动性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方法"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17.
严楠 《职业时空》2012,(4):106-107
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包括多方面的内容,辩论赛无疑是校园文化建设中最为亮丽的一道风景线。大学生通过参加辩论赛,论辩能力有所提高。提高大学生的论辩能力对于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培养大学生的良好素质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作为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职院校发展的产物。加强高职校园文化建设对提升院校文化层次,培养大学生的全面综合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以传播学的"5W"模式为视角,从控制分析、内容分析、媒介分析、受众分析以及效果分析等方面系统研究,为高职校园文化建设全过程提供参考标准,具有较强的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晏海霞 《职业》2022,(24):32-34
校园文化是学校办学特色的体现,搞好校园文化建设有利于推动学校发展,是学校品牌形象、环境设施、行为秩序的综合体现。继承和建设优秀校园文化,能够完善学生高尚人格、开发学生智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伊犁技师培训学院为例,探索校园文化建设对中职学生培育的作用与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20.
张坚 《职业》2014,(24):23-24
我国大多数职业院校由于自身生存的客观原因,普遍存在着校园环境较差、文化底蕴不足等问题,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使校园文化建设成了这些学校一个遥不可及的梦。但是,校园文化建设对培养学生素质、提高职业院校在同类学校中的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意义。所以我们必须从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着手,调动所有教职员工、学生的积极性,发挥政府、社会等各方面资源的优势,通过不断地改革创新,坚定不渝地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升校园文化品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