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儿童母语习得理论的研究,以及儿童母语习得机制与留学生汉语习得机制的比较,寻找出二者本质性和规律性的东西,并把这些应用到对外汉语教学中,从而提高对外汉语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2.
词汇的习得是学习一门语言的过程,正如我们所知,第二语言习得同母语的习得是完全不同的,并且在第一语言习得和第二语言习得之间有着许多的不同。如何处理外语习得当中的教学问题变得越来越重要。汉语作为我们的第一语言,同英语这门第二语言相比,二者之间一定存在一定的典型问题和语言之间的不同特点。本文将从汉语学习者学习第二语言的问题和三种有效的解决词汇方面的二语习得教学法入手,试从教学法层面探讨词汇的二语习得问题。  相似文献   

3.
文章从二语习得理论出发,利用北京大学CCL现代汉语语料库、北京语言大学中介语语料库和现代汉语高级教材语料统计,对高级阶段韩国学生习得复合趋向补语"V出来"使用情况考察。  相似文献   

4.
本文研究两种母语背景的二语习得者在塞音习得方面的特点和规律,在汉语普通话中,塞音有送气音和不送气音两种分类方式。在韩语中,塞音分为松音、紧音和送气音三类。因此,韩国留学生习得汉语的塞音是不是也存在困难,两种语言之间习得是否存在类似的规律,这些问题也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5.
目前的第二语言的研究主要可以分为四个部分:对于学习者语言的描写、对于语言学习自身的研究和学习者外部因素、内部因素的解释。研究重点为第二语言的偏误分析和习得过程、习得顺序。为了具体表明汉语国际教育中汉语习得领域到目前为止的进展,对其历史发展及现状进行了阐述,对研究领域和学习者语言的偏误、学习者的习得过程和习得顺序进行了相应的分析,并探索其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相似文献   

6.
儿童语言习得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会受到心理、生理、社会、文化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儿童怎样学会说话这个问题许多世纪以来一直吸引着人们。儿童从出生开始就要学习语言、文化,了解和认识世界,儿童语言习得也经历不同阶段,有关研究也因此提出了不同的理论与假说,包括后天性学习理论,以乔姆斯基为代表的先天的语言能力理论,以皮亚杰为代表的认识论,及以韩礼德为代表的功能论等。儿童语言的习得也伴随着语义系统习得和发展,本文从儿童语言习得阶段出发,对其相关理论并结合语义发展进行探究,以促进儿童语言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以福建师范大学的留学生为例,针对中级汉语水平印尼留学生,特别是福建师范大学中级汉语水平的印尼留学生,着重分析研究他们汉语声调习得偏误。采用实验语音学、对比分析、偏误分析的理论及方法对他们进行单、双音节词的听辨分析和双音节词的发音分析,从而得出其汉语声调习得的偏误所在,进而分析产生这些偏误的主要原因,作出初步分析解释。  相似文献   

8.
杨芬 《现代交际》2014,(10):65-66
汉语方言俗称地方话,只通行于一定的地域,它不是独立于民族语之外的另一种语言,而只是局部地区使用的语言。本文首先对"语言习得"的定义做出了解释,然后分别针对汉语方言对普通话和二语习得的影响进行了一定的分析。  相似文献   

9.
现代语言学作为一门科学,其首要任务是探索语言本能,回答"柏拉图问题",也就是儿童语言获得的问题。如今,利用生成音系学理论来解释儿童音系的习得已成为一种主流趋势。以生成音系学的发展为主线,对儿童音系习得进行简要述评,揭示此领域最新研究成果及面临的问题及挑战,并得出结论:相对于SPE和非线性理论,优选论能够在相对统一的理论框架内探讨音段和韵律习得问题,为儿童音系习得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0.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是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重要课程,这门课程主要介绍关于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学科理论、语言学理论、语言教学理论以及第二语言习得理论,目的在于培养本专业学生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能力和对汉语作为第二语言习得的初步研究能力。通过对教学的反思,旨在发现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行之有效的教学改革措施,为日后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生的培养提供一些建议,希望能为本专业的建设与发展提供一点粗浅的理论依据和材料。  相似文献   

11.
留学生在汉语学习的过程中,能愿动词是一大难点,也是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教学难点,所以留学生学习汉语经常出现能愿动词的偏误,本文对留学生学习汉语时经常出现的偏误类型进行了归纳,对留学生汉语能愿动词的习得情况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发现常见的几类偏误现象有能愿动词的遗漏、误加、误代、位置不当、否定形式位置错误、重叠这几大类,希望通过本文总结和归纳,使留学生对能愿动词的使用有更好的习得效果,减少和避免这几类偏误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高伟 《现代交际》2011,(10):65-66
母语习得与二语习得之间存在着异同。通过问卷调查,发现了二者之间的不同主要体现在习得者的年龄、认知水平、学习方式和内容以及习得环境等几方面,并对此进行讨论。最后,针对调查结果,对我国儿童早期外语教育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3.
二语习得中的隐喻能力对目的语的词汇习得数量、语言输入能力、语言输出能力以及跨文化交际能力都有着重要影响。本文以隐喻理论为研究基础,以国际汉语词汇教学为研究对象,初步归纳了在汉语词汇教学中有利于培养隐喻能力的情境教学法、语境推测法、隐喻词结构分类法以及词义理据对比法,通过对这些词汇教学方法的分类研究,为近义词、多义词以及熟语的讲授提供必要的启示与启发,旨在探求提高汉语学习者隐喻能力的途径及高效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4.
"有"字句是现代汉语中一种常用且特殊的动词谓语句,韩国留学生在使用汉语"有"字句时极易产生偏误。引发偏误的动因有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客观因素为语言点自身的难度,语言习得关键期、教材与教师现存的不足;主观因素为学习者的不完善学习及学习策略的应用不当。因此,"有"字句教学中,要完善教材设计,加强汉语和韩语对比教学与研究,注重学习者的语法项目习得顺序,对相似的词语进行辨析练习,提高对外汉语教师教学水平,并要借鉴成功学习者学习策略。  相似文献   

15.
词汇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重要环节,词汇练习是巩固词汇习得的有效手段,它关系到学生的词汇习得效果。目前国内外大多数汉语教材都偏重于对词的形式和词的意义的练习设计,而在词的使用方面的练习设计较少。将语义韵引入到初级汉语的词汇练习中来,可以为留学生提供丰富的语境和典型的搭配,帮助区分词语的搭配差异甚至语用色彩,以更精准地使用词语。  相似文献   

16.
汉语离合词是留学生习得常见偏误之一,韩国留学生是在对外汉语教学实践中接触较多的学生。C班写作教学中发现韩国留学生离合词偏误的现象较多,因此笔者通过偏误现象、类型、原因和解决策略等方面对韩国留学生离合词的习得偏误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7.
随着中国的发展壮大,学习汉语的外国人呈现出日益增长的发展趋势。在第二语言习得的过程中,第二语言习得者出现各种类型的偏误是意料之中的事。本文以偏误分析理论为依据,探究初学汉语的外国人的偏误的类型以及产生偏误的原因,母语负迁移、目的语负迁移(过度泛化)等产生的影响。以及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对于这些偏误的教学策略。本文把直接或间接搜集到的学生偏误的类型进行粗略归纳,在此进行大致分析。  相似文献   

18.
根据语言学的基本理论具体分析了非目的语环境中二语习得者的汉语写作情况,并就学生的课内汉语改写篇章水平进行调查,了解学生汉语写作的现状。着重探讨分析在孟加拉国非目的语环境中学生对于记叙文式的课文(二)改写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需要提高的方向,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有效的教学。  相似文献   

19.
进行语伴交际是来华留学生学习汉语的常用策略之一。这种主要依靠第三方引介、频度较低、话题较简单的交流活动对留学生提高汉语听说能力有显著的作用。留学生参与语伴交际的主要困难在于缺少结识语伴的机会,学校和老师可以通过组织活动、设置课程、调整住宿等方式强化留学生的汉语学习环境,提高留学生通过语伴交际习得汉语的机会。  相似文献   

20.
洋县社火,是洋县人民在春节期间举行的自娱自乐的、表演性极强的各种民间歌舞技艺活动的总称。在洋县社火这一特定的活动中,人们相互吸引,共同建构了一个充满引力的“民俗场”。在这一“民俗场”中,作为表演者的儿童习得了当地人们具有的特定行为和习俗,而作为观众的儿童则感受并了解到了这种行为和习俗。洋县社火的启示是:儿童的习俗化过程应该顺应其本性;我们应当利用习俗促进儿童成长,使传统文化更加有效地为儿童所习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