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主要从广告语言的修辞艺术将广告语言的"美"呈现给大家,并加以分类研究和分析广告语言的传播意义。从而让人们更加了解广告,进而推动广告经济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广告在现代生活中无处不在,作为应用语言,广告语蕴含和反映了社会文化。所以说广告反映了一个国家特有的文化内涵。透过中西广告语的这面镜子,我们可以发现中西文化在思维模式,价值观方面的差异。本文将着重这些方面来说明中西文化差异在广告语中的体现。本篇论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个部分为简述。第二部分介绍思维模式差异。第三部分阐述价值观差异。最后一部分为总结。本篇论文通过展现中西广告语中体现的文化差异来帮助人们在全球化和跨文化交际快速发展的时代中,更好的理解文化差异。  相似文献   

3.
肖英荃 《职业时空》2008,4(4):50-50
当你打开电视机,上网"冲浪",读一张报纸或一本杂志,广告随时都会映入你的眼帘。广告已深入到社会的各个领域,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广告英语中的语言也以其独特的魅力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广告英语可分两大基本功能——信息报道和说服诱导,其中说服诱导功能是实现广告目的的主要手段。因此,在撰写文稿时要讲究语言运用的技巧,即使用各种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手段来增强广告语言的生动性、艺术性和感染力,以此达到说服消费者购买的目的。修辞是形象描绘手段,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因此,在广告英语中成功运用修辞手法,即能切合内容的题旨及情境,不仅能提高语言文字的表达力,使消费者觉得无可置疑,而且能给消费者以美的享受。本文拟对中外英语广告文本的实例分析,探讨英语修辞的"语言美"。  相似文献   

4.
创意观念,创意方法的应用,对于中国广告水平的提高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些鲜明的形象,精炼的语言使广告作品的可读性、可视性大为提高,使报纸、电视、杂志上的广告不再成为人们厌烦的对象,而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些形象和语言,商品得到了有效的推销,市场变得  相似文献   

5.
汉语广告双关语的空间建构反映了物理空间、认知机制和语言空间三者间的互动。意象图式表明人将对外界的感知内化为自身的认知范畴,"前景—背景"图式解释了空间概念中的静态概念,"始源—路径—目标"图式表示物理传播和认知加工过程中的动态概念。广告双关语的音位空间和语义空间相互拓扑,协作表征整体概念。人称代词的使用体现了人和语言之间的互动性,不同的人称代词所产生的语用效果不同。  相似文献   

6.
广告语言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个重要角色,不仅反映了语言系统的面貌,也体现了人类的思维方式。隐喻研究从修辞学到认知语言学的转向为隐喻的广告语言研究带来诸多启示。分析结构隐喻、实体隐喻、方位隐喻这三个维度在香水广告语中的具体表现;从语义冲突、映射方式、相似性作用、双重影像四个方面分析香水广告语隐喻的运作机制,从而深化对香水广告语隐喻的表达和接受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广播单靠声音传播,广播广告是为人们的听觉而创意设计的。一则成功的广播广告一定是诉诸人的听觉,并由此巧妙进入受众心智的精品杰作,是声情并茂的语言、引人入胜的音乐及活灵活现的音响三者的精心合成和完美结合。要创作有效的广播广告就必须时刻铭记自己的广告是为听众的耳朵而写,是围绕耳朵综合运用语言、音乐和音响三要素进行的创意设计。  相似文献   

8.
广告是一种以说服为目的的商业性传播活动,传播者和受传者之间需要建立共通的意义空间。房地产广告传播存在着房企和购房者之间"房子"与"家"的概念挪移问题。而运用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分析,购房者对"家"的需求也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有效的房地产广告传播应该较好地把握购房者对于"家"的多层次心理需求。  相似文献   

9.
语言是人类传播活动中最重要的符号中介,传播学认为,人类信息传播符号主要有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两大类。语言符号是人们进行信息传播及交往的基础,语言符号包括了声音语言,文字语言两部分,而非语言符号是指除声音,文字以外,人们的感觉器官所能接收到的各种表象符号,如神态、服饰、姿势、色彩、音响、画面等,历史上,学者萨莫瓦曾经非常尖锐的指出,面对面地交际过程中,语言行为只占不到四成,其余的信息应当都是通过非语言行为来传递。对于从事播音主持的人员来说,有声语言并不是与受众的唯一沟通方式了,非语言也是决定其传播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探讨播音主持中非语言因素的重要性,分析播音主持中非语言符号传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改善对策,对提高播音主持水平的提高具有积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本文结合阿尔都塞意识形态理论中的物质性和想象的关系两方面,对迪奥香水广告中的意识形态的传播依据进行分析,力图找出广告中的意识形态来源。再者通过鲍德里亚《消费社会》中的理论来解读迪奥香水广告符号安排与受众的有效沟通以达到传播意识形态的目的,继而分析人们对物的追求受到了哪些意识形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广告式微电影主要是在广告的传播途径和制作方法上有别于传统的影音广告。我们通过认真分析和研究广告式微电影在这两方面的特性,有利于我们深层次地认识和把握广告式微电影的传播规律和制作特点,从而对于我们的实践活动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按时下流行的说法,公共关系是指社会组织为塑造组织形象,适应公众需要,通过传播、沟通手段来影响公众,进而使公众适应组织发展需要的一种政策、思想和活动;而广告则指的是广告主为了推销其商品、劳务或观念,在付费的基础上,借助于传播媒介向特定的传播对象所进行的信息传播活动。由是,我们不难得知,公关的核心是塑造组织形象,博取公众好感;而广告的目的则在于促进产品销售,实  相似文献   

13.
张海峰 《公关世界》2024,(4):175-177
融媒体作为社会的新型媒介,驱动着电商平台广告文案创作理念与传播途径的创新,总结其特点及发展方向就变得尤为重要。优秀的商业广告文案在语音、词汇以及语法方面都有一定的精到之处,对广告文案新范式进行语言剖析对于汉语研究以及文案写作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随着旅游业的迅猛发展,旅游目的地之间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由于信息泛滥,广告越来越受到受众的反感与排斥,广告传播的边际效果呈现递减的趋势.相比之下,旅游公关营销传播则展现出明显的优势.旅游公关作为旅游地整合营销传播的一个重要手段,它的终极任务是帮助旅游地攻克消费者的"眼球关"和"心智关".  相似文献   

15.
从语用学视角看,广告用语属于一种单项的言语交际,是社会用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广告中使用恰当的语用策略,有助于使广告达到促进销售和传播信息的目的,进而吸引受众购买其所推销的产品或服务。从语用学视角,结合大量例证,从语用预设、合作原则和言语行为等方面来探讨淘宝"双十一"广告设计者如何运用语用策略吸引消费者的注意,进而引发其消费行为的极有意义。  相似文献   

16.
广告与新闻,同属于传播学范畴,都是按照传播者的利益目标需要,将一定的信息通过一定的媒体,向社会公众进行传达。但是广告与新闻的明显区别是:广告的信息传播是要支付费用,而新闻的信息传播则是免费的;广告是带有商业功利目的,而新闻则与商业功利无关。广告还有一个弊病,就是老生常谈,没有新意,受众天天接受同样的信息感觉乏味,甚至对广告便产生了排斥心理。因此,在当今信息爆炸、资讯泛滥的时代,企业在进行品牌传播的时候单纯地运用传统广告策略,往往会事倍功半。如果将新闻的元素融入企业的广告运作,就会为广告增添新的活力,使企业的信息传播达到理想的效应。  相似文献   

17.
当代广告在新媒体的推动下进入了一个互动、高效、精准投放的时代,广告运动中新媒体的策划营销和执行就成为了今天和未来广告的战略核心.新媒体广告在近几年的发展中呈现出跨界融合的新趋势,这是理念创意与新材料、新技术的结合,跨界融合媒体通过五种主要表现形式推动广告进入一个新的时代,除了策略性的传播广告信息之外,更重要的是可以带给人们更多关于道德、文化、信仰、经济等方面的思考.  相似文献   

18.
我国改革开放后的快速城市化,带来青少年成长中的群体社会化问题。群体社会化对于青少年成长具有不可缺少的重要作用,但由于主客观不良因素的影响,部分城市青少年的群体社会化不足。其中,客观因素主要体现在社区环境,包括社区规模、形态和环境三个方面;主观因素则是人们的认识误区,包括家长、教师和学校管理三个方面。因此,人们需要矫正认识误区,并对各种不利的客观条件进行调整或是采取替代措施,通过群体社会化的合理满足来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9.
视觉修辞是一种以语言、图像以及音像综合形成载体,以取得最佳视觉效果为目的的人类传播行为。大多数广告都擅于运用视觉修辞手法来突出产品以吸引人眼球。本文从广告词句式的视觉修辞方面出发,论述不同的广告词句式,所表现出的不同的视觉修辞效果。  相似文献   

20.
眼神挑逗的外国女子、措辞暧昧的宣传语言,随处可见的"有容乃大,天生我爽"字样……入夏以来这则略带情色意味的广告迅速充斥了南昌的媒体,公车、电视、报纸多方位的强势轰炸下,人们很难忘记这段香艳广告的主角。南昌啤酒无疑是这个夏天最令人记忆深刻的啤酒品牌。很快,在心理承受遭遇巨大冲击的同肘,南昌市民对这则广告引发了争议,有人称赞该广告创意力非凡、思想时尚前卫,而更多人则认为其表现手法低劣恶俗,甚至有人惊呼"南昌啤酒形象正在堕落"。中国江西网的论坛中有位网友对此留言道:"把这么好的一个啤酒的广告做得如此次品,格调低下,不知道丢的是亚洲啤酒的脸还是南昌人民的脸,坚决抨击!"百度南昌吧的回应更是激烈:"如此低俗广告,估计它想走的是平民路线。但也太低估了平民的智商和审美,不过轰炸式投放,似乎还是很有效果。"、"绝对有损南昌人民的英雄形象"……很多南昌人至今记得,几年前南啤广告和如今的风格有着天壤之别,题为"50年真情不变"的一则广告凭借怀旧的色调、市民化的气息以及熟悉的乡音,让南昌啤酒成了本土符号之一。再联想到不久前,"没有第一枪、哪有天下爽"的广告创意虽略有争端,仍然体现了英雄城的红色气概,进一步巩固了南昌啤酒在市民心中的地位。由"50年真情不变"、"没有第一枪、哪有天下爽"演变至今天的"有容乃大、天生我爽"的,南昌啤酒的广告风格陡变,宣传攻势也愈演愈烈。山雨欲来风满楼,明眼人对此心知肚明:恶俗也好、激进也罢,南啤广告风格狂飙突变的背后,正暗含着本土啤酒市场竞争格局的惨烈之势,也预示了一场市场割据大战的"一触即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