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庾萍兰 《职业》2008,(32):85-86
<正>人文精神是相对于科学精神而言的,指以人为本,体现人的本质属性的精神,是揭示人的生存意义、体现人的价值和尊严、追求人的完善和自由发展的精神。它的目的是追求善与美,包含着对自己的终极价值的实现和他人以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我国政府在物质方面对老年人提供了较优惠的政策,但人是社会性的,不仅有物质追求,如经济来源,更重要的是精神追求,精神慰藉给当今青年一代提出了新课题,亲情对老年人来说尤为重要,"常回家看看"即将入法。  相似文献   

3.
随着人们思想意识的不断提高,人们已不局限于对物质的需求,更多的人追求满足于自我的精神需求。近年来,音乐综艺节目兴起,音乐在人们的生活中起到了重要的调节作用,人们在欣赏音乐的同时也更加追求音乐的质量。而我国高校的音乐教育资源比较雄厚,倘若将高校音乐资源充分利用起来,发挥其应有的功能,也会对整个社会音乐服务有良好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4.
刘丽丹 《现代交际》2011,(10):108-108
当下人们对于改善现有生活环境的需求日益提高,室内设计已经由之前的满足使用功能和强调豪华奢侈,转移到更注重其内涵及情感表达,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室内设计中的情感追求。表现在注重"以人为本,为人服务"的设计理念,创造出富有神韵内涵,又富有情感追求的室内环境空间,以满足人对于室内设计在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追求,让我们每一个人在所处的室内环境中都能身心愉悦。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壮族麽经布洛陀影印译注》这一壮族文化经典中的内盈生态审美意识在壮族文化形态中的流传与影响分析,特别是在壮族民间文化的流传与影响的具体考察,提出在当下的生态文明建设中应当大胆借鉴壮族经典中的内盈的生态审美意识,人作为物质存在的生命体,是应当有物质的欲望的,也只有满足了这基本的物质欲望,人类才得以进一步的发展。但与此同时,壮族先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人的物质欲望是不能过度膨胀的,人们对物质欲望的追求必须要保持一定的度。对物欲保持适度的追求,进而注重人的精神生活,聚焦人的内在精神世界,人的生命状态与质量才能得以切实提升,生态文明的建设才得以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精神水平也开始逐步提高,对于有艺术的追求也变得更加强烈,越来越多本文基于这样一种背景,探讨了大提琴演奏中运弓的力量。  相似文献   

7.
读者来信     
“菲尔普斯之所以赢得敬重。不是因为他身上披着美国星条旗,而是人们从他的游泳速度中感受到一个‘人’的超越精神。而刘翔的放弃,也应获得世人的理解,因为赛场上的他首先并不是一个寄托爱国热情的符号,而应是懂得爱护自己、追求健康的‘人’。正是对个体的关注。才造就了现代奥林匹克最自然、最有精神力度的阐发。”  相似文献   

8.
张小东 《现代妇女》2010,(6):127-129
每个人的生活需要,在职业需求上,主要体现在如何看待个人的全面发展和就业问题的解决态度上。生活实践说明,一个人只要有职业理想的追求,生活的真、善、美才能通过劳动来实现,才能逐步提高自己的全面发展水平,才能不断丰富自己的人生。在现实生活中,怎样才能满足自己对职业理想的追求,对美好生活的探求,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以爱岗敬业的精神积极就业。  相似文献   

9.
奥林匹克精神是一种追求奋发向上,推崇顽强拼搏,尊重榜样与荣誉的精神,更是张扬人的意志与体能和谐并举的价值追求。我们提倡“和谐中国,和谐世界”,这是切实的可以引领人们生活和精神的准则。我们办“人文奥运”就是为体育和文化之间牵线,以我们中国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精神,让世界了解一个具有悠久文明历史并与时俱进地走向世界的中国形象。  相似文献   

10.
培育独立学院的大学精神,开启人文素质教育,构建大学文化传承模式,唤起青年学生对于美和善的价值判断,对崇高理想的追求、对人生的独立思考、对自我人格的完善和提升、对文明修养的自律自觉,追求人的和谐成长。  相似文献   

11.
刘香溪 《现代交际》2010,(7):47-47,46
德莱塞是美国最重要的自然主义作家之一。第一部小说《嘉莉妹妹》充分体现了自然主义的创作思想。本文从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出发,透析主人公嘉莉由追求物质到追求事业又到追求精神的自我实现过程,解读作者的自然主义创作思想——环境和本能对人的影响和人生成败的偶然性。  相似文献   

12.
本文借用黑人文学《根》中一个有七代人的黑人家族在自由平等道路上的追求理念与不懈努力,再现了民族传统文化对人的精神价值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同时对中国等各民族的传统美德、拼搏精神的发扬提供了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史平 《现代妇女》2014,(9):317-317
德国队在2014年世界杯夺冠和它的民族精神是分不开的。普鲁士精神塑造了德意志人的文化与传统,进而塑造了德国的民族精神。德国民族精神的表现为追求荣誉,绝对勇敢;诚实认真、尊重对手;技术稳定、注重细节。在这种民族精神的感召下,德国跻身世界强国之林,德国足球也第四次夺得世界杯金杯。  相似文献   

14.
我认为,每个人都应该让自己的生活充满“三乐”。这就是“知足常乐”、“自得其乐”和“助人为乐”。首先是要“知足常乐”。人要有追求,但不能单纯在物质生活上。天地之大,想要得到的东西多着呢,但却有个能否得到和该不该得的问题。得不到的,不要存非份之想;不该得的,不要有贪婪之心。永不满足,以致贪得无厌,往往自取其祸。雷锋同志说过,工作要向高标准看齐,生活要向低标准看齐。依我的理解,人生在世,解决了温饱问题后,更应追求精神生活的充实。片面追求物质的享受,势必精神空虚,一头钻在钱眼里,闹得烦躁不安,甚至键而走…  相似文献   

15.
后现代主义思潮繁荣于冷战后期,它认为过去的发展是一种异化了的发展,已脱离了人类所追求的本来目标。在深刻批判脱代性的同时,后现代主义深层次地体现出对人的根本关怀,积极寻求重建人与自然、人与人、人文精神与科技精神之间的和谐发展关系,倡导一种多元化的社会生态环境,去实现全球化所需要的一种既有文化多样性又有全球整体性的哲学突破。  相似文献   

16.
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摇篮,希腊文化的精神就是朴素的人文主义精神,存在于对理性、自由及美的自觉追求之中;流传于希腊人的生活之中;继承于西方文化的传承之中,它再一次照亮了西方乃至世界文明前进的道路。  相似文献   

17.
随着时代的发展,经济水平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消费者更多的追求情感上的设计,一种情感上的慰藉,人情的疏远、孤独和感情的失衡成为这个时代显著的表现,情趣化设计显而易见成为这个时代的精神追求。如今产品不仅仅停留在功能设计上,更多的是精神层面的设计,产品设计实则把更多的注意力转移到了精神层面,更加注重产品本身的情感化和消费者的内在情感表现。  相似文献   

18.
杨丽亚 《现代妇女》2014,(6):325-326
书院精神是书院气脉不绝的关键所在,南宋四大书院在其发展历程中形成了教人成人的以人为本精神;自动学习的创新精神;尊师重道精神;崇尚自由的躬行践履精神等书院精神。当代大学存在理念荒废,身心脆弱、追求形式,思维固着、道德滑坡,关系冷漠、目光狭窄,人心浮躁等因移植西方大学制度,断裂中国书院文化,造成的弊端。要办好中国人的大学,就要传承书院精神。  相似文献   

19.
正谢老师画面显现出的一种审美意境使我印象最为深刻。和中国当代很多中青年山水画家相比较而言,他的画面意境有自己的个性和独特的风格特征。他画面中的审美意境,展露出的艺术精神,使我感受到一种浑茫虚远,这是他的山水画给人的第一印象。整个画面是很满幅的,首先是通篇的一种墨色,造成了一种浑浑茫茫、虚远混沌,似有一种万象在里面涌动,但是你仔细看好像又不太容易明辨到什么。他这样一种感觉和我们传统山水画里追求的人与自然的和谐、天人合一的精神有相通之处。谢老师在思想意境上的追求,体现的是一个现代画家所具有的人文关怀,他的画中有一种天人合一的思想,也有  相似文献   

20.
职业认同与职业倦怠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职业认同是一个心理学概念,是指个体对于所从事职业的肯定性评价。职业认同的形成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既有社会对该职业正向评价的作用,也有个人兴趣、爱好、志向追求的作用;既有物质因素,也有精神因素。培育和提升职业人的职业认同感,无疑对职业人自身发展和组织发展都具有重要作用。这也是职业理论研究应给予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