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退役运动员的就业安置问题,长久以来都是困扰我国体育事业持续发展的一大难题。如何妥善安置退役运动员的就业一直是国家及社会关注的焦点,文中通过引用各学者对退役运动员就业安置问题的见解总结出退役运动员就业安置问题原因的研究.退役运动员就业环境的分析,以及退役运动员文化教育水平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采用文献资料、访谈、数据统计、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通过分析河南省五所高水平运动员招生布局院校(2005年-2015年间)和七所体育单招布局院校(2011年—2015年间)对高水平退役运动员入学、毕业和就业安置情况,并针对在招生和就业安置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探索和对策分析,提出了建立高校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基地的人才培养、输送机制及鼓励高水平运动员结合专业特长自主创业的思想。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进一步发展,我国的体育事业发展也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并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成功的登上了金牌榜首位,为中国的体育事业写下了辉煌的一笔。但是辉煌的背后也存在的许多的问题,大量的运动员在退役后无法适应社会需求,再就业问题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本文从退役运动员再就业现状角度为切入点,总结当前退役运动员的就业途径并分析影响因素,为解决我国退役运动员再就业难的现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邹超 《职业》2014,(15):69-69
运动员的运动生命是比较短暂的,随着年龄的上升,自身的能力便会有一定的下降,并且运动员还会出现一些伤病,这些因素都会让运动员退役。运动员在退役之后,便会面临再就业方面的压力。在这个过程中,运动员的职业将转换,当自身的角色发生变化之后,运动员在心理上也会有新的变化。本文主要研究了运动员在退役之后到高校从事教学工作的心理调试及其方法。  相似文献   

5.
绝非抬杠     
随便翻看前些时报上刊登的人民代表政协委员的发言,觉得有些发言确实代表民意,希望能起到一定的监督、敦促作用;有些发言则不一定妥当。邓亚萍的意见,属于这类。邓亚萍是一位颇讨人喜欢并卓有成就的乒乓球运动员。她和十几位委员提出一份关心退役运动员的提案。提案谈到很多退役运动员长期安置不出去,或安置了很快又下岗失业;还谈到专业竞技体育对人体健康的摧残,导致运动员的早逝。因此要求:划出专款建立对运动员、教练员经济补偿制度;对伤残运动员解决终身基本生活费和医疗保险;确保运动员在完成训练、比赛任务的同时,保质保量地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等。否则,会使家长不愿意送孩子进入专业队,会导致2008年奥运会出现竞技人才危机,云云。  相似文献   

6.
李大秀 《现代交际》2010,(10):25-26
退役运动员的再就业问题不仅关系到其个人发展,更关系到竞技体育的兴衰。本文从分析退役运动员的再就业现状及造成就业困难的原因入手,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张晓志 《现代交际》2011,(8):137-137
在运动训练理论与实践中,中长跑运动员拥有良好的力量素质,对运动技术的掌握与运动成绩的提高,有着非常大的意义。特别是青少年运动员,力量素质的发展可以在这个阶段得到很好的提高。中长跑运动项目的特点是距离长、时间久、耗时长、体能消耗特别大。其成绩是由其在规定的距离中用最短的时间来完成,在这种情况下,大多教练员将训练的重点放在了耐力素质的训练上,从而忽视了运动员力量素质的训练。本文作者对中长跑训练力量素质的重要性进行浅析,希望可以为中长跑项目的力量训练提供相对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我国现行的退役士兵安置政策法规体系,是在传统的计划经济条件下逐步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其管理体制、保障方式、运行机制和政策规定,相对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来说都比较完善.这些年来遇到的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正是由于市经济条件下的单位用工自主权与退役士兵指令性分配、安置任务过重与安置渠道狭窄以及单位用工要求提高而退役士兵就业能力较低等矛盾交互作用的结果.1993年以来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使这些矛盾在一定程度上有所缓解,但根本性的矛盾还没有得到完全解决.党的十五大以后,随着所有制结构的调整,国有企业的改革、减员增效、职工下岗分流、机关事业单位的改革精简以及军队编制员额的缩减等,使安置工作面临更加严峻的形势.针对这些情况,要求我们从国家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出发,本着有利于军队建设.有利于经济建设和有利于社会稳定的原则,积极探索退役士兵安置工作改革发展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9.
一些在训练中表现出色并具有较高技术水平的运动员,在关键性比赛中,会由于自我控制和自我调整能力较差,出现紧张、胆怯、头脑短暂性空白等消极情绪和心理障碍,影响了技术水平的正常发挥.当今,针对这种问题,一种特殊的心理训练技术--表象法,被很多研究者认为具有提高运动操作之功效.美国著名运动心理学家suing曾将此解释为视动行为演练(VMBR--Visual motor behavior rehearsal),并认为它是运动员发挥高水平运动成绩最为有效的心理训练方法.运动实践也证明,运动员在自我表象成功后,这些现象会得到一定程度的消除,动作同技术等方面都有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观察     
《职业》2011,(7):4-4
"打包求职" 浙江省体育局为15名通过培训拿到了教师资格证的退役运动员登报求职,引起广泛关注。浙江省体育局负责人说,"我们很多退役运动员都非常出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