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黎洪露 《职业》2014,(35):172-173
本文针对粤语方言区中职生学习普通话存在的问题,从学习语言的角度,着重从语音、词汇和语法三个方面入手,探讨了粤方言区中职生学习普通话的策略。  相似文献   

2.
"哒"是株洲话中使用频率非常高的一个动态助词。它们用于动词后可帮助动词表达丰富的时态。它不仅形式多种多样,而且兼具普通话中"着""了"、"过"等体助词的功能。有时相当于介词"在""到";它和其他方言里的"哒"基本一致,但又有自身的特点。本文以"哒"字在株洲方言中的句法分布为线索,探讨"哒"所出现的语义环境,继而概括出语义特征。再分析研究从这个方言词汇"哒"演变发展出的一些网络新词,如"么么哒"、"萌萌哒"。  相似文献   

3.
黄欣 《现代交际》2012,(4):54-56
时下南昌是一个典型的双语社会,大多市民都具备南昌话和普通话双语能力。随着普通话和南昌话长期、广泛和深入的接触,引发了两种语言功能和结构的变化。普通话和南昌话的系统结构在接触中发生着"同构"和"互协"。本文通过对南昌人普通话中语气词"是"的使用调查来诠释普通话和方言的这一"互协"模式:方言在受到强势普通话影响趋于同构的同时,努力保全自己固有的语言格局,影响着并渗入到普通话中。  相似文献   

4.
连山地区的壮民在关于壮语的语言使用频率方面存在较为明显的代际差异现象:从年龄结构来看,年龄越大,壮语使用越频繁;年纪越小,普通话与粤语白话的使用就越普遍。事实证明,时代背景、婚恋关系和应试教育与家庭教育对壮语的使用有着重大的影响。目前从总体来看,壮语使用处于守势;粤语使用整体处于上升态势;而普通话或"官话"则是有着顽强生命力的新兴势力,随着地区教育的日渐发展和人员流动的日益频繁,普通话已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相似文献   

5.
南泗客家是客家方言的次方言之一,其语音、词汇和语法均与普通话有比较明显的区别。笔者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拟从四个方面对兴宾南泗客家方言词;r-的特点进行一些常规性的总结,从而显示出南泗客家方言词汇的鲜明特点,以期能为广西客家话研究提供些许帮助。  相似文献   

6.
《中外书摘》2009,(12):80-80
广州方言又称为“粤方言”、“粤语”、“白话”和“广府语”,英文叫Cantonese,是汉语七大方言中语言现象较为复杂、保留古汉语语音特点和古汉语词语较多的一种方言。分布在广东大部分地区和广西东南部。今日的广州方言还保留着不少中古时代的汉语语音,且看杜甫的一首五言律诗:  相似文献   

7.
芦韩娇 《现代妇女》2014,(3):130-130
对非方言区的读者来说,许多明清小说对他们的阅读多多少少会造成一些障碍。一些方言词汇对他们来说是无法理解的。因此需要我们给出清楚详细的释义。宁波方言里保留了许多古音、古词和古义。而在古代文献特别是明清小说中能找到宁波方言的许多词汇。宁波方言里有些词与普通话同音同形,但是意思却完全不同,这些词不能望文生义。下面将从《三言二拍》中撷取一个较为典型的宁波方言词语"昼"对其进行释例。  相似文献   

8.
本人在工作和学习的过程中,发现四川方言和普通话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四川方言既属于北方方言的一个次方言,又有着独特的地方文化特征,具有显著的地方特色。各种风俗习惯、服饰的文化都在方言中体现了出来。本文以简单的语言,概括介绍了四川方言形成并定型的历史;并以具有代表性的例子,丰富的四川方言词汇,介绍了与四川人生活工作息息相关的各种称谓词语。本文主要分以下几个部分:第一部分:阐述四川方言为什么属于北方方言以及其形成并定型的历史。第二部分:介绍与四川人生活工作息息相关的基本又有地方特色的词汇,了解这些基本四川方言词汇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场合。第三部分:详细介绍与四川人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称谓词语,用对比的方式分析了这些社会称谓词语与普通话中社会称谓词语的异同。  相似文献   

9.
语言心态和语言行为反映了一定社会历史文化地理背景下人们的价值取向。文中试图从语言心态和语言运用的角度分析并揭示江西语言生活发展的某些共性,据此预测普通话与方言消长的基本趋势:普通话与方言长期共存,普通话将取代方言成为语言生活的主流。  相似文献   

10.
本文采用对比的方法,对廊坊安次方言词汇和普通话词汇进行了词形、词义两方面的比较。与普通话词汇相比,在词形方面,安次方言词汇存在有音无字现象,音节数量和构词语素与普通话词汇相比均有不同。在词义方面,安次方言存在词义的扩大、词义的缩小和词义完全不同三种情况;存在词的感情色彩、语体色彩、形象色彩差异。  相似文献   

11.
广西客家话又称新民话,历史上随着客家先民先后逐渐迁入形成的。广西客家话保留着一些典型的客家话的特点,但是,在周围语言环境的影响下,客家方言也产生了一些"本地"特点,明显具有当地强势方言的特点。从近年来所有对广西客家话研究的论文和著作出发,本文从语音、词汇、语法三方面对广西客家话的总体特征进行了概括综述,并从现状出发,对客家话的流失表示惋惜。  相似文献   

12.
赵本山春晚小品在国内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随之而来的就是东北方言热的出现。赵本山春晚小品中东北方言的使用为其小品增色颇多,主要表现在小品语言对东北方言语音、词汇、句法的纯熟使用上。从语音使用角度看,平翘舌不分,说话常带儿化音,声母"r"读成"y"是典型现象,这使得表达变得俏皮、可爱,富有幽默感;从词汇角度看,词语表达直接是最大的特色,跟对方关系好,说话就特别亲切,称呼对方为"大哥、大姐",跟对方关系不好,说话就夹枪带棒,讽刺力极强,体现东北人的直爽与豪放。感叹词使用是一特点。感叹词依赖于语境,在特定的语境中表达不同的感情。亲属称谓的使用拉近了人与人彼此之间的距离,更能显现东北方言的亲切与朴实。单音节词"整"在东北方言的不同语境中具有多个意义,丰富了语言的内容;语法角度的形容词重叠使用也颇具特色。AABB重叠式的形容词读起来节奏感强,也易于被观众所记住。  相似文献   

13.
宾阳话为宾阳县内流通最广的语言,宾阳话属于广西平话中的桂南平话。宾阳县是平话最为集中的地方,因此对宾阳话的语音描写和词汇构成的研究将有助于对平话的深入探讨,也有助于人们学习宾阳话。  相似文献   

14.
杨芬 《现代交际》2014,(10):65-66
汉语方言俗称地方话,只通行于一定的地域,它不是独立于民族语之外的另一种语言,而只是局部地区使用的语言。本文首先对"语言习得"的定义做出了解释,然后分别针对汉语方言对普通话和二语习得的影响进行了一定的分析。  相似文献   

15.
语言是承载人类文明的载体,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各种语言虽有强势与弱势之分,但却没有贵贱之别。现今社会极力推广普通話,忽略了方言与普通话在本质上并无差别。在交流中普通話实用方便,但若为此而致方言逐渐灭绝,却未免有些得不偿失。粵語在这股推广普通话的浪潮中不可避免地受到冲击。本文将从粵語的俚语与谚语出发,以粤方言为例探讨方言存在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大力推广普通话的同时,方言却像一种"非主流"元素在媒体的各个角落遍地开花。从小品相声、音乐戏剧到电影电视、广播网络,方言都有占有一席之地。在方言疯狂涌起的浪潮里,陕西方言火爆银屏的趋势愈演愈烈,在媒体中分外流行。陕西方言能够在媒体中如此火爆,不仅有着深刻的社会因素,而且与陕西方言鲜明的地域特色、陕西方言本身独特的魅力有着深刻的联系。但方言节目的风起云涌,势必会出现节目泛滥、质量过低、使用不当等一系列问题。如何能让陕西方言在媒体中健康持续发展,又不影响"推普"政策?坚持创新、扬长避短、严格自律才能经受国家政策、媒体竞争和受众需求的三重考验。  相似文献   

17.
普通话中的"给"主要有三种用法,即作动词、介词和助词。"给"作为动词,无论是表示"给予"的意义,还是表示"容许、致使"的意义,在盐城方言中都是用"把"来表达的,"把"还由"给予"义引申出"(女性)嫁人"的意义,然而无论"给"是作介词还是作助词,在盐城方言中都不是用"把"来表达的。  相似文献   

18.
歧义现象是指一个语言片段可以作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语义理解.歧义是一种普遍的语言现象,存在于包括汉语在内的许多语言中.造成歧义现象产生的原因也多种多样,本文主要从语音角度切入,从同音词、多音字、轻重音、停顿、方言与普通话的差异等方面阐述歧义现象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金色年华》2008,(Z2):5-6
<正>不到广西,不知道这里公路好。2008年10月,记者驱车从南宁到桂林、柳州、崇左、北海等城市,全程高速,往返只需几个小时。广西交通厅厅长黄华宽感慨地说:"这在以前谁都不敢想。"现在,广西已经形成完整的立体交通网络,正在实现从祖国西南端交通的"神经末梢"到"国际大通道"、"交流大桥梁"的巨变。  相似文献   

20.
说“打荷”     
"打荷"一词具有浓厚的方言色彩,多在粤语区出现。"打荷"主要有两层意思:在赌场中,"打荷"是一种职位,是主要负责管理赌场中赌注的工作人员;在饮食业中,"打荷"是饮食行业红案工种之一,负责将砧板切好配好的原料腌渍调味、上粉上浆,供炉子烹制,烹成后协助炉子师傅拼扣造型,是炉子师傅的主要助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