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青春岁月:学术版》2015,(13)
汉字简化古已有之,在新中国成立后更是取得了巨大的成果,可以说汉字简化是汉字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是符合汉字发展规律、具有进步意义的。但是,随着汉字和社会各个方面地不断发展,我们也应该认识到目前汉字简化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和弊端,充分认清这些问题和弊端,对汉字简化进行一个比较全面客观的分析,可以更好的帮助我们传承汉字文化,促进汉字发展。 相似文献
2.
张欢 《青春岁月:学术版》2015,(2)
汉字在对日汉语教学中是一个不能忽略的问题。由于中文汉字和日文汉字有很多相似之处,因此,提高日本学生对汉语学习效率,避免母语的“负迁移”就成为对日汉字教学的重要工作。本文第一部分先简要介绍汉字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地位和对日汉字教学的必要性。第二部分通过中日汉字的对比分析介绍汉日汉字的不同。第三部分简要介绍一下汉字教学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4.
汉字是意音文字体系,每个汉字的构形都是以它的本义为基础,这也就是汉字的构形理据。在汉字教学中,适当地运用汉字构形理据进行教学,能有效地帮助学生学习汉字,提高汉字识记水平。本文以《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中的部分甲级汉字为例,对汉字构形理据进行简要分析,并进一步探讨其在汉字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青春岁月:学术版》2016,(3)
汉字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系统,它在写法上与拼音文字有很大的不同,因此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难点被认为是汉字教学。由于汉语推广事业不断得到发展,对外汉字教学也受到重视,汉字教学的方法更是不断出现。文章以六书理论为依据,从象形、指事、会意以及形声字等几个方面介绍了汉字教学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青春岁月:学术版》2017,(17)
汉字作为华夏文明的象征生生不息地传承了几千年,经历了历史漫长的洗礼和锤炼,以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视觉形式呈现在世界面前。随着历史的推移和含义的转化,汉字就像是一幅画一样随之变化着。传统汉字图形让大家看到了先人们丰富想象力和高超的表现技巧,那些文字设计的每一次创新和变化都向我们表明了社会人们的审美思想和审美潮流。 相似文献
7.
8.
9.
《青春岁月:学术版》2013,(16)
汉字的性质一直是学术界争论的热点,本文从汉字记载语言单位分属、汉字记录语言的手段以及汉字自身的形态三方面分析了汉字的性质,认为古汉字属于表词文字,表形、表意、音义文字应该根据古汉字造字法分别论述)和图符文字,现汉字属于语素文字、表意文字,字符文字。 相似文献
10.
《青春岁月:学术版》2013,(17)
百年来,有着独特表意系统的汉字,遭遇了来自西方拉丁文字的冲击,无论在学术界、政府乃至周边国家,对产生了对汉字系统的质疑,风云激荡中,汉字走过了一段最曲折的路。 相似文献
11.
12.
尽管日本人和中国人所讲的语言完全不同,但日语的书写系统却是来自于汉语。日语汉字在整个日语体系里占有一定的比例,而且具有复杂的变化和构造。汉字起源于中国,对中国人来讲,这是学习日文得天独厚的有利之处。但很多汉语为母语的初学者往往误认为日语汉字是汉语的繁体字,意思是一样的,又误认为日语汉字发音没有规律等等。日文里的汉字并不像我们所想象的那么容易记忆和理解,很多汉字需要我们重新认识和学习,否则会在翻译和理解上出现很多错误。日文里的汉字使用广泛,种类繁多,很难掌握,所以在日语词汇的讲解中,要特别注意汉字的讲解和归纳,引导初学者正确理解日语汉字。 相似文献
13.
《青春岁月:学术版》2013,(24)
汉字在中华民族这块文化土壤上产生,透过汉字的表层结构,我们可以窥见蕴藏于其底层的汉民族文化心态。汉字作为书写符号系统,不仅是很完满地完成了辅助汉语更好地实现其交际功能的任务,同时它又折射出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其中浸透着我们华夏祖先的物质生活及精神风貌,体现出这个古老民族的观察方式和审美情趣,因此说,汉字又具有深刻的文化功能。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向砚 《大江周刊.城市生活》2009,(8):16-17
中国的汉字在现代平面设计中占据着重要地位,而在实际应用中,却明显滞后于时代发展,目前学者对汉字符号化设计的研究也较少,并且也没有关于汉字设计与符号学相关的系统和完整的理论。文中在第一部分首先分析了符号学与汉字设计的关系,其次分析符号学视角下汉字设计的功能和作用,最后,分析了符号学视角下汉字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8.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