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汉字简化古已有之,在新中国成立后更是取得了巨大的成果,可以说汉字简化是汉字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是符合汉字发展规律、具有进步意义的。但是,随着汉字和社会各个方面地不断发展,我们也应该认识到目前汉字简化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和弊端,充分认清这些问题和弊端,对汉字简化进行一个比较全面客观的分析,可以更好的帮助我们传承汉字文化,促进汉字发展。  相似文献   

2.
汉字在对日汉语教学中是一个不能忽略的问题。由于中文汉字和日文汉字有很多相似之处,因此,提高日本学生对汉语学习效率,避免母语的“负迁移”就成为对日汉字教学的重要工作。本文第一部分先简要介绍汉字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地位和对日汉字教学的必要性。第二部分通过中日汉字的对比分析介绍汉日汉字的不同。第三部分简要介绍一下汉字教学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刘佳 《现代妇女》2013,(12):220-220
汉字属于众多语言符号中最难学习的符号之一,汉字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笔者将对汉字教学的教学原则以及策略进行简单的概述。  相似文献   

4.
黎莉芩 《现代交际》2013,(1):220-221
汉字是意音文字体系,每个汉字的构形都是以它的本义为基础,这也就是汉字的构形理据。在汉字教学中,适当地运用汉字构形理据进行教学,能有效地帮助学生学习汉字,提高汉字识记水平。本文以《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中的部分甲级汉字为例,对汉字构形理据进行简要分析,并进一步探讨其在汉字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汉字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系统,它在写法上与拼音文字有很大的不同,因此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难点被认为是汉字教学。由于汉语推广事业不断得到发展,对外汉字教学也受到重视,汉字教学的方法更是不断出现。文章以六书理论为依据,从象形、指事、会意以及形声字等几个方面介绍了汉字教学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汉字作为华夏文明的象征生生不息地传承了几千年,经历了历史漫长的洗礼和锤炼,以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视觉形式呈现在世界面前。随着历史的推移和含义的转化,汉字就像是一幅画一样随之变化着。传统汉字图形让大家看到了先人们丰富想象力和高超的表现技巧,那些文字设计的每一次创新和变化都向我们表明了社会人们的审美思想和审美潮流。  相似文献   

7.
汉字经历了数千年的发展及演变,经过多个阶段的变化,已具有独特的魅力和视觉效果.本文主要讲述汉字图形化怎样应用于平面设计当中,设计者利用汉字的视觉形象来传达情感信息,使平面设计作品更具有表现力、感染力,主要是将汉字以另一种方式来表达,发挥汉字本身的传播信息作用.汉字图形化的目的是将原有的汉字重新设计、编排、组合,赋予其新的韵味.  相似文献   

8.
汉字文化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中华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要使命。然而随着数字时代的全面来袭,当代大学生的汉字书写能力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本文将以问卷调查为主要形式,对当代大学生的汉字书写能力以及对待汉字书写的态度等方面进行调查,分析其中的原因,并提出相应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9.
汉字的性质一直是学术界争论的热点,本文从汉字记载语言单位分属、汉字记录语言的手段以及汉字自身的形态三方面分析了汉字的性质,认为古汉字属于表词文字,表形、表意、音义文字应该根据古汉字造字法分别论述)和图符文字,现汉字属于语素文字、表意文字,字符文字。  相似文献   

10.
百年来,有着独特表意系统的汉字,遭遇了来自西方拉丁文字的冲击,无论在学术界、政府乃至周边国家,对产生了对汉字系统的质疑,风云激荡中,汉字走过了一段最曲折的路。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汉语热已经风靡全球,汉字作为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最难学的内容一,逐步成为主流教学课程,而在对外汉字教学中,笔顺教学作为汉字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不可或缺的。由于中国的汉字具有方块属性,在对外汉字教学过程中,总会出现各种偏误,本文通过对对外汉字教学中的笔顺偏误进行简要分析,提出相应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12.
陈献婉 《职业》2012,(17):157-158
尽管日本人和中国人所讲的语言完全不同,但日语的书写系统却是来自于汉语。日语汉字在整个日语体系里占有一定的比例,而且具有复杂的变化和构造。汉字起源于中国,对中国人来讲,这是学习日文得天独厚的有利之处。但很多汉语为母语的初学者往往误认为日语汉字是汉语的繁体字,意思是一样的,又误认为日语汉字发音没有规律等等。日文里的汉字并不像我们所想象的那么容易记忆和理解,很多汉字需要我们重新认识和学习,否则会在翻译和理解上出现很多错误。日文里的汉字使用广泛,种类繁多,很难掌握,所以在日语词汇的讲解中,要特别注意汉字的讲解和归纳,引导初学者正确理解日语汉字。  相似文献   

13.
汉字在中华民族这块文化土壤上产生,透过汉字的表层结构,我们可以窥见蕴藏于其底层的汉民族文化心态。汉字作为书写符号系统,不仅是很完满地完成了辅助汉语更好地实现其交际功能的任务,同时它又折射出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其中浸透着我们华夏祖先的物质生活及精神风貌,体现出这个古老民族的观察方式和审美情趣,因此说,汉字又具有深刻的文化功能。  相似文献   

14.
随着全球化特别是我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带动沿线各国的互联互通不断加强,国际间教师交流也日趋频繁。母语非中文的儿童在学习汉字的过程中会遇到哪些问题,这些问题对我国学生的语文学习有哪些参照等,越来越多地受到教师们的关注。本文从对海外儿童识字教学情况的广泛了解中,由看、听、说、读、写等几方面总结出在实践教学中应用效果比较好的方法,与大家交流。  相似文献   

15.
汉字作为一种特殊形式的设计图形符号,经过数千年的演变,成为标志设计中一种独特的、具有重要文化意义的设计元素。本文从汉字图形在现代标志设计中的作用及二者之间的关系分析入手,研究和探讨了其在现代设计中的六种运用方式,进而提出,汉字图形化在现代设计中应当充分运用中国传统民族文化,才能设计出最能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和体现东方魅力的标志。  相似文献   

16.
汉字习得偏误主要指的是由于汉语学习者在学习汉字和书写汉字的过程中,受到识认不清、母语负迁移、完形认知、联想混淆等几个方面因素的影响,而使得所书写的汉字出现如构件模糊、替代、错序等书写错误。通过对汉字习得偏误进行研究,能够指导对外汉语教学更好地展开。  相似文献   

17.
中国的汉字在现代平面设计中占据着重要地位,而在实际应用中,却明显滞后于时代发展,目前学者对汉字符号化设计的研究也较少,并且也没有关于汉字设计与符号学相关的系统和完整的理论。文中在第一部分首先分析了符号学与汉字设计的关系,其次分析符号学视角下汉字设计的功能和作用,最后,分析了符号学视角下汉字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8.
光复以后,为保证韩语的纯粹性,韩国国内发生了"国语醇化运动"。目的是去除汉字、英语等外来语及晦涩难懂的文字的使用。汉字的使用受到最大限度的制约,同时也带来了诸多不便。在地缘上,韩国与中国比邻而居,不认识汉字给韩国的经济、社会、文化等都会带来一定影响。所以,汉字的使用尽管遭到抵制,但从未能彻底杜绝。本文将从新闻标题中使用汉字带来的好处和新闻标题中的汉字文化现象两方面出发剖析韩国新闻标题中出现的汉字现象。  相似文献   

19.
中国汉字文化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文明的结晶,是中国文化的体现。汉字的产生、发展伴随着中国文化的孕育、发展。本文在追根溯源汉字发展史的同时,探究汉字文化与中国文化的联系。  相似文献   

20.
本文针对初学汉字书写的欧美留学生在汉字结构、部首及字形上常常出现的一系列问题进行归纳和总结。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汉字书写过程中偏误产生的两个主要因素:即语言系统不同与书写方式不同。进而提出欧美留学生汉字书写教学策略。即从建立认知提高兴趣开始,理解笔画和部首的意义;利用形似的字形了解汉字的结构,抓住最佳学习机会等方法学习汉字书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