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前,东盟是我国在发展中国家中最大的贸易伙伴,我国是东盟的第三大贸易伙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十多年来,对促进中国-东盟经贸合作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介绍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发展现状,并分析了自贸区发展过程中的障碍与其前景。  相似文献   

2.
“中国-东盟自贸区建成后,做为一名普通老百姓,想往东盟投资、做贸易,如何操作呢?”近期,网络论坛上经常传出这样的声音。  相似文献   

3.
自贸区幻想 "自由贸易区的启动,为海南与东盟的贸易与投资合作开辟了新的空间。"海南省商务厅副厅长王克强,曾在中国东盟自贸区建立之初颇怀期待。  相似文献   

4.
对福建省而言,"海丝"战略与福建自贸区建立的实行,是其经济转型和升级的重要机遇,同时也为福建省出口贸易的发展提供了更大的市场,改善了出口贸易环境。福建自贸区作为大陆对台湾开放的平台,要发挥其在推进两岸经贸融合、建设同国际接轨的贸易环境的作用。但是福建自贸区在推动闽台经济贸易发展的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困境。发挥福建自贸区的优势,促进闽台经贸合作的共同发展,不仅有利于两岸经济贸易的增长,还能够提升福建区域整体经济的进步和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中国留学事业蓬勃发展,来华留学人数大幅增加的背后是中国综合国力的持续增强和全球地位的快速提升。中国在与东盟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及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的建设中,高等教育及人才培养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在其中处于至关重要的地位,双方应该共同找出问题困难,共同打造"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  相似文献   

6.
王立岩 《城市》2015,(6):19-22
天津自贸区是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和“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的又一重大战略部署,通过对天津自贸区和中国—东盟自贸区的比较分析,总结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发展经验,进而探讨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一带一路”建设、中韩自由贸易协定、滨海新区综合配套改革和天津滨海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等战略下天津自贸区建设的启示与思考。  相似文献   

7.
2004年11月3日,首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在广西南宁开幕,与此同时,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货物贸易协议也将于本月签署,这标志着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谈判取得重大进展。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经济全球化与区域一体化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主要趋势。尽管与欧洲和北美相比,东亚区域经济合作仍很落后,但经历了1997年东亚金融危机的洗礼,以及在区域经济一体化浪潮的冲击下,东亚各国加强  相似文献   

8.
在东亚区域经济合作进程中,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无疑是其中一个最大亮点,它不仅为东盟与日本、东盟与韩国之间建立自由贸易区起了示范作用,更为整个东亚的区域经济合作创造了条件。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既体现了中国和东盟领导人加强睦邻友好合作的政治意愿,也是中国和东盟经济联系不断深化的必然结果。因此,这一设想一经宣布,即引起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响,普遍认为这是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的历史性突破,是促进中国与东盟在当今世界经济挑战面前争取实现双赢的重要举措。它将改变整个亚洲政治经济发展的路向,其意义十分重大。  相似文献   

9.
阮小芸  吴遵 《现代妇女》2013,(12):47-47
伴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我国与东盟各国的经济贸易往来逐渐增多,与此同时,双方间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纠纷日渐增多。在对比其他区域经济组织的争端解决模式的基础上。现阶段除了要完善现有的争端解决机制的同时,还应适时考虑建立专门的、可行的、高效的知识产权争端解决机制。  相似文献   

10.
肖大环 《现代交际》2014,(1):142-142
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国际竞争日益激烈。中国企业为更好地适应国际竞争,在"引进来"的基础上,开始实施"走出去"战略,进行对外直接投资。本文运用国际投资的相关理论,对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的现状、动因、影响因素和战略选择等方面进行分析和阐述。  相似文献   

11.
最近,东盟(东南亚国家联盟)10国宣布正式承认中国的全面市场经济地位。这是中国第一次获得世界区域性经济组织对市场经济地位的承认,也是中国一东盟关系全面提升的结果。这一信息的发布使东亚区域合作再次成为世界区域一体化议题的亮点,并被寄予很大的期望。由此,东亚区域合作的前景、发展可能性以及中国在区域一体化进程中的作用等问题也更令人关注。  相似文献   

12.
中国与东盟关系在冷战结束后取得了长足发展,然而近年来双方关系的发展势头遇到了一些新的和问题和挑战,尤其在南海问题上的矛盾更是一时难以平息。但总的看来,中国与东盟间共同利益大于彼此间的分歧。2011年,中国成为东盟最大贸易伙伴,东盟成为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而且中国与东盟"都是发展中国家,始终把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作为最紧迫、最重要的任务,把能否给本国人民和本地区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放在首位。"可以说,正是这一根本利益决定中国与东盟相互需要,这也将是促进中国与东盟关系发展的内在动力。  相似文献   

13.
现今,构建区域经济同盟成为世界很多国家发展经济,促进贸易便利化、多元化、自由化的一个很好的方式。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对发展区域经济,促进中国与周边国家友好交往、和睦共处起了重要的作用。本文采取实证分析和对比分析的方法对本文的论点进行论证,对文章中所提出的中国—东盟服务贸易合作中面临的问题进行讨论并得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4.
9月19日,为期4天的第十一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在广西南宁落下帷幕。在迈入“钻石十年”的新起点上,中国与东盟向世人宣告将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携手打造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13场高层论坛、2300多家参展企业、5.7万参展参会客商……围绕着“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互联互通、产业合作、海上合作、金融合作等重点领域,博览会务实举办系列活动,拓宽服务领域区域,推动中国一东盟合作迈向更高水平。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90年代以来,区域经济一体化已经成为国际经济关系中最引人注目的趋势之一,而从20世纪50年代万隆会议开启外交关系开始,中国和阿拉伯国家便患难与共半个多世纪.2004年,中阿论坛建立以来,中阿双方的经济贸易合作步入了迅猛发展的快车道.因此无论从全球还是地区来看,中阿关系都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本文从区域经济一体化对国际经济贸易的影响着手,通过对中阿经贸合作发展现状的分析,探讨了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对中阿经贸关系的新挑战.  相似文献   

16.
正中央高层推进建设上海自贸区的目的,并不是对保税区传统优惠政策的技术性升级,而是将其作为现行贸易、投资、金融和行政制度深度改革的试验场,意在通过上海自由贸易区规则来带动、映射到整个中国制造和服务业。如果试验成功,整个中国经济将会全面对接。在这样的改革创新势头之下,自贸区有大未来。  相似文献   

17.
王丹 《城市观察》2015,(4):15-27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是我国对标国际高标准贸易规则、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重大战略举措。经过一年多的探索实践,以负面清单为核心的投资管理制度已经建立,以贸易便利化为重点的贸易监管制度平稳运行,以资本项目可兑换和金融服务业开放为目标的金融创新制度基本确立,以政府职能转变为导向的事中事后监管制度基本形成。在建立与国际投资贸易通行规则相衔接的基本制度框架上,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成果。同时,上海自贸区按照建设具有国际水准、开放度高的自由贸易园区的目标,在政府职能转变、投资管理创新、贸易便利化等方面改革试点经验已经开始在全国复制推广。但上海自贸区在探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也是层出不穷,为了将问题具体化,本文针对上海自贸区"加快职能转变"中遇到的问题和挑战展开,并据此提出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8.
孙浩 《科学发展》2014,(11):41-43
"探索建立货物状态分类监管模式"是《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中明确提出的建设目标之一,其目的在于简化海关监管,使货物快捷、顺畅地进出自贸区,节省物流时间和相关成本。然而,上海自贸区在探索建立货物状态分类监管模式方面至今尚未获得显著突破。为此,可借鉴美国对外贸易区的货物状态管理,结合上海自贸区和我国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实际情况,推进自贸区货物状态分类监管。  相似文献   

19.
周振华 《科学发展》2014,(7):110-112
创建上海自贸试验区,是中央在全面分析国内外发展形势基础上做出的重要制度安排,是本届政府力图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重要举措。《赢在自贸区:寻找改革红利时代的财富与机遇》一书,从自贸试验区的设立背景谈起,层层递进,通过国际经验比较,结合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的现实困境和难点,解读未来中国自贸区建设的定位与目标;最后,从不同的视角重点阐述自贸区建设将会带来的改革红利和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20.
南亚自由贸易区的成立仅仅是南盟发展的一个开端,关于自贸区对区域内贸易的有利影响仍存有诸多猜疑。作为南盟国家中面积最大和工业发展水平最高的贸易伙伴,印度必须积极推动南亚区域经济合作向纵深发展。本文重点研究印度同整个南亚自由贸易区各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及贸易关系,并通过有关指标对区域的宏观经济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