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探讨大学生的孤独感与自我概念、社会支持之间的关系,采用孤独感量表(UCLA)、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TNXZWGN)和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对吉林省某高校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1)大学生的孤独感与自我概念和社会支持在性别和生源地方面不存在显著的差异关系;(2)大学生的孤独感与自我概念、社会支持呈显著的负相关;大学生的社会支持和自我概念呈显著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2.
运用自尊量表和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采取完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某师范学院183名在校大学生进行测试,研究生活事件与自尊的关系。结果发现该校大学生中高自尊者占82.5%;自尊得分在专业上存在显著差异;在性别上差异不显著。在生活事件维度中人际关系、学习压力和受惩罚与自尊总分存在显著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采用人际信任量表(ITS)和孤独感量表(第三版)对459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研究,以了解大当代学生的人际信任水平和孤独感水平,并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当代大学生的人际信任水平较高,孤独感水平较低;在人际信任水平上,性别差异不显著;在孤独感水平上,男大学生得分显著高于女大学生;当代大学生人际信任和孤独感存在显著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大学生人际信任与孤独感的现状,探讨大学生的人际信任及其因子与孤独感的关系。方法:采用大学生人际信任量表和孤独感量表(UCLA)对236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1、大学生的孤独感水平较高,人际信任水平较好;2、大学生孤独感和人际信任之间呈显著负相关,孤独感与人际信任怀疑性因子呈正相关,与权威信任、对他人的承诺信任和对他人的行为信任呈显著负相关;3、大学生人际信任对孤独感具有预测作用,人际信任各因子中怀疑性因子对孤独感预测达到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5.
利用科学专业的手机程度依赖量表(MPAI)和孤独感测量量表(UCLA),对20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研究,通过相关和回归分析探讨大学生孤独感与手机依赖的关系。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孤独感与手机依赖的四个维度存在相关关系,其中强迫性和冲突性与孤独感达到显著相关水平;手机依赖社交增益和强迫性维度上得分越高的大学生的孤独感水平越高。  相似文献   

6.
李茂科 《职业时空》2010,6(6):174-175
采用Rosenberg编制的自尊量表对199名侗族农村大学生进行测查,结果表明:自尊在性别、年级、学科和地域等多个纬度上不存在差异,绝大多数侗族农村大学生的自尊表现为高自尊。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孤独感在高校时常存在,这是一种不愉快的情绪体验,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大学生孤独感具有新的特点。实证研究表明:大学生孤独感的性别、年级、专业差异显著;社会支持的性别、年级差异显著;大学生孤独感与网络失望与痛苦表露,不满与愤怒表露呈显著正相关,和兴趣与快乐表露呈显著负相关:社会支持与大学生网络不满与愤怒表露呈显著负相关,与兴趣与快乐表露呈显著正相关:社会支持对大学生网络不满与愤怒表露和孤独感关系的部分中介效应显著,对大学生网络兴趣与快乐表露和孤独感关系的完全中介效应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大学生网络成瘾及孤独感现况,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使用网络成瘾损伤量表(IAII)和孤独量表(UCLA),对分层整群抽样法随机抽取的吉林某高校的334名有效被试进行施测。结果:网络成瘾人群占总体的25.6%;农村学生网络成瘾及其四个维度得分显著高于城镇和大城市学生(P值均<0.05);孤独感与网络成瘾及其四个维度有显著相关(P值均<0.01)。结论:大学生网络成瘾情况较为严重。农村学生相比城镇和大城市的学生更易网络成瘾,有更强烈的戒断反应。大学生有较为普遍的孤独感受。孤独感和网络成瘾的关系很密切。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大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与其就业趋向的关系。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问卷包括沟通能力测验和职业锚测试,共调查大学生292名,并对其中30人进行了访谈调查。结果:1.性别和生源地与大学生人际沟通能力的显著性差异水平分别为0.402、0.728;2.在八种职业类型中,生活型职业所占比重最大,为35.1%,管理型职业所占比重最小,仅为2%,其他比率都在8%-13%左右;3.由人际沟通能力与就业趋向R×C表的独立性检验得χ2=7.734<χ20.05。结论:1.性别和生源地对大学生沟通能力无显著影响;2.沟通能力与就业趋向无显著关联。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了解高职生自尊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运用自尊量表(SES)对梧州职业学院1836名在校高职生进行测试,利用SPSS23.0进行t检验、方差分析。结果:(1)高职生的自尊水平处于中等水平(以27分为中位数);(2)高职生自尊水平受性别、母亲受教育程度、家庭经济、自评学习成绩等因素影响。(3)高职生的自尊不受年级、是否独生、生源地、父亲受教育程度、家庭教养方式的影响。结论:高职男生自尊水平显著高于女生(t=2.74**);母亲受教育程度:⑥④>③>⑤>②>①;家庭经济条件:高>中等>差(F=4.67**);自评学习成绩:好>中>差(F=33.27***)。  相似文献   

11.
目的:考察大学生社会支持与孤独感、抑郁的间的关系,探讨孤独感在社会支持和抑郁间的中介效应。方法:以天津市某高校1244名大一新生为对象。用抑郁状态问卷、孤独感量表和领悟性社会支持问卷进行测试。结果:社会支持与孤独感、抑郁的间的相关显著,孤独感可以作为中介变量部分中介家庭外支持和家庭内支持和抑郁间的关系。结论:可以通过调节个人感觉到的社会支持和或改变孤独体验来减少个体抑郁的风险。  相似文献   

12.
校园BBS使用对大学生心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自编问卷,并辅以<孤独量表>和<自尊量表>的测查,调查了三所高校的290名本科生和研究生.以探讨校园BBS的使用对大学生心理的影响.结果表明:校园BBS的使用对大学生心理的影响基本是积极的:自尊水平高的大学生在求知需要和社会责任感需要的满足上体验较好.而自尊水平低的大学生则对BBS使用的危害性体验高:校园BBS对大学生的积极影响随着其使用时间的增加而增加:在感受到校园BBS对于成就和社会责任感需要的满足方面以及对于其危害的体验上,大学男生高于女生;研究生则在使用校园BBS促进成就和交往方面的感受上.显著高于本科生:研究生使用校园BBS的时间显著多于本科生.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青少年有了自己崇拜的偶像。本研究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主要探究大学生的偶像崇拜现状、偶像崇拜与孤独感和社会适应的关系。采用问卷调查法,收集了来自甘肃、湖南、四川等地的大学生关于偶像崇拜的资料,对收集的数据运用SPSS 23.0进行统计分析。形成如下结论,首先,相较于男大学生,女大学生偶像的非理性崇拜水平更高。且不同性别大学生在偶像的类别上具有显著差异。其次,相较于非独生子女而言,独生子女对于偶像的非理性崇拜水平更高,孤独感水平也更高。其次,相较于非理性崇拜的大学生而言,理性崇拜的大学生的社会适应水平更高。再次,非理性偶像崇拜水平与社会适应具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社会适应与孤独感具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最后,社会适应在偶像崇拜和孤独感之间起到完全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自我建构与主观幸福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引入了自我建构的理论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进行了研究,在台湾学者对台湾人群研究的基础上假设:当代中国大陆大学生群体应当同时具有两种自我建构的特色;独立自我建构可以通过自尊获得主观幸福感;相依自我建构可以通过相融和谐获得主观幸福感。以240名大学生为被试,采用《自我建构量表》、《自尊量表》、《相融和谐量表》、《主观幸福感量表》进行施测。结果发现:大学生相依自我与独立自我并存,相依自我显著高于独立自我;路径分析的结果也支持了独立自我可以通过自尊而获得其主观幸福感,相依自我则以与他人的相融和谐为其主观幸福感来源的假设。  相似文献   

15.
陈晓科 《职业时空》2013,(10):117-120
运用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量表和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对重庆6所高校400名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大学生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年级、性别和专业在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学校性质在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上差异不显著;一般自我效能感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呈显著正相关,且对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总分及各因子都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6.
潘峰  丁梦夏 《现代交际》2014,(10):180-181
为了探讨服装表演专业大学生的身体意向与自尊的关系及相互影响,采用多纬自我体像满意度调查问卷和Rosenberg编制的自尊量表,对江苏、广西来自三所大学的共320名服装表演专业及其他普通专业的大学生进行测查。结果表明:服装表演专业大学生身体意向总体情况比普通专业学生更加乐观,大部分服装表演专业学生对于他们的身体意向更加满意;服装表演专业学生体像得分存在性别、年级;大学生的自尊与体像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服装表演专业大学生自尊得分高于普通专业大学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大学生新生态范式与亲环境行为的关系。方法:采用新生态范式量表、亲环境行为量表对贵州省12所高校110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研究。结果:大学生对新生态接受程度较高,亲环境行为频率较高;大学生新生态范式在性别、专业上存在显著差异;大学生亲环境公领域在年级、专业、是否独生子女上存在显著差异,大学生亲环境私领域在是否独生子女上存在显著差异;大学生新生态范式与亲环境公领域、亲环境私领域均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8.
通过采用贝克焦虑量表和简易应对方式问卷,调查了大学生大学生焦虑及应对方式,并做了相关研究。研究发现:1.大学生中呈显著焦虑的人数较少;2.焦虑水平和积极应对方式在性别上都表现出明显差异,而在消极应对方式中没有明显差异;3.不同年级消极应对方式的采取有极显著性差异;4.在不同专业中,焦虑水平和积极消极应对方式上都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5.大学生焦虑水平与积极应对方式之间没有相关,而与消极应对方式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相关。根据研究结果,认为应该采取一些正确的应对策略,从根本上改变大学生的不健康心理状况。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310名大学生的问卷调查,考察了大学生社会支持与手机成瘾的关系,并检验了孤独感在二者之间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1.大学生手机成瘾无性别、年级、专业差异;2.大学生社会支持与手机成瘾呈负相关,孤独感与手机成瘾呈正相关;3.大学生的孤独感在社会支持和手机成瘾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20.
以中南林业科技大学377名大学生为被试,采用网络成瘾自评量表和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对大学生的网络成瘾倾向性和社交回避及苦恼进行了相关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社交回避及苦恼在不同性别上没有显著性差异,大学生网络成瘾倾向性在不同性别上有显著性差异,男生显著高于女生;大学生网络成瘾倾向性和社交回避及苦恼有显著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