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法律概念是法律的基本构成要素,没有法律概念,我们就不能正确地理解法律与哲学、政治学等学科之间的关系,我国的法学对法律概念的研究相对薄弱,然而,在司法实践中,要正确运用法律推理,必须首先研究法律概念.本文从研究概念入手,说明了法律概念的定义和本质以及研究法律概念的重要性,进而讨论了法律概念的解释和特点.最后对法律概念的形成、作用、演变等进行了理论分析.  相似文献   

2.
《法理学》课程是高职院校法律事务专业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将高职学生培养成为符合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型法律人才具有重要的影响。文章通过对《法理学》课程的特点、学生和社会的现实需求等一系列因素的分析和对《法理学》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进行探讨,试图探索适合高职高专法律事务专业《法理学》教学的新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3.
管理哲学是管理与哲学相互交叉融合所产生的一门学科。中国管理哲学研究起步较晚,仍处于蹒跚学步阶段。学科定位不准,对古代管理哲学理念挖掘不深,照搬国外先进经验等现象,使中国管理哲学走入困境。而解决眼前困境的出路,首先将国外管理哲学思想作为我国管理哲学研究的参照系,在巩固古代管理哲学思想的基础上,结合当前国情、文化和管理实践等因素,从实践角度来研究中国管理哲学的出路。  相似文献   

4.
文化哲学作为20世纪哲学界最新的发展领域,从哲学的边缘学科发展成为哲学的显学之一,取得了丰硕的理论研究成果,与此同时其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也是值得后人去思考。仅仅关于"文化哲学"这一学术定义就没有一个被所有大家公认的说法,本文将从四个方面展开讨论:对于文化哲学的基本理解;该领域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未来文化哲学的发展趋势与展望;对其方法论与具体路径的反思。  相似文献   

5.
随着信息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的个人信息成为当前最为重要之内容,其承载着的内容已经紧密地关系到了人类的生存问题和发展问题,对我国个人信息的保护问题也变成了人类权利保护史上的一个重要内容。个人信息权的法律保护在目前来看,其在社会上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个人信息受到侵害从而所产生的严重后果也将会不可估量。并且从法理学上的角度来看,对个人信息权的法律保护最终所体现出来的是对人权的保护,所以,我国实现对个人信息权的法律保护具有显而易见的现实意义和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6.
Hornby的《翻译研究综合法》一书全面考察了翻译研究的历史和现状,提出将翻译研究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建议。本文指出了其成为独立学科的必然性,论述了翻译学的定义,最后探讨了高校翻译学发展中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希望翻译研究更加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有关科学哲学的研究进行得如火如荼,而它兴起的原因大体是由于知识的高度浓缩性以及其所特有的反思与批判精神。同时,也因为科学哲学在方法论的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故而,科学哲学的发展对推动国际关系学科的进步有着很大的作用。本文从科学哲学的视角入手,着重探究它在国际关系学中的应用过程,对于国际关系学的发展来说,科学哲学对其起到了重要的促进和引领作用,科学哲学能够利用方法论的独特优势对国际关系学进行指导,从中窥测出新的知识点和创新性的理论建设,从而使关系学的建设趋于完善。同时,将科学哲学运用于国际关系学科当中,为国际关系学科发展的提高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故而,科学哲学的发展和进步,也更应该受到学界的探究与关注。  相似文献   

8.
政治哲学是一门交叉学科,是哲学与政治学的共享领域。政治哲学是哲学的分支学科,且从属于政治学范畴。政治哲学相对于作为一般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哲学来说,它是关于局部世界,即政治领域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政治哲学相对于政治学来说,是关于根本性政治问题的理论,是其他政治理论的哲学基础。本文从何谓政治哲学、政治哲学之学科属性和政治哲学的主题分析这三个方面来简析政治哲学。  相似文献   

9.
随着人类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与思维意识的进化,哲学已经如同科学一般,可以用实验的方式进行研究。哲学实验作为一种新型的研究方式,以其应用范围的广泛性,实际操作的简便性以及概念思辨的创新型,对传统的哲学研究方法产生了巨大的挑战。就目前来看,哲学实验在方法论上还有着一定的缺陷,但是由于其方式结合了现代的科学实验的研究方式,在研究问题的范围上有了很大的拓展,给许多难以用传统方式研究的哲学问题提供了新的方法论,促进哲学发展。在新世纪,如何将新型的哲学实验与传统的哲学思辨有机地集合到一起,进而促进哲学的发展,是我国每一位哲学家都要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在早期的罗马法中对人格的定义是跟随自然人身份一同确立的,随着法律体系的不断进步和完善,自然法对人有了全新的理解和定义,这种定义是从理性的角度进行逻辑推演的,即自然人拥有理性的认知、判断和处理能力,具备理性的自然人具有人格。法律意义上的人格由此发展而来,其是法律所认可和允许的自然人的基本资格(享受权利、承担义务),可看做法律逻辑的发展产物。权利能力是由法律所界定的一种法律人格的别致意义,法律人格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其就是一种权利能力,不过二者在立法背景上有所差异。  相似文献   

11.
虽然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在当前社会的运用频率和运用范围越来越广,但在没有对两者的定义形成清楚论述之前,就在司法政策中将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作为一项口号或要求大规模加以运用,无疑会造成司法的紊乱,使法律的严谨性和客观性受到巨大挑战。同时,由于时下一些"将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一体化"的论调,在所谓统一的大条目之下,实际上是将执法与机械司法混为一谈,从而把社会效果放在了法律效果的对立点,甚至使法律效果成为了社会效果的附庸和统一的部分。长此以往,无疑会使法律在开放的社会中逐渐丧失原有的自我性。在司法政策出现问题的情况下,依然要依靠法律本身来解决出现的问题,认识论只能帮助我们了解问题,而方法论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原则。  相似文献   

12.
张一玮 《职业时空》2008,4(1):91-91
美学是大学本科和硕士研究生公共基础课中较有难度的一门,其难度一方面来自美学学科作为哲学学科分支的规定性,另一方面来自学生对某些美学问题认识的模糊。由此,大学教师在教学中的思路与方法的选择,就成为解决美学教学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3.
《职业》2007,(21)
中职学校的财经专业应以职业能力为导向,与时俱进地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的,对经济类专业人才模式进行积极的探索与实践,将经济类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位在既要精通经济又要懂法律的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上。《经济法》作为中职学校经济类、管理类专业教学计划中的专业基础课,作为一门不同于经济系列课程的法律课程,如何在教学实践中既保留经济法的特色和理论体系,又能与其他学科相互衔接,融为一体,让学生能够融会贯通,运用自如,是在教学中需要不断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论法律社会学的意义与研究框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关于开展法律社会学研究的倡议近年来已得到我国法学界的一定关注,有关项目也已被列为国家“七·五”期间哲学社会科学的重点研究课题之一。在我国的大规模立法工作已取得重大成就,从而使立法精神向社会深层的渗透成为紧迫课题、经济体制改革正不断深化从而使法律对策的选择日益复杂化的背景下,这应当是顺理成章的事情。法律社会学作为一门学科  相似文献   

15.
韧性作为现代城市应对不确定性变化和威胁的新范式,也是维持城市系统正常运行的有效途径,明确韧性城市的定义内涵、核心机制和评估策略对其实践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首先,总结韧性的研究缘起、核心机制和认知观点。其次,阐释韧性城市理论的内涵与外延,从多个角度对其定义进行梳理,简要分析韧性与适应性、可持续性间的关系。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将城市韧性归纳为两种类型:城市"特定韧性"和城市"一般韧性",在此基础上对韧性城市的评估体系和提升策略进行归纳。结果发现韧性模式的确为城市复杂问题的解决的有效范式,但仍需要在韧性分类研究和因地制宜的标准体系等方面进行继续提升和完善。  相似文献   

16.
经济法与社会法的关系问题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对于用法律的手段解决经济问题还是社会问题有十分重大的意义。然而由于学界对于经济法及社会的定义比较无序,导致对二者关系研究也比较困难。为此,文章首先研究经济法及社会法的概念,对二者均做出一个相对合适的解释,并借此对二者的联系和区别提出看法,以期对社会法及经济法各自的地位以及相互关系做出明确的厘定。  相似文献   

17.
公民法律素质教育的运行机制是要研究教育主体以何种方式、途径、载体对公民进行教育,通过教育过程实现公民法律素质教育价值的最大化。本文将对公民法律素质教育的运行机制进行分析并探讨其价值,为促进公民法律素质教育的学科构建尽一份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18.
友人关系     
友人关系(friendship)是哲学、社会学、伦理学、心理学、教育学、人类学等众多学科共同关注的研究领域。这些学科对友人关系进行了不同层面和角度的探讨。例如,西方社会学家认为,“友人关系是一切社会关系中最松散的关系”(G. D. Suttles,1970)①没有程式化的责任、义务或法律上的联系,也没有公开的礼仪来表示友人关系发展的阶段或是庆贺友谊的存在  相似文献   

19.
胡传斌 《现代妇女》2014,(11):178-179
本文从比较法的四个研究层次对比较法的独特学科性质进行解读,旨在建立起对比较法研究的更清晰的脉络,并挖掘比较法学科所具有的不同于作为研究手段的比较方法本身的独特研究视角与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20.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社会问题都反映出了当今时代和社会人文教育的缺失。作为一门语言文化学科,英语教学肩负着不可推卸的人文教育责任。本文将对英语教学中人文教育的渗透和融合的意义进行论述,并对如何有效地在英语教学中渗透与融合人文教育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法和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