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师声乐专业的艺术实践是声乐专业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的汇报与总结。通过艺术实践,不但提高了声乐专业学生的声乐学习与实践能力而且锻炼了学生的音乐能力,表演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创作激情,锻炼了学生的社会组织能力。  相似文献   

2.
声乐艺术同时是情感艺术,也是最容易受到情绪影响的一门艺术,学习声乐的人大多都有丰富的情感。声乐学习需要细腻的感情,如果没有处理好情感,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演唱出来的声音效果就不会使人满意。情绪的变化,会是声乐学习者的学习和生活受到影响,长此以往就会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因此在声乐学习中控制好情绪对声乐学习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3.
歌曲演唱即歌曲声乐表演是声乐表演的一种形式,是以听觉为主、视觉为辅的一种音乐表演方式.表演者需要运用自己的身体和使用的乐器作为创作的材料和工具,通过身心的有机结合,把谱面上的艺术作品转变为具有可听可视的音乐艺术形象,并实现其艺术功能.在一个完整的歌曲表演过程中,表演者需要运用发声的技能技巧、歌曲的处理、歌曲的表演力及舞台实践能力等多方面技能技巧,来力求完美展现歌曲的内在艺术魅力和演唱者自身的演唱、表演能力.其中,表演者在歌曲演唱中的交流方式和技巧是一个重要环节,作为一种极其重要的艺术创作过程,它有助于使表演者更好地融入歌曲的艺术内涵、舞台设置的艺术内涵及观赏者的艺术需求,提升歌曲演唱的艺术表现力.  相似文献   

4.
声乐是歌唱者运用自己身体的有关器官作为“乐器”来进行演奏的一门艺术。在学习声乐的过程中,发声是学习声乐者必须解决的基本问题。本文以歌唱的发声练习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针对目前大多数声乐学习者在发声练习当中遇到的诸多问题,通过科学正确的指导,运用理论结合实践的方式纠正不规范的发声方法和在演唱中的不良习惯,为声乐学习者的歌唱打下良好基础,使其在声乐演唱中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声乐表演艺术,是一门融音乐、文学、戏剧、表演、心理、形体、美学、哲学等为一体的综合艺术。这种综合性和整体性决定了它既属于音乐范畴又区别于纯音乐。作为一个在专业领域非常出色的音乐家,在修养方面,需要具备思想品德修养、文化修养、审美修养以及音乐专业修养等;在声音技巧方面,需要注重演唱技巧、呼吸、咬字、共鸣、听觉等;在形体表演方面,需要心理技巧与形体技巧结合起来,形体表演与嗓音的艺术表达结合起来综合的艺术创造及舞台实践。  相似文献   

6.
韩立民 《现代妇女》2014,(5):370-370
声乐表演不仅是一门技能技巧艺术,同时也需要较高的审美观念,技术的科学性、规范性是审美能力真正提高的保证。如何让声乐从台下真正搬到台上,如何将课堂教学歌唱转化为歌唱艺术,这里首先存在的一个审美问题,即能在舞台上歌唱能打动人,让人有所感悟,或给人以启迪,让人感觉到一种一种声音的美的享受,这一切就要求我们每一个声乐爱好者和教学者有良好的审美观念,为自己和学生开启一扇通向梦想的金钥匙。本文从声乐表演的审美特征谈起,以增强声乐爱好者歌唱审美的意识和其必要性。  相似文献   

7.
歌唱是以声表情的声乐艺术,是需要演唱者运用演唱技术完美表达歌曲艺术内涵,并向听众传达歌曲情感的艺术过程。邹本初先生在著作中提出"‘声情并茂’才感人,歌唱艺术魅力强"的口诀,充分说明了歌唱技术与艺术是相辅相承、不可分割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鞠曼丽 《现代妇女》2014,(12):387-387
声乐演唱是将作品内容用技术性、艺术性相结合的手法,展示给听众。歌唱者为了使声乐作品的形式和内容能够达到有机的结合。他们会尽力的通过自身的努力发挥所掌握的声乐艺术技巧。歌唱艺术的表现形式应该与声乐作品的内容保持高度地一致.当形式脱离了作品所表达的内容就失去了歌唱艺术的内在意义,另一方面,如果只片面的求声乐作品的内容而忽视形式美的重性,同样也不能成为真正的艺术行为,形式美的创造具有特别突出的作用,声乐演唱只有凭借歌唱主体熟练的技巧达到形式上的完美,才会保证声乐作品的艺术审美性。  相似文献   

9.
作为一门艺术型科目,声乐极具代表性,同时也是艺术专业中的主要学科项目,具有专业突出、技术复杂以及高实践需求的特点,声乐专业学生要想了解这一高度技巧性的学科并切实掌握,单凭自身努力是不够的,更需要良好的外部环境和客观条件,其中高效的教学效率以及高水平教学技能必不可少。教师在此过程中应吐故纳新,更新观念,不断对自身教学技能以及声乐专业素养加以完善,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同时有效提升教学效率。笔者探讨了高校声乐教师提高声乐教学效率的几点策略,希望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0.
掌握声乐教学和学习方法有非常重要的实践意义,可以改进声乐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声乐教学中要注意教学成果的巩固,重视教学信息的反馈与师生的互动反映.在学生的角度应用先进的教学方法进行实践、换位思考,达到教学理念的更新.使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音乐才能、音乐个性、音乐需要,系统掌握音乐相关知识,从而提高声乐学习效率.声乐教学必须大力提倡并实施先进教学方法,实施有效教学.先进的教学理念在教学中的更新和应用,掌握优秀的教学方法具有非常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1.
声乐也称艺术歌唱,它能够通过歌曲的旋律、歌词和歌唱者真情实感的演唱营造出一种欢快、悲伤亦或者抑郁的氛围,从而表达出作者的内心感受。声乐的种类有很多,如:美声唱法、民族唱法和通俗唱法。声乐教学,就是教师们通过授课的方式,教学生们有关于声乐的知识,训练他们歌唱能力的教学。让学生们通过自己的声音和内心丰富的情感来淋漓尽致的演唱歌曲是教学的目的。其中培养情感与情绪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中作者结合自身的经验就如何在声乐教学中教学生们培养自己情绪与情感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12.
王磊 《现代交际》2014,(8):68-68
为了更好地表现声乐表演艺术的感染力和表现力,同时也是更好地表现表演者水平的需要,在声乐表演过程中需要进行再创作。其实声乐艺术包括两个创作过程,原创者对声乐词曲的创作被称为"一度创作",表演者的表演过程其实也是艺术再创作过程,被称为"再创作",也叫"二次创作"。声乐表演中进行艺术再创作,是更好地挖掘和理解声乐内涵的表现,是更好地表现声乐魅力的重要过程。  相似文献   

13.
宋乃娟 《现代妇女》2014,(8):361-362
面对我国当今严峻的社会就业压力,高校声乐教学应该以突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满足社会需求为重点,通过对高校声乐教学现状、培养目标、教学改革等情况的分析,应该加强素质教育与就业目标的结合,提高教学理论系统性与技能实用性的结合,坚持专业特色与学业范围多角化的结合,将学生培养成为单位需要、社会需求的合格人才与建设者,就业导向与教学实践的研究对于深化高校声乐教学体制改革,培养新世纪复合型人才,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声乐演唱的艺术形式和风貌很好的展现了声与情的完美结合,让欣赏者在感受其艺术魅力的过程中,感受到声乐演唱表演所带来的各种动人魅力,本文以《弄臣》中的主人公利哥莱托为例,分析了这位人物声乐演唱中如何表达声调与情感。  相似文献   

15.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音乐艺术源远流长,中国声乐作品的调式特征具有十分鲜明的民族特征。因此,我们在研究中国民族声乐作品的时候,不能简单地照搬照抄西方声乐作品与声乐艺术指导研究得出的结论。对于民族歌曲中,特别是北方民族歌曲中,演唱者与钢琴艺术指导的合作关系研究,需要通过对于大量资料以及实际情况的分析才能够得出相应的结论,本文就此话题展开深入的讨论。  相似文献   

16.
声乐表演是连接创作与欣赏的中介环节,声乐作品以声乐表演得以体现,从而满足观众的审美需求。表演实践对于民族声乐的重要性为许多民族声乐教育家所重视。而在正确理论指导下的表演实践更成为近年来民族声乐研究的重要课题。2000-2010间声乐表演基础理论研究文献主要围绕"声乐表演的心理因素"、"声乐表演的艺术处理、审美及表现性"等方面进行讨论研究。本文旨在通过综述来理清声乐表演基础理论的现有成果,和当今声乐表演中所急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声音与情感是声乐演唱中两个主要的元素,两者在声乐演唱中占有同等的份量,需要演唱者认识和协调好两者的关系。由于声音演唱是一种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主要是通过声音来传递作品中的思想与情感,同时声乐演唱又是二度创作的过程,需要演唱者将自身的情感体验与声乐作品中的情感体验相结合,进行加工再创作,而后运用恰当的演唱技巧来进行声乐演唱。  相似文献   

18.
对我国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前景给予足够的关注是不可或缺。当前,我国民族声乐艺术在学习和教学过程中强调"技术至上",并且受到了商业化的重大冲击。我国民族声乐艺术的未来发展要求我们:加强理论学习,逐步形成科学的声乐理论体系,将西方元素引入我国民族声乐艺术之中,不断提升其审美情趣;基于"情感",进行系统的训练和表演。  相似文献   

19.
中国的民族声乐艺术博大精深,随着时代的发展文化的变迁,中国民族声乐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艺术之林。作为民族声乐的研讨者,要热爱民族声乐,科学地学习民族声乐,通过不断地努力使自己的技法更纯熟,音乐更动听。所以科学的声音技巧和准确生动的情感表达都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20.
声乐艺术的魅力不仅仅在于声音的动听,还在于情感的表达与传递,在师范院校声乐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情感,在训练发声时融入情感因素,结合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变革创新形式,充分调动学生声乐练习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作品情感,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效率。在本文的论述中,笔者立足于工作实践,从师范院校声乐教学中情感培养的重要性着手进行分析,深入探究在师范院校声乐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情感培养的途径,从教师和学生情感的表达方面分析、理解音乐作品,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