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声乐是音乐教学中的一种主要形式,是能够与人的心灵进行贴近的人类自然艺术,表现是将其推向成功的必要方式。在声乐演唱中,要重视情感表现和表演技巧在声乐演唱中的运用。文章对情感表现和表演技巧在声乐演唱中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探究情感表现和表演技巧在声乐演唱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声音与情感是声乐演唱中两个主要的元素,两者在声乐演唱中占有同等的份量,需要演唱者认识和协调好两者的关系。由于声音演唱是一种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主要是通过声音来传递作品中的思想与情感,同时声乐演唱又是二度创作的过程,需要演唱者将自身的情感体验与声乐作品中的情感体验相结合,进行加工再创作,而后运用恰当的演唱技巧来进行声乐演唱。  相似文献   

3.
声乐的学习演唱需要表演者掌握一定的演奏技巧,更需要其有着良好的心理素质。心理因素对声乐学习与演唱有着直接性的影响,本文重点就直接性的影响进行分析,引导演奏者做好声乐学习与演唱。  相似文献   

4.
演唱技巧,在声乐演唱中发挥重要角色,将艺术美学,具体渗透在声乐艺术中,从而实现声乐作品完美演绎。关于声乐演唱技巧的构成要素,主要包含两点,一点是声音技巧,而另一种是语言技巧。演唱者在演唱的过程中,需要掌握好声音、语言表达技巧,从而使声乐作品得以完美演绎。本文主要围绕声乐演唱技巧构成要素及作用展开有效分析,从而提高声乐作品演绎水平。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分析了声乐演唱中与表演技巧相关的训练手法及其审美作用,通过探讨声乐演唱中与肢体表演紧密联系的理论内容,总结肢体表演在声乐演唱中具备的美学作用。  相似文献   

6.
在声乐演唱中,演唱者的审美想象和情感表达是完美演绎作品创作主旨和情感内涵的关键要素。本文根据声乐作品的演唱经验,从深化对作品的内涵理解、对作品情感特征进行有效把握、音色的应用三方面,论述了声乐演唱中演唱者情感表达的重要性,并从表象、思维、想象、审美四方面,论述了审美想象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前,美术及音乐工作者均认为,色彩与音色的关系极为密切。音色在乐音属性及音乐构成要素中均占有基础性的地位,在声乐演唱中的应用极为广泛。演唱者只有在理论知识丰富、演唱技巧娴熟的情况下才能对音色进行自如地应用。本文首先分析了声乐演唱中的音色运用,然后从塑造人物形象、彰显作品风格、表达创作情感三个方面对声乐演唱中的音色价值体现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岳纯 《现代交际》2012,(12):212
声乐教学和其他学科教学相比,有很强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表现在它的教学方法比较灵活自由,可以有效调动学生学习声乐的兴趣,提高学生演唱的能力.其中想象作为一种重要的艺术创造方法,对声乐演唱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旨在分析想象在声乐教学中的重要性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9.
音乐是一门带有浓重感情的艺术,它能够抒发感情,存在于人们的生活中,所以要演奏好一部声乐作品,就需要精湛的演唱技巧,带有一定的感情色彩,演唱技巧和感情表达两者之间要互相辅助,才能演奏一部优秀的声乐作品。下面主要介绍了声乐作品的演唱技巧和感情表达方法,达到声情并茂的演唱。  相似文献   

10.
声乐演唱的艺术形式和风貌很好的展现了声与情的完美结合,让欣赏者在感受其艺术魅力的过程中,感受到声乐演唱表演所带来的各种动人魅力,本文以《弄臣》中的主人公利哥莱托为例,分析了这位人物声乐演唱中如何表达声调与情感。  相似文献   

11.
儿歌演唱需要有科学的演唱技巧,一次完美的儿歌演唱需要演唱者调节好心理状态,领略歌曲的内涵,体验音乐形象。针对在儿歌演唱中的几点要求,通过掌握基本的声乐演唱技巧,达到充分体现儿歌演唱艺术的目的。儿歌演唱者还需要对声乐演唱技巧进行有效的把握,然后再很好地运用在儿歌演唱的过程中,这样才能更好地表现儿歌演唱艺术。  相似文献   

12.
声乐演唱经过长期的发展早已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门类,有繁多的各种表现形式并形成了不同的演唱风格。尽管声乐演唱历史悠久,形式多样,但其基本特点是永恒不变的——那就是音乐与人类语言的紧密结合。也因为它与世界各民族语言的结合,才使得声乐演唱的风格凸显出丰富性和多样性。  相似文献   

13.
审美想象是一种特殊的心理功能,其特点主要是为想象者创造出未直觉到的事物形象。在声乐演唱中审美想象是创造意向,构筑意境的重要因素,在声乐演唱中通过艺术想象能够创造出无限多样的审美意向和深邃的意境,下面本文就详细进行分析声乐演唱中审美想象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声乐表演艺术的审美体现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声乐表演艺术相当于对音乐作品的二次创作,在塑造艺术形象的过程中,演唱者应该忠于原作品的时代背景与创作意图,同时还应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增加声乐作品的艺术感染力,使声乐作品的审美情趣得到提高,更好地展现出声乐作品的审美价值。本文基于声乐表演艺术的审美体现,对演唱声音、音乐感觉、演唱情感、声乐表演艺术形象的审美体现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研究,希望可以为相关的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在一些艺术院校的音乐学专业,声乐和器乐都是必修的课程,有很多学生器乐都是学习的管乐,部分老师会误以为吹奏竹笛类管乐会对声带、气息等有所影响,并且演奏的状态会直接影响演唱。但是经过研究发现,竹笛演奏和声乐演唱都是一门气的艺术,都是通过控制气息使实物振动发出优美的声音,只要科学的运用方法,不但不会相互影响,还会起到相互促进的作用。本文就竹笛演奏和声乐演唱的发声原理、呼吸方法、演奏及演唱时气息的支撑状态、腔体共鸣等多方面之异同进行综合分析,通过本文的研究希望能对以后的演奏和演唱教学有所帮助,从而达到音乐互通,促进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16.
声乐演唱需要演唱者对作品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切实理解和掌握作品内部所蕴含的情感元素,在通过运用声乐演唱技巧和舞台表演来表达歌曲的内涵和意境,最终达到深度刻画人物性格,引起听众共鸣的目的.本文以《黄水谣》为例,着重分析了对作品每一段的理解及情感表达.  相似文献   

17.
<正>广大民众在欣赏声乐演唱表演过程中,除了能够得到听觉方面的有效体验以外,还可以获得视觉方面的良好感受,并且演员在声乐演唱表演过程中,需要对合理化运用肢体语言有所关注和重视,其原因是肢体语言可以促进声乐表演整体效果的有效提升。在声乐表演中,通常包含两部分内容,一部分是演唱,另一部分是表演,所以在具体实践过程中,除了需要表演者运用演唱将表演的细节部分呈现出来以外,还应该将相应的肢体动作渗透在其中,进一步体现出表演者的能力,让表演者可以更好地在心灵方面与观众进行沟通,这样也能够有效调动表演者的五官,然后对艺术本身的相关价值有共同感知。并且在这方面的基础上,声乐和表演能够  相似文献   

18.
在声乐学习中,大家都只注重嗓音技巧方面的训练,对于歌唱心理学的研究与运用,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当前社会对心理学的学习和使用并不自觉,也不普遍。我们应该探讨声乐演唱中应注意的基本问题,重点关注与演唱心理相关的技能技巧问题。  相似文献   

19.
赵炜民 《现代妇女》2014,(6):341-342
只有运用科学的训练方法为基础来进行训练,才能增强声乐表演者的艺术表现力和演唱水平。尤其是对于声乐初学者来说,正确的歌唱观念、科学的训练启蒙可能会直接影响他的整个歌唱生涯。本篇论文从歌唱的共鸣、气息、日常的自我练习等方面谈了一些建议和观点,希望对提高声乐初学者的演唱技能和日常训练提供一个相对科学而又规范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0.
听孟勇老师的作品不难发现,他的作品虽有许多创新之处,但还是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又不缺乏强烈的时代感。看看他创作的众多歌曲名字就知道。具有代表性的曲目例如《山寨素描》、《斑竹泪》、《阿妹出嫁》、《扯开嗓子一声喊》,可以看出孟勇老师在民族声乐作品的创作中,将音乐的抒情性、叙事性、戏剧性结合起来。这使得他的民族声乐作品的艺术表现力丰富多彩。他的声乐作品音域宽广,基本上都达到或者超过两个八度,具有较大的演唱难度。他的民族声乐作品为演唱者充分发挥声乐技巧、掌握歌曲的风格、丰富艺术表现力提供了良好的载体。他的许多作品被高等艺术院校选编入教材,并多次用于电视大奖赛演唱曲目和音乐会曲目。对我国当代声乐演唱和教学实践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从歌曲《山寨素描》看孟勇老师创作特征和演唱特征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