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教育现代化与县域城镇化的关系渐成研究热点。佛山市南海区是全国工业大区与广东教育强区的耦合。首先分析南海传统城镇化的成就与隐忧,然后剖析南海教育城镇化的发展历程并厘定南海教育现代化水平的核心指标体系。研究认为南海在工业化带动城镇化的传统路径之外,还走通一条教育促进人的城镇化的创新路径。最后以教育现代化助推城镇化转型的内在逻辑为分析框架,提出教育促进人的城镇化机制的三种具体形式:一是全域优质均衡的基础教育,面向所有孩子的素质教育而推动城乡办学质量融合;二是定向精准适需的职业教育,针对青年学徒的职业发展而推动城乡产教实践融合;三是在地潜移默化的社区教育,面向全体市民的文明素养而促进城乡社会文化融合。  相似文献   

2.
魏晓丽  陈胜军 《职业》2011,(27):93-93
教育不仅仅是对学生的知识教育,更重要的是对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而健康的心理对人格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所以对学生的心理教育应该成为我们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3.
实现乡村振兴,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位置去考量,全面提升和高质量发展教育。当前,在乡村振兴进程中,乡村教育已经取得可喜成绩,同时还面临着诸多现实挑战。站在新的历史阶段,进一步厘清乡村教育推进乡村振兴的逻辑前提,分析现实挑战,在实践层面寻求乡村教育推进乡村振兴的实践路径,有助于推进我国乡村教育的发展,构建高质量的乡村教育体系,对促进乡村经济发展、满足村民文化需要、推进乡村振兴和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4.
苏南、温州、珠江三角洲这三个区域的乡村城镇化发展过程及其成功经验,被概括为"苏南模式"、"温州模式"、"珠江模式".本文通过对温州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和苏南地区具有代表性的乡村城镇化道路的比较分析,指出了乡村城镇化模式的不同特点,说明了实现乡村城镇化的不同途径及其推进我国城镇化进程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等若干法律法规条例的提出,为我国实现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资源利用效率均作出了重要的指示。尤其在乡村地区,依托相对倾斜的教育法规,一方面能够促进乡村学校开展幸福教育,另一方面也可以完善乡村地区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教师资源条件,进而为振兴乡村经济提供有效的教育资源。本文主要研究教育法规促进乡村学校幸福教育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6.
在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影视文化”的普及传播正在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形式和新亮点。“影视文化”具有特殊的含义和特征,“影视文化”对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具有的独特优势,探讨影视文化与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意识的互动关系也具有着媒介素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伦理道德教育、艺术审美教育等多重价值与意义。因此,未来的研究趋势应该是多维视角下的综合研究,应该是更有针对件的王卑诊联系实际的双向研究。  相似文献   

7.
谢辉 《职业时空》2013,(9):47-48
城镇化发展是“新四化”的关键一环,在城镇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结合河北省新市民社区教育的实际情况,探讨高校参与社区教育的途径与对策,从而为解决新市民的教育问题提供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案。  相似文献   

8.
乡村教师的发展对我国乡村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当前,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存在诸多问题。本文分析了这些问题。笔者认为,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有利于提高乡村学校的教学质量,调动乡村学生的积极性,对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均衡发展乡村基础教育,提高乡村教师素质已成为当务之急。然而,发展乡村教育,必须有一支稳定的、高素质的乡村教师队伍。  相似文献   

9.
吴楠  于天红 《现代交际》2010,(11):214-215
目前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过于单调,对学生的情商教育更是少之甚少。大部分高校学生情商素质低,受挫能力差,针对这种情况,高校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应该承担起教育学生的主要责任。本文根据实际情况,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强情商教育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0.
乡村教育与教育民俗在空间、主体、寓所及内容分类上存在着本真的同一源出关系,而在现实中二者却是淡出、游离的关系.立足于现实,着眼于梦想,我们可为的就是积极践行教育民俗的提升,乡村教育的发展,乡村文化的重建,从而实现乡村的内在发展,本土知识尊严的重获.教育民俗这一独特的民间文化视角对于乡村教育保持自身特色,推进自身的改革与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和重要的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1.
农村青年是活跃在农村建设舞台上的重要力量,在当前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青年思想政治素养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实情况。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开展农村青年思政教育工作,一定要搞清楚乡村振兴战略与农村青年思想政治教育二者的关系,认识到对农村青年开展思政教育的重要性。在进一步研究当前农村青年思想问题新特点的基础上,从夯实农村青年思政教育的物质基础、形成良好的教育环境、壮大思政教育队伍、改善教育方法,扩宽教育载体四个方面着手,推动农村青年思政教育发展,以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进一步落实。  相似文献   

12.
心理健康教育是帮助人成长的重要课程,而大学生群体处于从青少年到成年的过渡阶段,心理和环境变化更需要人们关注,对大学生的心理成长课程也更应该重视。本文从当前心理健康教育课堂现状入手,分析比较了新旧课堂模式的优劣,总结了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应注意的要点和改进之处。  相似文献   

13.
和建华 《职业时空》2009,5(10):73-74
高等院校的教育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更应该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而艺术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途径之一。加强高等院校艺术教育在全面推进高等院校素质教育的进程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我国整体教育水平也全面提升,然而城乡教育差距悬殊的问题日益突出,集中表现在教学设施落后、师资力量薄弱、教学内容单一、缺乏家庭教育环境、学生自身素质水平不高、能力不足等方面。为推进乡村儿童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我们必须重视乡村教育,推行乡村教师补贴政策,加大乡村教育宣传力度。  相似文献   

15.
田婷 《现代交际》2011,(10):71-71
本文通过对教育本质论争的由来以及各个流派在争论中的主要观点出发告诉我们应该如何看待教育的本质问题。认为教育的本质不应该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应该随着时代的改变而改变,并且教育的本质问题不能用一两句话就说得清楚,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概念。  相似文献   

16.
刘正茂  金玲 《职业》2022,(21):39-41
乡村振兴的核心和关键是培养高素质乡村人才,中职教育是乡村振兴战略人才供给不可替代的力量。本文以江苏省洪泽中等专业学校(以下简称洪泽中专)为例,通过访谈和问卷调查的方式,初步了解当前洪泽区乡村人才需求情况,分析洪泽中专学生在校及毕业3~5年后返乡就业的意愿以及相关工作实践,得出县域中职教育助力乡村人才振兴面临着办学条件差、供需不平衡等困境的结论,从学校层面、企业层面和学生层面提出相关工作建议,为江苏北部地区县域中职教育助力乡村人才振兴的发展提供工作思路。  相似文献   

17.
美育是人生必修课,是基础教育的必保项,是让生活更美好、事业更成功、社会更和谐、国家更强盛、祖国更美丽的公民素质教育。互联网时代的美育教育应该是一场全感官发动、全身心投入的沉浸式体验,需要美育工作者充分认识新时代美育的意义、分析当下美育工作中的问题、用好网上网下美育资源,创新美育工作方式。  相似文献   

18.
在西部丘陵县劳动人口长期大量外流,并叠加日益严重的人口老龄化社会背景下,为探究中国西部丘陵县在老龄化时代下的城镇化新特征和新趋势,以四川省岳池县为例,基于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并结合大量的问卷调查和实地调研访谈数据展开研究。研究发现:一是岳池县虽然城镇化水平不高,但老龄化乡村已没有富余劳动力,上阶段支撑城镇化发展的“教育城镇化”和“返乡置业”因素都已减弱,未来可能进入老人进城养老为主的城镇化阶段。二是“60后”退休人群、高龄返乡人群将促使老龄人口继续增长,同时年轻人流出的现象还将持续,育龄人口大量流出使得县内新生代儿童的数量趋于下降,人口将进一步走向“倒金字塔”结构。三是展望到2035年的城镇化进程,未来县域人口总数将面临收缩,城乡养老职能将持续显著增强,而劳动力短缺的问题会明显加剧,尤其是丘区农业人口面临缺少“接班人”的风险,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将深刻变化。最后,研究建议应加强县级养老服务职能,建设养老型的城镇和乡村;要重视人力资源积累,培养高素质的城镇、农村的劳动者;应创新规划建设模式,适应动态集中的城乡居民点格局。研究有助于推动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和国家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9.
十八大提出当前高校改革的重心是"立德育人",要想落实这项任务,教师首先要理解"立德育人"的含义,然后再在课堂中实践贯彻。弗桑德斯"品格能决定人生,它比天资更重要",高校的教育不应该只局限于知识的传授,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更应该引起重视。另外,从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来看,高校里的学生正在经历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时期,这个阶段不重视德育,未来学生步入社会会因缺少正确价值观的引导,会成为不完整的人。因此,应该对高校中如何有效地展开立德树人教育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20.
董波 《职业》2017,(27)
技工院校与职业院校的根本区别在于技工院校更注重学生的技能培养,是生产技工人才的"加工厂",肩负着国家经济腾飞的重任,是国家一系列重大经济决策顺利进行的人才储备.然而多年以来形成的老传统、老观念禁锢着技工院校的发展,虽然国家相继出台了一些帮扶政策,但现实中仍存在诸多实际问题.为了企业乃至国家的发展,全社会都应该重视技工教育,技工院校更应该加强对学生专业技能素质的教育和培养,争取生产出更优质、更高端的合格"产品",不辜负国家的期望.本文对技工院校教育的现状进行了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