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高行健是一位富有创造性的剧作家.他的剧作,辗转于多种艺术类型中,从中国戏曲,到西方交响,从宗教信仰,到哲学思考,熔各色于一炉.因此,探究他作品中体现出的创新意识,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学前教育的音乐技能教育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和研究如何将音乐审美心理角度去让学生体会到,做人、学习的实践运用中去,来真正提高学前教育的音乐技能,更好的将学前教育发展壮大,真正满足学前教育的音乐技能教育目前社会需要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世界上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一个民族的文化之所以不同于其他民族,主要是审美经验不断同化和调适的过程不同。由于种种因素,中西方拥有不同的审美经验与审美形态,本文将从美学的角度入手,以中西方的差异为基石,以西方文化为参照, 探索中国文化的典型特征。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音乐审美心理的诸要素分析,从而得出深刻理解音乐审美的心理需求,对提高音乐审美能力是极为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5.
汉英民族这种审美习惯上的明显差异是历史文化传统使然,在总体上规定并制约着各民族的审美方式和欣赏习惯,因而形成了各自语言上迥然不同的表达风格。反映到各自的景物描写中,即使是对同一景观,往往也会采用不同的审美角度。本文试着从同一景物描写文本的中英文入手,分析中外民族美学思想的差异。  相似文献   

6.
戏剧五位一体理论是美国著名文学理论家、修辞学家肯尼斯·伯克修辞学理论和方法的重要内容之一.托妮·莫里森作为20世纪美国最具影响力的黑人作家之一,其代表性作品《宠儿》记录了黑人奴隶的生活.本文将对伯克的戏剧五位一体理论进行论述,并试图运用该理论分析小说中的主题与人物性格特点.该理论运用在小说情节中,使戏剧五要素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蒋艳琦 《现代交际》2010,(12):118-118
人和事物的形态都是多种多样的,因此对音乐的鉴赏也会产生各种各样不同的看法,这就需要有一定的关于音乐的表演及音乐的审美等理论知识来加以指导,让音乐表演者将音乐演绎得更完善,让欣赏者能从深层次提高欣赏水平。这样的一门学科就是音乐美学。  相似文献   

8.
《暗恋桃花源》(Secret Love In Peach Blossom Land)是台湾导演赖声川的代表作。此作于1986在台湾首次公演,自其问世以来就颇受业界赞誉,并屡次斩获大奖。不仅如此,《暗恋桃花源》的每一次重新上演都会受到广大观众的好评,其经久不衰的生命力正凸显了它与众不同的艺术魅力。鉴于此,本文主要从美学层面阐释《暗恋桃花源》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以及现代科技的发展使世界变成了一个地球村,中西不同文化间的交往与合作非常普遍,正如关世杰在《跨文化交流学》中所讲的:密切的跨文化交流是当今世界的一个重要特征。然而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及语言的差异,产生了交流障碍,造成人们之间交流困难。因此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特别是社交礼仪的差异是非常重要的。这种差异存在于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在中西礼仪没有得到完美融合之前,我们有必要分析影响中西礼仪的因素,了解中西礼仪的差异,促进跨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10.
孙修竹 《现代交际》2011,(11):84-84
1921年以后,以二人转为代表的白城戏剧在党的关怀和指引下开始逐渐壮大起来。从它的发展与壮大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共产党在发展文化事业上所做的努力,看到党领导中华民族走向灿烂辉煌的丰功伟绩。  相似文献   

11.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我国对孩子的培养目标是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本文针对其中的"美"对如何培养小学生音乐审美能力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2.
中西传统音乐美学之所以会产生差异,并不是因为审美者的眼光、视角不同,而是由于中西方文化形成的不同,对整个世界、社会的观点不同,其精神文明也不同,因此在这种不同的文化精神中所产生的音乐美学也不尽相同。本文主要围绕中西传统音乐美学审美观进行比较,具体阐述其在审美理想、审美方式以及审美过程中的具体不同,旨在更有利的帮助我们全面、客观的认识中西方传统音乐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3.
韩立民 《现代妇女》2014,(5):370-370
声乐表演不仅是一门技能技巧艺术,同时也需要较高的审美观念,技术的科学性、规范性是审美能力真正提高的保证。如何让声乐从台下真正搬到台上,如何将课堂教学歌唱转化为歌唱艺术,这里首先存在的一个审美问题,即能在舞台上歌唱能打动人,让人有所感悟,或给人以启迪,让人感觉到一种一种声音的美的享受,这一切就要求我们每一个声乐爱好者和教学者有良好的审美观念,为自己和学生开启一扇通向梦想的金钥匙。本文从声乐表演的审美特征谈起,以增强声乐爱好者歌唱审美的意识和其必要性。  相似文献   

14.
在唐代诗歌中,音乐诗的艺术成就以三位诗人居高:白居易擅以常物设喻,朴实又不失自然;李贺以凄艳怪异的意象笼罩全篇,弥漫着浪漫主义气息;韩愈则以现实意象,彰显音乐之美。这些诗作既继承了魏晋以来文学中注重音乐性的特征,同时也对后世作品创作中的音乐性起到了引领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我国的绘画艺术和西方绘画艺术因为受各自传统文化影响因素的制约,加上东西方物质文化的差异,而表现出很多不同之处。但是绘画艺术在某种意义上说又是相通的,尤其是在意境方面,二者都有着很多类似的地方。研究中西方绘画艺术的意境异同特点,对于画家进一步进行艺术创新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作者结合自身实际工作经验,从中西方绘画角度,来谈一谈二者之间意境方面的问题,并提出几点意见,以供大家学习交流。  相似文献   

16.
戏曲伴奏音乐是一门综合的艺术形式.唯有深刻认识戏曲伴奏音乐的审美特性并准确把握其内在规律,方能充分发挥其烘云托月的独特功能,为戏曲的表演艺术锦上添花.  相似文献   

17.
教师在对学前专业学生进行课程教育时,需要让他们认识到音乐审美对自身素质成长的作用性,这样才会让他们对专业学习产生动机,强化学科教育的成效。通过对学生进行音乐审美,能够让学生对多种形式音乐进行内在欣赏,实现全面化的发展。这样能够让学前专业的学生在岗位工作中,可以对幼儿进行审美能力的培养,以此推动幼儿音乐事业实现更高层面的开展。为此本文对学前教育融入音乐审美体现的教育作用进行分析,并提出几点立足音乐审美提升学前教育改革效果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音乐鉴赏教学给学生提供了最好的审美实践机会,是学生在感受音乐语言美的同时,还能够从音乐作品的题材、体裁、风格、格调当中理解音乐的内容、形式、哲理的美。音乐审美教育要求欣赏者必须能分辨真善美与假恶丑,做到泾渭分明,崇仰真善美的,摒弃假恶丑的。  相似文献   

19.
中西方音乐形式的结合,在当下跨界艺术的发展或综合音乐可能性形式来说是一种顺应潮流的必由之路,音乐艺术应该是人类感情主观力量的先行者,率先打破固有陈旧的墙,并不是不伦不类之辈,简单来说是音乐艺术寻求世界语的过程,但这种中西方音乐形式结合既不同于民族乐派和萨义德的镜像东方主义的后殖民主义话语下的音乐形式,而是一种类似于杂食动物的多方摄取音乐形式素养的一种选择方式。  相似文献   

20.
培育品德在音乐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教学中从以情感人、引发共鸣;充分发挥音乐的审美作用;发挥榜样的力量和良好的行为规范四个方面帮助学生培育高尚的品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