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大学生村官"的话题。可追溯到1995年。为解决"三农"问题,当时江苏省率先开始招聘大学生担任农村基层干部;1999年海南率先吃螃蟹.启动"大学生村官"计划;2005年6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的文件。自那以后,选派优秀大学生到农村担任"村官",便成为一种时代新潮;截至2008年2月底,全国共有28个省市区启动"大学生村官计划".其中17个省市区启动了"村村有大学生村官计划";2008年3月,中央组织部会同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召开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座谈会。部署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大学生"村官"工作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  相似文献   

2.
选派优秀高校毕业生到农村是党和国家为加快新农村建设,培养党政干部后备人才的重大举措。为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加强大学生村官培养,以推动其快速成长。本文分析了大学生村官的发展历程,提出了大学生村官的概念,从大学生村官的工作职责及聘用期满后的工作流向中思考了大学生村官的培养需求,并从高校的角度提出了几点培养建议。  相似文献   

3.
高校毕业生尤其是应届毕业生在基层的就业问题需要政府机关的引导和鼓励,这一重大的决策关系着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大局。从1999年在海南省的部分试点工作实施以来,"大学生村官计划"就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中共中央组织部等有关部门在2008年3月做出决定,自2008年开始,将招聘10万名大学毕业生到村就职,要求5年内完成。近些年,这些在农村就职的大学生已然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中流砥柱。但是,新阶段在农村服务的大学生村官面临很多现实的困境。本文将根据这种现实情况对大学生村官的出路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4.
陕西省榆林市现有贫困人口80.95万人,从2008年开始选聘大学生村官,此后连续4年共选聘了2100名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目前,在岗的大学生村官有1862名,贫困村大学生村官约占50%.4年中,榆林鼓励倡导大学生村官自主创业并已经涌现出了不少创业典型. 一边有沉重的脱贫压力,另一边又有一大批立志创业、脱贫富民的贫困村大学生村官.因此,中国扶贫开发协会经研究决定今年将在榆林南部贫困山区开展"支持贫困村大学生村官成长工程".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村官"是近年来在高校毕业生就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出现的一个新群体。本文运用质性研究的方法,分析了京郊农村大学生"村官"角色扮演的动态过程,认为这一角色的成功扮演,不仅取决于扮演者个人的实际行动,也取决于他对角色的领悟以及国家、社会对角色的期望。  相似文献   

6.
为了拓展大学生就业渠道,进一步巩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培养更接地气的基层干部队伍,促进基层农牧区长治久安和长足发展,西藏自治区从2008年开始通过公招考试面向高校毕业生招聘大学生村官。和全国其他省市的大学生村官一样,我区的大学生村官在工作和生活中面临同样的问题,存在共性的不适应。但同时由于,西藏特殊的自然环境、生活条件、基础设施以及社会风俗习惯等原因,我区大学生村官的不适应现象有其特殊性。通过实地调研和大学生村官面对面交谈,我们了解到他们的生活工作和心理状况,发现他们的问题主要表现为环境上、生活上、工作上和精神上的不适应。  相似文献   

7.
我国在恢复高考之后,就一直在探索更加公平的高校招生制度,与此同时,毕业生的就业制度也在不断地进行改革,形成了现在多元化,相对分权的招生制度以及扩大了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选择权,以"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为特点的就业制度。高校招生就业制度的改革也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发展的,与现实的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是时代的产物。本文主要分析了近年来高校招生就业制度的改革状况。  相似文献   

8.
第四届中国扶贫开发协会会员于2010年底产生以来,根据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引导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有关要求和中央领导重要批示精神,以中组部实施大学生村官成长工程的规划为依据,于2011年5月启动了“支持贫困地区大学生村官成长工程”。9个月来,在中央领导和有关部门关怀下,在地方政府的支持下,工程全面展开。  相似文献   

9.
随着国家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就业制度也做出了相应改革,同时高校近几年不断扩招,大学毕业人数迅速增加.2009年全国共有应届高校毕业生611万人,比2008年增加52万人,是历年来毕业生人数最多的一年,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竞争日益激烈.  相似文献   

10.
2008年8月,在面向全省首次公开选聘到村任职高校毕业生中,我怀着一颗感恩的心,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毅然报考并以当年全省第一名的优异成绩,成为了一名大学生村官.2009年12月,我当选为山东临沂市苍山县陵镇大王庄二村党支部第一书记.  相似文献   

11.
选聘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任职政策,一是着眼于为新农村建设培养骨干力量,改善党政干部来源,二是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实现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需要一大批优秀青年,充实农村建设队伍。文章在实证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大学生"村官"政策实施中出现的突出问题,提出了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12.
《老年人》2009,(2):12-12
1月7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就业工作的首位,为此确定了七项措施。一是鼓励和引导毕业生到城乡基层就业;二是鼓励毕业生到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就业;三是鼓励骨干企业和科研项目吸纳和稳定高校毕业生就业;四是鼓励和支持毕业生自主创业;五是强化毕业生就业服务;六是提升毕业生就业能力;七是建立和完善网难毕业生援助制度。  相似文献   

13.
伍丽莎  陆琦  李柳红 《职业》2008,(36):64-66
<正>随着大学生就业制度改革的逐步推进和高校扩招带来的毕业生人数的大幅度增加,在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大环境下,农类高职生的就业情况不容乐观。为了全面了解广西农类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状况,进一步改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的发展,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正在逐步改变“统包统分”的就业模式,实行少数毕业生由国家安排就业,多数由学生“自主择业”的就业制度。各地区及高校随之相继开办了“毕业生就业市场”,组织毕业生与一些用人单位进行“双向选择”,通过竞争落实就业单位。为此,对于面临就业的大学生来说,如何调整好就业心态,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勇敢的迎接挑战,在就业前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5.
辅导员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包括相关就业政策与制度的了解,简历制作与面试技巧的指导,择业决定与协议签订的建议等,对高校毕业生顺利就业有重要意义。目前,辅导员在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对现有的就业客观环境认识不足,主观就业指导状态了解不到位等。本文对此进行了详细分析并提出了科学合理的改进意见,即完善辅导员就业指导培训体系,提高其综合能力,加强自身工作能力锻炼并及时总结经验。  相似文献   

16.
2009年5月,我积极响应湖北省委组织部的号召,报名参加了湖北省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考试,通过组织部门笔试、面试、考察多轮筛选,很荣幸地成为了一名村官.我在参加岗前培训的时候,心情既兴奋又紧张.喜的是自己即将在现实生活中实现我的梦想,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贡献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忧的是自己去了能否适应,能否顺利开展工作.  相似文献   

17.
本文基于比较视角,对中日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的异同点进行比较,从中获得有益的启示,缓解河南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发挥政府宏观设计作用,完善制度与法律、法规,成立专业引导服务机构,建立科学高效评价机制,结合地区实际彰显特色等。  相似文献   

18.
蒲宏伟 《职业时空》2008,4(2):96-97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到来,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和就业形式发生了很大变化,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据调查数字显示,从2003年212万,2004年280万,2005年338万,2006年413万,07年将达到500万,全国高校毕业生的数量与年俱增。大学生们被蜂拥着“赶”进不算太宽敞的巨业市场。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高校的扩招,大学毕业生越来越多,就业制度也实现了从"计划分配"逐步向"双向选择"、"自主择业"方式的转变.我国的高等教育正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一个最直接的表现是短期内高校毕业生人数的成倍增加并持续攀升.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调研,得出大学生村官的"河曲模式"的效果,探讨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使村官制度能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