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作品内容 1.作品内容概要 <伊豆的舞女>是川端康成的成名作,它的主题是通过主人公高中生"我"的主观意识表现出来的.  相似文献   

2.
川端康成作为日本著名作家,尤其擅长刻画女性形象,喜欢表现女性的内在。《伊豆的舞女》中刻画的女性形象十分成功,其中熏子的形象最富有代表性。小说以清新悲惋的笔调向读者展示了他笔下的女性形象。  相似文献   

3.
川端康成是继泰戈尔之后第二位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东方作家,他辛勤创作数十年,为东西方文学的交流,为日本文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川端康成于战前及战争期间创作的《伊豆舞女》,《雪国》等,奠定了他的作家基础;而战后的《山之音》,《古都》,《千只鹤》,《睡美人》等则更体现了作家创作的多样性。在作品中,川端康成借用能乐,并使之与西方现代文化相结合,创造出具有日本传统美与民族个性的文学来,体现了作家独特的审美观。  相似文献   

4.
《伊豆的舞女》这部作品中包含川端康成自己的人生以及人性分析,在文章中处处都有作者的影子。《伊豆的舞女》是川端康成早期的一部作品,在作品中,一种淡淡的哀愁气氛笼罩着全文,到处充斥着灰暗的景物。文章以秋季晦暗的景物开启全文,这些秋季的景色看似唯美,却又在其中包含着一股肃杀和神秘感。我的心房却在猛烈的跳动,这说明"我"在这样的秋色中是沉浸的,至少"我"是不排斥这种凄美的景色。"走进黑魆魆的隧道,冰凉的水嘀嘀答答地落下来。前面是通向南伊豆的出口,露出了小小的亮光。"在"我"的眼中,除了那个舞女,好像周围的一切都是灰暗的。茶馆里的老先生是一个垂老的,像尸体一样的山中怪物。老太婆是一个趋炎附势,对下等人怀有强烈的歧视感,那几个在众人眼中的那种卖艺人是散发着人性的光辉。  相似文献   

5.
作为莎翁四大悲剧之一,《奥赛罗》因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而流芳于世。依据亚里士多德悲剧理论,结合文本深入分析作品,探究作品悲剧主人公所承载的价值及悲剧成因。研究认为,奥赛罗这一角色因为体现出了善恶喜悲之间的强烈反差,符合悲剧主人公理想人选的标准,即他是一个"会犯错的好人";而该作品的悲剧成因,一为主人公复杂多元的性格,二为无法被轻易改变的人物身份地位和既定的社会现状。  相似文献   

6.
《伤逝》、《边城》和《围城》分别是现代文学中20年代、30年代和40年代的代表作品,这三部作品分别诠释了不同时代作家的爱情观。虽然这三部作品中具体的爱情描写表现出很大的差异,但是仔细分析却可以发现三部不同的作品存在着明显的相似处:作品中的主人公都企图建立理想的爱情,但最终都以爱情悲剧告终。不仅如此,造成其爱情悲剧的根源也是相同的,即中国的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7.
川端康成是日本新感觉派的代表作家,日本历史上首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本文对川端康成的生平经历及其创作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浅析,以川端康成的作品《雪国》为例,从作者人物描写入手,尝试分析作品中的女性之美。  相似文献   

8.
《诗经》爱情诗以恋爱诗以及与爱情婚姻有关的诗篇为主,其以独特的情感内蕴和艺术魅力,具有突出的美学价值。一方面具有深广的情感内容,其中真实人性的展示,爱与恨、悲与喜等情感的自然流露,以及对崇高和谐的爱情生活的追求,体现了真善合一的人性美、情感自然流露的至情美。另一方面具有独特的艺术形式美,爱情诗在情感的抒发上,优美的文字、朴质的语言,以及比兴手法的运用,使诗歌具有如诗如画、物我合一、真实和谐的意境美,达到了语淡而情浓,词浅而意深的美学效果。  相似文献   

9.
爱情贯穿于贾平凹作品的始终,是他创作的灵光,烛照山他的内心世界,通过对爱情细腻,入微的描写体现出了作品中主人公的爱情观,人生观,价值观。并通过对爱情的细致描写折射出作品中主人公对于人生价值的思考。  相似文献   

10.
林芙美子是日本昭和时期颇受瞩目的女性作家,以昭和三年(1928年)连载的《放浪记》登上文坛,她生命后期的长篇小说《浮云》被誉为其文学作品的集大成者。林芙美子的文学作品中蕴含着她的自身经历,并通过其独特的女性视角向我们展示出来,倍受大众的欢迎。学术界对其作品的研究层出不穷,尤其是对于作品中女性的研究见仁见智,研究视角亦是多种多样。本文是通过在"雪子命运中的‘光明’与‘黑暗’"这一先行研究未曾涉及的视角入手,来分析《浮云》中女主人公幸田雪子的命运。研究方法为文本分析,即对小说中人物语言和心理活动深入剖析,以此发现雪子命运的辗转变化和她在黑暗命运中寻求光明所做的努力,探究作者林芙美子透过黑暗表象所要表达的深刻内涵。  相似文献   

11.
“象忧亦忧,象喜亦喜”,《红楼梦》里有此雅谜——看官且慢兴奋,在下不谈《红楼梦》。一部《红楼》,大小文人参详了一百多年,只看出满纸八卦,杜鲁门·卡波提曰:“所有的文学都是飞短流长”,这话至少适用于“红学”,专业和业余的狗仔队认定,该书便是大清朝的政  相似文献   

12.
生存与死亡,是我们每一个人降落在世界上就开始面对的事情,所有人都会经历的状态。那么,川端康成作为文学界有影响力的作家,在他的作品中频繁地出现与死亡有关的主题故事,他对于死亡的描写是带着哀伤的基调,会害怕和恐惧,会流泪和难过,这与川端康成的人生经历以及生活的历史背景是离不开的,就是因为特定的历史年代和他个人的经历,从而形成了他作品特有的美学观,那是他人生观的一种反映。因此,本文从黑色笔调构筑的黑色世界、黑色世界渲染的死亡之吻,黑色死亡背后的绚烂之美三个方面进行了探讨,让我们探寻川端康成作品中有关死亡的秘密。  相似文献   

13.
欧阳子是台湾60年代现代派著名作家,她既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又受西方现代主义的影响,擅长冷静、细致地剖析人物的心理活动。其小说集《魔女》也主要是描写人物的心理,写在社会伦理、道德束缚之下的女主人公的爱情、婚姻及其内心感受。本文也以此出发点来揭示作品中那些处于情感与理智冲突中的形形色色的女性的痛与乐,揭示普通女性在情感世界中的拼搏与挣扎,从而进一步探析作者欧阳子那与众不同的女性爱情、道德取向。  相似文献   

14.
<正>《美国在心中》是美国菲裔作家卡洛斯·布洛桑最为经典的作品,甚至其一度被美国《展望》杂志评选为最重要的五十部作品之一。该作品创作于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亦是在美国和菲律宾关系异常复杂的时期。在美西战争和菲美战争之后,美国从西班牙吞并了菲律宾,从而导致大量菲律宾人移居美国以填补农业工作。  相似文献   

15.
《雪国》是日本近代文学史上的一部名作,始于日本著名作家川端康成的笔下。川端康成的文学创作具有醉心的"物哀"风格,具体到其所刻画的女性形象则很有"伤感之美",在这部小说中塑造了叶子和驹子两位女性形象,前者所描述的是凄冷的"伤感之美",后者所描述的是野性的"伤感之美"。本文试就这两位女性形象的人性美作以赏析。  相似文献   

16.
《舞姬》是森鸥外以从1884年开始的德国留学时的体验为基础,以主人公手记的形式写下的,亦为其初期的代表作。本文把森鸥外的《舞姬》作为研究对象,尤其是把森鸥外在小说中所展现的爱情观作为重点进行论述,并通过爱情的进步性、软弱性、盲目性三个方面来分析此篇小说。  相似文献   

17.
杨晖 《职业时空》2008,4(7):42-43
《傲慢与偏见》是奥斯丁的经典代表作,它是以男女青年的恋爱婚姻为题材。然而,同其他作品不同的是,这部小说以男女主人公的爱情纠葛为主线,共计描写了四起姻缘,是作者最富于喜剧色彩,也最引人入胜的一部作品。  相似文献   

18.
楼市和房价,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回顾2010年,中国楼市犹如一部好莱坞大片,可谓波动频频、亦悲亦喜、起伏跌宕、引人入胜;展望2011,有人说将是中国楼市的"崩盘年",中国人民大学发布《中国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报告》预测2011年中国房价将下跌20%,当然,"2011年房价依然要上涨"的声音也不绝于耳。  相似文献   

19.
19世纪英国作家简·奥斯丁的《傲慢与偏见》与中国现代作家庐隐的《象牙戒指》,皆为爱情与婚姻题材的女性小说。解析两部小说中女主人公的情感经历及其在19世纪的英国和"五四"时期的中国这两种不同社会背景下的不同的婚恋选择,进而从两位女主人公的婚恋方式、婚恋目的、婚恋责任等方面探求作品中蕴含的婚恋观。  相似文献   

20.
日本作家川端康成的代表作品《雪国》是一部具有象征意味的小说。小说中驹子和叶子两个女性形象的外在美和内在品质使主人公岛村经历了一个由"肉"到"灵",从"有限"到"无限"的心灵净化过程。片尾的银河和大火更是使这种净化达到了极致,使坐吃山空、无所事事的岛村对美、对生命有了新的认识,心灵得到净化,生命由之升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