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智能手机等电子产品在各个群体基本普及,大学生也不例外,更为严重的是在高校课堂上普遍存在学生低头玩手机不专心听课的现象。学生"低头"现象会带来很多不良影响。针对高校课堂存在的"低头"现象,应该从社会环境、校园文化建设、教师教学方法、学生自身等方面分析其原因,并提出实际性的措施,以指导教学管理,让"低头族"回归课堂。  相似文献   

2.
目前,我国幼儿教育普遍存在如下异常现象:幼儿教育发展飞速,幼教市场火爆,高收费给幼教机构带来了较高的利润;但作为幼教支柱的幼儿教师不但待遇很低,且社会地位得不到应有的尊重.这就是幼教中的"倒金字塔"现象.此现象严重束缚了幼教的发展,基于此,本文对幼教"倒金字塔"现象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几点矫正策略,望能为促进幼教的健康发展提供些许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3.
家庭"冷暴力"正在成为家庭暴力的一种新形式,有着隐蔽性、影响持久性等特征。家庭"冷暴力"对子女造成的不良后果会影响他们的一生,这种现象应该引起社会的足够重视。本文从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个方面进行原因分析,并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建议。为形成社会良好风气,构建和谐家庭和社会主义和谐社提供了理论思考。  相似文献   

4.
青少年离家出走问题已经成为全球性的社会现象,以西方研究社会问题的社会历史视角为基础提出的两个核心观点为"社会现象成为社会问题经历了发展的过程"和"社会各种人群或组织在社会问题的发展过程中给与了回应",从中可提炼出新的社会问题的研究模式,即社会回应模式。并通过应用中国"青少年离家出走"现象的发展过程来探讨这一社会回应模式在中国的适用性十分必要。研究发现,20世纪80年代至21世纪初期间(1980-2003年),青少年离家出走这一社会现象在中国经历了六大阶段的发展过程,并且在整个过程中,社会各人群对这一社会现象都有回应,但相应的社会回应和社会回应的研究仍存在不足。因此,对理论的进一步验证需要填充更多实证的数据,未来研究要进一步关注社会现象新一轮的发展历程和社会回应。  相似文献   

5.
"校漂"现象的产生并不是偶然的,它不完全是一种个体主观选择的行为,而是一种社会现象,折射了社会现实中的矛盾和社会观念的变迁,它与当前高等教育不适应社会需求的现状、社会的多元价值观、高校及周边的生存环境及学校一些相关政策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由于中越两国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口性别比例的差异,许多越南女青年渴望嫁入中国,而中国大量适婚男青年面临婚配难的问题,于是"越南新娘"在国内婚介市场中非法占据了一席之地,并导致了骗婚、逃婚、人口贩卖等一系列社会乱象。"越南新娘"现象与国内大龄青年问题密不可分,只有认真分析两者之间的联系,从改变结婚的不良风气入手,切实解决大龄青年问题,才能有效地治理"越南新娘"现象。  相似文献   

7.
"追星热"作为一种独特的社会现象,尤其是作为青少年中的一种流行时尚,它的出现与蔓延有其特定的社会基础、文化氛围、价值观念和心理机制等方面的一系列动因。"追星"现象是开放社会、现代社会的必然现象,同时,它确实给对青少年带来了消极影响,那么如何建构合理正确的导向机制以期能通过偶像获取正能量、学到知识、激发追求理想的决心和是否把在一定程度上了解明星、理智地追求时尚作为通识教育的重要范畴,就是值得讨论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网络技术的发展为多元文化的产生与碰撞提供了广阔的平台。2016年以来,"丧文化"现象在网络空间骤然兴起,它以"丧"表情、"丧"语言等带有"丧"特征的符号来表现青年人颓废、悲观的负面情绪,引起了广泛关注。作为在特定时空节点出现的一种亚文化现象,网络"丧文化"现象的产生与流行,必然与当下青年群体的生活现状与复杂心态密切相关。在信息社会的土壤中产生的"丧文化"不仅仅在内群体迅速发酵,还扩散到了整个社会环境当中。  相似文献   

9.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在我国"90后"青少年生活中出现了火星文字这样一种特殊语言符号,且在青少年中间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笔者从社会学角度考察了这一文化新现象,指出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文化变迁、社会区分和社会整合,并对如何看待、规范这种社会文化现象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传统,还是非传统?——对116名同居大学生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我国大学生同居现象呈逐步上升趋势,这引起了学校、社会、家庭、个人等各方面的广泛关注.本文以对在校大学生同居生活的网络调查数据为基础,探讨大学生同居这种"非传统"生活方式与"传统"家庭观念与家庭模式之间的联系,以期达到对大学生同居生活较为全面而客观的认识,并就大学生同居的社会控制机制进行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1.
非发达地区农村青年"恐婚"现象堪忧,对农村生产及社会和谐、个人生活、心态及家庭和谐的影响是多方位的。非发达地区农村"恐婚"现象,既有表象原因,又有深层社会原因,可从改变农村男女性别比例、改善农村生存环境、完善社会保障、优化农村社会管理与组织文化建设、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社会工作介入等层面予以解决。  相似文献   

12.
2005年以来,香港地区青少年中出现的"隐蔽青年"现象,引起了大众和传媒的广泛关注.笔者从香港的"隐蔽青年"现象入手,通过分析隐蔽青年出现的自身因素、家庭因素、社会因素等方面的原因,提出解决对策,以期对我们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3.
2014年以来,台湾地区发生的"太阳花学运"与"反课纲运动"等青年社会运动对台湾政治格局、社会秩序与民主思想带来强烈的冲击与影响,运动中的"青年反叛"现象反映了相当部分的台湾青年在当前两岸关系与社会发展态势下的思想价值倾向与行动主张,一方面从群体特质与现实困境来探究"青年反叛"的主客观基础因素,另一方面从青年社会运动发展演化的六个阶段,即导火索事件、网络舆论"发酵"及网络从众蔓延、集体动员规模壮大、行动升级并达到高潮、多次博弈谈判及运动转折点产生、运动退潮及行动终止来分析台湾青年社会运动所折射出的社会心理与集体行动特质。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口流动日益成为一个显著现象。其中,老年人随着子女迁移、流动,成为"老漂",更是近年来越发被公众关注的现象。如何保证"老漂"群体更好地融入流入地的生活,不仅关系到"老漂"以及"老漂"一家的和睦幸福,更关系到整个社区乃至社会的稳定发展。系统分析"老漂"在流入地遇到的现实问题,并从个体、家庭、社区、社会四个层面对加快"老漂"融入流入地社会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5.
锐词     
《职业》2011,(13):5
本月主题词薪情太太以往,妻子比丈夫收入高总让人觉得有点不太舒服,可现在好"薪情"妻子却比比皆是。高学历、高收入、高社会地位的"三高女人"正逐渐赶超"大男人",她们对自己的社会地位、家庭角色、情感位置等越来越关注,向原有的社会结构特别是某些男性的特权发出了空前的挑战,一场新的家庭"性别之战"已经拉开序幕。  相似文献   

16.
将"青少年是否实施越轨行为"看作一个"因变量",通过对越轨社会学的七大理论取向进行分析和评估,从中提取符合中国社会情境、可以解释中国青少年越轨现象即对本文设定的"因变量"产生作用的12个"自变量".在提取"自变量"的基础上,进行理论整合,建立了一个可以分析我国青少年越轨现象的整合性理论模型,并根据整合后的理论,对预防和解决中国青少年越轨现象提出了系统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闺蜜"现象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从知网上曝光的五百多篇文章可以看出,多数研究主要是从文学的角度,诉说与闺蜜之间的情感缠绵,其次是从人际传播学、美学、社会学等视角对"闺蜜"现象出现的原因及其对现实社会的影响进行分析。而截至目前,对"闺蜜"这一话题的语言学研究少之又少,尚属拓荒阶段,其学术价值有待深入挖掘。  相似文献   

18.
"文化反哺"是人类社会文化变迁中的一种"晚辈文化"向"长辈文化"倒流的现象.本文认为,这种现象的出现与存在对弱化"代沟现象"、实现亲子间的"视阈融合",改善"亲子关系"、增强子代的自我价值感和社会适应能力,完善"长辈主流文化"、规范"青年亚文化"、促进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有着积极而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少子化"现象在日本日益严峻,对社会造成了不良的影响,故已经受到了日本政府与社会的关注。"少子化"现象产生的直接原因就是日本女性的生育率逐年下降。当代许多日本女性都选择了不育或少生,导致日本的青少年与儿童人口比例锐减。本文从"少子化"现象入手探讨了当代日本女性不育的原因。  相似文献   

20.
在人际交往中,称呼语是言语交际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很多称呼语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泛化现象,本文将以"美女""亲"等称呼语为例,讨论这种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