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春 《现代妇女》2014,(8):63-65
随着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女性受教育程度提升,女性在生活中的地位也日益提高,体现生活品质的旅游渐为女性钟爱,女性的出游人数每年增加。这部分旅游者人数的加大增强了国内旅游市场的拉动力,但目前国内对女性旅游行为的研究还不强。对国内女性旅游市场的特征进行分析,对开发女性旅游市场,促进旅游市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在网络游戏亚文化中,女性逐渐成为我国游戏市场重要的消费群体。以女性玩家为目标受众群体,设计、研发和运营的女性向游戏受到了女性消费市场的欢迎。目前国产女性向游戏的发展可以划分为起步阶段与成熟阶段,通过对多个具有代表性的游戏进行文本分析,研究从外形、性格、能力、社会身份四个维度归纳出不同阶段下国产女性向游戏所塑造的女性角色的总体特征。研究发现,随着国产女性向游戏的发展,其女性角色形象塑造呈现出从单一化、刻板化转向多元化、立体化的进步趋势,丰富和重构了以往游戏中的女性角色形象,对父权话语与男权文化提出了反抗。然而,现阶段女性向游戏对男性凝视和传统女性刻板印象的解构是初步且不完整的,它是对男权文化主导下的性别二元对立模式的一种协商式抵抗。  相似文献   

3.
谢秋慧 《现代妇女》2014,(10):291-291
由于土司时期社会各项制度都强调男权,限制了女性的话语权,使得史料记载偏向于男性,研究女性就只能从婚姻类型等民俗性的角度切入。充分挖掘土司文化中的女性角色对土司文化性别建构以及在民族文化旅游开发中具有积极意义,并可以促进民族文化化为传统记忆符号。  相似文献   

4.
蔡建娜 《科学发展》2009,(5):99-104
本研究选取了义乌小商品市场中的女性经营户作为主要考察对象。在义乌小商品市场中,女性经营者占绝大多数,本研究主要关注在义乌小商品市场整个经营业态走向高级化和国际化的过程中,女性经营户这一群体的处境、面临的挑战与问题,以及她们如何应对等,主要的落脚点是女性经营户群体在市场化过程中的发展问题。研究结果发现,在义乌的案例中,市场化和国际化促进了女性经济地位的提高,但是传统的男权主义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对女性仍有限制。义乌政府的培训支持系统从设计上中性的,但是实际上女性对这个系统资源的利用程度比男性更加充分,使得这个政策实际上对女性经营户的发展起到了较好的支持作用。同时不可忽视,随着市场化和国际化过程的加速,相对于职业发展本身带来的对自身素质的挑战而言,女性的发展需求更多受制于她的职业发展要求与传统的社会角色与家庭角色的矛盾。这一性质仍然没有改变。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女性期刊发展迅猛,被人们称为“期刊业的宠儿”,目前我国规模较大经营成功的期刊多为女性期刊,每年新增期刊数量最多的也是女性期刊。本文就我国女性期刊的发展历史做了细致的概括,通过市场调查的方式,分别针对普通读者和期刊销售商设计了调查表,深入分析女性期刊的市场现状,并结合调查结果,分析了女性期刊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我国女性吸烟率呈上升趋势。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日前发布的《全球成人烟草调查——中国部分》的调查结果,女性吸烟率为2.4%,吸烟人群达1260万人。在男性市场日趋饱和的同时,我国的烟草公司开始效仿国外,针对女性广泛展开烟草营销。专家警告要警惕烟草对我国女性健康造成更大的危害。要警惕烟草对我国女性健康造成更大的危害。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的进步,女性在整个社会和家庭中的地位不断提高,是经济市场中消费的主力军。在一个家庭里,女性经常掌握着家庭成员购买产品的权力。社会赋予了女性更多的角色:女儿、妻子、母亲等,她们除了购买自己需要的消费品,也对整个家庭的消费负有主要责任。因此企业想要在现代经济市场竞争中取得胜利,就得了解影响女性的消费心理,创作出吸引她们眼球,激发她们消费潜能的广告。  相似文献   

8.
生活方式研究是民族地区社会转型研究中的重要视野,基于社会性别的角度对土族聚居区——青海省互助县土族妇女生活方式进行田野考察,从宗教观念、伦理观、社会流动、民族旅游、教育等维度出发,对土族女性的生活方式及其变迁进行初步的研究,有助于将社会转型中结构性的研究与个人体验结合起来,深化民族地区社会转型研究的内容。  相似文献   

9.
在庞大的广告海洋中,女性广告是其中重要一员,就大部分的广告而言,都有女性角色的参与。当下,因为女性社会地位和消费能力的提升,各路商家对女性广告也在不断拓展和创新,对女性广告的内容和形式表达也是越来越丰富。本文就我国女性广告的总体情况进行梳理和分析,并提出一些笔者的个人观点。  相似文献   

10.
赵蓉 《现代妇女》2011,(3):43-45
女性图书是近几年图书市场不可忽视的力量,甚至占据了图书市场的主流。本文从女性图书的历史沿革、女性图书丰富多彩的体裁、女性图书对女性审美、女性日常生活、婚恋生活的相互影响等方面,简要分析了女性图书在社会文化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柳永所处之时,正是宋词繁盛时代。作为我国第一位职业词人,柳永以其对女性形象的多样化表现和超越传统的女性观点,开创"俗"词中的一股清新之气。本文对柳词传递出的女性思想观念,表现出的女性意识觉醒,以及对当时和后世的女性学价值进行了分析整理。  相似文献   

12.
杨静  杨帆 《现代妇女》2010,(10):52-55
在欧美文学的发展历程中无数位不可忽视的女性形象熠熠发光。本文通过对英国、意大利、法国、美国等欧美国家的女性作家及其以女性为代表创作的作品的简述及分析,得出结论,女性文学也已成功的在浩瀚的文学海洋里占有了非常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3.
女性设计观一直受到各种争议,但在艺术功能、艺术形式、设计内涵、设计表现中的女性审美诉求和女性主体意识依然是其核心。在服装、家居设计等领域都体现了女性独立表达的姿态,在不断的设计实践过程中。女性设计观念正在向成熟、不偏不倚地方向发展,对于建立新的艺术设计理念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我国发生在公共交通工具上的性骚扰案件引起广大女性的声讨,为了更好地保护女性的权益及解决女性在乘车高峰时段乘车难的问题,我国曾在2009年提过草案,在北京地铁开设女性车厢,却被否决了。2017年6月我国广州和深圳地铁试点运营"女士优先车厢",引起社会的广泛讨论。印度2009年在新德里地铁开设女性车厢,所以我国可以参考印度的经验,探讨在中国开通女性车厢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中国的女性期刊走过近百年的发展之路,已经成为中国期刊阵容中十分重要的一个方面.近年来,通过传统女性期刊资源的整合,逐渐形成了以《家庭》《知音》等期刊集团为主导,走分众路线,细化市场的局面.但是,在女性期刊繁荣的表象之下,还有一大部分发展规模较小的期刊,在依靠妇联系统维持生存,在全国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中国的女性期刊又该如何发展呢?本文分析了女性期刊的转企改制之路,并针对女性期刊转企中的几个问题,进行了探索和思考.  相似文献   

16.
祝少琪 《现代妇女》2014,(11):52-53
当今众多网络女性红人纷纷靠"露肉"出位,引起舆论一片哗然。那么女权主义阵营内又是如何看待这种如今泛滥的"女性身体消费"现象的呢?我们听到的是这样两种互相对立的声音。批判者的观点可以理解为:女性身体被对象化、客体化,被规训的身体是男性的欲望对象,是消费社会的牺牲品,女性因此而丧失了主体性;支持者的观点可以理解为:女性身体是快乐和表现自我的载体,女性消费是一种解构策略,女性的主体性可以在消费文化中得以更好的确认。而笔者认为女性在表达自己身体自由主张时,务必要警惕掉入被父权制下的消费世界的"被身体消费"的陷阱。  相似文献   

17.
当今,我们关注年轻女性的婚恋,关注中年女性的育儿,却对逐渐步入老年的女性缺少了解:婚姻、亲情、育儿、友情、身心、职场……多多关注老年女性,让妈妈这一代人从容、幸福地走向老年。  相似文献   

18.
弯弯 《女性大世界》2004,(11):108-109
“呵护私密处”听着不再耳生。在欧美发达国家女性对于阴部清洁及保养的自觉与重视已有多年。意大利女性有高达85%的女性曾使用过阴部专用的清洁用品。这些产品也在几年前就已登陆中国市场,使用过的人也不少但并不普遍,许多女性仍然不明白为什么阴部需要特别的呵护?更没有听说过“阴道保养”这样一个全新的观念。  相似文献   

19.
在发展导向的家庭行为中,农村年轻女性婚后主动作出角色转变与行为调适,选择回归家庭。不同于已有社会参与视角中的年轻女性地位建构研究与家庭结构视角中的年轻女性角色嵌入性研究,年轻女性耦合进家庭结构是一种以经营家庭为目的的行为策略。年轻女性回归家庭行为,是以牺牲个人发展机会与个体社会角色为代价,获得家庭结构的完整与家庭发展的活力,同时,也为年轻女性赢得家庭角色和家庭权力,过着无压力的生活。然而,年轻女性的耦合性家庭参与是当下婚配市场、村庄结构与农业生产共同作用的结果,体现了现代家庭中个体与家庭的关系转变。  相似文献   

20.
高等教育领域的"女性教育优势"能否延伸到劳动力市场是一个现实问题。通过对6782名2010级本科生从入学到毕业期间的高考成绩、本科期间学业成绩以及就业情况的性别差异进行分析发现:女性的高考成绩优于男性;女性本科期间的外语成绩、体育成绩、公共必修课成绩、公共选修课成绩以及GPA均显著高于男性;在本科就业时,男性就业情况显著优于女性,其中,女性进入国有企业、机关的概率要显著低于男性。这说明"女性优势"仅体现在高考成绩和本科期间的学业表现,而在本科就业上并无"女性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