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地震了!""是吗?没感觉!"谁也没有想到,就是这样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场景,却拉开了一场13亿灵魂革命的序幕……"5.12",一个恒久不灭的日子,让我的眼泪像决堤的洪水,滔滔不绝了整整一个月。这泪水在不断地冲刷灵魂,冲刷数十年世  相似文献   

2.
灵魂的归依     
随着精神文明社会建设的不断深化,很多人逐渐意识到了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相比于注重经济利益,更多的人开始关心灵魂的归依。现代人生活在忙碌的信息时代,每一天都伴随着大量的数字信息和生活压力,对于他们来说,找到一种能够释放压力的方式不仅能够帮助他们缓解身体上的疲劳,还能够让他们感受到心灵上的解脱,追求灵魂的归依并不是说我们需要刻意的去做什么,有时候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读一本好书、安安静静的品茶,都能够让现代人感受到灵魂的归依。  相似文献   

3.
近日,媒体报道一名英国妇女产后抑郁变22重人格,她的丈夫说,自己就像在跟22个人生活。从老鸨到富婆,从5岁到60岁,一个身体里究竟能藏着多少个灵魂?这引发了人们对多重人格讨论。  相似文献   

4.
贾洋洋 《现代妇女》2013,(11):158-158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把学生的灵魂看做是可以被塑造的,认为教师的灵魂比学生高尚,因而可以对其灵魂进行塑造本文通过论述教育区别于工业,教师的灵魂与学生平等,并指出学生的灵魂只能呵护,不能塑造。呼吁教师成为人类灵魂的呵护者。  相似文献   

5.
在《理想国》中,柏拉图讨论正义时,对于灵魂与城邦提出了一个相似的结构。柏拉图是将灵魂的结构类比于城邦的结构,还是将灵魂的结构作为论据来解决城邦的结构问题,这一点要具体结合其正义理论进行理解。  相似文献   

6.
灵魂的重量     
刘洋 《老年世界》2008,(9):41-41
王老头很早就相信灵魂的说法。前不久,他又听说外国有人做过一个实验:用精确的秤称了一个人生前死后的重量,发现在生前死后的那一瞬间,体重普遍轻了十多克,这十多克就是灵魂的重量。一个人死后,灵魂离开了肉体,体重自然就减轻了。  相似文献   

7.
时光 《现代妇女》2008,(9):61-61
在这个人心浮躁的变革时代,在生命即将麻木、人们对一切都习以为常的时候,母爱的光辉和内涵,依然可以让我们这些尘世的灵魂为之一振,给我们的心灵洗个澡,让我们的灵魂打个盹,以便向人生的下一站前行。  相似文献   

8.
想想 《现代妇女》2010,(4):31-31
对于女人来说,男人讲一句我爱你,并不觉得多么动人,也不可能就因为这样没有技术含量的话语就糊里糊涂地认为他就是这一生的良人。但是假如男人说,宝贝,我爱上了你的灵魂。大抵这世上百分之九十九的女人是心如鹿撞的。  相似文献   

9.
中国人自古以来是重后裔的.时至今日,虽然"养儿防老"或"传宗接代"的传统生育观有淡化的趋势,但当今时代的人更注重生育孩子在满足家庭精神需要、情感需要方面的作用.即孩子对家庭来说,仍然是最重要的,是我们绝大多数人成年之后家庭生活和个人生活的全部.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生存环境以及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的改变等各种因素的影响,现代人更容易患不孕不育症!不孕不育不仅是一个家庭问题,也正在成为一个令人关注的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10.
何凡 《职业时空》2005,(12):1-1
人才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现已成为各类组织及其领导人的广泛共识,人才资源的开发也已成为各类组织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头等大事。从精神层面来看,人才资源的理性共识、价值认同和情感共融三位一体的开发,是深层次人才开发的灵魂。  相似文献   

11.
“灵魂”范畴在整个世界哲学发展过程中曾起过很大的作用,在中世纪以前,一个哲学家对于灵魂的看法直接决定着其思想的基调,许多哲学家写过论灵魂的专著,如亚里士多德、波尔费留均写过名为《论灵魂》的著作。本文要探讨的是一位阿拉伯哲学家伊本·西那的灵魂论、认识论思想。他的思想在国内还不为人们所熟悉,而对西方却有很大影响,且在世界哲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灵魂的一般意义 中世纪前的哲学家一般都认为植物、动物、人等凡是具有生命的东西都有灵魂。但灵魂是什么?很多思想家又没有明确界定。伊本·西那对“灵魂”这一范畴提出了自己明确的界定:“有时候,我们看到有些形体是有感觉的,并且有随意的运动,或者看到有些形体摄取营养,生长着,并且繁殖出同类的东西来。它们之所以有这些作用,并不是靠它们的形体性。由此可见,要发生这些作用,它们的本质中就得有一种异于它们的形体性的本原存在。发生这些作用的东西(总之,就是一切作为产生作用的本原的东西,这些作用是一律伴随着意志的),我们就称之为灵魂。”(伊本·西那:《论灵魂》,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第8页,以下引文只注页数) 在伊本·西那看来,灵魂首先是一种本原性的东西,它决定着有形的植物、动物、人的生长、发展和  相似文献   

12.
胡杨之地     
人用灵魂这个词把自己跟动物拉开了距离。因有灵魂,人才有喜悦和悲伤,有良知与禁忌。人在灵魂的引导下,会哭泣和欢笑。人并没有把“灵魂”这个词送给动物,更不觉得植物有灵魂。一株草,由青到黄,从春到秋,怎么会有灵魂呢?但如果你见到胡杨林,这种看法也许会发生转变。我在四子王旗的速亥看到的,与其说是胡杨林,不如说是一个又一个悲泣的灵魂。  相似文献   

13.
水墨元素在中国传统文化里具有独特的意义,将其应用到绘画领域相对于西方绘画手法更具有灵魂性及精湛性.而现在它被应用到更广泛的领域,很多广告设计师开始注意到水墨元素的独特性,在进行广告设计、影视制作等方面开始引入水墨元素,这就使得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艺术将以一种新的形式闯入人们的生活,而在广告界也将形成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设计理念.  相似文献   

14.
青年卢卡奇认为历史唯物主义不仅仅是一种人们用来认识历史的科学真理,更重要的是它可以成为无产阶级可以用来批判资本主义,进行阶级斗争的"武器"。在这个意义上,他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一书中批判了庸俗马克思主义,提出了"历史唯物主义功能变化"的新命题,为无产阶级的现实难题指明了道路。这一理论虽然并没有从根本上超越黑格尔的历史唯心主义,但不能忽视的是其创新的精神,以及对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人本主义起到的开创作用,这也为我们深入了解历史唯物主义本质含义提供了方法论启示。  相似文献   

15.
信仰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精神现象,是构成人类赖以生活的基本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马克思主义信仰作为中国的主流信仰和精神动力,激励中国人民走出战争的雾霾,走向社会主义的全面建设,走向改革开放,对中国的发展具有重大的作用。目前,在社会转型关键时期,马克思主义信仰却在国内遭遇危机,原因是多方面的,重塑也势在必行。本文将对马克思主义信仰内涵、马克思主义信仰现状、马克思主义信仰危机原因、马克思主义信仰的重塑途径这四方面的研究进行梳理。  相似文献   

16.
细节是学校档案工作的灵魂。首先,档案工作人员要收集细节,这是档案工作的基础,然后要甄别细节,根据法律法规做好档案材料的取舍,最后,还要做好细节的保密和安全工作。  相似文献   

17.
文化必然是历史的积淀,堪称城市与建筑的灵魂。有那么一座崭新的楼宇,该是对这段话最好的诠释。  相似文献   

18.
正他蓬头垢面,靠捡垃圾生活,却满腹经纶,诗词文章信手拈来;国内各大网红奔赴上海,只为见他一面,还有美女大胆示爱;一家娱乐公司开出2万月薪请他,却被拒绝;他甚至还登上了央视《新闻周刊》……爱捡垃圾,被认为"脑子有病"沈巍1967年出生于上海。小时候,父亲对沈巍要求非常严格,他喜欢绘画和阅读历史方面的书籍,但爸爸却认为影响学习,纯属"不务正业"。沈巍只能偷偷地看。因为家里条件不太好,平时也没有  相似文献   

19.
尽管如今很难再看到王媛媛那轻盈灵魂的舞姿,但是她却从没有停止过对舞蹈的热爱。作为北京当代芭蕾舞团的创办者,退居幕后的她把目光锁定在了国际舞台,在编导世界里延续着自己的艺术之梦。  相似文献   

20.
他从小就患有小儿麻痹,且没有进过一天学校,一直依靠轮椅行走,最近却创作完成了一部长篇历史小说,而且已经有投资方准备将其拍摄成电视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