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郭锡良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认为:“暂”在汉以前表示“突然、一下子”,这是暂的本义。作者通过对“暂”字形以及先秦用例的分析,发现“暂”的本义是“不久”,在先秦假借为“渐”,表“欺诈”义。“突然、一下子”是“暂”在汉代后起的引申义,在先秦文献中“突然、一下子”义是用“突”、“卒”、“造”、“暴”、“乍(诈)”等词来表示。  相似文献   

2.
关于亚里士多德所理解的“范畴”一词考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众所周知,亚里士多德在西方哲学史上第一次使用了“范畴”这一术语,并建构了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严整、完备的范畴体系。然而他所理解的“范畴”以及范畴理论和我们今天所理解的不尽相同,在某些问题上甚至可以说是大相径庭的。比如,在我们看来的许多最普遍的概念,最具有辩证法色彩的范畴,如“一”、“多”、“运动”、“静止”、“相同”、“相异”、“对立”、“先于”、“后于”、“原因”、“元素”、“部分”、“全体”等  相似文献   

3.
所谓“茶馆”,为以茶供客的店铺,也被称作“茶肆”、“茶室”“茶坊”、“茶铺”、“茶棚”、“茶社”、“茶居”等,在中国特别发达。茶馆、茶肆在中国的出现,是饮茶日渐普及的唐、宋时代以后  相似文献   

4.
在阅读古文的时候,我们常常接触到大量的方位名词。如“东面”、“西面”、“南面”、“北面”、“上”、“下”、“左”、“右”等等。这些方位名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并不表示方向。如东汉时曹操作《答袁绍》书说:“诸君北面,我自西向。”所谓“北面”,是“称臣”、“臣服”的意思。又如宋代王安石《上皇帝万言书》:“凡在左右通贵之人,  相似文献   

5.
在存在论的意义上,中国古代哲学中的“有”和“无”曾具有两种不同的含义:一种是“有形”、“有名”,“无形”、“无名”;另一种是“实有”、“存在”,“虚无”、“不存在”。在《老子》中“有”或“无”到底在哪种意义上成立并不很清晰,但其基本倾向是“有形”、“无形”。之后的《庄子》一书明确用“无形”、“无名”来解读“无”。早期魏晋玄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何晏和王弼将“无”虚无化,以“无”释“道”,主张“贵无”、“贱有”。之后的裴頠、郭象等人提出“无不生有”。再后来,北宋张载、明清之际的王夫之等人则从气一元论的学说出发,将有或无都看作是气的不同状态。无论在怎样的意义上对“有”或“无”进行阐释,中国古代的哲人们都试图要说明世界的统一性、整体性和系统性。其区别仅仅在于是“无”统一于“有”,还是“有”统一于“无”。  相似文献   

6.
"内敛"与"外张"——中西绘画审美心理辨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智勇 《云梦学刊》2002,23(4):70-72
中国传统绘画在语言上选“线”,在媒材上用“墨”,在技法上重“积”,在心态上近“融”,分别与西方传统绘画的“面”、“色”、“刷”、“析”形成审美特征上的差异。这是由中西方绘画一重“内敛”、一重“外张”的不同的审美心性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7.
湖湘学派继承了先秦儒学重视道德修养、伦理教化的传统,认为只有通过“修身”、“养性”的途径,方能达到成道求仁、治国安邦的功利目的。一儒家的治国之道,是将伦理与政治,伦理、政治与哲学思想联系在一起倡导、实行的,突出地表现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递进关系的提出,即要想“治国、平天下”,首先就要从“修身、齐家”做起;而要“齐家”,其首要又在“修身”。因为“修身”与“治国”紧密相联,或者说“修身”就是为了“治国”,所以湖湘学派在“修身”过程中,特别强调培养学子“忠君报国”、“济世救民”的爱国思想;“…  相似文献   

8.
怀疑论     
在恪守一定的价值准则、极讲求信仰的中国,“怀疑”在学术上是一个多少有些贬意的词语,它往往和“悲观”、“非理性”、“否定”、“不可知”等否定性哲学概念联系在一起。在学术习惯上,“怀疑”作为一种基本的学术态度、真诚的学术精神是允许的,在一些政治意识形态特点比较淡泊的人文学科领域,它还被提倡、被鼓励,但“怀疑”作为一种“主义”却是绝对地被否定、被批判的。怀疑主义“怀疑一切”,它  相似文献   

9.
所谓凝固结构,就是古代汉语中某些词语结合在一起,已经形成了固定形式,因此也叫做固定结构或固定词组。这种凝固结构是现代汉语中所没有或少有的,它们的意义和作用,必须引起我们注意。我们只有正确理解这种凝固结构,才能深刻领会文章句子的具体内容。例如“奈何”、“如何”、“若何”等就是动词的凝固结构。动词“奈”、“如”、“若”常常跟疑问代词“何”在一起使用。这里的“奈”、“如”、“若”在古代是一声之转,是一个词的不同写法,含有“办”、“处置”、“对付”、“安顿”一类的意思。这里作疑问代词用的“何”,当作“怎么”、“怎样”讲,在这种结构中作状语用,放在动词的后面。为了说明具体用法和意义,现将这种凝固结构举例分述如下:A、一般询问办法的凝固结构,常作全句的谓语。“奈何”、“如何”“若何”的基  相似文献   

10.
藏传佛教又称藏语系佛教,在汉文史料中又有“喇嘛教”、“西藏佛教”和“藏传佛教”等称谓,藏族自称为“桑结却鲁”或“囊伟登巴”,意为佛教、大乘佛法。“喇嘛”这个名称在汉语中被广泛应用,已成为一个约定俗成的名称。实际上“喇嘛”是藏语的读音,意为上师或上人,不仅可用于僧人,而且也可用于恩师、德高望重的其他俗人。所以把藏传佛教称为“喇嘛教”是不符合其教义和教理的。因藏传佛教各教派在身着的袈裟、配戴的器物以及持守的教义、修持重点和方法有所不同,形成了不同的教派。这些藏语中具有代表意义的称谓,例如“宁玛派”、“萨迦派”、“噶举派”、“噶当派”、“格鲁派”等等,却在汉文史料中被称为“红教”、“白教”、“黑教”、“花教”、“黄教”等等,与藏传佛教本身的称呼有了很大的差别。  相似文献   

11.
钱穆史学思想有几个特点:一是学术研究的创新性,主要表现在中国传统政治非专制论、中国传统社会非封建论、“史心“论、“古史层累地遗失“论。二是“以天下为己任,经国济世“的精神。三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感情,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文化史观“、“生命史观“、“变化史观“、通史观念等理论。  相似文献   

12.
中国在先秦时代便有了关于“真”的学说。中国传统哲学里的一些重要范畴,如“实”、“是”、“信”、“德”、“性”、“中庸”等都与“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强调人在真之判断中的主导作用,立足于言语行为来认识真,是古代真之学说的基本特色。“德”是“真”在道德领域里的衍生物,“性”是“真”之道德形上本体,“中庸”则是被儒家精致化的“真”之道德模型。  相似文献   

13.
解决好“本”的问题,在站稳政治立场、坚定政治观点上下功夫;解决好“行”的问题,在培养良好的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上下功夫;解决好“能”的问题,在提升为人民服务的能力、水平上下功夫;解决好“净”的问题,在清正廉洁、干净做人上下功夫;解决好“俭”的问题,在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上下功夫;解决好“情”的问题,在对群众、对事业的真感情上下功夫;解决好“真”的问题,在讲真话、办实事、敢认真、直面问题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14.
官文化、士文化和民文化,构成了中国传统审美文化的内在结构,在中国传统绘画、文学、音乐、建筑中得以外现。在审美文化层面上,绘画有“错采镂金”、“气韵生动”和“艳俗之丽”之分,文学有“道根文枝”、“得意忘言”和“俗而易晓”之分,音乐有“乐通伦理”、“声无哀乐”和“俗声俗韵”之分,建筑也有“皇家气派”、“造境天然”和“民俗风格”之分。在精神境界上,士文化所求的是“意境”的道禅至境,官文化所求的是“载道”的儒家之境,民文化所求的则是“从俗”的墨家体验。  相似文献   

15.
“君子”是孔子为人设定的应当达到、经过努力也能达到的具有现实性的理想人格。“中庸”是道德的极致。“仁”与“知”是构成君子人格的两个基本因素。“知者利仁”、“知及仁守”,两者是相辅相成的。作为至德的“中庸”是“仁”与“知”、道德与智慧的完美结合。在“中庸”中,“仁”起着为行为定向的作用,“知”则起着使行为适度,无过不及的作用。孔子“仁”、“知”并重的思想涉及了真与善、知性与德性、智慧与道德的统一等重大哲学和伦理学问题。在我国古代这一思想是难能可贵的,在人类思想史上也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在充分肯定孔子“仁”、“知”并重思想时,必须看到,他在“仁”、“知”并重中已存在重心略向“仁”倾斜的倾向,同对孔子对“知”的理解也存有缺陷。  相似文献   

16.
3月23日前,湖南省益阳市资阳区、赫山区相继出台了治理教育“三乱“的“八个严禁“.在第六个“严禁“中赫然出现“严禁利用师生从属关系在单独找异性学生辅导、谈话时,奸污猥亵女生“的条款,并称对违反上述规定的,“视情节轻重分别给予批评教育、纪律处分、待岗或下岗处理“.……  相似文献   

17.
近来年,有些同志通过某些报刊,以“人”为题材做了许多文章。这些文章抽象地宣传什么“人道主义”、“人性”、“人的本质”、“人的价值”、“人的尊严”、“人的个性解放”等等,不一而足。写这些文章的同志,多是在思想理论界、文艺界有声望、有地位或称得上“家”的同志,发表这些文章的报刊,又多是在全国有名气、有影响的报刊,所以这类文章在人民中特别在青年中所起的搅乱思想、模糊认识、甚至怀疑社会主义制  相似文献   

18.
如果说传统的哲学教育是一种以“发现自我”为目标、容易导致“自我中心”式的教育,自然科学教育是一种以“科学的经验”为基础、无视人的“活生生的经验”、极易走向“他者”专权的教育,那么,思想政治教育则是一种指向“自我”与“他者”的融合、人与世界的和洽的“对话教育”.作为“对话教育”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所以成为可能,就在于其可以在政治素养方面提升大学生的民主意识、在道德素质方面提升大学生的责任意识、在人格品质方面塑造大学生的平等人格意识;而作为“对话教育”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当下要求,就是在教育主体的设置上以“我你关系”取代“我它关系”、在教育方法上以“交互关系”取代“主从关系”、在教育实施过程中以“直接关系”取代“间接关系”.  相似文献   

19.
陈天庆 《学术研究》2004,2(12):11-13
马克思关于“无产阶级必须解放全人类才能解放自身”的命题是一个存在论命题。其中的“自身”, 以往译成“自己”是不确切的。德语词“Selbst”的汉译词有“自我”、“自己”、“自身”等, 但在马克思存在论意义上, 用“自身”才能得到确切的理解。因为“自己”、“自我”的意义, 主要是在意识层面上呈现的, 而马克思的“自身”则是在存在之活动境域中呈现的, 所谓“阶级自身”也就是在整个人类历史活动境域中呈现的。  相似文献   

20.
传统认识论美学仅注重“结果” ,并将“美是什么”的解释实体化、可见化 ,从而不能真正接触到“美” ;现代存在主义美学又将“美”作“可能性”和“不可见性”的解释 ,从而忽略了我们是凭借什么来把握“美” ,这样也就不可能将“美”的不可说性与“美的符号”的可说性阐释清楚。否定主义美学认为 :美是本体性否定的未完成 ;美是一种未占有的、未完成的、尚未成为“共在”的存在。对否定者而言 ,“未完成”是指否定结果尚未诞生时的一种情境、一种境态。在这种境态下 ,“美”是以一种孕育着的、还未视觉化的状态被否定者所想往、所追求、所体验着的。“未完成”在哲学意义上是一种有缺憾的状态 ,但在美学意义上却是一种让人沉醉的状态。对“本体性否定”而言 ,美学是源 ,哲学是流 ,美学内在于哲学并且是哲学的根。只有“本体性否定”意义上的“美” ,才能使我们每个人“成为真正个体”的审美冲动。“美”的特性在这里 ,“美的意义”也在这里。在“本体性否定”意义上 ,“美”不可说而“美的属性”可说 ;“美”作为存在的潜在具有“未占有性”和“混然性” ;“美”在“美的符号”前后 ,体现为本体性否定的“未完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