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5 毫秒
1.
《琼州学院学报》2017,(1):34-38
考察金圣叹点评《西厢记》中的意象话语,可以将其界定为"意象批评法"。而根据其所运用的意象内容,可以总结出四类意象批评方式,即:以客观物质譬喻、以事件行为譬喻、以具体话语譬喻以及金圣叹本人固定化的意象批评术语。相较于传统意象批评,金圣叹的意象批评法具有两个方面的优点:一是以其"极微"视角对批评对象的深入体悟而使批评语言更为精准贴切;二是所选取的意象承载的理论内涵有所丰富,使意象保持审美性的同时提升了其理论品质。  相似文献   

2.
严格地讲 ,大陆后现代批评与后殖民批评作为理论话语 ,缺少与其对应的作为先在经验的文学现象和文化现象 ,也就是说 ,这两套“后”话语不是从大陆本土发生的后现代文学与后现代文化中提取出来 ,转换为一种具有理论指导性的批评话语 ,而是从西方舶来的宗主国理论话语在变体的态势中为大陆学界所用。在这个意义上 ,大陆理论界以“后”话语在批评中所定义的后现代文学、后现代文化与文化艺术中的后殖民现象是西方两套“后”话语过度诠释的牺牲品。王国维《人间词话》以“隔”与“不隔”来界分主体在创作中能否获取“境界全出”。笔者以为 :就当…  相似文献   

3.
儒家伦理话语所表达的主要内容为伦理体验;其表达方式主要有语录、注经以及评述历史和时事等,表现出某种“解释学”的特征;其话语蕴涵着一种根植于“意象”思维的伦理思考方式,其取向是注重直观和综合把握,力求引导和激发主体自身的体悟。儒家伦理的这种理论形态与当代伦理学的理论表达方式是相容的,具有有效应答当代伦理问题的潜力。这对于思考“儒家伦理的现代转化”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意象批评作为中国传统文学批评中的一种独特批评方法,与受西方文学精神影响较大的现代文学作品在理论衔接上出现断层,继而出现否定性话语。但意象批评在古代存在较高理论价值,因为中国古代文学建构起一个以感性体验为核心的内在审美规范,并从《诗经》、《楚辞》开始便确立起意象批评存在的价值,成为中国文学批评生命力的激发点。意象批评在现代也具有较大的意义,中国固有民族心理和传统文化精神的稳定性为意象批评的存在提供了丰富的土壤,而意象批评的形象性阐释更容易沟通阅读者与文本的距离,提高阅读理解的效力,同时也维护了中国文化的传统民族性。  相似文献   

5.
吴翔宇 《河北学刊》2023,(1):100-108
厘清“元概念”,是探究中国儿童文学批评的理论前提。批评史料建设落后与批评结构残缺是导致中国儿童文学批评滞后的两大因素,急需在百年中国文学的整体格局中重构儿童文学批评话语体系。围绕儿童文学“代际”话语沟通展开的持续发问,开启了对中国儿童文学“思想批评”与“审美批评”的辩证分析。在百年中国文学视域中系统考察儿童文学批评,意在确立中国儿童文学批评的“现代性”与“民族性”标准,在与现当代文学批评“一体化”的基石上确证其“主体性”话语,并在此基础上重构集“史”“论”“用”于一体的百年中国儿童文学批评图景,创设优良的批评环境,促进新时代中国儿童文学创作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基于现代社会情境及文化语境等“复合性思维”,现代“小说话”意图在以今释古的策略中重构“四大奇书”的时下意义。它以批评者的阅读刺激为先导,寻求“四大奇书”可被识别和构建的话语符号,重点探讨其“奇”趣的存在形态与经典的构建渠道,呈现出“主体间性”式的品评特性。作为现代人寻求精神释放可能的重要方式,现代“小说话”以“四大奇书”经典构建为契机的知识活动在关注批评对象特征与意义的同时,强调批评者自身的知识经验对彼时相关批评的导向引领。对此类批评现象的揭示能够探讨“小说话”在现代文学批评史上的典范价值,亦可对现代文学批评、文化变革及世人群体状况的互动情形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7.
温庆新 《学术界》2022,(12):163-171
在以“四大奇书”为代表的通俗章回小说现代序言中,胡适意图将序言批评构建成一种“学术研究”的新形态。他通过对“四大奇书”技艺“本领”的关注、对“四大奇书”及其续作合符于现代文艺思想的肯定、对“四大奇书”文献进行细致“考据”等方式,为“大胆的假设”等“科学”定性寻求证明之道。现代文化语境下的序言批评试图以新的思维方式及话语模式对通俗章回小说的知识形态展开现代重构,进行一种带有整体性特质的批评引导,最终对通俗章回小说的文化意义进行新的规定。此类批评扩充了通俗章回小说被认可的接受渠道,亦是一种新的经典构建思路,不仅增强“四大奇书”的多元意义,亦有典型的方法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8.
“多元化”是中国当代批评领域中的常用词。在今天,“多元化”不仅引领着批评的话语时尚,还形成了能激发批评创造力的“话语场”。应该说,多元化观念的流行给中国当代批评的思想及其解析问题的方法带来了许多积极的影响,有效促进了中国当代批评的蓬勃发展。然而,在多元化观念的流行中,一些与批评相关的词语概念,如“立场”、“原则”、“观念”,如“阵营”、“研究”、“论辩”,如“问题”、“本质”、“现象”,如“内容”、“形式”、“标准”,如“艺术”、“理念”、“批评”等等,正在多元化的“话语场”中逐渐分化、模糊。它们的原有内涵因“多元化”而被扩充甚至置换,它们的原定外延因“多元化”而被扩张、变形以至无界。而多元化中许多批评用之以陈述、论说、阐释的词语的降解,许多批评曾以之为灵魂、为筋骨、为血肉的概念的消解,多元化中批评的词语能指那更趋向偶然、可能、变化个性与其固有所指间关系的松懈,都常常迫使批评的命题无奈地演绎成伪命题。而批评“失语”的结果,是批评话语的瘫痪。于是,在众多概念遭遇消解的多元化语境中,批评将何以立言?何以立“身”?何以立名?批评在丧失以往直面艺术的从容与自信,正逐渐陷入某种危机之中。这一切在提醒人们,在今天,批评的问题似乎已经越来越清楚地被归结为语言的问题、词语概念的问题。那么,今天的我们究竟应该如何批评呢?这恐怕需要今天的批评者真正地去关注和更为深入地去研究。  相似文献   

9.
受西方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的冲击,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的中国当代文学批评,在价值取向和思维向度上,呈现了不同以往的一种后现代景观。后现代主义批评为久经“失语”尴尬的中国当代文学批评觅寻了一种崭新的理论话语。然而,作为在他者“影响的焦虑”下的新生儿,其对西方后现代话语形式的直接挪移,反过来又进一步加剧了“文化失语”之处境。基于中国当下的文化语境,批判地消化和吸收西方后现代主义,完备具有本土特征的理论形态,是中国当代文学批评应有的学术自觉。  相似文献   

10.
徐蔚 《北方论丛》2021,(2):112-117
"意象"是中国美学、艺术学领域中的重要范畴。其萌芽于中国原始思维中的"感物—象数"传统,"数"与"德"构成了"象"所承载的原型意义;魏晋至唐代是哲学意象论向审美意象论滑移的过渡时期,"境象不一"由艺术领域的泛化所指,向文学领域的确定所指靠拢;文学意象论完成于明清,意象在文学批评和理论言说中被普遍使用,对其主客统一、情景交融的认知已经全面渗入日常话语体系。与此同时,明中叶以后叙事文学中"形象"的凸显,以及西方话语的冲击,导致五四以后学界一度以西方视角审视意象。辩证地看,也为这一范畴的现代化提供了契机。  相似文献   

11.
象思维的基本特征有三:1.本原性的诗性思维;2.象思维之象———“原象”,即非实体性的动态整体之象;3.感性直观,即动态的感性直观。以上三点为王氏所概括,亦为我们所认同。然王氏对卦爻象的阐释还有所“不公”:模糊太极与老子之道的差异,把太极湮灭于“大象无形”之中,忽略甚而抹煞了卦爻象作为最基础最根本之象的原创特质。这一特质的美学意义在于:启示中国文学形象塑造突出直观可视性;为后世审美的“意象”说和重在表意观念的最初发轫;以气之运动构成中国生命美学的精髓。象思维之观以卦爻象与“大象无形”之象两种不同原象体现了不同的心理体验,从而为两种不同意境的创造奠定了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12.
冯静 《齐鲁学刊》2002,(5):99-101
乌鸦意象在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中都具有丰富而又复杂的文化内涵。东西方文化对乌鸦的不同态度表明各民族文化中的乌鸦意象有着各自不同的文化渊源。同时 ,东西方文化赋予乌鸦的感情色彩及其相应的文化内涵又存在许多相通之处。  相似文献   

13.
张爱玲小说中的月亮意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张爱玲小说中,月亮作为一个重要意象被赋予了鲜明的性别色彩。月亮是女性形象、女性原则的象征。月光下是一个真实而又冷酷的世界:充满悲剧的女性命运、交织着欲望的感情故事、苍白虚无的人生形式。借助月亮文本,作者完成了对现实人生的反思。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一种具有强烈地方色彩的诗体,楚辞有着明显的文体感。楚辞的文体感,初备于《九歌》,确立于《离骚》,而为《九章》、《九辩》、《远游》所巩固。缠绵绯恻哀怨感伤的情感基调,回旋往复、一唱三叹的行文方式,芳草美人、求神问卜的巫文化事象,主人公超凡脱俗、光明峻洁的人格,是楚辞文体感的基本特色。  相似文献   

15.
科学语体的基本特点是概括的抽象性和高度的逻辑性。带说明从句的主从复合句通常有两个分句组成,主句有表言语、认知、评价等意义的主导词,在结构和语义上不完整,从句由说明连接词或联系用语引出,用以说明主句的主导词,填补主句的句子成分,或者揭示主句指示词的内容。由于说明从句能准确明白地表达不同的意义和关系,被大量地运用于科学主体中。因此,说明从句作为一个句法单位,在研究俄语科学语体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6.
章婷 《齐鲁学刊》2007,(1):88-91
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思维现象。人类通过其他具体概念来认知时间这一抽象概念。认知过程中,汉民族通过多种意象图式对时间概念进行建构。汉语中的时间概念隐喻分为时间是空间;时间是实体;时间是金钱。形成方位隐喻、实体隐喻、结构隐喻三种隐喻方式。汉语时间概念隐喻在人类语言尤其是在日常语言中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7.
刘文良 《河北学刊》2008,28(3):113-115
生态文学常常通过艺术化的叙事方式来传达题材信息,以便更加充分地凸显其生态主题和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建构生态意象,寄寓生态理想;创新叙述视角,激发共鸣效应;巧置多元对话,倾听自然声音等,都是生态文学艺术化叙事的常用方式。  相似文献   

18.
谢序华 《北方论丛》2020,(3):94-101
学界一般认为,汉字的假借是通过借字表达词音("依声托事"或"借字表词")来实现假借的目的,但事实上假借是汉字所兼有的一种表达职能,只有形义统一、以形别(表)义的汉字才具有假借的职能;而汉语单音节词自身不能独立地区别(表达)一定的概念,又不能区别本义、引申义和假借义,因此汉语的词是不具有假借职能的。所以,汉字的假借,既不是"依声托事",也不是"借字表词(音)",而是"依形托事"。  相似文献   

19.
潘明德 《兰州学刊》2006,(4):14-15,7
本文着重探讨了我国西方哲学研究从述介式转向对话式必须具备的前提条件:第一,要提倡批判精神,因为批判在两种意义上构成了对话,一种是与批判对象的互动,一种是与其他批判主体的互动;第二,要更新我们对“理解”一词的理解,放弃对所谓文本“客观意义”的探求;第三,要转变我们的研究志趣,转换思维方式,更新价值观念。  相似文献   

20.
语气词是俄语中很小的词类 ,是虚词的一种 ,它没有独立的意义 ,只是为单词和句子附加意味或意义。语气词的主要功能之一就是构成代词、动词命令式 ,以及形容词、副词的比较级等。语气词的构形功能分为构成词的形式和构成句子形式 ,句子形式常见的有祈使式、愿望式、条件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