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文拟从公职人员的失衡心理、侥幸心理、从众心理以及社会公众的认同心理对腐败现象的滋生、蔓延进行剖析,据此为预防、遏制、根除腐败提供一些参考性对策。  相似文献   

2.
高校自主招生可获得相对官方普通分数线的大幅优惠,因此社会普遍存有对高校自主招生引发腐败的担忧。高校自主招生可能腐败的根源不在于招生太“自主”,而恰恰在于高校根本就不够自主、不够自治。防范高校自主招生腐败的办法,体制层面在于实现大学自治,机制层面在于实现自主招生的规范化和透明化。  相似文献   

3.
当前我国青年信教的社会根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宗教作为一种非主流的社会意识形态 ,对青年的影响日益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 ,本文着重分析青年信仰宗教的社会根源并提出消除宗教对青年影响的对策思考。  相似文献   

4.
工读学校是对有违法、轻微犯罪行为和品行偏常的义务教育阶段中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教育的学校。它创建于上世纪50年代,初衷是矫治大批从旧社会遗留下来的流浪儿。"半工半读"是它的特色。随着未成年人犯罪率的不断上升,"问题少年"的数量不断增长,成为家长、学校、社会的一块"心病"。工读学校的需求也越来越大。教育界普遍认为,因为各种原因,同龄学生中总存在5%左右品行偏常的学生。这些被视为"刺头"的学生并非不可救药,只是不适宜在常规教育环境里学习。将他们送进有针对性的特殊学校,通过专门性的教育对症下药,促使其回归社会。  相似文献   

5.
《南都学坛》2019,(5):75-80
当前,全党自上而下正在分批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具体到扶贫领域,就是要在脱贫攻坚中坚定理想信念,坚持利民惠民,以人民为中心,时刻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坚决遏制我国基层扶贫领域的违法犯罪,为脱贫攻坚保驾护航。我国扶贫领域的职务违法犯罪中相当数量的案件发生在区县部门、乡镇(街道)和农村组织等基层,并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为此,需要加强精准研判,摸清违法犯罪的状况,准确把握违法犯罪的趋势及其种类、特点和成因,以便于综合施策。  相似文献   

6.
论青年腐败的心理成因及有效防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年腐败是我国特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它的产生有着深刻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心理等方面的原因。文章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了“自我意识”的畸形发展、个性心理发展的有待成熟 ,以及法律、道德观念相对淡薄、“原我”的缺乏制约的释放、变形的心理预期、朝夕相随的消极心理环境等青年腐败的心理成因。并以此分析为基础 ,提出了强化法制和道德教育、建构社会预警机制、改革现行的监督机制、进一步完善人事管理制度、优化社会环境等有效防范青年腐败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在现阶段 ,帮助青年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是学校教育的首要工作。我们应当加强对青年学生道德修养的力度和深度 ,指导他们逐步形成道德修养的自觉性 ,同时抓好对己、对人、对国家、对真理这几个重要环节 ,把学生培养成为“四有”的社会主义新人  相似文献   

8.
教育学原理认为 ,知识不是道德 ,具有丰富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不等于具有高尚的道德 ;关于道德的知识也不是道德 ,道德的知识只能提醒人们对道德的注意。因此 ,德育过程不同于一般的科学文化教育过程 ,不是单纯的道德知识传授 ,而是通过一定的层次性教育和实践 ,即外部教化和自身内化 ,进而提高受教育者思想品德的过程 ,这一过程就是青年道德教育的层次性规律。  相似文献   

9.
当前高校艺术类学生的道德教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德构筑人的审美标准,艺术类大学生良好的道德素质对其创造能力的形成与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对当前艺术类大学生道德状况进行分析,进而探讨提高其道德素质的对策,是高校德育工作者面临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课题。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违法犯罪动机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学生犯罪动机形成主要有三个因素 ,需要、不良心理因素、外界诱因 ,要遏制大学生犯罪 ,须从心理教育、法制教育、道德教育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1.
道德教育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和阶级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的影响,把一定的社会思想和道德转化为个体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教育,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大学生道德教育中出现的困惑、迷惘甚至是不解,应引起高度重视,注意把握大学生道德教育的现状及发展趋势,走出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困境,探索有效改进大学生道德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12.
青少年学生网络伦理难题的成因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分析了青少年学生网络伦理难题产生的原因:与道德教育者的缺位有关;与网络社会道德调控的机制缺陷有关;与青少年成长的身心特点有关;与青少年的现实伦理问题有关。提出了解决网络伦理难题的对策:构建科学的网络伦理观;建立学校、家庭和社区网络道德教育的综合机制;积极开展适合青少年身心特点的网络活动,为青少年学生轻负减压;实行网上内容的分级过滤;坚持网络伦理教育与现实伦理教育的密切结合。  相似文献   

13.
医德教育在医科学生医德品质的形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医学院校对医学生的道德教育,应侧重加强医德教育.根据医德品质的构成要素和社会化过程.医德教育应以提高医学生的医德认识为前提,以培养医德情感为中介,以养成医德行为和习惯为目的,从而使医学生养成良好的医德品质.  相似文献   

14.
旨在通过对高校青年教师与学生的教学调查以及青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师生关系的调查,以期进一步加强高校青年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互动,及时了解学生最新发展动态,发现问题,并找出正确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5.
责任有助于社会有序运行,也有助于个人健康发展。青年学生中出现的大到社会发展、国家前途、小到本人工作、个人生活都拒绝参与与逃避的无责任倾向、原因、危害都不容忽视;纠正教育的主要内容在于了解社会、适应社会、关爱并最终服务社会;落实纠正教育的基本过程在于弄清相关情况,区分工作层面、教育内容和方法,启发自我教育,使情、理、行为、教材、生活材料相统一。  相似文献   

16.
文章提出对工程项目"道德风险"进行防范的迫切性和重要性.在理性经济人假设的基础上,从委托代理关系的视角提出了防范"道德风险"的约束机制与教育建议.并指出理性经济人假设的不完全性,从"社会人"的角度说明教育对"道德风险"防范的特殊重要性,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阐发的生态伦理观,采用了人本学主体辩证法和社会伦理价值批判的双重思维向度和理论语境。马克思这一生态伦理观的生成与其对于劳动和人的本质的界定相关。马克思生态伦理观的价值始点与他揭示人与动物和自然关系上的异同密切相关。马克思生态伦理观又与他关于共产主义探索具有内在联系,在他看来,共产主义不仅能改变原来在私有财产条件下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而且能改变人与自然的关系。由此,他还从现实物质生产(实践和工业)出发,阐释了生态伦理观的现实运作。  相似文献   

18.
美德伦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优良道德品质及其实现(即美德的养成)的伦理学学科。美德伦理学自身的价值合理性及其复兴的趋势对当代大学生美德教育有诸多启示。本文在对美德伦理学的缘起和复兴等理论问题的探讨的基础上,较为系统地分析了关于当代大学生美德教育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9.
青年教师是我国大学发展的主力军。大学青年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是其专业素养的基础,30年来学者们对大学青年教师的职业道德内涵、职业道德内容体系、职业道德存在问题与原因以及培养策略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研究中还存在着内容泛化,缺乏理论深度和创新性;理论研究多,实证研究少,缺乏信度;研究内容与领域比较狭窄,职业道德内容与职业道德培育策略混乱等问题。细化教师职业道德内容条目研究,建构教师职业道德理论体系,把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结合起来,充分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构建有针对性的职业道德培育策略是今后研究的重点方向。  相似文献   

20.
道德,是人类的本质属性。道德是在后天社会化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通过对道德特点的分析和对传统道德教育的分析,从主体性、生活性、价值性和生命性几个重要的方面探讨了道德教育的新思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