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教师对高中新课程改革能否适应、适应程度如何,直接关系到高中新课程改革的成败。通过对重庆市高中教师的调查表明:教师对新课程改革总体适应良好,但在各个维度上的适应状况不均衡,教师自身素质、学校配套课程资源、现行评价制度等对教师的适应性产生重要影响。基于此,从政府、学校、教师及课程设计人员层面提出了进一步改善教师对新课程改革适应状况的建议。?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2.
教师是新课程的直接承担者和课程改革的实施者,教师的基本素质关系到课程改革的成败。因此,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根据课程标准制定教师应该知道什么和能够做什么的标准,改革高等院校的师范生培养模式,包括课程、教学、评价等体系,为了使未来的师范生能够有效的达到这些标准,大学就需要在师范生学习期间使他们做好相应的准备。为此,必须重新审视师范教育课程、采用的教学方法和评价方法等,改革高师教育与基础教育课程标准要求不一致的地方,以便使师范生为未来的教师职业做好准备。  相似文献   

3.
试论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学习共同体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学习共同体,对于推动教师适应新课程的变革和实现教师的专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校本教研是教师学习共同体的基石,多维一体是构建教师学习共同体的核心,教师文化是教师学习共同体的灵魂,网络平台拓展了教师学习共同体的时空。  相似文献   

4.
如何适应新课程改革是摆在全体教师面前的大课题。教师除了积极响应新课程、实践新课程 ,更重要的是应加强教育科研工作 ,努力做到创造性地实施新课程。  相似文献   

5.
新课程背景下教师教学观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课程提倡互动培育式的教学取向,国家试验区教师教学观念的现状证明新课程的实施,或者说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培训有利于教师形成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教学取向.同时在研究中还发现教师教学观的转变需要经验和环境的支持,不可能一蹴而就,这将是一件需要长期努力的工作.  相似文献   

6.
新课程改革过程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这是对传统教育观念的重大突破。新课程改革不仅要改变教师的教育观念,而且要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行为。  相似文献   

7.
新课程是教师、学生、教材、环境4个因素的整合,在新课程改革中,教师必须自我审视,重新定位,转变角色,成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和新课程的创造者与开发者,注意重新认识学生,多维评价学生。  相似文献   

8.
学习策略是英语课程标准新增的一项要求,而教师认同感是决定新课程方案实施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调研发现,中学英语教师对新课程学习策略的认同感与新课程学习策略的实用性和成本效益、教师关心事项以及校内外支持呈显著相关.要提高新课程学习策略的实用性,我们需要着重关注薪课程学习策略的可操作性问题.此外,不少中学英语教师对实施新课程学习策略指导心存顾虑.实施新课程学习策略的制度保障、技术支持与组织文化等也有待进一步改善.  相似文献   

9.
浅谈新课程对未来教师的期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1年秋,我国中小学开始启动新一轮课程改革。几年来,在新的教育理念得到推广同时,我们不难看到,在一线的实际教学中,“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仍然普遍存在。其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从教师的角度进行剖析,笔者发现:教师素养的提高明显落后于新课程推进的步伐。教师问题,已成为新课程向纵深发展的一大瓶颈。因此,教师的课程地位的确认和课程价值的实现必须引起我们高度的重视。课程资源按其功能可分为素材性资源和条件性资源。素材性资源是课程的素材和来源,如知识、技能、经验等等。条件性资源虽然不是课程的直接来源,但它却决定着课程实施…  相似文献   

10.
教师的教育效能感决定他们的教育态度和教育行为,是影响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因素。通过分析教师的教育效能感与学生成长的关系,揭示教师只有树立积极的教育效能感,才能真正实现新课程改革的目标。  相似文献   

11.
叶澜教授在其提出并主持的长达近30年的"新基础教育"研究中,不仅对"教师"这一教育要素给予高度的关注,还提出了许多与众不同的主张,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教师观。这既成为"新基础教育"的重要理念,也成为"生命·实践"教育学的重要构成。叶澜教授的"教师观"是基于中国21世纪时代发展和基础教育变革的宏观背景,秉持"生命·实践"教育学的基本立场而提出的。其主张:教师要从"卫道士""牺牲者""传递者"的角色转向"为己为人"的立场;从职业工具价值、传递职能的定位转向"成己成人"的取向;从强调专业发展、培育他人的目标转向"育己育人"的追求。教师创造性的工作将成为推动自身成长的不息动力,并将创造教育的新世界。  相似文献   

12.
综合性大学举办教师教育是世界各国教师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基本走向,也是中国师范教育从传统走向现代的新趋势。综合大学教师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正确处理改革发展中的各种关系;必须树立和谐发展理念,全面推进教师教育创新;必须深化教师教育改革,不断提高教师教育专业化水平。应该强调的是,教师教育的转型和变革绝不仅仅在于形式或名称上的改变,其实质应该着眼于整个教师教育质量和水平的提高,着眼于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着眼于更好地为社会培养高层次的专门人才,并最终实现“让每个教室都拥有最优秀的教师”的教育理想。  相似文献   

13.
从三个层面来探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程的改革。其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何为———哲学作为追求智慧的学问,必须超越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的完全意识形态化倾向;其二,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何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不仅是语言文字体系的中国化,更重要的是意境与智慧的中国化,用中国来化马克思主义,而不是用马克思主义来化中国;其三,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教师何为———在解决了课程定位与逻辑前提的问题之后,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教师必须做到拥有灵魂、善于批判、加强修炼,以为人寻找“安身立命”的智慧之学帮助大学生成为人而不是成为某种人为己任。  相似文献   

14.
教育技术的发展促使教育的目标、内容、方法、形式及学校结构等方面发生了深层的变革。据此提出:以终身学习的价值取向为指导,用教育技术整合重构人的学习体系;以新课程培训为重点,深化教师教育教学改革;以“潜件”建设为龙头,带动教育技术水平的全面提高;以公民道德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在教学中提升学生的情感;以教育技术为纽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实现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5.
教师角色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是一种社会角色,指在学校工作中专门从事教育教学活动的角色。这种角色的特殊身份以及与其相应的行为规范,要求教师在其角色行为上既要继承传统精华,又要有鲜明的时代性。面对新课程改革,教师不是把自己的角色转变为其他角色,而是根据新课程的要求重新确定自己的职业内涵:教师是学生的服务者,这是教师角色的本质特征,表明教师的性质和工作态度;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这是教师角色的核心特征,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是教与学的合作者,这是教师角色的基本特征,规范师生平等的教学关系;是新课程的建设者和教学研究者,这是教师角色的重要特征,规范教师的专业研究与进修提高。这“五者”统一在教师角色中,既是教师素质的体现,也是教师努力的方向,形成了教师的基本条件,否则就不是一个合格的教师。  相似文献   

16.
论高校名师的内涵及其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名师方有名校。名师是有名气和声望、深受学生尊敬和爱戴的教学大师。名师具有高尚的师德、精湛的教学基本功和鲜明的教学个性。高校要从战略高度培养名师 ,把“名师工程”与“人才工程”、“精品工程”作为一个整体来实施 ,把名师的培养、选拔和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 ,以保持名师队伍建设的生机与活力 ,提高教学质量 ,加快新世纪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相似文献   

17.
随着认知心理学理论和研究方法在教师研究中的应用,教师认知研究已逐渐成为一种新的教师研究范式。教师认知研究主要包括教师信念、教师知识和教师反思三个主要研究内容。当前师范教育改革正在实现由师范教育向教师教育的转型,教师认知研究对师范教育的发展和改革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教师认知研究和师范教育发展的有效结合,将会为师范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开辟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和发展步伐的加快,浙江省高等师范教育呈现出不适应性层次和布局不够合理,培养规模与相应需求不尽一致;独立的高等师范教育体系已被打破,新的统合的体系及培养模式尚未形成;毕业生的质量与就业需求有差距。本文认为浙江省高等师范教育应调整层次,重组资源;面对实际,构建逐步开放的现代师范教育体系;改善教学条件,加快教学改革,提高毕业生综合素质。本文立足于全省教育现状和发展规划,试图用较新的角度,探讨与教育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的高等师范教育结构、规模和体系的构建问题。  相似文献   

19.
重建教师文化应实现教师角色由工具人到目的人的转变;在交往文化上,要从封闭疏离变为通力合作;学校管理要走向民主的以人为本的文化管理。  相似文献   

20.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中小学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也给高师教育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培养和造就一大批理解新课程、实施新课程的教师,是基础教育改革顺利推进的关键。在教师持续培养和终身发展的过程中,高师院校是基础,中小学校是关键,高师院校与中小学的合作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