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佛教传入中国后,佛性学说经历了由分歧到弥合的发展阶段,尤其是唐代中期中国化佛教的成熟,使得佛性思想取得了长足发展,人人具有佛性的平等意识在社会思想领域产生了广泛影响。北宋二程上承韩、柳复兴儒学之余绪,对佛学思想进行了批判性吸收和借鉴,汲取了佛性说中的思想营养,构建了理学的心性学说,从而把封建社会的人性理论推向了高峰。  相似文献   

2.
穷尽收集<郭店楚墓竹简>和<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一至六册)中的"心"符字,从中择其要者50例,分字形不见于<说文>的从"心"之字、字形见于<说文>而意义不同的从"心"之字以及形扣义同于<说文>而义不行于后世的从"心"之字等三类进行分析研究.结论是,大量从"心"之字在战国楚简中出现应非偶然,也不仅仅是语言文字现象,应当具有深刻的人文意蕴和社会原因.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楚简"心一符字的大量出现应与战国时期盛行的心性之学有某种联系,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心性之学在战国楚地的流行.  相似文献   

3.
心统性情是朱熹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与宇宙观和认识论相互渗透的新思想。朱熹心统性情思想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即心体流行的“中和旧说”;思虑未萌为未发,思虑已萌为已发的“中和新说”;《太极图说解》、《仁说》和心主性情理论的系统化;朱陆之辨、“理在气先”与“心统性情”。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天台宗的“一念三千”、“华严宗的“心融万有”、禅宗的“万法尽在自心中”、法相宗的“一切唯织”诸方面论证了“三界唯心”的佛教世界观和佛学的“心学”特色,由此推导出佛教以现实美为虚妄不实的心造幻影、以脱俗净心为审美境界的美本体现,并论述了美学中佛教唯心说的投影。  相似文献   

5.
佛教心性论对诗歌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无论是王维的“无我之境”还是大历诗歌的“有我之境”,都是佛教心性论在诗歌创作中的体现。因此,深入研究佛教心性论,对理解古典诗歌的深邃内涵和审美情趣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佛教的"无情有性"是随着"佛性"概念而产生的重要思想.关于无情识之物是否有佛性的问题,在佛教中争议很大,争议的关节点在于怎样理解佛性这个概念.如果说佛性为根本觉性的话,无情自然不具有能动的觉性,因此没有觉知佛性,如果把佛性理解为真如理性,站在法性无二或一切唯识的角度,我与世界本是一体,则情与无情同具佛性.因此,无情是否有佛性问题关键在于如何界定佛性概念.  相似文献   

7.
佛教唯识宗从八识的角度论述心性,建立了一套非常丰富和细腻的概念系列和相当严密的论证体系。这表现在它深入探讨“心”与“性”之间的关系,通过区分“本有种”和“新熏种”来区分“本性”与“习性”,通过区分意识的潜在状态和已发状态探讨不同类型的意识的不同伦理品位问题。通过对佛教唯识宗有关“八识”和“心性”概念的梳理,我们能更加清楚地认知宋明以来儒家的心性学说的发展历程和解析其众多关键概念和争论问题的缘由。同时,我们还能回过头来看到佛教唯识宗在中国思想史发展上的功过。  相似文献   

8.
如果说大乘佛教代表了佛教哲学发展的最高水平,那么密教则是佛教作为宗教发展的另一高峰。佛顶法是持明密教时期以佛顶部神祇为核心形成的一类密法体系。它继承发展了陀罗尼密教思想,广泛吸收、改造了当时盛行的包括般若性空思想、涅槃佛性思想、弥陀净土思想等在内的主流大乘佛教思想,构建起了较为完备的理论与实践体系,对后期密教理论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9.
科技与人文的失调集中表现在当今“真”与“善”的冲突上。文章试图用东方心性之学来解决这一困境 :将科技人文化即主要是科技道德化 ,尤其应当把心性形上思想融合到现代科技实践中 ,使其尽量避免负面效应 ,发挥正面功效 ,福祉人类。  相似文献   

10.
11.
心性问题是宋明理学的核心问题之一。许衡以天命之性与气质之性讲“明德”之本性,以存养、持敬讲变化之气质,以心统性情的结构来诠释心与性、情的关系,提出以仁为体、以知觉为用,在继承、吸收、综合和改造宋代理学各派心性论的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心性论思想,为理学心性论及元代程朱理学的传播与发展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2.
针对学术界对周敦颐评价的几个问题,审视周敦颐之前的儒家心性论是否有本体论的根基,对其哲学思想的主旨并与儒家的理论特点进行对比,进而分析周敦颐心性本体论思想的意义和作用。由此认为,周敦颐哲学虽继承了先秦儒家“性与天道”的思想,改变了被汉儒扭曲为政治至上的天人感应论,恢复了原始儒家天人合一思想的内在道德联系。但他对儒学的贡献是技术性的,而非根本性的;是学术性的扬弃,不是政治性的转折。  相似文献   

13.
在心性论上,朱熹理学与佛学之间存在着既相互排斥又相互渗透的关系。儒佛在心性论上的根本不同是儒家以"善恶"论人性,而佛教以"清净"论佛性。朱熹丙戌之悟期间的观点是"性体心用"说,佛教在理论上的错误主要在于误心为性,导致"作用是性"。在心性情关系上,朱熹主张性体情用,而佛教最终走向是去情复性。  相似文献   

14.
船山创造性地诠释了张载关于“太虚”的观念,提出了“气”本体论,并以“气”本体作为其重新阐释儒学心性论的天道依据,全面阐发了“性”、“心”之内涵及其内在联系,性情论,未发已发说,道心人心说等心性论各个层面的问题。船山对儒学心性论的解释,贯穿着“理本一原,故人心即天”,“以健顺五常之理融合于清通”的主题,突显了儒家传统性善论的主体性原则和天人合一的圣学思想。其目的在于,克服宋明理学自身的逻辑矛盾及其在精神气质上与儒门之正学的张力和偏差,以便回归儒门之正学,重新确立道德理性的至上地位。  相似文献   

15.
作为“理学开山”,周敦颐在宋明理学史上的特殊地位不可替代,其对理学最大的贡献在于从本体论和宇宙论方面证立儒家心性之学.鉴于学界对其与佛教关系探究甚少的现状,结合北宋儒释道三教融会贯通的社会背景,由佛性论视角对周敦颐的心性论作相关分析,有助于弥补学界对周敦颐理学思想中佛教因素研究的不足,以及更好地理解北宋儒佛两家思想的相互借鉴与融摄.  相似文献   

16.
二程初步阐发了心性本体观念,勾勒出修养工夫的基本进程,描绘出内圣外王的轮廓。二程的理学思想是心性实学的萌芽。  相似文献   

17.
郭店儒家简与孟子心性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郭店儒家简有较丰富的人性天命说的内容。人的性情,禀赋自天。神秘的天道天德是人道人性的终极根据。肯定人的情气和内在生命有为善的趋势,以情言性,即心言性,是楚简与《孟子》的相同之点。在存心养性、“仁内义外”的问题上,二者有所区别。孟子对他以前的心性论作了理论的提升和推进。理解“情”与儒家道德形上学的内在关系是至关重要的。“四端七情”恰恰是天人之际的纽带。性善论既是道德理性普遍主义的提扬,又不排斥情、才、气性。在心志的引导下,道德情感可以成为道德行为的力量。  相似文献   

18.
“心性论”是中国释道二教宗教美学的本体论,其核心范畴“心”是建构其宗教美学思想的出发点与归宿点。释道二教皆强调以现实人心为出发点,以回归清虚本心,了脱生死,获得人生自由为归宿,体现出浓厚的人生审美化的特点。从美学的角度来剖析禅宗和全真道的“心性”之美,可以揭示中国宗教人生审美化的特征。  相似文献   

19.
张载的心性论以太虚与气为基础,在此基础上,他将性分为天地之性和气质之性,将心分为性心和知觉心.太虚、天地之性和性心是其心性论本体超越一维的,气、气质之性和知觉心是其心性论现实关怀一维的.张栽该双维向度的心性论对传统儒家心性论是一个"极有功"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孙中山的心性 (精神 )文明观产生的前提是近代中国已沦为半殖民地和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优秀文化传统的大国。它表现为中外文明合璧 ,体现在奔腾于世的民族主义、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三股进步潮流与中国固有的优秀心性文明的结合 ,出现了中国心性文明观的新铸造、新充实、新昂扬。本文还从孙中山心性文明观和相关外国心性文明观比较中 ,来审辨其所居世界多元化心性文明的历史发展中的座标和真实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