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矛盾的问题 ,这对任何一个阶级或政党来说 ,都是一个极端重要的理论问题。但长期来 ,人们都习惯于把“斗争性”作为与“同一性”相对之另一矛盾属性 ,且把绝对性尽赋予“斗争性”,而把相对性全归于“同一性”,乃至在党的指导思想上也曾片面地强调“斗争性”,这就严重影响了人们对一般矛盾基本属性的正确认识。实际上 ,这是以所谓“斗争性”来取代矛盾的“对立性”,并夸大了“斗争”的作用。因此 ,为了正确阐释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规律 ,必须还“对立性”作为与矛盾“同一性”相对之另一矛盾基本属性的地位 ,并把矛盾的斗争置…  相似文献   

2.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问题是我国哲学界长期讨论的一个问题。近年来,通过批判林、江反革命集团的“斗争哲学”,又使这一问题的讨论有了新的进展。但至今在下述问题上仍有分歧:同一性的含义问题,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问题,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作用问题,以及同一性和斗争性作为事物发展的动力问题。我认为,事物的矛盾运动有  相似文献   

3.
长期以来,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哲学教学中,对于矛盾的同一性在对立统一规律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是被忽视,就是被贬低和曲解;特别是这十年来,林彪、“四人帮”更是钻了这个空子。他们把同一性变成了融合矛盾、调和矛盾的同义语:如果你要用矛盾的同一性来分析对敌斗争,那就是搞阶级调和;如果你要用矛盾的同一性来认识人民内部矛盾,那就是中庸之道;如果你要用矛盾的同一性来研究计划经济,那就是搞消极平衡;等等。一句话,把同一性从对立统一中一笔勾销,剩下来的就是“对着干”、“斗、斗、斗”!对“四人帮”肆无忌惮地贬低、抹煞同一性在矛盾中的地位和作用,在理论上很有清算的必要。我们应该为同一性恢复名誉,“落实政策”;应该十分重视同一性在矛盾中地位和作用的研究。同一性在矛盾中的地位和作用到底是什么呢?我们想从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谈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是一对矛盾统一体,它们之间的关系本质上是一种对立统一关系,其斗争性表现为对立和替代关系,其同一性表现为继承和借鉴关系。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矛盾运动决定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将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矛盾同一性的地位和作用在不断上升。科学地把握二者的同一性,是正确处理“两制”关系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同一性相对,斗争性绝对”的提法是对事物矛盾运动的一种表述,但这种表述本身是否符合矛盾的法则呢?我认为不完全符合。事实上,同一性和斗争性都既是相对的,又是绝对的。它们作为一对矛盾也是互含的、同时存在的、不可分割的。否则,就不可能构成矛盾。“同一性相对,斗争性绝对”观点的片面性,主要是由于对矛盾的辩证关系缺乏正确的理解所造成的。  相似文献   

6.
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因内部矛盾引起发展,矛盾着的对立面又统一又斗争,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和变化。那么,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地位和作用又是怎样呢?在这个问题上,一直是众说纷云,莫衷一是,对同一性和斗争性的结合也有着各种各样的看法和解释。因此,弄清这个问题,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是十分必要的。我们认为,同一性和斗争性地位和作用是各不相同的,然而它们又是互相联结、不可分  相似文献   

7.
矛盾相对的同一性和绝对的斗争性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毛泽东同志根据列宁的论述,在《矛盾论》中进一步阐发了这一原理。怎样理解矛盾同一性是相对的、斗争性是绝对的,理论界众说不一,有的同志坚持这一论点,但却把相对和绝对的关系,说成是个性和共性的关系,有的同志则根本否定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之间的相对、绝对关系。这些同志的失误都在于没有从事物矛盾运动过程中去考察,研究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一 列宁在《谈谈辩证法》一文中,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事物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斗争性是绝对的原理。他指出:“对立面的统一(一致、同一、均势)是有条件的、暂时的、易逝的、相对的。相互排斥的对立面的斗争则是绝对的,正如发展、运动是绝对的一样。”毛泽东同志对此作了进一步的发挥,把一切事物的矛盾运动看作是一个有始有终的过程,从事物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过程来考察同一性和斗争性的相对和绝对的关系。认为对立面的统一,  相似文献   

8.
多年来,林彪、“四人帮”大肆鼓吹所谓“斗争就是一切”、“不斗则退,不斗则修,不斗则垮”的“斗争哲学”,以此冒充革命的辩证法,到处宣传套用,造成了极为严重的恶果。今天,为了促进和发展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做好经济调整工作,搞好四个现代化建设,在理论上弄清楚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进一步批判林彪、“四人帮”的“斗争哲学”是很有必要的。毛泽东同志在《矛盾论》一文中指出:“有条件的相对的同一性和无条件的绝对的斗争性相结合,构成了一切事物的矛盾运动。”换言之,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结合,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我们要正确地认识事物的矛盾运动,促进事物的发展,就必须坚持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结合的观点,从同一中去把握斗争,又从斗争中去把握同一。  相似文献   

9.
我们认为,在当前必须重视对矛盾同一性的地位和作用的研究和宣传。为什么呢?首先,是因为这个唯物辩证法的常识问题已经被林彪、“四人帮”弄得面目全非,混乱不堪。多年来,他们打着重视斗争性的幌子,把矛盾斗争性绝对化,用以代替和否定矛盾同一性。因此,急需我们正本清源、拨乱反正。其次,是因为同一性问题是一个长期被忽视、被遗忘的问题。回顾建国后到粉碎四人帮前,我们的哲  相似文献   

10.
在目前的讨论中,有同志提出了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否也是“对立的统一”的问题。这个问题很有讨论的必要。有的同志在这方面已经作了许多论述,在这些论述中有一种倾向很值得注意,即在论述同一性和斗争性之间的“相互统一、相互制约”和“相互否定、相互排斥”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时,有以同一性和斗争性来代替事物矛盾的具体对立面的倾向,即把作为事物矛盾属性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同事物矛盾自身分割开来,离开事物矛盾的诸方面而抽象地谈论同  相似文献   

11.
长期以来,关于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争论中,有一种观点认为,具体事物中的矛盾双方是同生同灭的,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也只能是同生同灭的.因之,“具体事物中所包含着的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的两个方面,是无法区分究竟矛盾斗争性是永恒的,还是同一性是暂时的问题.……实际上,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双方,要么都是长久的,要么都是暂时的和易逝  相似文献   

12.
<正> 在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都是运动属性这点上,二者基本上是对等的,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在运动的过程中,是否也有首要与次要、主动与被动、积极与消极之别呢?回答是肯定的。在《斗争性与同一性和运动与静止》(载《晋阳学刊》1983年第5期)一文中,我们只是着重论证了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都是运动属性,但对二者的主次、轻重关系和它们在运动特点上的不同,却没有展开具体论述。在这篇《再论》中,我们将尽力完成这个任务。  相似文献   

13.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还是矛盾的某一属性——斗争性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有些同志认为,斗争性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并且是“根本的动力。” 我认为,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矛盾的任何一种属性——同一性或斗争性——都不能单独存在、单独起作用,单独成为事物发展的动力。只有同一性与斗争性的结合,互相节制,共同作用,才构成  相似文献   

14.
矛盾的同一性与转化问题关于同一性问题,在“一分为二”与“合二而一”的讨论中早已涉及,但是着重在它同斗争性的关系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地位方面。近来,对同一性问题的研究已较多地集中到这个范畴本身内容上,尤其在对直接同一性的理解和同一性是否包含转化这两个问题上,分歧较大。  相似文献   

15.
童示同志在《社会科学研究》1985年第2期发表对拙文《“斗争性是事物发展的动力”不能否定》①的《质疑》,有助于我们对事物发展动力问题的进一步思考。现拟作以下几点答辩。(一)《质疑》认为,拙文仅仅肯定同一性相对、斗争性绝对,而否定“同一性和斗争性都是相对和绝对的矛盾”,“会导致形而上学的僵化”。相反,《质疑》肯定“同一性和斗争性都是相对和绝对的矛盾”,倒“会导致形而上学的僵化”。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报刊上陆续发表了不少探讨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问题的文章,这对于加深认识关于唯物辩证法的核心和实质——对立统一规律,从方法论的角度正确地总结近二十多年来我国革命和建设中的经验教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对立统一规律就是要研究事物内在矛盾的对立性(斗争性)和统一性(同一性),以及它们两者之间的关系,它们各自在事物矛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这些问题,可以说是辩证法的基本问题。搞不清这些问题,也就无从谈起对唯物辩证法的深刻认识。回顾我党六十年英勇奋斗的历史,可以看到凡是在指导思想上正确地解决了矛  相似文献   

17.
<正> 我在《齐鲁学刊》一九八○年第一期上发表了《试论矛盾同一性中的绝对性和斗争性中的相对性》的文章,引起了不少争论。持不同观点的同志认为,否定同一性的相对性和斗争性的绝对性,就是否认矛盾,否认对立统一规律,否认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是的,对立统一规律是不能否认的,因为这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并直接决定、支配、影响着辩证法的其它规律。但是,坚持矛盾同一性中也有绝对性和斗争性中也有相对性,同“否定斗争性是绝对的,同一性是相对的”的观点,不是同一个命题,而是根本不同的两个命题。  相似文献   

18.
最近一个时期以来,关于矛盾的斗争性与同一性问题的研究,引起了哲学工作者的重视。这当然不是偶然的。因为:第一,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而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以及斗争性和同一性的关系,则是对立统一规律的中心内容。第二,林彪、“四人帮”对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恶意糟踏和破坏,突出地表现在对于对立统一规律,特别是对于矛盾的斗争性与同一性及其二者之间辩证关系的歪曲和篡改,这  相似文献   

19.
在许多哲学教科书中,通行着“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斗争性是绝对的”这一说法。此说法近年来又引起了哲学界的争论。总的说来,争论中主要有两种观点:一是维护原“同一性相对,斗争性绝对”说;一是认为“同一性和斗争性都既是相对的,又是绝对的”。①我认为这场争论的产生,首先是因为教科书中“同一性”等概念内涵的不确定所引起。本文拟就“同一性”等概念内涵的确定,并在此基础上就同一性与斗争性的相对绝对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一  相似文献   

20.
最近以来,从理论上对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问题展开讨论,提出了各种意见,但涉及社会主义时期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问题比较少。本文着重说明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在社会主义时期的新情况,新特点,作为抛砖引玉,共同探讨。一、社会主义时期矛盾的同一性矛盾的同一性在社会主义时期是有新情况、新特点的,从我国实际情况和毛泽东哲学思想的整个精神求看,可不可以说有这样几点: 第一,在生产资料私人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在社会主义社会的人民内部矛盾中,工人阶级内部的矛盾,工人和农民的矛盾,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的矛盾,领导和群众的矛盾,等等,他们的同一性是建立在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础之上的。这是崭新的同一性。这种同一性是过去任何剥削阶级占统治地位的社会所未曾有过的更高的同一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