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议“有的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现在农民有粮有钱。 (2)现在农民有的是粮,有的是钱。 以上两个例句同样是表示领有,但表达的意义並不完全相同。“有的是”是表示很多的意思,与“有”相比较,强调的语气非常明显。 在一般情况下,“有的是”也可以换一个说法——“多的是”,如:  相似文献   

2.
试论“有的+谓词”及“有的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汉语里,不论在书面语还是在口语中,“有的”与谓语紧连的现象实属常见。请看例句: ①满院孩子有的哭、有的闹,搞得她手足无措。②前面走过来一群男女,有的胖、有的瘦。③红色有好几种,有的红很明亮,有的红则暗一些。④事到如今,你们还有的说? !⑤煮了这么多,现在有的吃了。⑥一下得到几套时装,她可有的美了。⑦你年轻,还有的是指望,有的是奔头。⑧人群中,有的穿西装,有的穿马褂。以上①——⑦例句中“有的”与后面紧跟的着动词“哭”、“闹”、“说”、“屹”、“是”及形容词“红”、“胖”、“瘦”、“美”分别构成一个表意单位,亢当句中的主语,谓语,中心语等。我们把这种“有的”与谓词相连构成一个表意单位的样式称为“有的+谓词”。例⑧中的动词“穿”与名词“西装”构成一个表意单位,它与“有的”不在同一结构层次上,这种“有的”与谓词相连的情况,不在本文讨论之列。  相似文献   

3.
郭莹 《社区》2014,(5):36-36
“没坐过‘波士顿鸭子’,就算自来了一趟波士顿。”这是美国波士顿一种水陆两用交通工具的宣传口号。它既是车也是船,在波士顿繁华的街道上,几辆庞大的“鸭子”在路边排成一列,它们都被涂上绚丽的色彩,有的是明黄色、有的是碧绿色,有的是鲜红色,再加上每个船身挂着的那个统一的标志——一个大大的黄色卡通鸭子,  相似文献   

4.
在我们白族聚居的地方,解放前几乎所有的人都信仰“本主”,有些是一个村子祀一个“本主”,有些是几个村子共祀一个“本主”。各村信奉的“本主”都建有“本主”庙。同白族杂居的汉族、彝族、纳西族等,由于受白族的影响,也有祀奉“本主”的。$ 白族人民过去信仰“本主”,生死喜庆都要到本主庙去磕头敬香,信奉的虔诚,甚过信仰其它宗教。建有“本主”庙的地方,一般在旧历年初、年底或是“本主”神的生日,都要举行盛大的庙会。有些地方还流行着“本主”走亲戚的习俗,到时要迎送“本主”,有的用轿抬,有的是骑马,有的还用大木车拉。“传说本主段宗是大理马久邑人,到上阳溪上门  相似文献   

5.
“连x也/都y”格式,是指如下一些形式: (1)他连攒钱都想也不敢想了。(老舍《骆驼祥子》) (2)连吴少奶奶也笑起来了。(茅盾《子夜》) (3)侍萍的面貌有一天会变得连你都不认识了”。(曹禺《雷雨》)格式中的“/”表示“或者”,“连”与“也/都”是格式中固定的词,“也”和“都”在格式中有同等的机遇与“连”呼应使用,x和y是格式中可以根据需要灵活变动的词语。 “连x也/都y”这样一个框架,有的人叫它“句式”,有的人叫它“结构”,有的人则把它叫作“格式”,我们采取后一种说法,因为“连x也/都y”在很多情况下不是以句子的身分出现的,而是一种“板块”,一种“构件”,作为一个凝固的整体在语言中使用的。当然它可以独立成句,例如:  相似文献   

6.
释“之”     
“之”是个多义词,但究竟有几个意义,几种用法,各家说法却不一致。刘淇的《助字辨略》提出十二种,裴学海的《古书虚字集释》列出二十九种,杨树达的《词诠》举出十二种,吕叔湘的《文言虚字》指出七种。对于文句中“之”的解释,各家也有不同,甚至同一研究者对同一情况下的“之”,也会作出前后矛盾的解释。例如“华则荣矣,实之不知”中的“之”,有的说是连词,相当于“则”(见《经传释词》),有的说是句中助词,“宾语倒置于外动词之前时用之”(见《词诠》)。又如“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有的释“之”为“到”(见王力《古代汉语》),有的释为“是,这样”(见《历代文选》,中国青年出版社)。  相似文献   

7.
吕叔湘先生在《未晚斋语文漫谈》之三(见《中国语文》一九八九年第二期)一文中,提出三组很具汉语特色的句子。A 出太阳了。太阳出了。出来太阳了。太阳出来了B 下雨了。雨下了。下来雨了。雨下来了。C 来客人了。客人来了。出来客人了。客人出来了。吕先生说:“为什么会有这种差别,很值得研究。”下面我们试图从语法、语义、语用三个不同的层面谈谈对这些语言现象的理解。1 吕先生所举的这些例句,有的是主谓句,有的是非主谓句。它们都是由一个趋向动词、一个名词和一个“了”组合而成的。这些句子可以码化为“V_趋+N+了”和“N+V_趋+了”两种句型。其中“V_趋”可以是单纯趋向动词(V_(单趋)),也可以是复合趋向动词(V_(复趋))。“N”是普通名词或专有名词而不能是时间词、处所词。“了”  相似文献   

8.
从语言的角度讲,“部分”与“有的”都没有断定其全部.但从逻辑上讲,二者却有着明显的区别.二者对应的逻辑范畴不同“部分”与“整体”(“全部”)相对,而“有的”与“所有”相对;二者的逻辑涵义不同“部分”排除了“整体”(“全部”),在数量上是较为确定的,仅指整体的组成成分,而“有的”除了表达其存在性之外,在量上是不确定的,它表示“至少一个,亦可多个,甚至可指所有”,它与“所有”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二者在逻辑上的真值不同由“有的”组成的特称命题与由“所有”组成的全称命题可构成传统的逻辑方阵,而由“部分”组成的命题与由“全部”组成的命题却不能构成逻辑上的对当关系.  相似文献   

9.
对于公孙龙“白马非马”的命题,学界向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评论。有的学者认为,“非”字只能作“不是”解,“白马非马”的意思只能是“白马不是马”,因此断言公小龙的这一命题,是通过论述“白马”与“马”在概念上的差异,来否认“马”和“白马”的类种包含关系,否认白马是马。而有的学者则认为“非”通“异”或“(韭巳)”,可以作“异于”讲,“白马非马”的意思是“白马异于马”,从而肯定公孙龙的“白马非马”是一个逻辑学命题。比较两说,我以为后一说较为可信,但对“非”字的训释,由于取证不当,尚难服人。古音“非”在微部,“异”在职部,“(韭巳)”从已声,“已”在之部,因此“非”和“异”或“(韭巳)”都不得相通。本文打算从文字学和训诂学角度,讨  相似文献   

10.
划“句号”     
“人固有一死”,谁迟早都要划个“句号”。一生开拓进取、富民强国是种划法,庸碌无为、极少建树亦是一种划法;廉洁奉公、勤政爱民是种划法,以权谋私、追求享乐,甚至祸国殃民又是一种划法。因为“划法”不同,“句号”也因人而异。有的功绩卓著或功大于过;有的过大于功或罪孽深重。“泰山之重者”留芳身后,“轻于鸿毛者”默默无闻或遗臭世间。  相似文献   

11.
现代汉语语流中,构成歧义关系的词组,如果是三个以上,其歧义关系往往具有一定的层次性.这就是词组的多层歧义现象.例如:有的是|苹果(1)有的|是苹果(2)例(1)的“是”必须重读,“有的是”是一个词,表示多义;例(2)的“是”只能轻读,“有的”是一个词.(1)和(2)的歧义关系是由语流表达节律的局限性造成的.但是,例(2)本身还有歧义:  相似文献   

12.
《滑头世界》,光绪三十四年(1908)七月上海改良小说社印行,封面题《绘图滑头世界》,右上角标“社会小说”字样,右下方题“一名《游沪指南》”。图绘十四幅后正文题头《游沪指南滑头世界初编》 (版权页标《绘图滑头世界》上册),下方署“著作者:老上海;校订者:寿头变相”。铅印,报纸本,下书口每页都有“说部丛书”四字。作品虽特意在封面与上书口标明“社会小说”,实际是五十则不联属的所谓上海的滑头世相,如《滑头拆梢》、《滑头小客栈》之类,有的是文言文,有的是白话文,大多是文白混杂。  相似文献   

13.
最近在评审志稿中,发现几部铁路单位志稿将“政治运动”以专项入志,有的作为“记实”,有的作为专节、专章.甚至列入“共产党”篇(章)内。这不仅是概念上的一种模糊认识,而且是一种误导,一旦在全路单位志中流传,危害不小。为此需要加以研究探讨,解决这一编志实践中的难题。笔者略述浅见,以期引起同行们的重视。“运动”不都是“政治运动”  相似文献   

14.
在刑法学理论上和司法实践中,有一种为法学家、司法实际工作者所公认的外表上似是犯罪、法律上不负刑事责任的行为,就是所谓“正当行为”。尽管刑法学家对这种行为的称呼各异,但对其内容的认识却都是一致的。就是这种行为无社会危害性,不违法。对这种行为,有的称之为“免除社会危害性的行为”或“缺乏社会危害性的行为”,有的称之为“违  相似文献   

15.
<正> 目前,我国的中专教育特色并不太明显,存在几种情形,有的类似于大学或大专的“浓缩型”,有的是模仿和靠拢大专的“相似型”,有的又近乎于中学与技校的“混合型”。这几种类型反映不出中专教育的特色。尤其是招收高中生的中专学校,“浓缩型”或“相似型”现象更为严重,在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甚至教材使用和教学方式上都尽力向大专看齐,这势必造成许多无法克  相似文献   

16.
一“是”的意义“于是”在现代汉语中是连词。各种大学教材如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的《现代汉语》、张静主编的《新编现代汉语》、张志公主编的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教材《现代汉语》都指出“于是”是表示承接关系(有的叫顺承关系、有的叫连贯关系)的连词。但是具体意义和用法在各教材中均未涉及。吕叔湘主编的《现代汉语八百词》(以下简称《八百词》)对“于是”的解释是:  相似文献   

17.
词尾“头”是由实词“头”演变来的。这样的“头”在现代汉语中既是个构词成分的词尾,同时又是个语法形态。动词“念”加上“头”就变为名词“念头”,形容词“甜”加上“头”就变为名词“甜头”,这样的“头”没有词汇意义,却具有变动词、形容词为名词的语法意义。“眉头”、“舌头”中的“头”虽是构词成分的词尾,却只是使单音名词变为复音名词,并不能改变“眉”、“舌”原来的名词性质。为什么有这样的不同呢?这在现代汉语的研究中是找不出答案的。“头”的演变历史却能回答这个问题,那就是其来路不同:来路有的是语义的,有的是语法的。语义、语法的共同出发点则是语源。  相似文献   

18.
在现有研究基础上,通过对大量现成语料的调查,发现“有的是”的词汇化经历了由跨层的“有的”和“是”到短语化“有的+是”,再到词汇化“有的是”的过程。“有的是”的语法化和词汇化受句法条件、语义条件、句式条件、特定词汇形式和客观世界现实的制约,其中对举结构的撤消、句法位置外围化、语义虚化、特定句式和特定虚词的出现、客观现实等都制约“有的是”词汇化.语法化进程进一步促使“有的是”词汇化。“有的是”在虚化链上表现出不同的语法属性。在非完全虚化阶段,呈现动形两种属性,完全虚化后,只有形容词的属性。  相似文献   

19.
“X是X”主要用途是在复句里作分句。但是,同是作分句的“X是X”,其结构却不一定相同:有的是“主语+是+宾语”,有的是“提示语+是+宾语”。前者称为主宾同形的“是”字句,记作“X是X”,后者称为提示语宾语同形“是”字句,记作“(zu)X是X”(2)。  相似文献   

20.
在人们不大平衡的心理中,总是自我感受着各个不同的痛苦。有的是事业上无成,有的是爱情上的挫折,有的是生理上的缺憾,有的是处世上的失败,有的是学业上的停滞,有的是失望后的寥寂。有悲,有愁,有烦恼,有忧伤,有嫉妒,有憎恨,千般万种。这些,都属心理失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