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试论汉语俗字研究的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汉语文字学包括两个大的方面:小篆以前的古文字学和隶书以下的近代文字学。在众多学者的努力下,古文字学一枝独秀,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但由于种种原因,近代文字学却始终是冷冷清清,处于空白或半空白的境地。因而所谓文字学也就成了古文字学的同义词。本文就近代文字学的核心——汉语俗字研究的意义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提出建立汉语俗文字学的主张,以建构完整的(而不是头重脚轻的)汉语文字学体系。  相似文献   

2.
五代时期是汉语俗字形成和发展的第二个高峰时期。五代墓志中包含着大量的俗字,这些俗字成为墓志整理和阅读的严重障碍之一。本文运用俗文字学、校勘学、文献学等方面的知识,对五代墓志中俗字疏误的一些典型实例进行分析研究。通过我们的研究,以期对汉语俗字研究、墓志文献等古籍的整理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汉语大字典》和《中华字海》是收载汉字最多、在海内外有较大影响的两部汉字字典。但其中俗字条目存在一些问题。本文作者在对汉语俗字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从收字、定形、注音、考释、举证等五个方面对这两部字典在俗字条目方面所取得的成绩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4.
俗字是目前文字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俗字研究有赖于相关语料的发掘和利用.学术笔记作为一种重要的俗字研究语料载体,具有不同于其他语料的特点和利用价值.对于这类语料可以从鉴别、考释和利用等三个方面研究,通过鉴别发掘其研究价值,通过考释辨正其得失,在鉴别和考释基础上将其应用于今日之实践,从而推动俗字研究的发展与进步.  相似文献   

5.
吕永进 《东岳论丛》2007,28(6):132-135
中国传统起名、改名活动不仅是一种庙堂文化,而且更多地表现为一种为社会大众的通俗文化。从起名、改名对汉字形音义的理解、描写和应用实践中,可以挖掘出与传统文字学有联系又有区别的独特的文字观念,我们称之为广义文字观念。通过此类文字观念的探讨,补苴一般俗字研究侧重字形特点和来历研究的局限,可以使俗字研究在更广阔的空间里展开。  相似文献   

6.
传统的中国文字学是以研究文字形体的发生、发展、演化为主导,而同时又非常紧密地联系到音韵学、训诂学、词汇学等名个方面,形成为一个完整的汉语语言学研究体系。然而,在目前的汉语史研究工作中,汉语文字学史的研究,却成为一个非常薄弱的环节,这种状况,应该改变。  相似文献   

7.
太平天国文献俗字是广西俗字研究最为典型的文献材料,目前太平天国文献俗字研究各方面成果并不多见.究其原因,一是太平天国第一手文献资料难以获取;二是研究对象不明确;三是研究系统性不强.今后太平天国文献俗字研究可进一步探讨俗字的地域性特征,深入考察语言和文字之间的关系,归纳广西俗字的造字用字规律.  相似文献   

8.
利用传世典籍和出土文献研究汉语上古音都应该注意其中的文字问题,如同源字、形声字、同形字、同义换读、讹混、俗字、错别字、异体字等。文字学理论已经较为成熟,将一些文字学理论和概念运用于古音研究,往往会有新的收获。  相似文献   

9.
俗字的创造群体和使用群体是普通大众。造字者生长在民间,他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必然深受民间文化的影响。借助于造字者,民间文化对楷书俗字构形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民众的生产实践、生活实践及民间信仰推动了与之相关的俗字形体变化。同时,基于实用价值观,俗字的造字者对正字进行改造时使一部分俗字"易于辨认",一部分俗字"易于书写",促使俗字形体繁化或简化,分化出了新的俗字。总体来看,在俗字构形上出现了重视理据和忽视理据两种价值取向:其中的有理据字留下了民间文化的面影;部分无理据字随时间推移变为正字,则使楷书进一步记号化。  相似文献   

10.
《说文段注》俗字类型考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说文解字注》中的俗字 类型进行分类研究,发现义异形异类俗字在以往的俗字研究中所受重视不够。  相似文献   

11.
俗字构成是有规律可循的,在汉字以形表意传统的驱使下,人们按照自己对汉字部件的理解而在书写中自觉不自觉地追求构字理据,成为俗字的成因之一。在表意部件中这一点表现尤为突出,例如敦煌文献所见之"师"、"惊"、"齐"、"盐"等字即是其例。  相似文献   

12.
序跋是王国维学术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王国维的许多重要学术观点都是通过序跋提出的。本文通过对文字学相关序跋的研究发现,王国维从古文字学定名、研究对象、研究方法、注意原则等方面初步构建了古文字学的学科理论,其“六国用古文”的独到见解奠定了战国文字研究的基础,在文字学史上的创始之功,实至名归。  相似文献   

13.
汉字的符形系统是汉字使用者在长期社会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其中俗字的存在也不例外。俗字和正字的字体有差异,但是很多时候,俗字并不影响文字作为交流工具的表达效果,因为俗字和正字字体的差异是有规律可循的,俗字没有背离汉字构形体系。  相似文献   

14.
《近代汉语概论》(以下简称《概论》)是一部很有特色,很有独到之处的好书。 一、开近代汉语通论著作之先河。近代汉语是处于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之间的一门独立的有重要意义的学科,但是,这门学科研究的起步很晚,投入的人力也很少,至今尚未受到更多的人的重视,许多问题都未解决。正如作者在该书序言中提到的:“在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各自都已拥有数以百计的通论性著作的时候,近代汉语的同类型著作连一本也没有!”由此可见,作者撰写此书的需要,以  相似文献   

15.
杨怀源 《殷都学刊》2008,29(4):154-156
《西周青铜器年代综合研究》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取得了重大突破,是一部博洽精审的古文字学、汉语语料学著作。  相似文献   

16.
石刻作为未经窜改的第一手材料,文献真实性强,其产生时间、地点确切,能为文字的定时、定点研究提供直接证据。本文以北朝石刻为材料,初步分类描写当时俗字存在的普遍面貌,并对其产生理据作出一定的解释和分析。  相似文献   

17.
力量 《北方论丛》2006,(6):52-56
汉语词的叠音现象,自古有之。在古诗词和古代散文(古代汉语)中出现的,大多是叠音词,而且基本上是形容词,也有少量的是象声词、叹词。在古代汉语中,也有词的重叠变化现象,但为数不多。唐宋以后的古白话(近代汉语)中,词的重叠变化现象大大增多,不仅有形容词、量词的重叠,也有动词的重叠。近代汉语中词语重叠变化情况大体上和现代汉语相同,所不同的主要有两个方面:1、有些词,按现代汉语的习惯没有重叠形式,而在近代汉语中却有重叠形式;2、动词重叠与现代汉语有不同情形。  相似文献   

18.
<正> 《金瓶梅词话》丰富全面的言语内容,为近代汉语语音、词忙、语法的研究提供了宝贵资料;其万历本(有万历丁己年序文的刻本)丰富的文字现象,也为近代汉字的研究提供了稳定可信的材料。壹近代汉字研究著名文字学家唐兰先生,早在四十年代就指出:“近代文字的研究,也是很重要的……楷书的问题最多,别字问题,唐人(?)定的字样,唐以后的简体字,刻板流行以后的印刷体,都属于近代文字学的范围。”(开明书店1949年版《中国文字学》前论四)  相似文献   

19.
汉语音韵与现代方言的研究是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字学学科的特色专业方向,近年来对福建语言文献的整理和研究的成果在学界十分引人注目,产生积极的反响.我们知道,福建近代音韵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促使闽方言韵书的大量产生,方言韵书在方言学、音韵学、文字学以及词汇学等方面具有相当珍贵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20.
古文字学是考释古文字的形、音、义,研究古文字的造字本义和演变规律的学科。所谓古文字,就狭义言之,是和李斯所整理划一的小篆相对立的先秦文字;就广义言之,则小篆也是古文字的一种,因为先秦文字和小篆都属于篆书范围。由于小篆经许慎《说文解字》(以下简称《说文》)诠释,今天识读它并不困难。先秦文字则变化多端,是古文字研究的主要对象。古文字大体上可分为甲骨文、金文、陶器上的陶文、刻石的如“诅楚”“猎碣”等石文、鉥印上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