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邓小平、陈云关心肯定西路军●汉河作为当年西路军军政委员会委员和30军政委的李先念,晚年仍十分关心西路军问题,于1983年2月25日写下了《关于西路军历史上几个问题的说明》,并附有当年西路军与中央和军委往来的50多份电报。在这份长达7000字的《说明》...  相似文献   

2.
西路军的形成和西进是中央同张国焘斗争的一种妥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西路军的形成和西进是中央同张国焘斗争的一种妥协●周忠瑜对西路军的研究一直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即西路军是张国焘路线的影响下或在张国焘的错误指导下失败的观点和西路军自始至终是执行中央命令,与张国焘毫无关系的观点。前者来自毛泽东在1936年12月《中...  相似文献   

3.
西路军究竟是何时被正式命名的徐向前在自己的大型回忆录《历史的回顾》第519页上说:“(1936年11)八日,中央电令河西部队称西路军”。这是不准确的。实际情况是,11月7日徐向前、陈昌浩向军委建议组织党的西北前敌委员会和军委西北分会。8日,张闻天、毛...  相似文献   

4.
周恩来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卓越领导人之一,他把全部心血倾注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上,把自己的一生完全彻底地献给了党、国家和人民。在周恩来诞辰一百周年之际,新疆各族人民深切缅怀周恩来为新疆的解放、发展和稳定所作出的巨大贡献。联络新疆,播下革命火种新疆毗连苏联,是重要的国际通道。抗日战争前夕,在苏联推动下,中国共产党与新疆地方实力派盛世才建立了统一战线。西路军左支队余部400多人来到新疆迪化(今乌鲁木齐),对外称"新兵营",陈云任中国共产党驻新疆第一任代表。根据陈云的建议,中共中…  相似文献   

5.
西路军司令部下设一、二、三、四局,分别负责作战、技术侦察、通讯和后勤保障。这是一般的西路军研究者都知道的。但是,在有关西路军的各种组织序列表中,却没有二局。这是为什么?1991年11月11日下午我就此访问了曾任西路军司令部三局破译科科长的吕黎平,他的回答是:三大主力红军会宁会师后,二局没有随四方面军总指挥部西渡黄河,所以后来组成西路军后也就没有二局。西路军三局局长宋侃夫的说法与吕黎平完全一致:“(1936年11月17日纪念十月革命大会)会后,徐(向前)陈(昌浩)找我和王子纲(三局副局长)谈话。由于二局没有渡过(黄)河来,首长要我们兼作二局的敌情工作,……我们才答应决心破译马家军密码。……大约用了一周时间,可译出敌台电报80%。”(引自《红军的耳目与神经》第243页) 至此,西路军没有“二局”的原因已十分清楚。  相似文献   

6.
李先念对西路军问题的独特贡献●汉河李先念曾是西路军军政委员会委员、30军政委。他对西路军问题的独特贡献,可分为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当年他对西路军的贡献。据徐向前在《历史的回顾》一书中的回忆,李先念曾对西路军滞留在永昌、山丹地区不进不退提出过不同意...  相似文献   

7.
(一)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社会主义经济的根本出发点是什么?对此,众说纷纭,莫衷一是。陈云同志在党的八大会议上的一次发言中对这一重大问题作出了回答,他说,从有利于人民这一根本点出发,“我们必须使消费品的质量提高,品种增加,工农业产量扩大,服务行业服务周到,而决不是相反。”(《陈云同志文稿选编》第12页。以下凡引此书只注页码)由此可见,陈云同志经济思想的根本出发点就是真正为人民谋福利。从这一根本点出发,他有三个基本思想: 第一,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必须和人民生活兼顾,必须平衡。  相似文献   

8.
甘肃《社会科学》1990年第五期发表了一篇题为《红军西路军史研究中有关问题再探讨》(以下简称《再探讨》)的文章。读了之后,不免使人产生疑问。文章对一些问题没有表达清楚这里且不谈,仅就它所提出的观点我们不敢苟同。这篇文章谈了两个问题,一个是说明毛泽东在1937年12月接见部分西路军领导时的一段谈话“出言有据”,而且至今是适用的。第二个是要说明西路军西进新疆不是党中央的战略部署。而这两个问题里的核心内容又是四方面军三个军的过河、渡河部队的行动方向、以及西路军的组成等。根据我们掌握的资料,本文就《再探讨》提到的西路军的这几个问题,与作者张嘉选同志商榷,也请大家来分析。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词》中指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邓小平文选》第372页,以下凡引自此书的,只标页码)这就清楚地告诉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  相似文献   

10.
李先念对西路军和正确认识西路军问题的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1936年10月24日时任三十军政委的李先念,奉中央军委命令率部西渡黄河,执行宁夏战役计划.党中央命令组成西路军后,李先念率领的三十军作为西路军的主力,和兄弟部队一起,为执行党中央的战略部署,西征河西走廊,与敌血战.在永昌时,作为西路军军政委员会委员之一,李先念曾向西路军总部领导提出过合理化建议.最后,他作为负责军事的最高领导人,率西路军余部到达新疆,受到党中央和共产国际代表陈云和滕代远的迎接和慰问,为党保存了一批战斗骨干.毛泽东因此称他为"不下马的将军".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邓小平、陈云同志的关怀下,李先念重新调查西路军问题的来龙去脉,为恢复这段历史的本来面目,又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1.
1956年我国基本完成对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以后,陈云同志就提出,要建立一种“适合于我国情况和人民需要的社会主义的市场”;“在社会主义的统一市场里,国家市场是它的主体,但是附有一定范围内国家领导的自由市场。这种自由市场,是在国家领导之下,作为国家市场的补充”(《陈云同志文稿选编》第12—13页,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以下引  相似文献   

12.
长期以来,西路军一直被说成是张国焘路线的产物,西路军的失败也一直被说成是张国焘路线的破产.陈云在上世纪30年代代表共产国际和中共中央到新疆接迎西路军,并在上世纪80年代直接参与了弄清西路军的历史问题和为西路军恢复名誉的工作.他根据亲身经历和历史事实,指出西路军的行动是执行中央打通国际路线战略的具体步骤,"不是执行张国焘路线","西路军的失败也不是因为张国焘路线".陈云为西路军历史问题客观公正的解决,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悲壮的征程》,是中共甘肃省党史资料征集研究委员会,献给中国共产党成立70周年、纪念红西路军征战55周年的一份珍贵礼物,是迄今为止研究西路军史的一部最完整的史料专辑。编辑者投入十年的心血,对两万多西路军指战员用血肉铸成的史实,进行了广泛的征研,对征集到的300多万字的资料,经过精心的分析、鉴别、核实和筛选,将其中的73万字按回忆录、人物传略、专题资料、历史文献、大事记、国民党军政人员的文章等六大类辑编成本,并在六类资料之首冠以概述,把西路军惊心动魄的历史,用提纲挈领的手法,  相似文献   

14.
《陈云文选》第二卷(一九四九——一九五六年)已经在全国公开发行了。二十多年前,当《毛泽东选集》第四卷出版发行的时候,我们从这部革命文献中看到,中国人民在共产党和毛泽东同志的领导下,怎样在解放战争中节节胜利,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建立了新中国。二十余年后的今天,我们从第二卷《陈云文选》  相似文献   

15.
陈云同志的要“坚持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指示(见《新华月报》1982年第1期第83页)和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关于“必须在公有制基础上实行计划经济,同时发挥市场调节的辅助作用”的要求,(《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单行本第55页)都是在我国前一段经济理论研究和经济改革实践基础上作出的科学概括,为今后的理论和实践指明了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可以“简要地确定为关于对立面的统一的学说。”(《列宁选集》第2卷,第608页) 一切事物的矛盾运动,都是对立面无条件的斗争的绝对性和有条件的统一的相对性的辩证结合。不论否定矛盾的斗争性,还是否定矛盾的统一性,都是形而上学世界观对抗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一种表现。“他们在绝对不相容的对立中思维”,“是就是,不是就不是;除此而外都是鬼话。”(思格斯《反杜林论》第19页) 林彪、“四  相似文献   

17.
在西路军评价之肯定与否定的分歧中,陈铁健发表了《论西路军——读徐向前〈历史的回顾〉札记》一文见(《历研究》1987年第2期),“为肯定西路军者更赞一辞”。他首先引用大量的电报和文  相似文献   

18.
标志着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共产党宣言》,是全世界影响最大,读者最多的经典著作。半个多世纪以前,《共产党宣言》就在中央苏区得到广泛传播。千千万万的革命志士、红军战士、人民群众,努力学习《共产党宣言》,并为贯彻《宣言》的基本精神,实现《宣言》确立的目标而进行了英勇顽强艰苦卓绝的斗争。  相似文献   

19.
<正> 《哲学的贫困》是马克思第一次自称自己是经济学家,并用自己刚刚形成的哲学思想去批判蒲鲁东的经济学和哲学方法论的重要著作。1880年,他在《关于<哲学的贫困>》一文中写道:“我们所以要重新发表《哲学的贫困》……是因为:在该书中远处于萌芽状态的东西,经过二十年的研究之后,变成了理论,在《资本论》中得到了发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248页,以下凡引自此书的,只注卷页)。  相似文献   

20.
斗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传承和优良基因。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进行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应当坚持党的领导,把握正确的政治立场与斗争方向;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持续增长斗争力量;结合具体实际,灵活运用斗争策略和斗争方法。面对新时代的突出矛盾问题和重大风险挑战,中国共产党发扬斗争精神,在同损害人民群众利益,危害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弱化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行为作坚决斗争的过程中,赢得了伟大斗争的重大胜利。新时代新征程增强党的斗争本领,应从党的历史进程中汲取有益斗争经验,增强党的领导能力以有效应对斗争困境,围绕中国式现代化的使命寻找斗争模式,不断满足人民群众需要以完善斗争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