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连续时间模型基础上考虑将经济建设类支出、社会性支出以及一般性支出嵌入到内生增长模型中,研究政府支出结构与居民消费之间的动态关系。为了验证理论结果在实际经济中的适应性,利用中国2001—2013年31个省区的面板数据,考察政府公共支出结构对居民消费的影响。经验研究发现:经济建设类支出、社会性支出对居民消费存在挤入效应;一般性支出对居民消费存在挤出效应。同时,在此基础上引进财政分权变量,研究政府公共支出通过分权通道如何影响居民消费,结果发现透过分权通道,社会性支出的作用被增强,而经济建设类支出和一般性支出的作用被削弱。  相似文献   

2.
公共支出是政府宏观经济调控政策工具之一,支出效率反映了支出与收益的对比关系。基于中国252个地级及以上城市2004—2013年间的面板数据,运用系统GMM估计方法实证检验公共支出、支出效率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公共支出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效果不确定,但支出效率的提高有利于经济增长,并起到公共支出产出效应的门槛作用;东部城市、省会和副省级城市的支出效率分别大于0.60、0.68时,公共支出会对经济增长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Gibbs抽样条件下,利用我国1952-2006年经济增长和财政支出的时间序列数据,对瓦格纳法则在中国有效性问题进行了实证检验,并具体考察了中国政府公共支出规模扩张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平滑变参数特征。实证结果表明中国经济增长与政府公共支出增长之间的因果关系并不确定,两者在数量上的关系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点,其参数在具体形态上呈平滑变参数特征。  相似文献   

4.
王小利 《统计研究》2005,22(5):26-6
政府公共支出是政府在宏观上调整经济运行的主要政策工具 ,根据凯恩斯理论 ,政府在经济萧条时扩大公共支出规模在经济过热时缩小公共支出规模会从需求的角度在短期内调节经济的运行。而从经济增长的角度看 ,政府的公共支出同样可以通过影响总供给来影响经济的增长。Ram( 1 986)在其经典研究中利用 1 1 5个国家的平行数据对政府公共支出的增长效应作了相关的计量分析 ,发现在政府公共支出占GDP一定比例条件下提高政府公共支出增长率对经济增长有正效应 ,但超过这一比例政府公共支出的增加会对经济增长产生负面影响 ;Barro( 1 990 )在内生经…  相似文献   

5.
利用空间面板Durbin模型,估计了中国省际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对经济增长的当期影响效应,并将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对经济增长的总效应分解为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结果显示: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正向效应,人均基本建设支出和人均文教科卫支出的增长提高了当地经济增长率。但是,基本建设支出的间接效应不显著为正,远远低于其对经济增长的直接效应,而文教科卫支出的间接效应显著为正,并且远远高于其直接效应。从长期来看,空间外溢性的存在,使文教科卫支出对整体经济增长率的影响更大,远远高于基本建设支出。  相似文献   

6.
我国社会保障支出对公平与效率影响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1989-2003年的统计数据为基础,运用计量经济学中的协整分析方法,对我国社会保障支出与经济增长、基尼系数之间的动态均衡关系进行了相关研究。协整分析表明中国社会保障支出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的正向关系,与城镇居民收入的基尼系数之间存在长期的负向关系;通过Granger因果检验,发现中国社会保障支出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双向的因果关系,与城镇居民收入的基尼系数之间存在单向的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7.
文章从时间序列角度(1978~2008)对我国农村公共投资的整体情况和结构状况进行了统计分析,得出了较为有益的结论,并建立VAR模型和脉冲响应函数从结构角度考察农村公共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作用.根据分析,得出三点推论:①我国的农村公共支出在一个较长时间的增长速度保持稳定.推论②我国广大农村在科技基础上存在很大差异,东部沿海地区农村在现阶段,农业科技费用占的比例比中西部农村要高,但基础设施建设和支农支出比例较低.推论③农村发展性投资(支农支出、农业科技投资)在短期内有助于经济增长,但是长期来看,边际效用降低,如不提高投入--产出效率,将会对我国经济长远发展不利.  相似文献   

8.
政府卫生支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的相关文献实证结果不一。文章在内生增长模型的框架下,重新探讨了这一层支出-增长关系,其中,政府卫生支出具有双重身份,既是政府公共投资,又是对健康人力资本的投资。我们的实证结果发现在中国这样一个处于转型期的发展中国家,政府卫生支出对经济增长具有正向的影响,表现在政府卫生支出对经济增长的弹性系数是0.0831,对应的投资乘数是6.04。政府在充分挖掘政府卫生支出的人力资本效应和投资乘数效应从而促进经进增长方面还大有可为之处。  相似文献   

9.
文章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实证分析了社会保障支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社会保障支出通过减少贫困发生率、增加人力资本积累及提高劳动生产率来促进经济增长。分地区来看,西部地区社会保障支出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较大,而东部地区社会保障支出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较小。因此,财政性社会保障支出应更加注重社会公平,而社会保险基金支出应在公平的基础上注重效率的提升,以保持社会保障支出与经济发展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10.
中国财政性教育支出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建立VAR模型,运用脉冲响应分析和方差分解实证分析了我国教育财政投入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检验结果表明我国教育投资支出的增加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的协整关系,并且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是引起教育投资增加的granger原因,教育投资支出仍然对GDP变化有一定的影响作用.经济总量的增长会给教育投资支出带来同向的冲击,经济增长对教育投资支出的冲击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和较长期的持续影响效应.但是教育投资支出的增加对经济增长的冲击影响较弱,我国教育投资利用率低,教育不公平现象导致的人力资本质量偏低,由此导致教育投资支出对经济增长的带动效应还未充分发挥出来.  相似文献   

11.
文章基于VAR模型分析了我国贸易顺差、消费支出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内在联系,结果显示:中国贸易顺差、消费支出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协整关系;在长期,中国贸易顺差、消费支出增长对经济增长都有促进作用;贸易顺差和经济增长互为原因,消费支出和经济增长互为原因;我国贸易顺差、消费及经济增长自身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依次为较弱、较强、很强.建议:加强自主创新;提高居民实际收入来扩大内需;获得更趋多元化的我国贸易顺差来源.  相似文献   

12.
卢珊 《统计与决策》2023,(2):162-166
文章基于1978—2019年我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构建包含时间效应、空间效应与时空交互效应的动态面板空间杜宾模型,探究社会保障支出对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并进一步构建双区制面板空间杜宾模型,探究在不同社会保障支出水平区域之间,经济增长空间溢出效应的异质性。研究发现:社会保障支出在短期与长期均促进了本省份的经济增长,同时对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社会保障支出对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在时间上存在差异性,短期内抑制了其他省份的经济增长,长期内促进了其他省份的经济增长,且省份间的空间溢出效应大于省份内的影响效应;在社会保障支出水平处于低区制与高区制两种状态下,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存在显著差异,与低社会保障支出水平地区相比,高社会保障支出水平地区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更强。  相似文献   

13.
韩健  程宇丹 《统计研究》2019,36(3):32-41
地方政府性债务影响经济增长的路径具有显著的区域异质性,这种异质性研究有利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有效性。公共投资、私人投资与公共支出是地方政府性债务影响经济增长的三条主要路径。文章在提出债务规模对三条路径影响都是非线性,且作用可能存在异质性假设的基础上,选取2010年到2016年,30个省(含自治区、直辖市)的相关数据,对全国、东、中、西部地区,影响经济增长的三条路径进行实证研究。东部地区的地方政府性债务规模增加,对公共投资无显著的影响,对私人投资有倒U型影响(拐点约为19%),对公共支出有显著的负面影响。中部地区的政府性债务规模增加对公共投资、私人投资的影响都是倒U型的(拐点分别约为30%和28%),对公共支出有显著的负面影响。西部地区的政府性债务规模增加对公共投资、私人投资和公共支出都存在倒U型影响(拐点均在70%以上)。  相似文献   

14.
文章基于1978~2011年中国公共卫生支出和经济增长数据,使用最新发展的两区制门槛协整模型对我国公共卫生支出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再检验。研究发现:(1)中国公共卫生支出与经济增长间存在着单向的Granger因果关系,公共卫生支出促进了经济增长,而随着经济的增长,并没有加大公共卫生支出的力度;(2)全国公共卫生总支出同经济增长间存在非线性的协整关系;(3)公共卫生支出和经济增长对误差修正项的反应存在差异,在区制一时国内生产总值会使得系统偏离长期均衡的程度更为严重,而当出现区制二时,国内生产总值会使得系统偏离长期的均衡状态可以实现恢复。  相似文献   

15.
我国社会保障支出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本文基于省际面板数据,对我国社会保障支出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社会保障支出与经济增长存在负向关系,而这一负相关关系并非来自投资与劳动力因素,而是来自于我国省际之间社会保障支出与经济实力、经济发展水平的严重不协调,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是尽快实现社会保障支出的全国统筹或者实现社会保障支出的省际间转移支付。  相似文献   

16.
文章基于向量自回归模型,运用向量误差修正模型、格兰杰因果检验以及脉冲响应函数,采用1985-2006年样本序列数据,实证检验了财政农业支出、农村金融发展(农村金融规模与农村金融效率)、农村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关系.实证结果表明:财政农业支出是农村经济增长的Granger原因,反之不成立,且财政农业支出对农村经济增长产生滞后负影响;农村金融规模与农村经济增长之间不存在任何方向上的Granger因果关系;农村经济增长是农村金融效率的Granger原因,反之不成立,但农村金融规模和农村金融效率对农村经济增长产生滞后正影响.  相似文献   

17.
闫威  龙勇  韩美清  陈燕 《统计与决策》2006,(23):107-108
在税收竞争对公共支出总体影响受到广泛关注的同时,前者对后者结构的影响,却很少被研究.公共支出结构,主要是指公共消费品与公共投入品之分.  相似文献   

18.
文章建立在向量自回归模型的基础上,研究我国经济增长、城市化水平和行政管理支出之间的动态关系.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表明:我国城市化发展水平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导致行政管理支出的膨胀;经济的增长也导致行政管理支出的扩张;反向结论不存立.协整关系检验证明:三变量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其中,经济增长与城市化水平正相关、与行政管理支出负相关;行政管理支出与城市化水平正相关.向量误差模型说明:短期内三者都有惯性增长的趋势;除了行政管理支出短期内受城市化水平波动影响外,短期内三变量的相互影响程度不显著,而且对非均衡的校正能力都很弱.脉冲响应函数分析进一步验证了以上结论.  相似文献   

19.
研究财政科技支出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对科学指导财政科技投入能起到积极作用。使用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检验等计量方法对陕西省1986-2009年的相关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陕西省财政科技支出对经济增长有促进作用,但就目前投入的规模和结构而言,其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有限。  相似文献   

20.
文章在匹配模型中,分别引进政府的教育支出和公共投资支出,讨论了它们对就业影响的两种情形。一是只考虑教育支出的情形,建立模型分析发现:政府的教育支出与就业之间是个倒U形的关系;二是考虑教育支出和公共投资支出的情形,由模型分析得出结论是:政府的教育支出占政府总支出的比例与就业之间也有一个倒U形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