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燃料乙醇发展潜力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0年以来,中国开始大规模生产和推广应用燃料乙醇。但中国发展燃料乙醇的制约因素是粮食资源有限,因此,发展燃料乙醇只能依靠非粮食原料,包括甘蔗、木薯、甜高粱和秸秆等。通过对粮食、甘蔗、木薯、甜高粱和秸秆等燃料乙醇原料的资源潜力进行测算,预计2010年中国燃料乙醇的生产潜力约为500万吨,2020年约为800万吨~900万吨。  相似文献   

2.
赣榆是全国秸秆综合利用先进示范县,全县45万亩小麦、28万亩水稻、28万亩花生、9万亩玉米、9万亩山竽等农作物,每年可产生秸秆120万吨。近年来,针对某些地方焚烧秸秆、环境污染、交通受阻等不良状况,该县依托传统的草编加工优势,变废为宝,引导农民加工草帘、草苫等,直销  相似文献   

3.
为衡量大豆秸秆的生物质能潜力,使其得到合理的可持续开发,采集大豆秸秆时,要考虑为维护土壤功能所保留的秸秆量.综合相关文献研究,得到黑龙江省各类型土壤的大豆秸秆保留量的最小值、中间值和最大值,设计出大豆秸秆最高保留、适中保留和最低保留3种不同的情景.基于上述设计,考虑大豆秸秆可收集率、燃料比率等因素综合运用线性回归的方法,计算出不同情景下的大豆秸秆能源潜力.研究结果发现:假设未来无秸秆燃烧,在最高保留情景中,黑龙江省在2020年、2030年、2050年的大豆秸秆可开发利用的潜力分别是213.49、237.82、296.75万吨;在最低保留情景中,相应年份大豆秸秆可开发潜力将会达到353.14、373.27、431.54万吨.可以看出,维护土壤功能时,可开发的大豆秸秆潜力虽然有限,但对农业的发展有益,也利于生物质能的可持续性开发.  相似文献   

4.
在河南省正阳县付寨乡双屯村,养羊专业户冯伟东利用秸秆氨化、青贮饲料养羊发家致富的故事,被乡亲们传为佳话。今年30岁的冯伟东,原是一名高考落榜青年,当他回到家乡看到农民生产的玉米秸秆堆积沤粪,甚至当成废物烧掉,秸秆资源白白浪费。便萌发了制作青贮饲料养羊的念头。为了掌握氨化、青贮饲料养殖技术,冯伟东报名参加县畜牧局举办的养羊培训班,在乡信用社小额贷款5000元,自己又筹资1万元,引进波尔山羊16只、长白山羊46只,创办了家庭养羊场。冯伟东到省畜牧  相似文献   

5.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呈逐年增长态势,突发性溢油事故以及石油化工行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含油废水给环境带来巨大的压力.发展有效且廉价的石油吸附剂成为了极具价值的研究方向.碳化玉米秸秆是一种天然的具有中空结构的石油吸附材料.它不仅可以回收利用,而且具有良好的生物降解性.玉米秸秆在不同温度下碳化,可以制成碳化玉米秸秆.此种碳化玉米秸秆对氯仿的最大吸附量可达到35 g/g,此外,它还具有良好的可重复使用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6.
杨涌 《小康生活》2006,(3):17-17
今年江苏省将大力开展秸秆气化和沼气试点,建设一批秸秆气化站、户用沼气池、大中型畜禽场沼气治理和沼气发电工程,在解决能源问题的同时,着力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此项工作已被列为农村新五件实事工程中环境整治工程的一项重要内容。据江苏省农林厅厅长刘立仁介绍,2006年,江苏省将积极发展适合农村特点的清洁能源,重点在苏南、苏北等地区高速公路沿线、机场附近和新农村建设集中居住地区,选择经济条件好、秸秆资源丰富的20个村建设秸秆气化集中供气工程;在苏北和苏中等区域推广“一池三改”户用沼气工程4万个;在太湖、淮河等流域和大中城市周…  相似文献   

7.
农户秸秆还田意愿和采纳行为的不一致性制约着秸秆还田的推广。将农户主观认知和外部条件置于同一个分析框架,构建MOA拓展模型,分析能力和机会的双轮驱动能否促进农户秸秆还田意愿向行为转化,并进一步探讨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不同群体间意愿和行为的关系以及能力和机会对意愿—行为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表明:秸秆还田需求端的堵点在于农户意愿未能转化为有效需求,供给端的堵点在于技术不能满足农户需求;农户生产习惯和生态知识、技术的可获得性能促进其还田意愿向行为转化;在高群体一致性组别,技术的可获得性和生态知识正向调节农户意愿—行为的关系,而在低群体一致性组别,生产习惯正向调节意愿和行为的关系。因此,从秸秆还田供给侧出发,基于农业农村农户实际情况优化秸秆还田技术,实现精准服务是推动秸秆还田的关键步骤。同时,创新宣传内容与方法,找准农户差异优化生产习惯,提高农户生态知识水平,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机械作业条件亦是实现秸秆还田供需匹配的必要举措。  相似文献   

8.
秸秆发电燃料市场的纵向联盟博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秸秆发电的规模化发展需要专业秸秆收储企业的参与,为此,运用博彝理论,以领导者模型为基础,分析了秸秆电厂与秸秆收储企业组建纵向战略联盟对各方收益的影响,指出下游秸秆电厂与上游秸秆收储企业组建纵向战略联盟不仅可以保证秸秆原料的持续供应,还可以提高自身以及秸秆收储企业的收益,提高联盟整体利益,得出了有效战略联盟应满足的条件,并利用某秸秆发电厂的数据进行了实例分析.  相似文献   

9.
秸秆菌业循环利用模式与低碳农业的发展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总结和分析农田秸秆菌业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阐述了循环农业和低碳经济框架下秸秆菌业的内涵和发展模式,分析了秸秆菌业发展的循环模式与低碳农业模式的相互关系,并进一步提出开拓发展区域低碳农业的设想与若干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1)农作物—食用菌→农作物。即用农作物秸秆栽培食用菌;收获食用菌后的菌渣还田作肥料。(2)农作物→食用菌→沼气→农作物。即用农作物秸秆栽培食用菌;菌渣用于生产沼气;沼水沼渣还田作肥料。(3)农作物→食用菌→沼气→食用菌→农作物。即用农作物秸秆栽培食用菌;菌渣用于生产沼气;沼渣用于栽培食用菌;沼水、菌渣还田作肥料。(4)农作物→食用菌→  相似文献   

11.
180030.52730.560%近年来,河北省承德县农牧局依托国家级秸秆养牛示范县续建项目及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的实施,全面实行舍饲圈养,大力推广秸秆养牛、养羊,全县有多家养牛、养羊大户以当地秸秆作为牛羊的主要饲料。截至目前,全县已处理秸秆万吨,其中青贮万吨,微贮万吨,氨化万吨,秸秆利用率达到以上。通过把秸秆进行科学处理作为牲畜饲料,不仅扩大了养殖规模,提高了农户养殖收入,而且秸秆经过腹还田,为土地提供了大量的有机肥料,增加了土壤肥力,促进了农作物的增产增收,有效推动了全县农牧业的发展。同时,还减少了秸秆焚烧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并…  相似文献   

12.
面对着巨大的能源和环境压力,建设秸秆发电项目成为我国加强节能减排力度的重要举措,其巨大的综合效益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可。经过了多年的发展,我国秸秆发电项目已成为新能源领域的重要领域,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本文结合当前的时代背景和现实需要,分析了秸秆发电项目的能源、生态和经济效益,并对国内秸秆发电项目的发展状况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3.
秸秆是一种很好的清洁可再生能源,是最具开发利用潜力的新能源之一,具有较好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而秸秆发电,就是以农作物秸秆为主要燃料的一种发电方式,是目前应用秸秆作为能源的一种重要的形式。随着秸秆发电产业的发展,其燃料供应问题成为制约该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运用博弈论理论,建立在两家秸秆收储企业和一家秸秆发电企业基础上的模型,分析秸秆收储企业与秸秆发电企业组建战略联盟时对各方收益的影响,得出有效战略联盟建立的条件,并利用某秸秆发电厂的数据进行了实例分析。  相似文献   

14.
控制农户焚烧秸秆的激励机制探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不对称信息的存在,要求生态环境保护应当由政府来“供给”,由环境参与主体进行“生产”。和其他委托代理问题一样,生态环境产品的“供给”与“生产”也需要一种激励机制来防范代理过程中的道德风险。文章以控制农户焚烧秸秆为例,通过对农户参与环境的行为分析,探讨了建立向秸秆回收综合利用企业进行补贴,从而对农户进行转移支付的激励机制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河北省是一个农业大省,每年秸秆产量十分可观。通过分析河北省晋州24MW秸秆发电项目,估算出河北省秸秆发电项目经核证的减排量(CERs)的收益;并分析了秸秆发电发展所面临的一系列障碍。若将此类项目开发成为CDM项目,将有助于克服这些障碍。  相似文献   

16.
农作物秸秆(如麦秆、稻草、玉米秆等)是农作物数量最大的一种副产品。利用作物秸秆制造蛋白生物饲料,变废为宝,这是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我们用这种饲料发展养猪业,取得了很好的效益。现将其制作的方法介绍如下:(一)将作物秸秆晒干,粉碎;(二)把秸秆粉放入用砖砌成的发酵池内,加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面对越来越严重的空气污染,“秸秆禁烧冶逐渐成为社会生活中的关键词。 然而,秸秆焚烧屡禁不止。 以“代谢断裂冶理论为分析框架,秸秆焚烧既有它的社会原因,又有它的环境后果。 一方面,农业的工业化、农民日常生活的商品化、城市化与农村劳动力人口外流等原因导致了秸秆的废弃与焚烧。 另一方面,秸秆焚烧导致空气污染,加剧了城市居民对于雾霾的恐惧,这种环境事实和认知方式转变为塑造城乡社会格局的重要力量。 从此,“代谢断裂冶理论得以扩展:秸秆焚烧导致的空气污染超越了该理论传统上对于土壤肥力问题的关注,使得农村环境危机系统的表现为水、土、气的污染;农村资本化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在导致环境后果的同时,又以该环境后果为媒介,重塑农村内部及城乡之间的社会关系,形成自然与社会之间的双向互动。  相似文献   

18.
“十五”期间,我区共投入21.9907亿元资金用于以沼气为重点的农村能源建设,共新建农村沼气池174万座,比“九五”期间的78万座增加了96万座,增长率达123%,每年新建沼气池数量均列居全国第一位:同时还建设大中型沼气池工程123处,秸秆气化集中供气工程3处,推广省柴节煤灶60万户,太阳能热水  相似文献   

19.
国家发明专利成果“秸秆快速微贮生物添加剂”——秸秆微贮宝(专利号:ZL97119176.X)可将稻草、麦秸、玉米、高梁等各种农作物秸秆10天发酵成适口性好的牛、羊、猪等牲畜饲料,每袋50g处理1000公斤秸秆,比青贮法快20-30天,比氨化法节省费用6-8倍,是国家鼓励发展的节粮养殖首选产品。我国年产  相似文献   

20.
我国农作物秸秆资源丰富,利用空间巨大,但在现实中秸秆资源有效利用率仍然较低。农户秸秆出售是秸秆资源化综合利用的首要环节,但在实践中农户秸秆出售行为存在较大差异。在构建理论分析框架的基础上,利用在河北省邢台市威县实地调查所获得的数据,采用二元Logistic模型,探讨秸秆出售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农户家庭种植棉花面积越大,其出售秸秆的可能性就会越大;秸秆收购市场的便利与完善会促进农户出售秸秆;对秸秆综合利用认知水平较高的农户会更多地选择出售秸秆。为此,政府应当制定及落实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政策,不断完善秸秆出售的市场条件,加大对秸秆处置行为的宣传力度,以期进一步提高棉花秸秆出售比例使其得到综合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