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金融系统性风险严重影响着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实体经济的发展,而金融系统本身的顺周期性则扩大了这种风险的可能.金融危机的爆发表明以微观审慎监管为主的金融监管方法对系统性风险的监控和预防无能为力,在金融微观审慎监管已无法从全局上维护金融市场稳定的局面下,迫切需要金融宏观层面的监管以弥补微观监管的漏洞.金融宏观审慎监管除了要体现逆周期性外,其管理方法、操作工具乃至政策配合都有其特殊性.  相似文献   

2.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全球金融危机之后,在微观审慎监管框架基础上构建宏观审慎监管框架已成为国际金融监管改革的共识。国内外学者和政策制定者一致认为中央银行应当在宏观审慎监管中扮演一个重要角色,但具体扮演什么角色,存在很大争议。笔者通过对金融业宏观审慎监管改革的国际实践进行研究,发现中央银行的宏观审慎监管角色定位有三种:唯一决策者、主导者或参与者。  相似文献   

3.
基于TVP-VAR模型探讨货币政策不同量价工具对宏观杠杆率和金融稳定的时变影响机制以及宏观杠杆率与金融稳定间的双向动态溢出效应。结果表明,从货币政策的调控效应看,数量型和价格型工具对稳杠杆和稳金融均具有显著的、阶段性的调控效果,不同期限组合能够实现抑制宏观杠杆率和促进金融稳定;从稳杠杆与稳金融的双向溢出效应看,二者互为调控政策的路径选择,宏观杠杆率的适度波动在长期内有助于提升金融稳定,而金融体系稳定性的增强在中长期内能够有效遏制宏观杠杆率的上升势头。为此,货币当局应继续健全“稳杠杆”和“稳金融”的监管体系,完善货币政策调控改革机制,提升结构性货币政策实施质效,加快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建设,形成宏观杠杆率稳定与金融稳定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4.
余剑 《理论界》2013,(1):170-172
发达经济体作为推动宏观审慎管理的先行者,尽管在实践中仍然存在一些困境,但所开展的积极探索对于中国构建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在推进宏观审慎管理的过程中,一是要做好金融管理框架的安排以及宏观审慎工具的设计;二是要关注宏观审慎管理的潜在影响;三是要在参考国际通行做法基础上,制定合适我国国情的宏观审慎政策框架。  相似文献   

5.
论完善我国金融宏观分层次调控体系吴光明一、金融宏观分层次调控的理论依据和现实考虑(一)分层次调控的理论基础1.金融宏观调控的系统性。中央银行进行金融宏观调控的客体是一个系统,这个系统由专业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等子系统组成,各子系统又下辖若干...  相似文献   

6.
宏观审慎政策作为稳定金融系统的重要手段,在我国实践年份较长,但具体政策效果还有待探究。该文使用我国16家上市银行2012—2019年数据,构建反映银行系统性风险贡献度的指标,然后使用系统GMM分析宏观审慎政策在抑制银行系统性风险贡献度方面的效果。研究结果显示宏观审慎政策的整体实施能有效抑制银行系统性风险贡献度,实施效果与政策力度正相关。此外,宏观经济环境和银行自身变量也会对银行系统性风险贡献度产生差异化影响,进一步研究还显示,实施逆周期宏观审慎政策有利于降低经济周期变化带来的系统性风险波动,平滑经济周期。因此宏观审慎政策应以逆周期实施为主,并对国有五大行进行特别关注,必要时可对商业银行自身指标提出要求。  相似文献   

7.
罗运贵同志花了15年时间,专心致志研究写作而成的专著《宏观价值调控论—富国裕民之坦途》,现已由广西民族出版社出版发行。这是一本观点非常独特的奇书。该书的写作目的,是要揭示一个国家应根据哪些因素及如何去决定货币发行量的规律,从而能够有效地解决一个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资金不足的问题。该书的主要观点有:1、所谓宏观价值调控,是指国家利用价值手段,在宏观上对国民经济运行及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进行调节和控制。一个国家必须实行两套货币资金投放系统:一是与目前通行的办法一样,中央银行(通过向商业银行贷款的形式)…  相似文献   

8.
长期以来,我国的财政、货币调控措施大都侧重于刺激经济增长.随着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的不断变化和经济全球化程度的日益加深,尤其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和蔓延,稳定宏观经济、防范金融风险成为各种财政、货币调控措施的主要目标之一.通过对中央银行和财政部门在金融风险处置中的作用及实现方式的比较发现,财政部门和中央银行在处置金融风险方面都具有相应的手段和重要的作用.由于财政部门和中央银行在调节方式、调节领域、作用机制、传导渠道等方面都各有所长,因此在宏观调控中,两大部门应当根据国内外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审慎地交替使用各种财政和货币手段来对经济周期进行补偿和调节,以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相似文献   

9.
宏观审慎政策作为金融行业重要的调控工具,直接与金融体系发生密切关联,但是其最终所产生的效果是否可以有效降低金融风险还需要作深入探讨和具体研究。将存款准备金率和可变的LTV上限作为宏观审慎政策工具,采用系统GMM方法检验其在抑制商业银行风险承担方面的作用,研究表明:宏观审慎政策工具能够显著影响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承担,通过逆周期调节能够有效降低银行的过度信贷增长以及过高的杠杆率。在经济发展态势良好时期利用收紧政策工具,而在经济发展态势呈现下行趋势时采取宽松政策,可以弱化风险承担和宏观经济环境之间的正向关系,有利于平滑信贷周期。  相似文献   

10.
存款利率市场化面临两难选择:放开有可能引发金融动荡和恶性通胀;不放开同样蕴含着极大的系统性风险.因此,突破利率市场化改革困境,关键是要在放开利率管制的过程中,有效避免或者化解可能的风险.在资金价格“双轨”格局下,可以在管制轨道的“边际”上引入市场因素,按照宏观审慎管理的理念和框架,制定严格的稳健性标准,选择特定的金融机构在相应的存款产品定价上赋予适度的自由裁量权,同时加强宏观审慎管理以有效控制风险,有步骤和有差别的放开存款利率管制.  相似文献   

11.
谢萌 《学术界》2012,(3):2-3
3月17-19日,"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2"年会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行。本届论坛的主题为"中国和世界:宏观经济和结构调整"。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出席论坛并发表重要讲话。此次年会经国务院批准,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相似文献   

12.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宏观经济学家构建了许多大规模的计量模型.考尔斯委员会方法是宏观计量建模的标准方法.七十年代的滞涨、货币政策的错误以及计量模型的失灵,导致了考尔斯委员会范式的瓦解.在这以后,VAR和DSGE模型发展成为宏观经济学的标准工具.近年来,中央银行开始建立基于DSGE的大规模计量模型.基于贝叶斯框架的DSGE方法有可能成为宏观计量经济学的新范式.本文介绍了宏观计量模型的最新发展,着重介绍BVAR在经济预测中的应用、DSGE在经济分析中的应用以及模型评估的DSGE-BVAR方法.  相似文献   

13.
赵磊 《江汉论坛》2007,(9):38-42
近年来,流动性过剩、就业压力以及对外贸易顺差等,成为宏观经济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认为:(1)仅用"供给与需求"的分析框架,已经很难对流动性过剩的根源做出本质上的把握.中国当下的流动性过剩表明:一方面,中国社会已经进入一个物质财富积累相对富裕的阶段;另一方面,市场经济的内在矛盾在中国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2)把就业难归咎于劳动力总量绝对过剩,经不住进一步追问.中国"就业难"的症结在于收入分配结构严重失衡,困扰中国社会的就业难题并非"无解",政府对此应当而且能够"大有作为".(3)中国商品如果大部分都能被中国人自己消费掉,而不是"廉价出口",是天大的好事.中国人如果没有能力消费廉价的中国商品,与国与民都不是吉兆.  相似文献   

14.
与居于现代主流经济学地位、以强调技术分析为核心的新古典理论不同,马克思经济学基于市场经济或资本主义经济竞争的博弈规则,确立了以社会总资本再生产和流通为基础的宏观经济体系,其基于再生产理论的扩大再生产图式更是现代宏观体系描述增长与结构问题的雏形。通过对现实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剖析,马克思指出了资本主义生产目的即在于获取按货币价值计算的利润或货币增殖,从而有效需求问题也就来自于资本家阶级对剩余价值即货币利润的追逐,由此联系到资本主义的经济周期与危机。显然,这对于我们解决当前宏观经济中的有效需求问题和指导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广东农村消费在未来广东省和全国经济增长中具有重要地位.目前广东农民的消费能力总体上还较低;食品和住房等生存性消费支出比重较大;平均消费倾向呈下降趋势,边际消费倾向波动很大;农民的投资积极性不高,生产性消费支出比例下降.农村土地制度、农村社保制度、农村金融制度和农村基础设施投入政策是当前影响农民消费的主要宏观政策.  相似文献   

16.
论宏观汇率政策的微观基础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最近,国内许多研究汇率的文章大多从宏观视角分析汇率变化对国民经济和微观企业的影响,却极少从微观经济视角分析宏观汇率政策的微观基础。然而,微观经济是宏观经济的基础,更是制定宏观经济政策的基础。作者从企业融资方式与汇率稳定性、不同融资方式的企业对利率和汇率的敏感性的差异等新视角,分析宏观汇率制度和汇率政策的微观经济基础,阐明现行汇率政策选择的必然性,厘清现行汇率制度的利弊,进而提出调整汇率制度和汇率政策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上海古镇文化保护与开发的宏观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江平 《社会科学》2003,(9):120-128
随着上海城镇建设步伐加快 ,上海古镇文化保护与开发问题日益紧迫。本文认为 ,上海古镇文化保护与开发 ,其内容包括物质文化、非物质文化及生态文化 ,上海古镇文化是认识和了解上海的载体 ,是宝贵的旅游文化资源。上海古镇文化目前面临着东西部保护与开发不平衡、保护与开发方法单一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处境艰难以及生态环境状况不尽如人意等问题。本文在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 ,提出了上海古镇文化保护与开发的宏观思路 ,认为上海古镇文化保护与开发应遵循整体性、多样性和可持续发展相结合的原则 ;可采取资源调查、重点保护、集中保护、平衡保护、展示性保护等方法 ;通过立法、科学规划管理、提高和培养市民保护意识以及多元投资等途径 ,实现上海古镇文化保护与开发的长远目标。  相似文献   

18.
文章主要研究新疆财政支出对新疆宏观经济的影响,并初步研究了财政支出的影响因素。主要结论是:新疆的财政支出对经济的促进在短期内是有效的,而从长期看则有效性是不足的;新疆的财政支出与国际贸易的负相关将长期存在;财政支出的作用更倾向于使居民增加消费、减少储蓄。  相似文献   

19.
战前日本政府消费支出的总体发展趋势是在较低水平基础上,保持了一种持续、稳定和快速的增长态势,且呈现出阶段性的变动特征和周期性波动;政府消费支出结构变动趋于合理,但军费开支较大。日本经济近代化的发展,政府职能和作用的扩大和强化,政府财政规模的扩大所导致的消费和劳务的上升,以及军费开支的扩张等因素,是导致战前日本政府消费支出总量和结构变动上升的根本性原因。中日两国在政府消费支出总量和结构的变动上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20.
高等教育大众化宏观变革和发展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是建立在高等教育实践基础上的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的探索和总结,它可分为宏观方面的变革与发展规律和微观方面的变革与发展规律两部分。本文就高等教育大众化从量的增长发展规律、质的变化发展规律以及量的增长与质的转变的规律性联系三个方面的宏观变革理论问题进行一些定量化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