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6 毫秒
1.
校企合作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建设和发展中的重要特征,是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根本之路。在近十年的办学实践中,烟台职业学院与政府、行业、企业进行深度融合,构建具有自身特色的"四级融合"校企合作模式,在专业设置、课程开发、实训基地建设、实践教学的组织、师资培养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深度合作,取得了良好成效。  相似文献   

2.
《成才与就业》2008,(6):13-13
2008年早春,以动漫专业建设为龙头,打造数字艺术专业链的上海市群星职业学校找到"婆家",与CIA数码科技有限公司等3家动漫企业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从而拉开了深入校企合作、培育适销对路技术人才的大戏。近来,上海市中职校与企业掀起了校企合作签约、续约的高潮。在不到1个月的时间内,有近10所中职校与数十家企业"联姻":浦东新区政府在高桥职业技术学校举行职业教育校企合作  相似文献   

3.
加快发展我国现代职业教育是国家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为了实现这一发展战略,作为现代职业教育培养技能型人才的主要途径——校企合作,显现出其不可替代的价值。然而我国校企合作面临的难度却较大,无论是国家给予的支持力度,还是实施校企合作的广度与深度都极为有限,相当多的校企合作流于形式。从社会环境、职业院校、企业以及师生诸方面对我国现阶段职业教育校企合作面临的困境进行了全方位的审视,针对核心问题提出了解决的对策——争取国家政策、财政的支持;加大社会对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在与企业等社会力量协作中以利益作为切入点进行协调,并从文化深层次的角度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4.
高等职业教育的宗旨在于为社会培养“创新型高技能人才”.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高等职业教育的显著特点,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必由之路.建立“深度融合、互利共赢”的长效合作机制是校企合作的必然要求,也是目前高等职业教育积极探索的一个热点问题.本文结合校企合作的模式,分析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提出建立长效合作机制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5.
校企合作是充分利用院校和企业资源优势,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机制。在当今社会经济发展大环境下,校企合作是高校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企业获取新的发展和参与社会竞争的必然选择。新时期、新形势下,高校应坚持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道路,结合当今实际,不断改革创新校企合作办学新模式,完善运营机制,真正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的技术型、操作型、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6.
市场经济下的职业教育,应该是培养社会需要、适销对路的人才。职业学校应以市场为导向,依托地方企业的优势,本着互惠互利的原则,建立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改善自己的办学条件,使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相结合,切实培养学以致用的人才服务企业、社会。  相似文献   

7.
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以高铁为代表的基础设施建设将产生巨大的国际工程管理类专业人才需求,企业通过内部培训和岗位锻炼提供人才的方式已无法满足这种急剧扩大的需求.校企合作共同培养人才是解决高校人才输出与企业人才需求之间矛盾的必由之路.本文在"一带一路"全新的背景下,结合企业和学校的实践,从校企合作的形式、组织、规划、实施、交流与发展等方面构建合作模式,以勾勒清晰的合作框架,为国际化后备工程管理人才的培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高职院校与其他普通高校相比,应更具应用性、实践性和职业性,也就是说,高职教育更贴近人才市场。高职院校要及时跟踪市场需求的变化,主动适应社会经济和行业发展需要,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面向企业发展和生产一线所急需的高技能人才。因此,依托企业现有资源,思考与建立切实可行的高职院校校企合作育人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高校承担为社会培养人才的重要任务,伴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转型和调整,社会及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正在发生着较大变化,如何培养能适应企业和社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定制培养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新模式,能有效解决传统校企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实现校企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全程合作,通过认知教育、定制培养,提升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实现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10.
本文联系学院实际,对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详细的探讨。文章从高技能人才的内涵出发,针对高职院校培养高技能人才的依据,确立了我院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特色,对课程体系的改革和校企合作等进行了探索,旨在构建合理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1.
在日益巨大的社会就业压力下,为培养适应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的新型人才,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与当地政府、企业联合办学,探索出了一种新型的办学模式——政校企合作办学。该模式是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进一步升华,该模式由政府、企业、学校三方共同参与,形成了一种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为推动地区经济、促进大学生就业,做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2.
柳超  董亚楠 《国际公关》2023,(9):146-148
国家、学校、企业、学生的发展都离不开创新。校企合作视角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是提升高职院校综合实力的重要途径,是我国人力资源发展的需要,是推动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高的需要,要积极推动校区合作,推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高职教育的主要功能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经济的发展要求应用型人才不仅要具有专业技术,也需要具有创新思维。现在校企合作中有“1+X”、校企互动、订单培养等方式,校企合作有利于为企业提供符合条件的员工,有利于学生提高就业能力,有利于政府维护社会经济稳定。本文通过校企合作视角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现状分析,提出实践途径。  相似文献   

13.
吉林省林业技师学院创新校企合作机制,开辟企业教学区,在创新职业院校办学理念、教学体系、培养模式、教学管理机制等层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解决了长期以来校企合作办学始终处于"冷热不均"的层面这一难题。为扩大学院的办学、推动合作企业的发展,为实现技工院校学生招得来、送得出、稳得住、做得好形成了一套较完整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探讨产学合作途径实现校企互惠双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学合作是培养工程应用型人才的最佳途径,通过探讨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建立企业教学基地、教师多渠道为企业技术服务和"校企合作"教学模式研究,实现校企互惠互利、优势互补,互惠双赢.  相似文献   

15.
2014年北京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面向全市职业院校开展的校企合作专项调查结果显示: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广泛而有区别地开展,并呈现出平台化和高端化发展新特点,但总体上仍存在不均衡、难持续等问题。为尽快适应首都产业转型升级对高素质、高技能人才需求,未来宜加快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平台建设,并突破顽固性政策障碍,推动校企合作向高端发展,以切实提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效率。  相似文献   

16.
5月25日,上海市贸易学校举行"面包新语"杯技能大赛和2012年校企合作签约仪式。两项活动均旨在加强合作,创新模式,为学生搭建平台,为企业遴选人才。上海市贸易学校开展校企合作已有多年,今年举办大赛是一种模式上的创新。学校食品教研室主任姚圣煊老师说,相比  相似文献   

17.
国家在职业教育发展的宏观政策中倡导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但是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却并不高,企业决策的依据是最大限度获得收益,本文从企业与职业院校进行校企合作所得的收益分析入手,提出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管理的途径,以提高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加入WTO,越来越多的外国大型企业纷纷进驻中国,中国企业也越来越频繁地与外国企业进行交流合作。在这样的环境下,社会对商务英语翻译人才的需求十分迫切,因此,许多高校都非常重视商务英语翻译课程。但目前商务英语翻译教学中仍存在一些问题,高校和教师应在教学方法、评价机制、校企合作、教材建设、师资培养等方面有所创新和改革,以期进一步完善商务英语翻译课程,为社会经济发展培养优秀的商务英语翻译人才。  相似文献   

19.
校企合作共同完成软件服务外包人才培养,共同参与大学生的学历教育过程,共同培养与企业需求相适应的社会紧缺软件人才,是国家促进高校计算机专业教育转型的重要举措。笔者以三江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软件学院在专业共建和专题实践短训班两种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为依据,探讨了校企如何合作改革软件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工程实践课程体系,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加强软件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为社会培养满足企业需要的软件外包紧缺人才。  相似文献   

20.
艺术设计是理论与实践、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一门学科,培养卓越艺术设计人才重点是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培养,而校企合作联合培养正是有效途径。文章通过国内外艺术设计教育现状、卓越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等研究,提出政府、企业和学校是卓越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的主体。高校要充分运用社会、行业和企业的资源,构建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体系,提高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使学生在实践中锻炼,在学习中成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