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胡良桂 《船山学刊》2001,(3):95-99,115
在开放的国际环境中,人类各民族进入了频繁交往和相互往来、渗透的时代。在这样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时代,如何使民族文学具有民族性这不独是中国强调文学的民族性和民族化问题,世界上许多国家乃至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都在热烈讨论处于国际交流日盛的情况下,如何保护民族文化的特性的问题。因此,民族文学的民族性,不仅从静态模式上看,是必须坚持的品格,就是从动态模式上看,也是一种十分合乎规律的历史现象。 一 民族性的静态文化属性在审视静态模式之前,有必要将民族性与民族化两个常常混淆使用的概念加以区分,以寻求出它们之间的…  相似文献   

2.
周惠泉在参预国家重大项目"中国各民族文学的贡献及其相互关系"的研究中,从多民族的中国文学观出发,对辽金文学的多民族性进行了开拓探索,认为以独特的美学风范彪炳于世的辽金文学反映了中原地区汉民族的农耕文化与北方民族的游猎文化的撞击交融的历史趋势,为多元一体、北雄南秀的中华文学提供了同两宋文学异轨齐驱、优势互补的重要范本.  相似文献   

3.
文学研究会积极译介世界各国各民族近现代的文学动态,包括流行于西方的文学思潮和文学理论、各种流派的作家作品,试图形成"世界文学"的宏大视野与"和而不同"的评价系统,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提供参照体系与发展空间;与此同时,在具体的译介策略上,本着"愈是民族的,就愈是世界的"的现点,通过强化评介对象的民族性特征来展现译介活动的"民族性"诉求.从而使文学研究会的译介行为呈现多元化的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4.
全球化语境中文学的民族性与人民性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建辉 《河北学刊》2001,21(6):65-68
全球化给民族文学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震动 ,其中既有正面影响 ,也有负面效应 ,我们必须抵御具有强烈文学文化殖民倾向的负面效应。这就要加强我们文学的民族性。而要加强民族性 ,就必须强化人民性 ,因为文学的人民性是其民族性的精髓与活力源泉。在全球化语境中 ,走向人民性是文学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5.
民族作家在进行创作时,总会面临一个民族书写的问题.文章从沈从文、老舍和田耳的创作实际出发,提取出民族文学中民族性的三种基本表现形态,即彰显、潜隐与淡化.  相似文献   

6.
后殖民主义语境中的当代民族文学问题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可影响当代民族文学问题的理论及现实的有如下因素后殖民主义思潮及思路,与后殖民主义思潮相关的全球化对当代人文知识分子的逼迫,人民性和民族性问题的交叉、转换;对十七年少数民族文学缺乏主体意识的反拨等.在这些因素所构成的语境中,提出了当代民族文学批评策略,主要为关注民族和民主的双重诉求,以及民族文学边缘化地位在当代文学发展中意义两方面问题.  相似文献   

7.
黄玲 《江淮论坛》2012,(5):15-20
越南文学蕴藉着神圣与世俗的双重叙事,其中世俗文化是其国家观念与中国儒家精神的结合,神圣文化多是民间叙事与古骆越族群神话叙事的衍化。越南文学在民族化进程中由爱国文学向国民文学发展,并在全球化背景下借用中越跨境民族的神话传说作为民族文化的再生资源。越南文学的民族叙事蕴含着本土文化与中国民族文化的深层多维的关联。  相似文献   

8.
作为中国文学史中极富地域特色和民族特点的人口较少民族文学,在全球化语境下的流散经历及"创伤"体验成为基本主题,"创伤"书写渐趋成为人口较少民族文学的基本母题。因过于强烈的民族主义意识形态诉求,导致人口较少民族文学的"创伤"书写面临着如何通过文学叙事医治这些创伤、如何在多元文化混杂中重建身份认同、又如何避免在创伤记忆中被文化民族主义所裹挟等问题。  相似文献   

9.
《江西社会科学》2018,(5):100-105
随着多元时代的到来,"总体文学"再度成为学术界的热门话题。"总体文学"的概念是在比较文学发展过程中被提出而日臻完善的。"总体文学"对民族文学、比较文学的发展与繁荣具有重要意义。建构"总体文学"的立足点是民族文学与比较文学;建构"总体文学"的基本途径是跨文化对话。"总体文学"不是梦想,而是可以达成的现实。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文学向现代转型的激变期"五四",茅盾的现代文学观极为丰富又具有前瞻性。近30年对其研究达到相当高的学术层次,但是对他提出的"民族的文学"与"世界的文学"两个范畴及其相互关系的探究却显不足。早在19世纪20年代歌德提出了"民族文学"与"世界文学"两个概念,随后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提出"世界的文学"设想;逮及20世纪中国五四文学革命勃发,首倡建构"民族的文学"(即国民文学)与"世界的文学"的茅盾,既对民族文学与世界文学及其相互关系作了精辟论述,又对先创造国民文学再联合各国建设世界文学的缘由给出充分阐明,也对现代中国民族文学必具的美学特征作出了科学的预测。茅盾的现代文学观不仅具有原创的理论价值,而且它的前瞻性也具有当下的现实意义,对于解决新世纪以来文学创作繁荣背后的"乱象"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1.
《江西社会科学》2013,(10):89-94
孙健忠、叶梅的相关作品一以贯之地以土家族文化为创作的主线和基调,表现出鲜明的"文化为体,文学为用"的特点。对土家族文化的集中呈现与深度阐释使得他们的作品成为当代土家族文学的代表,并使之获得了区别于其他族别文学的民族特质。在某种意义上,他们的创作契合了当下文学创作向文化阐释转型的趋势;同时,作为文化承继者对本民族文化的集中书写又使得他们的作品具有了鲜明的人类学特质。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60年代拉丁美洲"爆炸文学"出现的根源、以及拉美文学和拉美文化的关系人手,分析了拉美文化和拉美文学的关系;比较和分析了拉美文化和云南民族文化的生态环境,认为拉美文化通过拉美文学得到升华.云南民族文化在面向全球化的进程中,必然要和其它文化,尤其是西方文化产生碰撞、交融.云南民族文化要走向世界,拉美文化的发展以及通过文学艺术进行升华的经验具有相当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中华民族是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没有文化断层的民族,中国古代的文化典籍积累至今可谓汗牛充栋,极其丰富。孟子"知人论世"说作为一种认知的方法,其主要研究对象是文学作家作品,而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同样以文学作家的作品为研究媒介。二者在研究对象上有共通性,因而知人论世成为文学研究的一种基本的方法,在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影响深远。这篇文章仅以实例为证,简析孟子"知人论世"说作为一种认知方法在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中的运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北方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北方民族主要指包括满—通古斯、蒙古、突厥三个语族在内的阿尔泰语系民族,在北方民族文化中,狩猎文化、渔猎文化、游牧文化、农耕文化等各种不同类型的文化曾长期并存。产生于北方文化土壤中的口承文学与作家文学,特别是其中的神话、英雄史诗和戏剧文学,对中华文化与文学的发展作出了独特的贡献,北方民族文化与文学的研究因而在21世纪全球文化对话及中华多元一体文化形成与发展研究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相似文献   

15.
当下,中原主流文学研究领域与少数民族文学研究领域相互隔膜,二者基本上不相往来,交流异常匮乏,主流文学研究界对民族文学研究的了解微乎其微.忽略了文化多样性的旧有观念,其危害有二:一是容易滑落于文化一元化的陷阱,在考察文化及文学时偏离客观,偏离科学.二是可能把一己民族价值观当作唯一合理的诉求,无意间诱发不利于民族团结、社会和谐和国家利益的因素.有必要向整个中国文学研究界发出呼吁,倡导确立中华多民族文学史观.民族文学学术界与传统的主流文学研究界积极沟通,是普及这一史观的必要一环.人们有责任营造更多有利于沟通的桥梁涵洞,为中华多民族文学史观成为学界的本能信条而努力.  相似文献   

16.
简论民俗文化的发掘与当代文学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艳 《学术探索》2003,(7):61-63
作者认为民俗文化为当代文学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空间,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当代文学走出困境的一个路径,民俗是一个民族传统文化的表现,具有强烈的民族性.民族性对文学创作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云南是中国少数民族成分最多的省份,具有得天独厚的民族文化资源优势,民族文化意蕴为文学的主题提供了意义延伸.  相似文献   

17.
正主持人语少数民族文学无疑是中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长期以来,它总是处于"中国文学研究"的边缘之境,或严重地说,被遗忘于主流中国文学研究之外。究其原因可能主要有两点:一是主流文学或文化研究者本能的傲慢,往往在并不了解少数民族文学的情况下,就将它排斥、遗忘;二是少数民族文学研究者,往往将自己的研究局限于某一个  相似文献   

18.
现代化一方面是新时期改革开放以来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另一方面,它与构建我们民族认同的传统文化又往往处于矛盾冲突之中.这种矛盾冲突造成了知识分子心理上的两种焦虑:现代化的焦虑与民族认同的焦虑.这两方面在不同题材的茅盾文学奖荻奖作品中有着不同的表现.概括说,作家在改革文学中更多地表达了现代化的焦虑,并呈现出与传统文化融合的认识趋向;而乡村小说更多地附加了民族认同的情感.这使改革与乡村的文学空间承载着不同的文化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9.
正近年来,中国的经济突飞猛进,"发展"成为时代的主旋律,但国内的民族问题却也更为明显、激烈地浮出历史地表,成为备受关注的公共议题。面对"转型中国"的宏大叙事,"少数民族文学"学科如何从文学与文化的角度同各有关方面进行广泛的对话?同时,从事"少数民族文学"研究的知识人,应该如何回应少数民族文化面临现代化的严峻冲击以及日趋紧张的族群关系问题?在这样的时间节点上,"转型中国与中国多民族文学关系"学术研讨会的召开可  相似文献   

20.
海外华人华文文学在其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明显的民族性,也表现出特殊性亦即异变。首先,民族性是海外华文文学创作中的精髓;其次,在恪守民族文化传统的同时,突破母体文化,将移民群体色彩涂沫到其创作文本中;再次,冲出东西方文化夹缝,寻求独特的文化归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