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对我国城镇化战略定位的深层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之所以没有采用国际通行的城市化的提法,而是采用城镇化的提法,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强调不能忽视小城镇的作用。从我国国情出发,小城镇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而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又是加快城镇化进程的必要条件。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之多、规模之大,统统转移到大中城市,是不切实际的幻想。而小城镇,由于进城门槛较低,适合绝大多数农民的承受力。如果只发展大中城市,不发展小城镇,不仅大中城市的发展将失去坚实的农村基础,而且绝大多数“农民工”将很难转化为市民。  相似文献   

2.
本文指出民族地区城镇化水平低是制约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因素,只有加快民族地区的城镇化进程,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才能合理有效地解决民族地区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  相似文献   

3.
新型城镇化:中国未来发展的必经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一、中国城镇化进程中的突出问题目前,世界正处于第三次城镇化的浪潮,城镇化的水平已超过50%。预计到2020年,全球城镇化率将达到55%[1]。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最近几年来,我国的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到2009年年底,全国31个省区市共有设市城市655个,城镇化率达46.59%,城镇人口达到了62186万。预计到2020年居住在城镇的人口将达50%,2050年居住在城镇的人口将达75%[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水平已经由1978年的17.9%提高到2012年的52.75%,城镇人口由1.72亿增加到6.91亿,每年有超过1000万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城市,创造了人类历史上规  相似文献   

4.
21世纪以来,我国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与发达国家不同,我国的城镇发展建立在低成本获得城镇建设用地、廉价劳动力、环境承受巨大压力的基础之上,尽管城镇化水平提升迅速,但其对基础农业的破坏作用也显而易见。可以说,目前我国城镇化被房地产开发商"绑架"了,属于"被城镇化",同时地方传统文化面临解构和破坏。本文以北京市为例,分析了我国城镇化过程中农业及农村文明存在的问题,并引进制度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强调横向与纵向的比较,使用"逆城镇化"、"城镇农业"、"设施农业"、"农业产业链延伸"等相关经济学论点,对城镇化过程中农业及农村文明进行深入实地调研,并提出了具有可行性及可操作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随着城镇化进程不断推进,农村劳动力逐渐向城市和城镇转移。在此过程中,传统村庄人口数量锐减,老龄人口与未成年人口占据了村庄人口的主要部分。即使这样,在农村剩余人口中,绝大多数未成年人有着强烈的进城意愿。因此,传统村落将面临人口数量逐渐减少,结构老龄化问题。长此以往,一些地区出现了传统村落的消失。传统村落承载着独特的民族文化与优秀文明,如果任其消亡,可能导致众多非物质文化的丢失与遗弃,在不断推进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对传统村落承载的历史传统文化应有选择地进行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城镇化问题与三农问题是互为因果、相互制约的关系,城镇化的推进可以为三农问题的解决创造条件;同时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又成为妨碍三农问题解决的障碍。该文指出了在城镇化过程中存在着过度城镇化、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和以工业化为主导三个方面的问题,分别分析了它们各自对三农问题解决的影响,指出这些城镇化进程中的问题会提高农民工的城市准入门槛、制约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城市融入,也因此为三农问题的解决设置了障碍。要解决城镇化进程中问题对三农问题的冲击,就必须在城镇化过程中适当控制大城市规模,防止因过度城镇化而给农民进城造成障碍;改革户籍制度、降低城镇准入门槛为农民工在城市的社会融入创造条件;同时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使之成为吸纳劳动力的主要渠道。只有解决了城镇化进程中的问题,才会促进三农问题的解决,也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城镇化。  相似文献   

7.
县域城镇化是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的重要内容。但是什么因素显著影响了我国的县域城镇化?使用有效消除内生性的GMM方法对2005—2011年中国县域面板数据从城乡差距的角度进行的研究表明城乡的收入差距扩大不利于城镇化,而金融支持对城镇发展的偏向性有利于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从而推动以就业为基础城镇化进程,但是投资对城镇化的推动并不明显。使用非农就业人口数量为因变量的模型对以上结果进行的稳健性检验,发现研究结论较为可信。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农村城镇化的速度也实现了前所未有的突破,不仅城镇数量有了极大增加,城镇人口也在较快增长。然而,在农村城镇化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与社会、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的问题,农村城镇化的持续发展也将面临一些障碍。针对这些实际问题和即将面临的障碍,提出相关的对策,有利于实现我国农村城镇化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中明确提出:“要积极鼓励和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逐步向非农产业转移和地区间的有序流动”。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问题是关系到我国工农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 一、我国农村劳动力的分布及剩余状况 目前,我国农村劳动有4.4亿人。据中国科学院国情分析研究小组的分析预测,到2000年,我国人口将突破13亿大关,其中农村人口约10亿,15—59岁的农村劳动年龄人口将达到6.6亿,实际劳动供给人口约为5.9亿。从劳动力需求看,种植业劳动力需求量约为1.6亿,林、牧、副、渔约需0.8亿,共计2.4亿。也就是说到2000年农村将有3.5亿人的劳动力需要到非农产业部门就业。即使按1978—1988年农业劳动力转移量每年800万人估计,到2000年时农村中仍将有近2亿农业剩余劳动力。  相似文献   

10.
新型城镇化的关键是农民工的市民化,而市民化的关键在进城务工女性的身份转变。在农村劳动力大量流入城镇且城镇化快速推进的背景下,流入地政治参与制度建设却滞后于社会环境变迁,导致进城务工女性因其利益诉求无法表达而被抛出发展轨道,进而难以抵抗外界突如其来的各种生计风险。鉴于此,需要建构政治参与的整体性制度框架,以利于将进城务工女性的利益诉求纳入公共政策,使其融入城镇,真正成为市民。  相似文献   

11.
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提高城镇化水平,必须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推进我国城镇化建设必须把握趋势和规律,突出重点难点,创新城乡经济体制,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多向转移.  相似文献   

12.
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提高城镇化水平,必须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推进我国城镇化建设必须把握趋势和规律,突出重点难点,创新城乡经济体制,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多向转移.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劳动力流动经历了由离土不离乡—东南流—回流的转变,产业布局体现为由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东部产业集聚—产业内迁的演变;受此影响,我国城镇化道路也形成了由20世纪80年代小城镇发展模式—90年代集中型城镇化模式—21世纪以来城市体系分散化的趋势。当前产业内迁与劳动力回流趋势促使城镇化重心偏向落后农村区域,因此,城镇化发展重点要由大城市到乡村振兴转变,城镇化的空间布局要由集中的城市区域向分散的农村地区延伸,这将成为改善城镇化结构与区域趋同发展的契机与出发点。  相似文献   

14.
农村劳动力在产业间转移与工业化紧密相关、在城乡间转移与城镇化紧密相关。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决策是一种基于信息传播、预期形成的复杂微观决定,大量农村劳动力向城镇区域非农产业集体转移,宏观上表现为转移目的地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的提升。预期在决策中起关键作用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将工业化、城镇化联结在一起,使得城镇化水平对工业化发展的弹性在短期、长期分别表现出滞后和超前的特征。在构建城镇化水平与工业化发展局部调整一自适应期望综合模型基础上,运用河南省相关时间序列数据对河南工业化、城镇化协调发展问题进行实证分析,可提出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推进河南工业化、城镇化协调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正确认识再就业与农村劳动力进城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实施再就业工程的过程中,如何正确处理失业、下岗职工的再就业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就业之间的矛盾,这对于组织更多的失业、下岗职工再就业,切实做好再就业工作至关重要。 一 众所周知,我国现有7亿多劳动力,分布在农村的有4.5亿。由于农村经济靠粗放经营,现有的农业资源就业弹性十分弱小,仅能容纳1.5亿劳动力,加上乡镇企业容纳1.2亿劳动力,外出务工、经商6000万劳动力和2000万从事多种经营的劳动力,农村仍存在剩余劳动力约1亿,这是一支数量庞大的失业大军。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是:一方面,城市企业在深化改革过程中,下岗职工不断增多,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再就业压力;另一方面,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受经济利益驱动,纷纷进入城市寻找就业岗位。据统计,1997年全国流动的农民工达到6000万。如此庞大的流动人口,对失业、下岗职工的再就业形成了巨大的压力。这个矛盾究竟怎么认识、怎么解决,对农民进城是堵还是疏,这是实施再就业工程中必须回答和解决的难题。  相似文献   

16.
"人"的城镇化是"新型城镇化"中"新"的意蕴所在,而"人"的城镇化的关键是进城务工女性的城镇化。在快速推进社会现代化与城镇化背景下,城镇政治参与制度建设却滞后于社会环境变迁,农村进城务工女性因政治参与受阻滞导致其利益诉求无法在政策过程中得以表达而被抛出发展轨道,难以抵抗外界突如其来的各种生计风险,面临生计脆弱性问题。基于可持续生计理论的要求,尝试性设计出"各司其职"而又"同心协力"的政治参与制度体系,力图将进城务工群体尤其是女性的利益诉求纳入政策过程,帮扶她们"体面劳动"与"活得有尊严",促进其融入城镇真正成为市民,带动其举家迁居进城,实现家庭的城镇化进而实现人的城镇化。  相似文献   

17.
城镇化是当代中国现代化过程中的一个大战略和重要的经济政策,也是一场自上而下的“农民革命”.农民问题是城镇化进程中的根本问题,而正确认识农民问题的关键是如何正确认识农民进城问题.城镇化成败的关键在于是否能有效发动和组织农民.国家农村公共支出的重点应在有利于农民转移的新城镇建设和职业教育等方面.  相似文献   

18.
农民工子女入学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工子女[1]入学问题,是伴随着城市农民工的出现而出现的。据权威估计,目前我国城市农民工人数已超过1·2亿。而随父母亲进城的农民工子女有近1500万,其中绝大多数处在学龄期。湖南是农业大省,农业人口比重大,在城市化进程中,进城农民工数量也将越来越大。据湖南省2003年统计资料综合分析,省辖11个城市[2]农民工数量有450多万,而随其进城、处在学龄期的子女数量有近50万。农民工子女已经构成了一个庞大的受教育群体,在我国尚未建立完善的适应社会人口流动的接纳性教育体系的背景下,日益增长的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需求已经对现行的教育体制提…  相似文献   

19.
长期以来,受政策缺位、城乡二元结构等因素的影响,大多数农业转移劳动力并未能够真正融入城市,而是成为了城市和农村之间的流动人口,农业劳动力转移未能向深层次发展。2010年以来,我国农民工增速呈现持续下降的趋势,这也意味着,学界争论已久的农业剩余劳动力供给"拐点"时刻即将到来,这对我国城镇化建设的影响不容小觑。要继续推动我国城镇化进程,就必须深化对户籍制度、劳动力市场、农村土地制度等方面的改革,进而构建起良好的政策环境,这将成为提高农业劳动力转移意愿、稳定已有转移成果以及推动城镇化进程的有效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20.
农村"剩余劳动力"在中国有着极其特殊的涵义,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提法值得商榷.我国城乡间的人口迁移具有非均衡性、非市场性、非开放性和非公平性的特征,农村日益过剩的劳动力没有正常的流出渠道,要解决"三农"问题,根本在于处理好城市和农村的关系,使"非农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