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贡斯当以“自由古今”的历史社会类型学启发了伯林的自由概念,为自由主义建构核心范畴提供了基础性支撑。贡斯当的贡献不限于此,其关于政体设计的“秩序理论”同样影响深远。面对法国大革命带来的秩序重建难题,贡斯当提出了“中立性君主”学说,设计了法国式的君主立宪制模式,在理论上期待一场法国式的“光荣革命”。这一设计具有“复合代表制”的理性内涵,是传统君主制与分权式共和制的合理整合。这一思路启发了19世纪下半期欧洲的国家学说,并在20世纪初引导施米特建构了总统护宪理论,同时间接影响了凯尔森关于违宪审查权的结构性思考。贡斯当的“复合代表制”理论对于中国的政体结构完善具有积极的思想意义。  相似文献   

2.
本杰明·贡斯当关于“古代人的自由与现代人的自由”的划分,是以赛亚·伯林关于“积极自由与消极自由”之划分的直接理论渊源,并对这一理论的发展做出了初步的阐释。  相似文献   

3.
孟德斯鸠的政体理论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权分立学说是孟德斯鸠脍炙人口的理论,但政体理论才是其政治法律思想的主线。他的政体理论包括政体的分类、定义、性质、相关法律、原则、法律教育、立法、腐化等一系列问题。孟德斯鸠的政体理论在政体划分标准、政体多样性、政体与分权和自由的关系、政体的内容和形式、立宪实践等方面具有深远的、承前启后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当然,它也存在着夸大自然因素作用、反人民性和妥协性等不足。在我国当前深化改革的转型期,该政体理论及其思想方法不无启迪:发现、借鉴各种学说和制度的合理因素,或进行制度选择并作必要的完善,或大胆地进行制度设计,是取得成功的因应之道。  相似文献   

4.
对于马克思学说性质这一问题,学术界一直众说纷纭.<资本论>这部著作独特的内在结构和建构原则表明:马克思的学说既不是纯粹的科学(经济学)著作,也不是纯粹的哲学著作,而是对于"资本"的批判理论.在<资本论>中,哲学反思和科学研究完美地融为一体,构成了关于人类自由解放的学说.  相似文献   

5.
《文史哲》2010,(5)
邦雅曼·贡斯当是19世纪法国杰出的政治理论家,西方最早探讨自由主义与民主关系的理论先驱。他对法国大革命进行了深刻反思,揭示了自由与民主之间的内在张力。从自由主义立场出发,他主张有限度的人民主权,并根据社会历史条件的不同,把自由划分为两种类型:古代人的自由——政治自由和现代人的自由——个人自由;主张代议制民主,并以宪政民主制度规制民主,保障个人自由。贡斯当毕生致力于宪政体制建设,视个人自由为最高价值,试图实现自由与民主的内在和谐,对西方自由主义民主理论和实践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解决传统儒学与现代自由之间的冲突是"打通传统与现代"的关键所在,而解决这一问题势必需要儒家从学理上回应现代自由问题,也即建构一种儒家的自由理论。"自由儒学"正是基于这一需求而提出的理论构想。这一构想得益于黄玉顺先生"生活儒学"的启发。"生活儒学"提出了"生活即是自由"的命题,并且展开为生活的本源结构——"在生活并且去生活":"在生活"意味着生活(存在)给出主体,此即本源自由(自由的本源);"去生活"意味着主体改变生活,此即主体自由(形上自由、形下自由)。这对儒家自由理论的建构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自由儒学"作为在此启示下的一种理论尝试,就是以当下生活为自由之渊源(本源自由),重建儒家的形上自由(良知自由)和形下自由(政治自由)。  相似文献   

7.
20世纪后期以来,确如贝克所说,人类进入了一个"全球风险社会".在这种条件下,需要重建自由的哲学.只有当我们拥有一种全新的自由观,才能在人的自由发展的意义上发现应对全球风险的社会建构方案.如果说工业社会在自由、平等的天赋人权基础上建构起了属于这个社会历史阶段的管理型社会治理模式的话,那么,在全球风险社会来临的情况下,我们需要建构起一种服务型的社会治理模式,在这一模式下谋求合作治理的方案.而服务型社会治理及其合作治理都需要建立在人的自由的基础上.考虑到以往的自由都是与秩序相对立的,全球风险社会条件下的自由应当是与秩序相统一的.全球风险社会中的秩序同样是共同体存在与发展的必要条件,但是,这种秩序是基于自由的秩序,自由则是秩序的前提,也是建构秩序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8.
严复认为政体应该与国家实际情况相符合,政体应该为了人民的自由和权利而设。在中国新的立宪就是建设一种全新的政治生活方式,限制以皇权为代表的行政权,实行三权分立制度,着重议会代表制,少数服从多数和政党制度及地方自治。  相似文献   

9.
论弗莱的"文学批评重构"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界对诺思洛普@弗莱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其原型批评上.从文学批评重构的角度分析,弗莱在西方文论史上的重要贡献表现在一、文学批评应是关于文学的理论,而不是创作的附庸,批评是关于文学的系统知识,具有主体性独立地位;二、批评应建构在关怀与自由、向心与离心的张力之中,这在一定程度上纠正了"新批评"及文献式批评的偏失.我国文化诗学建设应从中受到启发,力争在文学的内部与外部、自律与他律中取得协调,才能成为当代一种新的、科学的文学阐释系统.  相似文献   

10.
马飞 《理论界》2011,(5):112-114
政体问题是西方思想史中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本文通过对古希腊到近代的一些重要思想家之政体学说的梳理,分析每种学说产生的时代背景,找寻每种学说对后世的影响,勾画出政体学说演变的轨迹,总结他们对19世纪后的现代政体学说的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体系建构学说与西方"范式"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结构或体系建构学说及其"逻辑方法"或"辩证方法".是马克思的第四个重大理论贡献和伟大"发现",也是我们着力挖掘的宝贵的理论遗产.理论张力在于:它是构建中国转型政治经济学体系的理论基石和指导思想.国外关于马克思经济学体系构建学说的研究有若干新进展,同时也出现了一股否定马克思体系构建学说而崇尚库恩和拉卡托斯"范式"论的倾向.这种"范式"热蔓延到国内学术界,其具体表现是政治经济学体系建构方法多元化,亦即体系多元化、方法多元化与指导思想多元化并存.目前尤应关注前一种倾向掩盖下的后一种倾向.本文在比较这两种经济学体系建构方法的基础之上提出从属型"互补论",即范式理论应该从属于并纳入马克思逻辑体系构建学说的框架,以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体系建构学说为指导构建中国现代政治经济学体系.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恩格斯学说中具有统摄作用的最高位阶概念是发展。在一定语境中,解放、自由、发展诸概念可以互置、互为目的,可以循环论证,具有极高的契合度和匹配度。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的自由人的联合体是马克思恩格斯全部学说的终极旨趣,从这一终极旨趣考量,解放与自由是从属于发展的。简言之,马克思恩格斯学说是关于发展规律的科学,是关于人全面而自由发展的科学,是人与社会、社会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科学。贯通这一科学学说的发展概念既具有哲学的形上性,亦具有历史过程和经验事实描述的具象性,更具有价值判断和意义追问的伦理性。  相似文献   

13.
法国社会党在二战后坚持要建立"法国式社会主义",但其在理论上陷入了困境。20世纪70年代,社会党改组后,密特朗全面系统地阐述了"法国式社会主义"理论,并在议会和总统选举中获胜。但随着形势的变化,这一理论面临着新的困难和挑战,需要作出新的调整。  相似文献   

14.
1609年,雨果·格劳秀斯提出海洋自由理论。因该理论违背西班牙、葡萄牙、英国等海洋强国的利益,遭到威尔伍德、弗莱塔、塞尔登等学者的反对。然而,海洋自由理论在17世纪的欧洲创建了一种新的国际法秩序。如今,海洋自由理论被广泛接受,并被《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吸收,发展成为公海自由制度。目前,公海环境面临严重挑战,出现诸多跨境全球性问题。这说明与理性主义自然法指引下的"绝对"海洋自由理论相比,自然法相对化趋势下的"相对"海洋自由更符合当今国际海洋法规则的发展规律。探究海洋自由理论对17世纪国际法和现代国际法的影响,有利于我们鉴古至今、开拓思路,为解决全球性问题提供指导与借鉴。  相似文献   

15.
精英主义政治理论是在西方政治学说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一种政治学说,其理论的渊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柏拉图的"哲学王统治",以及中世纪意大利的马基雅维利关于统治的权力和统治技巧的研究。但直到19世纪中期,精英主义政治理论才形成比较明确的理论框架和研究方法。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精英主义政治理论成为与民主主义相对应的重要政治学说。通常把这一时期的精英主义称为"早期精英主义"。新的精英选拔机制促使早期精英主义的产生。这种政治学说的出现也正预示着一个精英时代的来临。  相似文献   

16.
法国政治哲学家邦雅曼·贡斯当(1767—1830)因自由主义思想为人所熟知,然而揭开自由主义的“面纱”,则会发现其背后潜藏的政治逻辑复杂且矛盾。本文试图通过时间、空间、价值三个尺度来分析贡斯当政治哲学的矛盾性。在时间维度,贡斯当的历史观并不明晰,体现为发展观与倒退观的悖论;在空间维度,贡斯当对“主权在民”这一概念界定不清,导致他对民主普及范围与代议制存在矛盾态度;在价值维度,贡斯当模糊宗教道德与政治道德,构建了君主的绝对权力。此外,本文还试图剖析贡斯当思想矛盾背后的内在逻辑。贡斯当政治思想是法国后革命时期社会面貌的缩影,现代性的危机与困惑在贡斯当身上已露端倪。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韦伯的《支配社会学》和《法律社会学》为文本基础,系统地比较了英格兰普通法宪政与欧陆理性官僚制两种政体建构逻辑的差异。理性官僚制的政体逻辑以"支配"为特征,以牺牲个体自由为代价,通过齐一化和常规化的方式治理。韦伯以理性官僚制为现象基础所概括之理论框架,不足以描述与理解普通法宪政。英格兰普通法宪政的本质是社会权力对国家体制的渗透与重塑,相对于绝对主义国家的逻辑,乃是一种全新的政体逻辑。  相似文献   

18.
农村基层政治合法性的建构直接影响了乡村秩序的产生,而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的合法性建构方式又产生了乡村秩序的不同类型。在传统社会时期,"简约主义"式的合法性建构方式产生了"内生型"的乡村秩序,而人民公社时期,"统合主义"式的合法性建构方式导致了"外生型"乡村秩序的产生。"乡政村治"以至当下时期,农村基层政治合法性建构的方式出现了"上下分离"的悖论,从而导致了乡村秩序的弱化。为重塑乡村秩序,应在基层法治、民主、自治等三个向度上寻找农村基层政治合法性建构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19.
李猛 《中国社会科学》2012,(10):87-106,206,207
帕森斯提出"霍布斯的秩序问题"是现代社会理论发展的核心问题,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社会理论应该如何理解由个体组成的现代"社会"的社会性。通过考察格劳秀斯和霍布斯的自然法学说,可以发现社会理论关注的"社会"概念是从自然法哲学的自然社会性概念基础上产生的,并在自我保存与社会性的张力关系中形成了个体与社会的二元概念结构,这一社会性概念的演进是理解从17世纪的政治哲学到20世纪现代社会科学思想变化的重要线索。  相似文献   

20.
十三世纪,"检察官"一词在法国出现。自检察官诞生之初,便有行政官、司法官、"双重官员"身份之争;检察权的性质也有行政权、司法权、双重属性的复合权力之争。随着检察制度的发展,两大法系的检察权学说与制度有相互借鉴、靠拢的趋势,均承认其双重属性,并在法定主义原则下界定检察权范围,设计对其监督的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