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异化在人类历史上的表现就是人与自然、历史与人伦、理性与感性、现实与理想的二元分裂。西方人从迈开历史文明的第一步开始就具有十分强烈的异化意识 ,所以 ,异化是西方文学中的一个永恒主题。 2 0世纪 ,由于历史现实及人类认识的诸多原因 ,异化这个永恒主题在现代主义文学中得到了全面的深化  相似文献   

2.
异化思想是阿多诺继承前人社会批判理论以及对现实异化生存状况体验、反思的结果,是贯穿其美学的一条红线。阿多诺通过对启蒙的反思,将人类异化的根源追溯到主客二分最初的思维方式以及由此产生的人类文明,将异化看成是与人类历史相伴随的永恒现象,相对于马克思私有制特定时期的异化理论,具有片面的深刻性。阿多诺以其激进的、否定的辩证法为利器,通过对现代主义艺术的辩护,实现了他对异化现实的批判与乌托邦的救赎。  相似文献   

3.
技术在社会发展的不同时期与人类形成了不同关系,进入资本主义以后技术一方面改变了技术与人的关系,另一方面在资本主义制度导致了技术使人异化为其本质的对立面、人与机器的二元对立、人的需求与实现方式的割裂、生态危机等多重异化后果。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技术的异化改变了人的存在和生存方式,技术的多重异化的本质是异化了人与社会的实践方式,也改变了自然界的存在方式。生态马克思主义对技术的批判从生态哲学视角继承和延伸了马克思资本主义的技术批判思想。  相似文献   

4.
军事技术异化是指在研发和应用军事技术过程中出现了负的价值或者与人初衷相悖的现象。现代军事技术的异化主要表现为军事领域的意识形态、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造成巨大的破坏以及消耗大量的社会资源等方面。军事技术之所以产生异化,一方面是因为军事技术的本质特性使然,另一方面在于人类的错误认识和不当行为。异化的消解需要人们正确认识军事技术的本质,坚持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相统一的价值准则,建立科学合理的研发机制和使用机制。  相似文献   

5.
技术作为"客体",自身不存在异化问题。人们通常意义上理解的技术异化,实质上是指人们在对技术的使用中违背了人类的整体利益。技术异化的形成实际上就是人的异化在科学技术领域的现实存在,是一个社会历史过程。技术异化不是一个孤立的现象,而是有着相互关联的多种表现形式。伴随着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作用的增强,技术异化的后果也表现得更为严重。  相似文献   

6.
论社会技术存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随人类对确定性的追求,人类意识指向存在,由于人类社会结构的重组与异化,社会技术问题成为当今的热点问题。文章从日常生活的“存在”与哲学视野中的“存在”的区别入手,论述社会技术存在与社会技术存在者的逻辑前提与展现关系,在对社会技术存在进行阐释的基础上,深入研究了社会技术的本质。  相似文献   

7.
现代技术的发展给人类社会的进步带来巨大福祉的同时,也使人们对技术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产生了诸多忧患。学者们通常把技术引起的负面效应称为技术异化。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技术异化的探讨颇多,形成了诸多技术异化观,但大都存在着偏颇与不足。本文通过对国内外技术异化主要观点的阐述与剖析,就技术异化的不可避免之因进行了深层次探究。以便使人们正确的认识技术异化及技术异化的不可避免。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的技术异化思想是其技术思想的主要组成部分。从提出"异化"的概念入手,马克思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下技术异化的表现和后果,并将解决技术异化问题与人类解放联结到一起,提出了超越技术困境的途径。马克思的技术异化思想对于当代人解决技术异化问题,超越技术困境具有重要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9.
农业技术的发明能够改善农业劳动力的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生产劳动率,提升人的生活质量,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但是技术的应用,在发挥其积极作用的同时,也产生了诸如能源危机、环境污染等不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负面影响,即农业技术出现了异化现象.而解决农业技术的异化问题,必须研究农业技术发展的不同阶段的异化表现,分析其产生的根源,找到解决或者防止异化的路径.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利用农业技术,促进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技术是推动现代化建设的主导力量,技术在促进社会进步和人类发展的同时,也造成了环境恶化、人的主体性地位丧失等局面,导致了技术异化的出现。我们通过对技术异化表现以及对技术异化根源的分析来加深对技术异化的理解,从而对技术异化进行合理规避和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1.
哲学是文明的活的灵魂 ,时代精神的精华。不同时代的哲学具有不同的功能。从人类社会实践的角度进行审视 ,哲学的现代功能主要有科技功能、社会功能和实现人的价值的功能。科学功能在培养人们的问题意识和求真精神的同时 ,为具体科学研究开辟新的领域 ,提供方法论支持。社会功能则促进人们不断解放思想 ,在对现实进行辩证批判的基础上 ,进行理论创新 ,构建社会发展的美好蓝图。人的价值的实现功能 ,是通过提高人的综合素质 ,协调人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关系 ,满足人们的终极关怀 ,赋予人们现实生活以意义。哲学的三大主要功能协调发展 ,共同促进人类社会的和谐发展和不断进步。  相似文献   

12.
当代军旅作家李存葆的"文化大散文"主要是围绕绿色主题而创作的。李存葆以文化为立足点,以人类生态学的视角深切关注我国及全球的自然生态、社会生态、文化生态和人性生态,针砭时弊,为人类寻求克服困境以自救的绿色道路。他是一个拥有绿色文心———对人类前途、命运的"类关怀"、对自然生态、社会生态、文化生态、人性生态的终极关怀的作家。  相似文献   

13.
如何引导大学生既积极学习和正确吸收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又自觉鉴别和抵御各种腐朽落后的思想文化,是胡锦涛同志在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面向全国高校提出的要求。学习和落实总书记的讲话精神,是摆在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大任务。文章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方面,论述了高校要积极探索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拓宽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法,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进行素质教育,努力学习人类优秀的文明成果,使学生成为一个有民族理想、中华传统道德、社会责任感、团队合作精神、诚信、意志力、有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相似文献   

14.
希波克拉底简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希波克拉底是西方医学之父、西方医学道德的奠基人。他凭着渊博的医学知识、高超的医术,与各种困扰人类的疾病抗争一生,孜孜不倦地致力于为广大病人服务,使医学摆脱了原始巫术宗教。作为一代名医,其医学思想与医德理念一直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精神文明的进程,成为后世普遍共享的精神财富,他不愧为人类医学史上最伟大的人物。  相似文献   

15.
传播是人类的活动,它有悠久的历史,推动人类由动物世界进入人类世界,由野蛮时代进入文明时代。而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进步,美学则成为一门渗透力很强的学科,对美的追求也成为各门类学科普遍的社会实践。传播在人类文化素质日益提高的今天,不仅要给人类提供丰富的信息,而且要提供更加精美的精神食粮。文章从传播学与美学相结合的角度,对传播史上的五次革命,以及传播学的产生和发展做了总结和阐述。  相似文献   

16.
在全球生态危机恶化和生态文明转向的背景下,生态人格的提出成为可能.生态人格的塑造,是解决生态危机的必然要求,是生态文明社会建成的必然要求,也是人类实现全面而自由发展的必然要求.生态人格议题引起人们极大关注.生态人格的主要特征表现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客观性与主观性的统一、工具理性与自然价值的统一.塑造生态人格的途径主要有:生态责任担当、生态教育内化和生态实践锻炼.  相似文献   

17.
陈应松的神农架小说是乡土文学中生态题材小说的佼佼者。陈应松一反传统乡土作家聚焦于对大地的歌颂与赞美、对故土的眷恋与不舍的写法,而将思考的维度拓宽到自然与人类的关系上,将触角延伸到人类文明进程与自然的冲突、复杂的人性维度以及人类的信仰问题等诸多领域,在前现代、现代及后现代文明的广阔背景下对小说中人性、兽性、神性进行深层的开掘,展示了奇异斑斓的生态叙事,表现了作家强烈的社会批判意识和宇宙万物众生平等的智慧光芒,并在生生不息、众生平等的宇宙精神中实现了灵魂的飞翔。  相似文献   

18.
唐君毅一生以弘扬中国文化和人文精神为己任,在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冲突和融合之背景下,积极参与和推动东西方文明之间的对话,阐述了孔子精神与西方文化精神之异同,对孔子为代表的中国儒学之精神价值进行了理性的诠释,从而彰显了孔子精神的历史地位和现代意义.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呼唤企业家应具有独立的人格精神,儒商成为当今中国企业界许多有志之士追求的理想人格。在他们身上,体现出了更多的现代文明的特征:他们具有较高的人文素质和精通经营管理之道;从事经济活动不再仅是谋生的手段,而是毕生追求的事业;在实现功利的结合中,注意以义行事并处处体现着强烈的民族精神。具有独立人格精神的企业家队伍的成长使中国企业的发展获得了新的希望。  相似文献   

20.
古罗马精神是西方精神文化的最宝贵财富之一 ,它以伟大而崇高的品性显示出动人而持久的魅力。虽然罗马的辉煌早成远年陈迹 ,但这精神却积淀为某种“集体无意识”而溶化于欧人的血液。莎士比亚景仰它、崇尚它 ,这位戏剧艺术的天才 ,以深彻的理解力和豪迈的激情将之凝聚于笔端 ,悲剧《裘力斯·凯撒》通过凯撒、勃鲁托斯、安东尼形象的塑造 ,淋漓尽致地展现了该精神。而这几个既是朋友又是对手的人物复杂的性格刻画 ,演绎出一部惊心动魄的政治哲学历史悲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