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以青海省刚察县为个案,通过对刚察县现代民族教育的课程设置、使用教材及学生升学率、人才培养状况的调查,运用跨文化比较研究的方法分析了游牧区藏族教育的社会和文化适应性。探讨了除却影响藏族游牧区教育发展的客观显性因素,还应注意到影响其发展的隐性因素。  相似文献   

2.
《村落.信仰.仪式——河湟流域藏族民间信仰文化研究》一书,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青海河湟流域藏族民间信仰中的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等原始宗教信仰遗俗,以及灵魂观念、占卜术的产生及其类型,巫术及其展演、苯教信仰遗俗等进行了阐述,在藏学研究领域独树一帜,读后让人耳目一新。  相似文献   

3.
藏族婚姻习惯法是指形成于民主改革前的调整藏人婚嫁关系、解决藏人家庭纠纷的成文或不成文的约束性规范.时至今日这些古制俗规依然在维护藏区婚嫁有序与家庭稳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其原因在于藏族传统宗教历史文化的有力支撑、高原地理环境的实际制约、传统婚育观念的持续影响和国家干预缺位的现实催化.  相似文献   

4.
唐凯 《北方论丛》2023,(1):62-70
基于第六波和第七波世界价值观调查数据,进行中美两国民众民主价值观对比,研究发现中国民众无论在民主重视度还是民主满意度方面都要高于美国民众,且从第六波调查到第七波调查有稳步提升。美国民众更注重“自由”价值,中国民众更注重“平等”价值,造成这种分歧的原因与两国意识形态、历史文化和现实国情密切相关。中美两国民众民主价值观比较不仅可以深化对民主价值观的把握,同时也有利于找准西方社会诟病和攻击中国民主的缘由,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回应。  相似文献   

5.
以文学研究会《文学旬刊》为中心的"民众文学"论争,是在启蒙精神规约下对普通民众和文学关系问题进行的一次深入探讨。参与者都认识到了文学"民众化"的必要性,试图提出建构"民众文学"的切实方法。论争中凸现的一些问题和困境是文学"民众化"过程中必然要面对和解决的,对于此后的文学"大众化"具有启发性和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吴燕霞 《东南学术》2012,(5):195-204
近年来,作为传统文化遗产重要成就的廊桥,在学术界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学者们从艺术学、建筑学、民俗学、社会学等各个方面对廊桥进行深入研究,发掘廊桥的历史渊源、建造技艺、人文精神、美学价值等等,以进一步探讨廊桥这一特殊的文化载体。笔者试图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在福建省屏南县的田野调查,对廊桥民间信仰的神明类型与特点、活动状况和社会功能做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7.
藏族有着悠久而灿烂的文化。文化性格以历史地理为载体和基础,因此,一个地区的民族传统体育的形成和发展与其文化性格有密切关系。本文就藏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性格及文化内涵进行探讨,说明了在藏民族体育文化的发展进程中受地理环境因素、生产方式因素、文化心理因素等许多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8.
青海藏民族的部分生态观念集中体现在民间信仰和习惯法上,在一定历史时期,青海藏族民间信仰中的禁忌和自然崇拜等观念及其部分习惯法内容对保护当地草原环境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
10.
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社会实践的变迁过程中,空间从实践中不断地抽离出来,进入到民众的意识中。文章分析了民众空间意识焦虑产生的原因,并从资本与权力两个角度审视空间意识焦虑消解的可能性思路。  相似文献   

11.
当下的遗产运动是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倡导下进行的,以民族—国家为主导,由地方政府实施,挟裹了话语权力、政治权威、行政力量等在内的政治运动,而作为遗产的直接创造者、传承者却常常失语。因此,我们要特别强调地方民众的文化自觉意识,强调遗产的地方性主体与人文生态的美美与共。  相似文献   

12.
不明觉厉、十动然拒、累觉不爱、喜大普奔……这些令部分老网民都百思不得其解的四字短语正是近来流行于网络和校园的网络成语。这类短语由四个汉字组成,构成方式主要采用关键字缩略法,用来表达一句话或者阐述一个事件。它们与传统成语有诸多方面的区别。另外,调查显示,它们在现实社会中使用率较低、使用人群相对集中。但是,语言的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年轻的网络语言是否能够被接纳还不能这么早下定论。  相似文献   

13.
陈伟 《理论界》2009,(3):199-201
1948年4月,重庆女子杨妹"九年不食"的报道见诸报端.随之,全国各地相继有自称不食者出现,社会各界及政府对此异常关注,全国范围内因此掀起了为期数月关注杨妹的热潮."杨妹事件"的发生及其影响得以迅速扩大是当时国统区恶劣的经济环境及生存条件之下民众心理及社会关注的集中反映.人们对"杨妹不食"的极大兴趣及杨妹等不食者"不食反为食"的矛盾行为无不从一特定角度描绘出国统区民众当时真实的生活及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14.
猕猴与罗刹女交配繁衍藏人通常被看做是有关藏族起源的神话传说。本文对这一传统看法提出了质疑 ,认为此传说并非神话 ,而是藏族的重要祖源传说 ,是关涉藏族起源真相的具有实际含义的文本。文章指出 ,传说中的“猕猴”与“罗刹女”是血缘图腾符号 ,“罗刹女”种系人群应为藏地土著 ,“猕猴”种系人群则出自东部横断山区 ,二者结合的传说实际上隐含着远古两地氏族之间的联姻。这一内涵与藏文史料中关于藏地最初四大或六大氏族中曾存在藏地腹心地区同横断山区氏族相互联姻的史实记载一致 ,二者逻辑结构、族群背景与地望均完全对应。文章还对此传说在藏族起源研究上的价值及所预示的新的可能性进行了论证。  相似文献   

15.
基于藏族农牧民家庭微观调研数据,研究结果表明:大多数农牧民家庭容易获得信贷支持,贷款主要用于教育、外出务工/经商。提出要进一步坚持既有农牧区信贷政策,加强对农牧民尤其是低收入家庭的支持。同时,探索有效的机制,提高农牧民信贷的还款率等政策建议,以期推进藏族农牧民信贷支持。  相似文献   

16.
花园庄出土商代甲骨文中的"?"字,实即"吉"字上半部,亦即商周时代古戈头形状的写照。?是象形字,"戛"是会意字,而殷墟卜辞中上?下口的"吉"也是以?作声符的,说明?古音同"戛"也同"吉",其本义是"戈头"或"戈首",在花园庄甲骨卜辞中作名词,是指玉戈头或玉戈首。从考古资料看,此"?"字释为"圭"是不对的。玉戈头与玉圭皆见于殷墟发掘出土的资料中,也都是用于祭祀的礼器;但二者的形制是截然不同的。玉戈头的"?"下部有枘部分,明显是用来纳入凿孔或缚绑在戈柄之上的;而玉圭无枘,是呈长方形状。玉戈比玉圭在殷礼中使用更为频繁,而周礼中玉戈逐渐消失独留玉圭,这大概是学者不敢把花园庄甲骨文中"?"直接释读为玉戈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算不算注列“古今字”,取决于该材料表述的内容是否符合注释者本意。如果不符合注释者本意,即使形式上是古今字,也不能算;如果符合注释者本意,即使属于误判误注,也应该算。对于涉及版本异文的注列“古今字”,要坚持择善而从的基本原则。此外,要密切关注现代整理本,充分吸收相关内容的校勘成果。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对西藏、青海、甘肃、四川等地9名藏族女性高校毕业生创业相关情况进行深度访谈,并收集她们演讲的网络资料,应用Nvivo12.0进行扎根编码,分析创业影响因素及其机制。研究发现,主观因素相比客观因素具有更高的同质性,藏族女性高校毕业生创业过程中,与学历身份、家庭身份、性别身份和民族身份相关的社会陈见与自我意识,都会对其创业身份的实现产生影响,一般经历认知冲突、本质解构和边界融合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19.
潘文国误解了汉语的字和文字改革政策。字和词的不同是语言共性,不是汉语个性。把汉语的字和英语的词对应是误解是另外一种表现。这种误解导致汉语在联合国文件处理中吃亏。汉字改革已经取得重要成果,国家语言政策一直坚持这些成果的推广。但是汉字拼音化是不能一蹴而就的,也不能够因此就说国家政策改变了,否定文字改革成果。  相似文献   

20.
托马斯·杰斐逊是18—19世纪美国民主政治家,也是杰出的教育思想家。他的民主政治学说强调人的自然权利,信奉宗教信仰自由,主张国家实行政教分离。其中最突出的一点,就是反对和防止暴政。能够达到这一目的的唯一途径,在他看来,只有通过普及和推广教育。因此,民主性堪称杰斐逊教育思想中最引人注目的闪光点。他的这一教育思想也为19世纪中期以后美国公共教育运动及其后美国教育的现代化指明了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